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的概念第一课时课件-数学高一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算法与程序框图1.1.1人教A版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三(人教B版)课件:1.1算法与程序框图1.1.1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三(人教B版)课件:1.1算法与程序框图1.1.1](https://img.taocdn.com/s3/m/758daa1802020740be1e9bcc.png)
S6 输出运算结果 21.
返回导航
第一章 算法初步
命题方向3 ⇨非数值性问题的算法
有蓝和黑两个墨水瓶,但是错把黑墨水装在了蓝墨水瓶里面,而 蓝墨水装在了黑墨水瓶里面.请你设计一个算法,将其互换. 导学号 95064009
[分析]
数 学 必 修 ③ · 人 教 B 版
数 学 必 修 ③ · 人 教 B 版
S4 整理 S3 得到的方程,得到方程 3x-y+2- 3=0.
返回导航
第一章 算法初步
互动探究学案
数 学 必 修 ③ · 人 教 B 版
返回导航
第一章 算法初步
命题方向1 ⇨算法的概念
我们已学过的算法有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加减消元法求二 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等.对算法的描述有: (1)对一类问题都有效; (2)对个别问题有效;
-b- b2-4ac x2= . 2a
数 学 必 修 ③ · 人 教 B 版
b S5 当 a≠0,b -4ac=0 时,原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解 x1=x2=- . 2a
2
S6 当 a≠0,b2-4ac<0 时,原方程没有实数解.
返回导航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下面四种叙述中,能称为算法的是 导学号 95064013 ( B ) A.上学须有自行车 B.做米饭需要刷锅、淘米、添水、加热这些步骤 C.网上认识的朋友叫网友
数 学 必 修 ③ · 人 教 B 版
有限步后 能得出结果. 混不清,而且经过__________
返回导航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算法的有穷性是指 导学号 95064000 ( C ) A.算法的最后包含输出 B.算法中每个操作步骤都是可执行的 C.算法的步骤必须有限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1.1.1 算法的概念 三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1.1.1 算法的概念 三](https://img.taocdn.com/s3/m/16a1ff4b2e3f5727a5e9629a.png)
以视为“算法”.
典 例 剖 析 题型一 算法的概念
例1:下列描述不能看作算法的是(
A.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 B.解方程x2+2x-1=0
)
C.做米饭需要刷锅、淘米、添水、加热这些步骤 D.利用公式s=πr2计算半径为3的圆的面积,就是计算
π×32
答案:B
解析:A,C,D都描述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看作算法,而B只描述
5.下列语句表达中是算法的有(
)
①从济南到巴黎可以先乘火车到北京再坐飞机抵达;
1 ②利用公式 S ah 计算底为1、高为2的三角形的面积; 2 1
③
2 x 2 x 4;
④求M(1,2)与N(-3,-5)两点连线的方程,可先求MN的斜率,再利用 点斜式方程求得.
A.1个
B.2个
C.3个
题型二 含有重要步骤的算法
n( n 1) 例2:写出求1+2+3+4+5+6的一个算法. 2
分析:可以按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也可以利用公式1+2+„+n 进行,也可以根据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
解:算法1: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的运算结果15与6相加得到21. 第六步,输出运算结果.
这一问题. 解: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一只空的墨水瓶,设其为白色. 第二步,将黑墨水瓶中的红墨水装入白瓶中. 第三步,将红墨水瓶中的黑墨水装入黑瓶中. 第四步,将白瓶中的红墨水装入红瓶中. 第五步,交换结束.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 1.1.1 算法的概念 课件(共65张PPT)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 1.1.1 算法的概念 课件(共6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f4b02f910ef12d2bf9e74d.png)
1.写出求方程 x 2 + bx + c = 0 的解的 一个算法 ,并画出算法流程图。
开始
计算△=b2 – 4 c
N
△≥0?
Y
输出无解
输出 x b
2a
结束
四、练习
2.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以这3个数为三 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3个正实数 a,b,c;
计算机的问世可谓是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 技术发明。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信息技术时代。 计算机是对人脑的模拟,它强化了人的思维智能;
21世纪信息社会的两个主要特征: “计算机无处不在” “数学无处不在”
21世纪信息社会对科技人才的要 求: --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会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
现算法代的研科究和学应用研正是究本课的程的三主题大!支柱
算法(2) 第一步,用2除35,得到余数1。因为余数 不为0,所以2不能整除35。
第二步,用3除35,得到余数2。因为余数 不为0,所以3不能整除35。
第三步,用4除35,得到余数3。因为余数 不为0,所以4不能整除35。
第四步,用5除35,得到余数0。因为余数 为0,所以5能整除35。因此,35不是质数
语句A
左图中,语句A和语句B是依次执 行的,只有在执行完语句A指定的
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语句B所指
语句B
定的操作.
四、练习 2.设计一个求任意数的绝对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2. 算法:
框图:
第一步:输入x的值;
第二步:若x≥0,则输出x; 若否,则输出-x;
开始 输入x
x≥0?
