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古对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对今》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这节课设计教学时,以识字为教学重点,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使学生知道识字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这节课“圆”等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语言的对仗美,有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语言的对仗美。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预习生字,做字卡。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学生活动:回顾《对韵歌》,
2. 了解对对子。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用这两个字组词?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用哪个方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
(2)描红写字。
(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上大下小。
)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引问:学生发现了什么?(每行课文里有个“对”字。
)
2.学生尝试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 (指名领读、
开火车认读、男女生齐读等。
) (2)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请学生动手画出,正确读出字音。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机贴字卡。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
3.开火车轮流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
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是三拼音节。
4.分类识字
(1)左右结构的字:学生说一个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教师相机指导。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①字歌:十日十月。
(朝阳、朝霞) ②多音字,还念cháo。
(朝代、汉朝、朝南) 杨: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2)上下结构的字:学生说一个字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字)等。
(四)朗读课文
1.开火车读课文,每人读一行。
分节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流利。
2.朗读游戏:‚小手盖一半‛。
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
3.分小组朗读。
(五)书写汉字,总结全文
1.写字表中“古”字学生应该注意哪笔?
书空、描红、试写、对照。
2.组词:古诗古代。
3.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
这篇课文是古代的对子歌,学生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阅读了解。
七、总结
这节课学生们认识了生字,还会写生字,了解到了对对子的节奏以及美丽的景色。
八、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九、板书设计
《古对今》学情分析
因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激趣活动,例如“小组比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后,评出最佳小组)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古对今》效果分析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认读“圆”等生字新词及读记“和风细雨”等词语。
学会按照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书写“古”等生字。
学会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了对子歌的节奏美。
了解了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知道了对对子的艺术形式。
《古对今》教材分析
这节课以对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
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三段课文,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和长短句,描绘了四季的景色。
教学时可让学生了解常识,学习知识,了解课文描绘的景色。
《古对今》评测练习
读了课文第三小节,学生说一说句子中的景色?
《古对今》课后反思
1、课堂上用对对子这一知识复习,提高学生学习这首对子歌的兴趣。
2、初读课文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拼音,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识记生字。
3、学生写字环节,让学生对同桌的字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发现学生写字的优
点。
4、课堂上让学生拍手读这首对子歌,学生对对子歌的节奏有了解。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这节课在课堂节奏的调控上还需加强。
2、这节课注重了字和词的训练,可注重句的训练。
3、这节课课堂上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组织上还需加强。
《古对今》课标分析
1.这节课采用对对子的形式识字,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和句子节奏,描绘了景色。
2.这节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课文,要注意“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 一年级下学期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让学生通过对识字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进行形近字比较,识记会写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