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③ · 人教版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历史必修③·
人教
单元开卷导

历史必修③·
人教
热爱旅游的我,随着2018年韩国平昌冬季奥运会圣火采集组来到了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段飘动的神话:西方先哲、民主政治、奥林匹克、《荷马史诗》……每一个名词都牵动着人类的灵魂深处。

雅典的卫城,希腊的眼睛,尘世间第一个旅行者精神与理想的栖息地。

每一座神庙,每一尊雕像,每一根石柱,都蕴含着千年的沧桑,那种丰富的文化底蕴,震撼着我的灵魂。

刹那间,我仿佛又听到了我和智者的对话。

我问:“罗马的灯光夜里为什么不能稍亮一点?”智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是啊,虽然历经血雨腥风、金戈铁马,古希腊同样给我们留下一笔最珍贵财富——希腊民主和人文主义精神的宝贵财富。

虽穿越千年的时空,它们却依然在全世界闪烁光芒。

历史必修③·
人教〔单元时空坐标〕
历史必修③·
人教
本单元阐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1.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智者学派的研究主题开始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强调人的价值。

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中世纪时,基督教神学统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制。

14~17世纪兴起和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打出了人文主义的旗号,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而宗教改革运动则使民众逐渐打破了对教会的迷信,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思想家宣扬理性,猛烈冲击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科学和理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第五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新课情境导入2学习目标诠解3课前自主学习4课堂探究研析5随堂达标验收6课时作业
历史必修③·
人教
新课情境导入
历史必修③·
人教
历史必修③·
人教
学习目标诠解
历史必修③·
人教学习目标素养透视学法指导
1.了解古代希
腊智者学派和
苏格拉底等人
对人文主义思
想的阐述。

2.理解人文
精神的内涵。

1.唯物史观:通过对文艺复兴背景的
学习,认识到文艺复兴兴起的经济根
源是意大利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
义萌芽的产生,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
层建筑的观点。

2.历史解释:通过对孔子与苏格拉底
两位先哲有关史料的分析,认识两位
先哲的诸多思想都有相似之处,并结
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中的原因。

1.联系古代希腊民主政
治,理解“一定时期的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
治经济的反映”。

2.比较古代同期东西方
思想家,分析古代中国
的人文精神与西方人文
精神相比有何特点。

历史必修③·
人教
课前自主学习
历史必修③·
人教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历史背景:
(1)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____________发展到顶峰。

(2)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______”本身。

民主政治 
人 
历史必修③·
人教
2.智者学派:
(1)研究领域: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2)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

(3)主要观点: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反对迷信,强调________,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普罗泰格拉 
自由 
历史必修③·
人教
二、“美德即知识”
1.背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________;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目的:苏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道德 
历史必修③·
人教
3.主张:
(1)倡导“____________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提出“______________”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________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4.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________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有思想力 
美德即知识 
教育 
哲学 
历史必修③·
人教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著作:《理想国》。

(2)主张:根据____________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3)评价:柏拉图的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___________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智慧品德 
理性主义 
历史必修③·
人教
2.亚里士多德:
(1)地位: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2)主张:关注自然界和____________,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人类生活 
历史必修③·
人教
『助学助记』
【概念阐释】 “智者学派”:公元前四、五前世纪,古希腊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

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学,争辩的艺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法。

这些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自称为“智者”,形成了智者学派。

历史必修③·
人教
【易错提醒】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但他不属于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

【素养透视】 通过对苏格拉底主要主张和其思想产生背景的学习,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是当时政治需要的体现。

(唯物史观)
历史必修③·
人教
【图解识记】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历史必修③·
人教
课堂探究研析
历史必修③·
人教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
子。

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
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材料二 (智者学派)没有认识到人的普遍因素,见树不见林,只见个人而不见人类。

他们夸大人类判断中的分歧,忽略其意见一致处。

他们强调人类认识和行为中的偶然、主观和纯属个人的因素,而没有正确地对待客观因素,即
为一切人所接受的原则。

——梯利《西方哲学史》探究主题1 智者学派的主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历史必修③·
人教
【问题】(1)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在天人关系上的主张,概述这一主张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这一主张进行评价。

【解读】材料一体现出普罗泰格拉反对盲从、迷信神,重视人在认识事物中的主体作用;材料二体现出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价值而忽略了制度、法律及道德对人的约束力。

历史必修③·
人教
【结论】(1)主张: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条件:经济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政治上,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2)积极:第一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和作用,否认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绝对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历史必修③·
人教
材料 苏格拉底是一个不断思索和反思自我的雅典人,总是想理解在各种
复杂关系中的人和人类事务。

……他谴责那些哗众取宠不愿意追求个人人格完善的人,坚持认为人需要不断思考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这样认为,人有责任追求人格的完善,举止光明磊落,并为建
设一个公正的社会而努力工作。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探究主题2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历史必修③·
人教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据材料归纳苏格拉底实现这些思想主张的做法。

【解读】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美德即知识”。

实现其思想主张的做法可从材料中归纳:据材料“是一个不断思索和反思自我的雅典人”得出不断反思自我,反思生活,据材料“总是想理解在各种复杂关系中的人和人类事务”得出关注人类事务,据材料“人有责任追求人格的完善”得出追求个人人格完善,据材料“为建设一个公正的社会而努力工作”得出为社会公正做出个人努力。

【结论】主张:美德即知识、认识人自己。

做法:不断反思自我,反思生活;关注人本身(关注人类事务);追求个人人格完善;为社会公正做出个人努力。

历史必修③·
人教
历史必修③·
人教
随堂达标验收
返回导航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课 时 作
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