是
输出x
第1章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第3课时 教师配套用书课件(共39张ppt)
![第1章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第3课时 教师配套用书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7aa57ef242336c1eb95e65.png)
明目标、知重点
填要点、记疑点
主目录
探要点、究所然
当堂测、查疑缺
填要点、记疑点
2.常见的两种循环结构
名称 直到型 循环结 构 结构图 特征 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条件,若不 满足条件则 执行循环体 ,否则
第3课时
终止循环
当型循 环结构
先对条件进行判断,满足时
执行循环体 ,否则 终止循环
明目标、知重点
填要点、记疑点
答
反思与感悟 变量S作为累加变量,来计算所求数据之 和.当第一个数据送到变量i中时,累加的动作为S=S+i, 即把S的值与变量i的值相加,结果再送到累加变量S中,如 此循环,则可实现数的累加求和.
明目标、知重点
填要点、记疑点
主目录
探要点、究所然
当堂测、查疑缺
探要点、究所然
第3课时
探究点二:循环结构的形式
探究点三:程序框图的画法
例3 下面是“二分法”求方程x2-2=0(x>0)的近似解的算法步骤. 第一步,令f(x)=x2-2,给定精确度d. 第二步,确定区间[a,b],满足f(a)f(b)<0. a+b 第三步,取区间中点m= . 2 第四步,若f(a)f(m)<0,则含零点的区间为[a,m];否则,含零点的区间为[m,b]. 将新得到的含零点的区间仍记为[a,b]. 第五步,判断[a,b]的长度是否小于d或f(m)是否等于0.若是,则m是方程的近似解; 否则,返回第三步. 请根据以上的算法步骤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1 2 3 n 跟踪训练1 已知有一列数 , , ,„, ,设计程序框图实现求该数列前20 2 3 4 n+ 1 项的和.
解 算法分析:该列数中每一项的分母是分子数加1,单独观察分子,恰好是
高中数学第一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3
![高中数学第一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49deabc259eef8c75ebfb399.png)
考试加油。
3.甲、乙、丙、丁四个人过一座简易木桥,这四个人 过桥所用的时间分别是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由于木 桥质量原因,桥上同时最多只能有两个人.请你设计一个方 案,使这4个人在最快的时间过桥,写清步骤,最后算出所需 时间.
【解析】第一步,甲乙先上桥. 第二步,2分钟后甲过了桥同时丁上桥. 第三步,再过2分钟后乙过了桥同时丙上桥. 第四步,再过6分钟后丙、丁同时过了桥. ∴所需时间是2+2+6=10(分钟).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 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 去解决.
2.算法与数学问题解法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 算法与解法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也是抽象与具体的关 系. (2)区别 算法是解决某一类问题所需要的程序和步骤的统称,也 可理解为数学中的“通法通解”;而解法是解决某一个具体问 题的过程和步骤,是具体的解题过程.
数值性问题的算法
【例2】 写出求1+2+3+4+5+6的一个算法. 【解题探究】(1)可以按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2)也可以利用公式 1+2+…+n=nn+ 2 1进行. (3)可以根据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
【解析】算法一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的运算结果15与6相加得到21. 第六步,输出运算结果.
【答案】A 【解析】由算法的概念可知: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不 是唯一的,故A正确;算法可以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 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故 B不正确;算法有有限步,结果明确,C是不正确的;算法的 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故D不正确.故选 A.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1.1算法与程序边框图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1.1算法与程序边框图](https://img.taocdn.com/s3/m/db87d5c7a1c7aa00b42acb04.png)
第一章1.1算法与程序边框图1.算法的概念(1)算法概念的理解①算法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②算法与一般意义上具体问题的解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也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算法的获得要借助一般意义上具体问题的求解方法,而任何一个具体问题都可以利用这类问题的一般算法来解决.③算法一方面具有具体化、程序化、机械化的特点,同时又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精确性,所以算法在解决问题中更具有条理性、逻辑性的特点.(2)算法的四个特征:概括性、逻辑性、有穷性、不唯一性①概括性: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某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②逻辑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而且每一步都是正确无误的,从而组成了一个有着很强逻辑性的步骤序列.③有穷性:算法有一个清晰的起始步,终止步是表示问题得到解答或指出问题没有解答,所有序列必须在有限个步骤之内完成,不能无停止地执行下去.④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算法不一定只有唯一的一个,可以有不同的算法,当然这些算法有简繁之分、优劣之别.(3)常见的算法类型①数值性计算问题.如:解方程(或方程组)、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利用公式求值、累加或累乘等问题,可通过相应的数学模型借助一般的数学计算方法,分解成清晰的步骤,使之条理化.②非数值性计算问题.如:判断、排序、变量变换等需先建立过程模型,再通过模型进行算法设计与描述.注意:(ⅰ)注意算法与解法的区别:算法是解决一类问题所需要的程序或步骤的统称;而解法是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过程或步骤,是具体的解题过程.(ⅱ)设计算法时要尽量选取简捷、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的算法.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我们要对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透彻的研究,找出最优算法,做到“先思考后处理”.2.程序框图(1)程序框图又称为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2)用程序框图表示算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更清楚地展现算法的逻辑结构.(3)程序框图主要由程序框和流程线组成.