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科目核算换入原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设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科目核算换入原材料
68增设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科目核算换入原材料
摘要:增设“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科目核算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原材料等存货事项。

其作用:具有全面性,包括非货币性资产换入短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具有明晰性,以会计分录列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账务处理程序。

具有客观性,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损益资本化,避免人为操纵利润。

具有可操性,会计科目括号内附有记录数据的来龙去脉。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存货;账面价值;账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78(2003)01—0072—04
《企业会计制度》[1]对于非货币性交易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很难一目了然的确认,会计分录且多借多贷,使会计实务工作者难以理解,本文本着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一目了然的原则,建议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增设“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会计科目,专户核算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事项。

“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会计科目,属于“资产”类会计科目,编号为1921。

按经济内容分为“资产”类,按用途和结构分为“计价对比”类。

一、增设“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换入、换出的经济事项。

[2]
(二)核销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原账面记录,按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原值减累计折旧或减值准备后的账面净值(额),借记:本科目(账户);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按换出非货币性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按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原价或原账面余额,贷记:“短期投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科目。

(三)按换出非货币性存货资产应支付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四)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补价,涉及到支付补价的换入非货币性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涉及到收到补价的换入非货币性资产,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交易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科目。

(六)换入非货币性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本科目。

(七)记录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贷记:本科目。

(八)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科目的余额,确认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短期投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每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结束后,该科目应结转为零余额。

(九)本科目应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具体对象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十)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尚未结转或正在交易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余额。

二、核算非货币性资产换入原材料等存货
(一)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入的原材料等存货
1、以短期投资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短期投资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短期投资的账面净额)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换出短期投资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短期投资(换出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2)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3)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4)结转换入原材料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2、以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换入原材料的基本分录
(1)核销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账面净额)借:存货跌价准备
(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贷:产成品、库存商品等
(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账面余额)(2)记录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存货资产的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换出存货资产的销项税额)(3)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4)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5)结转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3、以固定资产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固定资产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
借:累计折旧(换出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2)核销换出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换出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出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3)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4)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5)结转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付方余额确认)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付方余额确认)
4、以无形资产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无形资产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净额)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换出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
(2)支付相关税费
借: 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3)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4)结转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5、以长期投资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长期投资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长期投资的账面净额)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换出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投资的账面余额)
(2)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3)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4)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二)企业收到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原材料等存货
1、以短期投资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短期投资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短期投资的账面净额)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换出短期投资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短期投资(换出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2)收到补价
借:现金、银行存款(按收到的补价)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按收到的补价)
(3)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支付的相关税费)(4)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5)结转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2、以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换入原材料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账面净额)借:存货跌价准备
(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贷:产成品、库存商品等
(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账面余额)(2)记录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存货的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换出存货的销项税额)(3)收到补价
借:现金、银行存款(按收到的补价)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按收到的补价)(4)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销项税额)(5)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问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问的增值税进项税额)(6)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3、以固定资产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固定资产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累计折旧(换出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贷:固定资产(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2)核销换出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换出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出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3)收到补价
借:现金、银行存款(按收到的补价)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按收到的补价)(4)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5)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6)结转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确认额)
4、以无形资产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无形资产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净额)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换出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2)收到补价
借:现金、银行存款(按收到的补价)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按收到的补价)(3)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4)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5)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5、以长期投资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长期投资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长期投资的账面净额)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换出长期投资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
(换出长期投资的账面余额)(2)收到补价
借:现金、银行存款(按收到的补价)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按收到的补价)(3)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4)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5 )记录换入原材料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三)企业支付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原材料
1、以短期投资换入原材料的基本分录
(1)核销短期投资分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短期投资的账面净额)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换出短期投资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短期投资(换出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2)支付补价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按支付的补价)
贷:现金、银行存款(按支付的补价)(3)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4)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5)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2、以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换入原材料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账面净额)借:存货跌价准备
(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贷:产成品、库存商品等
(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账面余额)(2)记录换出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可抵捐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存货资产的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换出存货资产的销项税额)(3)支付补价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按支付的补价)贷:现金、银行存款(按支的付补价)
(4)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5)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6)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3、以固定资产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固定资产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累计折旧(换出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贷:固定资产(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2)核销换出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换出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出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3)支付补价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按支付的补价)
贷:现金、银行存款(按支付的补价)(4)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5)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6)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4、以无形资产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无形资产的原账面余额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换出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2)支付补价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按支的付补价)贷:现金、银行存款(按支付的补价)(3)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4)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5)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5、以长期投资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基本分录
(1)核销换出长期投资的原账面记录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换出长期投资的账面净额)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换出长期投资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
(换出长期投资的账面余额)
(2)支付补价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按支付的补价)
贷:现金、银行存款(按支付的补价)
(3)支付相关税费
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4)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换入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5)记录换入原材料等存货的价值
借:原材料等(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原材料等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专户的借方余额确认)
(四)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3]
注释: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J].国务院公报,2002, (5):1.
[2]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J]上海会计,2001,(8):61.
[3]余秉坚.企业会计制度详解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370.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企业会计制度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杨有红, 张跃进.企业会计制度质疑[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3]赵秋平.非货币性交易及补价的会计处理方法[J].工业会计,2002,(5):40.
[4]刘廷国.非货币性交易及其会计处理[J].会计之友,2002,(5):23.
[5]柳世平,赵建国.浅判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资产涉及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J].上海会计,2002,(8):24.
说明:
1、初稿于2002年9月7日,共15稿,定稿于2003年1月12日。

2、载于2003年3月25日出版《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季刊)2003年第1期第72页-第75页“财经.证券”栏目,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湖北省孝感职业技
术学院。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667/Z,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8178。

中国期刊网(光盘版)SOCI0306。

3、2003年10月18日,中华学术论坛杂志,安排本文在《中华学术论坛上发表。

4、2003年10月,国际人才研究院于2003年11月17日至11月26日在昆明召开的“东南亚经济与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术交流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