基本的程序框有终端框、输入框、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其中终端框是任何流程图不可缺少的,而输入、输出可以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4)画程序框图的规则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③终端框(起止框)是任何程序框图必不可缺少的,表示程序的开始和结束;④除判断框外,大多数程序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⑤程序框图符号框内的文字要简洁精炼.注意:(ⅰ)每一种程序框图的图形符号都有特定的含义,在画程序框图时不能混用,并且所用图形符号一定要标准规范,起始框只有一条流出线(没有流入线),终止框只有一条流入线(没有流出线),输入、输出框只有一条流入线和一条流出线,判断框有一条流入线和两条流出线.(ⅱ)如果一个程序框图由于纸面等原因需要分开画,要在断开处画上连接点,并标出连接的号码.(ⅲ)判断框是“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有且仅有两个结果.(ⅳ)一般地,画程序框图时,先用自然语言编写算法,然后再画程序框图.3.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其基本结构形式如图所示,其中A、B两框所指定的操作是依次执行的.顺序结构中所表达的逻辑关系是自然串行、上下连贯、线性排列的.(2)条件结构: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结构就称为条件结构.条件结构用于进行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条件结构必含判断框.条件结构的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此结构中包含一个判断框,算法执行到此判断框给定的条件P时,根据条件P是否成立选择不同的执行框(A框或B框).注意:无论P是否成立,下一步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能A框和B框同时执行,也不能A、B两框都不执行,但A框和B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如图3.(3)循环结构:根据条件是否成立,以决定是否重复执行某些操作,在算法中要求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循环体.根据执行情况及循环结束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当型循环(WHILE型)和直到型循环(UNTIL型).当型循环的特点是“先判断,后执行”,即先判断条件,当条件满足时,反复执行循环体,当条件不满足时退出循环(也就是说直到条件不满足时退出循环).如图4.直到型循环的特点是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条件,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当条件满足时退出循环(即直到条件满足时退出循环),即“先执行,后判断”.如图5.当型循环可能一次也不执行循环体,而直到型循环至少要执行一次循环体.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可以相互转化,条件互补.循环结构中常用的变量有计数变量、累加变量及累乘变量.计数变量用来记录某个事件发生的次数(即执行循环体的次数),累加变量用来计算数据之和,累乘变量用来计算数据之积.对于这些变量,开始一般要先赋初值,一般地,计数变量初值可设为0或1,累加变量初值设为0,累乘变量初值设为1.注意:(ⅰ)正确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是作出顺序结构图的关键.(ⅱ)画条件结构的程序框图要用到判断框,判断框有两个出口,根据不同的条件输出不同的信息,这些不同的信息必须全部写出.(ⅲ)只有有规律的,能重复进行的算法过程才能用循环结构.题型一算法设计写出能找出a 、b 、c 三个数中最小值的一个算法.解 第一步:输入a 、b 、c .并且假定min =a ;第二步:若b <min 成立,则用b 的值替换min ;否则直接执行下一步;第三步:若c <min 成立,则用c 的值替换min ,否则直接执行下一步;第四步:输出min 的值,结束.点评 本题的思路是:将min 定义为最小值,并把a 的值赋给min ,然后依次与b 、c 比较大小,遇到小的就替换min 的值,最后输出min 的值,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从多个不同的数中找出最大或最小的一个.题型二 条件结构的程序框图已知函数y =⎩⎪⎨⎪⎧ -1 (x >0),0 (x =0),1 (x <0).写出求该函数值的算法及程序框图.解 算法如下:第一步:输入x ;第二步:如果x >0,那么使y =-1,如果x =0,那么使y =0,如果x <0,那么使y =1; 第三步:输出函数值y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点评 该函数是分段函数,当x 取不同范围内的值时,函数的表达式不同,因此当给出一个自变量x 的值时,也必须先判断x 的范围,然后确定利用哪一段的表达式求函数值,因为函数分了三段,所以判断框需要两个,即进行两次判断.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的程序框图,如果是分两段的函数只需引入一个判断框,如果是分三段的函数,至少需要引入两个判断框,分四段的函数要引入三个判断框,以此类推,至于判断框内的内容是没有顺序的,比如:本题中的两个判断框内的内容可以交换,但对应的下一图框中的内容或操作也必须相应地进行变化,比如本题的程序框图也可以画成如图1所示或如图2所示.图1图2题型三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看下面的问题:1+2+3+…+()>10 000,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我们只要确定出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0,括号内填写的数只要大于或等于n0即可.试写出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0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解算法如下:第一步:p=0;第二步:i=0;第三步:i=i+1;第四步:p=p+i;第五步:如果p>10 000,则输出i,算法结束.否则,执行第六步;第六步:回到第三步,重新执行第三步、第四步和第五步.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点评本题属于累加问题,代表了一类相邻两数的差为常数的求和问题的解法,需引入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应用循环结构解决问题.在设计算法时前后两个加数相差1,则i=i +1,若相差2,则i=i+2,要灵活改变算法中的相应部分.另外需注意判断框内的条件的正确写出,直到型和当型循环条件不同,本题解法用的是直到型循环,用当型循环结构时判断框内条件应为p≤10 000.如图所示.题型四程序框图在生活中的应用72,91,58,63,84,88,90,55,61,73,64,77,82,94,60.要求将80分以上的同学的平均分求出来.画出程序框图.解用条件分支结构来判断成绩是否高于80分,用循环结构控制输入的次数,同时引进两个累加变量,分别计算高于80分的成绩的总和和人数.程序框图如图所示.构和循环结构相结合的算法.【例1】如图所示是某一算法的程序框图,根据该框图指出这一算法的功能.错解 求S =12+14+16+…+110的值. 错解辨析 本题忽略了计数变量与循环次数,没有明确循环体在循环结构中的作用,以及循环终止条件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正解 在该程序框图中,S 与n 为两个累加变量,k 为计数变量,所以该算法的功能是求12+14+16+…+120的值. 【例2】 试设计一个求1×2×3×4×…×n 的值的程序框图.错解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错解辨析 本题程序框图看似当型循环结构,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当型循环结构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而本题显然是误解了当型循环结构条件.正解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乘变量t和计数变量i,这里t与i每一次循环,它们的值都在改变.1.(海南、宁夏高考)如果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为()A.2 450 B.2 500 C.2 550 D.2 652答案 C解析当k=1,S=0+2×1;当k=2,S=0+2×1+2×2;当k=3,S=0+2×1+2×2+2×3;…当k=50,S=0+2×1+2×2+2×3+…+2×50=2 550.2.(济宁模拟)在如图的程序框图中,输出结果是()A.5 B.6C.13 D.10答案 D解析a=5时,S=1+5=6;a=4时,S=6+4=10;a=3时,终止循环,输出S=10.3.(广东高考)阅读下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m=4,n=6,则输出a=________,i=________.答案12 3解析输入m=4,n=6,则i=1时,a=m×i=4,n不能整除4;i=2时,a=m×i=8,n不能整除8;i=3时,a=m×i=12,6能整除12.∴a=12,i=3.一、选择题1.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至少包含()A.终端框和输入、输出框B.终端框和处理框C.终端框和判断框D.终端框、处理框和输入、输出框答案 A解析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至少需包括终端框和输入、输出框.2.下列关于条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条件结构的程序框图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B.无论条件结构中的条件是否满足,都只能执行两条路径之一C .条件结构中的两条路径可以同时执行D .对于一个算法来说,判断框中的条件是惟一的答案 B解析 由条件结构可知:根据所给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两条途径之一.3.下列问题的算法适宜用条件结构表示的是( )A .求点P (-1,3)到直线l :3x -2y +1=0的距离B .由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求斜边C .解不等式ax +b >0 (a ≠0)D .计算100个数的平均数答案 C解析 条件结构是处理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进行不同处理的结构.只有C 中含有判断a 的符号,其余选项都不含逻辑判断.4.下列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是( )A .输出c ,b ,aB .输出最大值C .输出最小值D .比较a ,b ,c 的大小答案 B解析 根据流程图可知,此图应表示求三个数中的最大数.5.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根,精确度为δ,用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终止条件是( )A .|x 1-x 2|>δB .|x 1-x 2|<δC .x 1<δ<x 2D .x 1=x 2=δ答案 B解析 直到型循环结构是先执行、再判断、再循环,是当条件满足时循环停止,因此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根时,用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终止条件为|x 1-x 2|<δ.二、填空题6.下边的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能判断任意输入的整数x 是奇数或是偶数.其中判断框内的条件是________.答案 m =0?解析 根据程序框图中的处理框和输出的结果,寻找判断框内的条件.由于当判断框是正确时输出的是“x 是偶数”,而判断框前面的处理框是x 除以2的余数,因此判断框应填“m =0?”.7.下图是计算1+13+15+…+199的程序框图,判断框应填的内容是________,处理框应填的内容是________.答案 i ≤99? i =i +2解析 由题意知,该算法从i =1开始到99结束,循环变量依次加2.8.完成下面求1+2+3+…+10的值的算法:第一步,S =1.第二步,i =2.第三步,S =S +i .第四步,i =i +1.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步,输出S .答案 如果i =11,执行第六步;否则执行第三步解析 本题是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的算法,实际上第五步是一个判断条件,根据题意,是循环是否终止的条件,因此应该为如果i =11,执行第六步;否则执行第三步.三、解答题9.画出求11×2+12×3+13×4+…+199×100的值的程序框图. 解 这是一个累加求和问题,共99项相加,可设计一个计数变量,一个累加变量,用循环结构实现这一算法.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10.写出解方程ax +b =0 (a 、b 为常数)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解 算法如下:第一步,判断a 是否等于零,若a ≠0,执行第二步,若a =0,执行第三步;第二步,计算-b a ,输出“方程的解为-b a”; 第三步,判断b 是否等于零,若b =0,输出“有无数个解”的信息,若b ≠0,输出“方程无解”的信息.程序框图如图所示:探 究 驿 站11.画出求12+12+…+12(共6个2)的值的程序框图. 分析 本题看上去非常烦琐,尤其是对于2的位置处理,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本题只要把含有2的式子分离开来,用A 代替12,即令A =12,则不难分析出分母可化为12+A的形式,且此结构重复出现.解 方法一 当型循环结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方法二 直到型循环结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12.给出以下10个数:5,9,80,43,95,73,28,17,60,36,要求把大于40的数找出来并输出.试画出该问题的程序框图.解程序框图如下图:趣味一题13.相传,古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宰相西萨·班·达依尔.于是,这位宰相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啊,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罢!”国王慷慨地答应了宰相的要求,他下令将一袋麦子拿到宝座前.计数麦粒的工作开始了.第一格内放一粒,第二格两粒,第三格四粒……还没到第二十格,袋子已经空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来,但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地增长得那么迅速,很快就可以看出,即使拿来全印度的小麦,国王也无法兑现他对宰相许下的诺言!请你画出一个程序框图来求需要的麦粒数.分析由题意,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格内放一粒,第二格两粒,第三格四粒,就是往后每一格是前一格的2倍,这样一共需要的麦粒数就是1+2+22+…+262+263.从而可以得出这是一个累加求和问题,可以利用循环结构来设计算法,计数变量i从1到64循环64次,每个求和的数可用一个累乘变量表示.解程序框图:。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 1.1.1 算法的概念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 1.1.1 算法的概念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5429a001f69e3142329420.png)
2
1.5
1.5
1.5 ……
+ 2 + 2 + 2
+ 2
1 0.5 0.25 0.125 ……
y x2 2
1.375
1 1.25 1.5
2
解决问题
×
第一步, 令 f (x) x2 2 .给定精确度d.
第二步, 给定区间[a,b],满足f(a) ·f(b)<0. 第三步, 取中间点 m a b .
2
第四步, 若f(a) ·f(m) < 0,则含零点的区间为 [a,m];否则,含零点的区间为[m, b]. 将新得到的含零点的仍然记为[a,b] .
第五步, 判断[a,b]的长度是否小于d或者
f(m)是否等于0. 若是,则m是方程的近似
解;否则,返回第三步.
例3:读下列算法,回答问题:
第一步,令s=0 第二步,令i=1。 第三步,求出s+i,仍用s表示。 第四步,判断i>100是否成立?若是,输出s;若不 是,将i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返回第三步。
y a2c1 a1c2 a2b1 a1b2
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x
y
c1b2 a1b2 a2c1
c2b1 a2b1 a1c2
a2b1 a1b2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 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 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 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 衣机的算法,
算法的概念
×
算法: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指按照一 定规则 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 和有限的步骤. 现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
2 3 4 n 1
为整数。若有,则 n不是质数;若 没有,则 n是质数。
例2 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 x2 – 2 = 0 的近似根的算法。 旧知a 识回顾:用
高中数学第一章算法初步1.1算法与程序框图1.1.2第1课时程序框图、顺序结构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3
![高中数学第一章算法初步1.1算法与程序框图1.1.2第1课时程序框图、顺序结构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d2343b1ec3a87c24028c467.png)
答案:x=log232
归纳升华 顺序结构的应用方法
1.求用顺序结构表示的程序框图执行的结果时,只 需按顺序逐步执行即可.
2.已知程序框图运行的结果求程序框图中某步时, 可以根据结果逐步逆推得出答案.
解析:由于算法设计时要求返回执行的结果,故必须 要有输出框,对于变量的赋值可通过处理框完成,故算法 设计时不一定要有输入框,因此 B 错;一个判断框产生 的结果是唯一的,故 C 错;程序框图就是流程图,所以 D 错.故选 A.
答案:A
类型 2 用顺序结构表示算法 [典例 2] 已知点 P0(x0,y0)和直线 l:Ax+By+C=0, 写出求点 P0 到直线 l 的距离 d 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用数学语言描述算法: 第一步,输入点的横、纵坐标 x0,y0,输入直线方程的系数, 即常数 A,B,C.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第 1 课时 程序框图、顺序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程序框图的构成(难点). 2.理解 顺序结构,会用顺序结构表示算法(重点).
1.程序框图 (1)定义: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 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A.处理框 B.输出框 C.起止框 D.判断框
答案:D
3.程序框图中矩形框的功能是( ) A.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B.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C.赋值、计算 D.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 解析:矩形框即处理框,具有赋值、计算的功能.
答案:C
4.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 3,则输 入的 m=________.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1算法与程序框图](https://img.taocdn.com/s3/m/37e6f40c83c4bb4cf7ecd18d.png)
图形符号
○
名称
终端框 (起止框)
输入、 输出框 处理框 (执行框)
判断框
流程线
功能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 和输出的信息
赋值、计算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 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连接程序框, 表示算法步骤的执行顺序
连接点
第六步,输出M的值并结束算法.
三、课时小结:
1、掌握程序框的画法和功能。 2、了解什么是程序框图,知道学习 程序框图的意义。 3、掌握顺序结构、条件结构的应用, 并能解决与这两种结构有关的程序框 图的画法。
Company Logo
i的值增加1, 仍用i表示
否
i>n-1或r=0?
是
r=0?
是
否
输出“n不 输出“n 是质数” 是质数”
结束
一般用i=i+1 表示.
开始 输入n i=2
设n是一个大 于2的整数.
求n除以i的余数r
说明:i表示从2~(n-1) 的所有正整数,用以
i的值增加i=i1+仍1 用i表示
判断例1步骤2是否终 止,i是一个计数变量, 有了这个变量,算法 才能依次执行.逐步 考察从2~(n-1)的所 有正整数中是否有n
第二步,计算s r2
第三步,输出s.
输入r
计算 s r 2
输出s
结束
(2)条件结构---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 件的判断,算法的流向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 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
条件结构用程序框图表示有两种形式 :
特征:符合条件就执行“步骤A”,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1.1.1 算法的概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1.1.1 算法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feb69ced4d8d15abf234e32.png)
考点类析
例2 写出解方程x2-2x-3=0的一个算法.
解:方法一,算法如下: 第一步,将等号左边因式分解,得(x-3)(x+1)=0①; 第二步,由①式得x-3=0或x+1=0; 第三步,解x-3=0得x=3,解x+1=0得x=-1,即x=3或x=-1.
考点类析
例2 写出解方程x2-2x-3=0的一个算法. 解:方法二,算法如下: 第一步,移项,得x2-2x=3①; 第二步,①式等号两边同时加1并配方,得(x-1)2=4②; 第三步,②式等号两边同时开方,得x-1=±2③; 第四步,解③式得x=3或x=-1.
预习探究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算法不一定只有唯一的一个,也可以有不同 的算法,这些算法有繁简、优劣之分.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
预习探究
知识点三
算法的设计要求
设计算法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的各个步骤有效,计算机能够执行,且在有限步骤后能得到结果.
备课素材
累加、累乘问题的算法 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一般不是唯一的,不同的算法有优劣之别,保证得到正 确的结果是对每个算法的最基本的要求.另外,还要求算法的每个步骤都要 易于实现、易于理解,效率要高,通用性要好等.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例2] 求1×3×5×7×9×11的值,写出其算法.
解:算法如下:
备课素材
[小结]
知识 1.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特性; 3.算法的设计
方法
易错
1.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判断,是 给出问题,在书写步骤时,不能
第1章 1.1.1 算法的概念 教师配套用书课件(共30张ppt)
![第1章 1.1.1 算法的概念 教师配套用书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577ecb9ec3d5bbfd0a7465.png)
明目标、知重点 填要点、记疑点
主目录
探要点、究所然
当堂测、查疑缺
探要点、究所然
明目标、知重点
填要点、记疑点
主目录
探要点、究所然
当堂测、查疑缺
探要点、究所然
1.1.1
探究点二:算法的步骤设计
思考3 要判断整数89是否为质数,按照例1的思路需用2~88逐一去除89求余数,需要 87个步骤,这些步骤基本是重复操作,如何改进这个算法,减少算法的步骤呢?
答 (1)用i表示2~88中的任意一个整数,并从2开始取数;
探要点、究所然
当堂测、查疑缺
探要点、究所然
1.1.1
探究点二:算法的步骤设计
例2 写出用“二分法”求方程x2-2=0(x>0)的近似解的算法.
解 第一步,令f(x)=x2-2,给定精确度d.
第二步,确定区间[a,b],满足f(a)f(b)<0. a+b 第三步,取区间中点m= . 2
第四步,若f(a)f(m)<0,则含零点的区间为[a,m];否则,含零点的区间为[m,b].将新得 到的含零点的区间仍记为[a,b].
主目录
探要点、究所然
当堂测、查疑缺
探要点、究所然
1.1.1
[情境导学]
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宋丹丹:要把
大象装入冰箱,总共分几步?哈哈哈哈,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 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带上.
高一数学必修3课件:1-1-2-3 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的画法
![高一数学必修3课件:1-1-2-3 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的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232b9a67ec102de3bd892b.png)
[思路分析] i=1,s=2; s=2-1=1, i=1+2=3; s=1-2=-2,i=3+2=5; s=-2-5=-7,i=5+2=7,则判断框内应填 “i<6?”,故选D.
[正解] D
1.在一个算法中,如果出现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 况,最好采用( )
A.顺序结构 B.条件结构 C.循环结构 D.条件结构或循环结构
[解析] 成绩不低于60分时输出“及格”,即x≥60时满 足条件,故框1填“是”,框2填“否”.
3.如下图是某一函数的求值流程图,则满足流程图的 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
[答案]f(x)=|2x-1|-2
[解析]程序框图判断框中对“x>
1 2
”的判断表示f(x)为分
段函数.
当x>12时,f(x)=2x-3=2x-1-2;
[破疑点] 对循环结构的理解: ①循环结构中必须包含条件结构,以保证在适当的时候 终止循环. ②循环结构内不存在无终止的循环. ③循环结构实质上是判断和处理的结合,可以先判断, 再处理,此时是当型循环结构;也可以先处理再判断,此时 是直到型循环结构.
④循环结构中常量的几个变量: 计数变量:即计数器,用来记录执行循环体的次数,如i =i+1,n=n+1. 累加变量:即累加器,用来计算数据之和,如S=S+i. 累乘变量:即累乘器,用来计算数据之积,如P=P*i. ⑤在程序框图中,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先给这些变量赋 初始值.一般情况下,计数变量的初始值为1,累加变量的 初始值为0,累乘变量的初始值为1.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第3课时 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的画法
温故知新 1.下列问题的算法宜用条件结构表示的是( ) A.求点P(-1,3)到直线3x-2y+1=0的距离 B.由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求斜边 C.解关于x的方程ax+b=0 D.计算100个数的平均数 [答案] C
§1.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共15张PPT)
![§1.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cf6305dd36a32d73758190.png)
程序框图中的三种逻辑结构 顺序结构
否
输入n
i=1
条件结构
R=1? 是 n是质数
n不是质数
d整除n?
否
循环结构
是
是 R=0
d<= n-1 且R=0?
i=i+1
否
例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边长分别为2,3,4,利用海伦-秦 九韶公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程序框图
p
开始
234 2
2 1.5 1.5 1.5 1.4375 1.4375 1.421875 1.421875 1.41796875
图1.1-1
实际上,上述步骤就是在求
2 的近似值。
练习
• 任意给定一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求以 这个数为半径的圆的面积。 • 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n,设计一个 算法求出n的所有的因数。
b2 c1 b1c2 a1b2 a2b1 a1c2 a2 c1 a1b2 a2b1
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说,这些步骤就构成了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算法编制计 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算法这个词出现于12世纪,指的是用阿拉伯数字 进行算术运算的过程。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 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 骤。现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 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变式: 设计一个算法,判断35是否为质数
探究:你能写出整数n(n>2)是否为质数? • • • • 第一步,给定大于2的整数n. 第二步,令i=2. 第三步,用i除n,得到余数r. 第四步,判断;“r=0”是否成立. 若是,则n不是质数,结束算法; 否则,将i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 第五步,判断“i>n-1”是否成立. 若是,则n是质数,结束算法; 否则,返回第三步.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1.1.1算法的概念课件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1.1.1算法的概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b7286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b.png)
题型 3 非数值型求解问题的算法
【例 3】 对任意的 3 个整数 a,b,c,写出求其最大数的 算法.
解:第一步,令 max=a. 第二步,比较 max 与 b 的大小,若b>max,则令max=b. 第三步,比较 max 与 c 的大小,若c>max,则令max=c. 第四步,max 就是 a;b;c 中的最大数.
方法二:算法与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 4 枚银元平均分成 2 组,每组 2 枚. 第二步,将 2 组分别放在天平两边,假银元在轻的那组. 第三步,将轻的那组的两枚银元各放天平一边,轻的为 假银元.
[方法·规律·小结]
1.算法是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定义 明确的规则.通俗地说,就是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无论是形成解题思路还是编写程序,都是在实 施某种算法,前者是推理实现的算法,后者是操作实现 的算法. 2.算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探求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将 解决问题的步骤用具体化、程序化的语言加以表述.
【变式与拓展】
1.计算下列各式中 S 的值,能设计算法求解的是( B )
①S=1+2+3+4+…+1000;
②S=1+2+3+4+…+1000+…;
③S=1+2+3+4+…+n(n≥1,n∈N).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题型 2 数值型求解问题的算法
【例 2】 写出求方程 x2-2x-3=0 的解的一个算法.
解:方法一:
第一步,移项,得 x2-2x=3.
①
第二步,①两边同时加 1,并配方,得(x-1)2=4.
②
第三步,②两边同时开方,得 x-1=±2.
③
第四步,解③,得 x=3 或 x=-1.
方法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①中说明了从广州到北京的行程安排,完成任务;
②中给出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④中给出 了求1+2+3+4的一个过程,最终得出结果.对于③,并没
有说明如何去算,故①②④是算法,③不是算法.
4.设计一个算法求方程5x+2y=22的正整数解,其最后 输出的结果应为________. [答案] (2,6),(4,1)
2.____①____;
3.____②____; 4.输出D,E. [解析] 求总分需将三个数相加,求平均分,另需让总分 除以3即可.
D [答案] ①计算总分 D=A+B+C ②计算平均成绩 E= 3
先弄清楚算法的含义和特点,然后逐一
【规范解答】
根据算法的含义和特征:①②③都是算
法;④⑤不是算法.其中④,3x>x+1不是一个明确的步骤, 不符合明确性;⑤的步骤是无穷的,与算法的有限性矛盾. 【答案】 B
[规律总结]
1.正确理解算法的概念及其特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针对判断语句是否是算法的问题,要看它的步骤是 否是明确的和有效的,而且能在有限步骤之内解决这一问
A.1个
[答案] C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 ①③④正确,均符合算法的概念与要求,②不正 确.
2.算法的有限性是指( A.算法的最后必包含输出
)
B.算法中每个操作步骤都是可执行的
C.算法的步骤必须有限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 C [解析] 由算法的要求可知,应选C.
3.下列语句中是算法的个数是(
[解析] 因为求方程的正整数解,所以应将 x 从 1 开始输 入,直到方程成立. 22-5×2 x=2 时,y= =6; 2 22-5×4 x=4 时,y= =1. 2
5.已知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为89,数学成绩为96,外语 成绩为99. 求它的总分和平均成绩的一个算法为: 1.取A=89,B=96,C=99;
第四步:根据第三步的结果修正弹着点;
第五步:开枪; 第六步:迅速转移(或隐蔽). 以上这种完成狙击任务的方法、步骤在数学上我们叫算 法.
1.定义:算法可以理解为由 基本运算 运算顺序 所构成的 完整
及规定的
的解题步骤,或者 的计算序列,并且 问题. 形式
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 有限的确切
一类 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够解决
2.描述方式 自然 语言、 (算法语言)、框图. 数学
语言、
语言
3.算法的要求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 一类 问题,且能重复使
用;
(2)算法过程要能 的操作,必须 确切 步后能得出结果. 一步一步 执行,每一步执行
,不能含混不清,而且经过 有限
4.算法的特征 (1)________ 有限性 :一个算法应包括有限的操作步骤,能在执 行有穷的操作步骤之后结束. 确定性 :算法的计算规则及相应的计算步骤必须是 (2)________ 唯一确定的. 可行性 (3)________: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可以在有限的时
对算法意义的理解
例1 .下列叙述中, ①植树需要运苗、挖坑、栽苗、浇水这些步骤;
②按顺序进行下列运算:1+1=2,2+1=3,3+1=
4,„99+1=100; ③从青岛乘动车到济南,再从济南乘飞机到伦敦观看奥 运会开幕式;
④3x>x+1; ⑤求所有能被3整除的正数,即3,6,9,12,„. 能称为算法的个数为( A.2 【思路分析】 判断. B. 3 ) C. 4 D. 5
次只能渡一个大人或两个小孩,他们四人都会划船,但都不 会游泳,他们如何渡河?请写出你的渡河方案及算法. [解析] 因为一次只能渡过一个大人或两个小孩,而船还 要回来渡其他人,所以只能让两个小孩先过河,渡河的方案
算法为:
1.两个小孩同船渡过河去; 2.一个小孩划船回来;
3.一个大人独自划船渡过河去;
4.对岸的小孩划船回来; 5.两个小孩再同船渡过河去; 6.一个小孩划船回来; 7.余下的一个大人独自划船渡过河去;
8.对岸的小孩划船回来;
9.两个小孩再同船渡过河去.
1.以下对算法的描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对一类问题都有效; ②对个别问题有效;
)
③计算可以一步步地进行,每一步都有唯一的结果; ④是一种通法,只要按部就班地做,总能得到结果.
题.
下列对算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一个算法应包含有限的步骤,而不能是无限的 ②算法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构成的 完整的解题步骤 ③算法中的每一步都应当有效地执行,并得到确定的结 果 ④一个问题只能设计出一个算法
解方程(组)的算法
2x+y=7① 给出求解方程组 4x+5y=11②
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2.设计算法时,经常遇到解方程(组)的问题,一般是按 照数学上解方程(组)的方法进行设计,但应注意全面考虑方程
解的情况,即先确定方程(组)是否有解,有解时有几个解,然
后根据求解步骤设计算法步骤.
【解】
算法如下:S1,①+2×②得 5x=1; ③
1 S2,解③得 x= ; 5 S3,②-①×2 得 5y=3; 3 S4,解④得 y= ; 5 ④
)
①从广州到北京旅游,先坐火车, 再坐飞机抵达; 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
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③方程x2-1=0有两个实根; ④求1+2+3+4的值,先计算1+2=3,再由3+3=6,6 +4=10得最终结果1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理解算法的概念及其特点,然 后逐一验证每个语句是否正确.
间内完成的基本操作,并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4)________ 顺序性 :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个明确的 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后续,且 除了最后一步外,每一个步骤只有一个确定的后续. 不唯一性 :解决同一问题的算法可以是不唯一的. (5)__________
课堂典例讲练
第三步,将④代入①,可得 2x-1=7,x=4, 第四步,输出 4,-1.
方法二:算法如下: 第一步,由①式可以得到y=7-2x, ⑤
第二步,把y=7-2x代入②,得x=4.
第三步,把x=4代入⑤,得y=-1. 第四步,输出4,-1.
[规律总结] 1.本题用了2种方法求解,对于问题的求解 过程,我们既要强调对“通法、通解”的理解,又要强调对
3.如果m与89不相等,则往下执行;
4.继续将序列中的其他数赋给m,重复第2步,直到搜 索到89.
非数值性问题的算法
一个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 同船可以容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 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 (1)设计安全渡河的算法; (2)思考每一步算法所遵循的共同原则是什么?
[思路分析] 应首先运具有威胁性的动物狼,再运羚羊, 运过河的狼还可以再运回来,注意不能让狼吃羊.
[规范解答] (1) 1.人带两只狼过河;
2.人自己返回;
3.人带一只狼过河; 4.人自己返回; 5.人带两只羚羊过河;
6.人带两只狼返回; 7.人带一只羚羊过河;
8.人自己返回;
9.人带两只狼过河. (2)在人运送动物过河的过程中,人离开岸边时必须保证 每个岸边的羚羊的数目大于狼的数目.
的一个算法.
[思路分析] 解线性方程组的常用方法是加减消元法和代 入消元法,这两种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别,为了适用于解一般 的线性方程组,以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我们用高斯消元法 (即先将方程组化为一个三角形方程组,再通过回代方程求出 方程组的解)解线性方程组.
[规范解答]
方法一:算法如下:
第一步,①×(-2)+②,得(-2+5)y=-14+11, 2x+y=7, 即方程组可化为 3y=-3, 第二步,解方程③,可得 y=-1, ① ③ ④
[规律总结] 求最小(大)数就是从中筛选出最小(大)的一 个,筛选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保证了筛
选的可行性,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从多个不同数中筛选出满
足要求的一个.
在下列数字序列中,写出搜索89的算法: 21,3,0,9,15,72,89,91,93. [解析] 1.先找到序列中的第一个数m,m=21; 2.将m与89比较,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搜索到89;
筛选问题的算法设计
设计一个算法,对任意 3 个整数 a、b、c,求出 其中的最小值.
较小的数记为m [思路分析] 比较 a, b ――→ 比较 m 与 c―→最小 数
[规范解答] 算法步骤如下:
1.比较a与b的大小,若a<b,则m=a;若b<a,则m=b;
2.比较m与c的大小,若m<c,则m为最小数;若c<m, 则c为最小数.
[规律总结] 1.对于非数值性的问题,在设计算法时,应 当先建立过程模型,也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再把它细
化为一步连接一步组成的步骤.从而设计出算法.
2.首先应想到先运两只狼,这是唯一的首选步骤,只有 这样才可避免狼吃羊,带过一只羊后,必须将狼带回来才
行.
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一起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每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1.1 算法的概念
电影《神枪手》中描述的凌靖是一个天
生的狙击手,他百发百中,最难打的位置对 他来说也是轻而易举,是香港警察狙击手队 伍的第一神枪手. 作为一名狙击手,要想成功地完成一次
狙击任务,一般要按步骤完成以下几步:
第一步:观察、等待目标出现(用望远镜或瞄准镜); 第二步:瞄准目标; 第三步:计算(或估测)风速、距离、空气湿度、空气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