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3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0070e7172ded630b1cb6d1.png)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B.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C.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正确答案:D解析: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A和B显然涉及的范围太宽,C涉及的范围不对。
2.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地概括为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内容已成常识。
3.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反对封建主义B.无产阶级领导C.反对帝国主义D.资产阶级领导正确答案:B解析:民主革命都反对封建主义,所以A不对。
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如果新民主革命也由资产阶级领导,那就不是区别了,所以D不对。
领导旧民主革命的资产阶级始终不能认清帝国主义本质,甚至对帝国主义抱幻想,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C没有说明根本原因,所以不对。
新民主革命与旧民主革命有几个区别,根本的是领导权不同。
4.首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并对其做出科学概括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毛泽东D.邓小平正确答案:D解析: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5.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发展B.改革C.创新D.求实正确答案:A解析:BCD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B.我国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C.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D.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正确答案:B解析:ACD都不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的,是我国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要最终进入共产主义不可避免的发展阶段,但不可能由这个阶段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16b48cfbb4cf7ec4afed061.png)
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戴志国整理第一节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人民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P472.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P48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这是由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的)P48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P49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P506.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P507.民族资产阶级带有两重性:革命性和妥协性,对它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P508.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P50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P51这是因为: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10.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也称为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毛邓三自考试题及答案
![毛邓三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79d84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5.png)
毛邓三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理论联系实际答案:A2.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解放思想C. 改革开放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案:B3.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是()。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中国封建社会C. 中国资本主义社会D.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答案:A4.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D.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答案:A5.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B. 社会主义革命C. 社会主义建设D. 改革开放答案:A6.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以上都是答案:D7.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哲学B. 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8.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括()。
A. 经济理论B. 政治理论C. 军事理论D. 以上都是答案:D9.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在()确立的。
A. 党的七大B. 党的八大C. 党的九大D. 党的十大答案:A10.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在()确立的。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 党的十二大C. 党的十三大D. 党的十四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党的建设理论D. 军事理论答案:A、B、C、D2.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经济体制改革B. 政治体制改革C. 文化体制改革D. 军事体制改革答案:A、B、C、D3.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理论联系实际答案:A、B、C4.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2012年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笔记)
![2012年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14a624169eae009581bec48.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中共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2.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并非偶然,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
4.为何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
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8.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的思想被确立为党的领导思想。
9.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0.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11.邓小平理论形成背景;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
毛邓三试题及答案
![毛邓三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457e37eefdc8d376ee3267.png)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答: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1)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连在一起,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概括,就是从邓小平开始的。
(3)深刻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党制定和坚持正确政治路线的基础。
42.简述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从低级到高级,其步骤是:(1)组织农民加入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
(2)引导农民加入土地分红和集体经营和集体劳动共存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引导农民参加到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4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特征?答:(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兼顾效率与公平。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4.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答:(1)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2)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社会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2)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全国2012年1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2年1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4f29de33d4b14e852468d1.png)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正确答案:D解析: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正确答案:A解析:科学发展观内涵:(1)第一要义是发展;(2)核心是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
"毛泽东这句话所强调的理论观点是【】A.艰苦奋斗B.理论联系实际C.密切联系群众D.武装斗争正确答案:B解析: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要注重把握贯穿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要搞清实际,不仅要对中国的实际有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
4.1992年,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其所针对的错误思想和思潮是【】A.全盘西化B.宗派主义C.姓“资”姓“社”问题D.资产阶级自由化正确答案:C解析:“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问姓资姓社,而是反对离开这三个标准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迈不开改革的步伐。
“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我国排除姓资姓社的思想困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无产阶级领导B.工农联盟C.反对帝国主义D.社会主义前途正确答案:A解析:领导者的不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全国2012年4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2年4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7ee33bf111f18583d05ad1.png)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古田会议C.中共七大D.瓦窑堡会议正确答案:A解析:1931年王明教条主义路线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发展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可持续正确答案:D解析:科学发展观内涵:(1)第一要义是发展;(2)核心是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个知识点考的非常频繁,学员要牢记着四个关键字。
3.首次科学阐述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一致性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正确答案:B解析:邓小平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4.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理论体系的文献是【】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井冈山的斗争》D.《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正确答案:A解析: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的理论体。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正确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应当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6.1956年4月,毛泽东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的讲话是【】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C.《不要四面出击》D.《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正确答案:B解析:建国后,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著作:(1)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2)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
毛邓三(毛概)经典考题
![毛邓三(毛概)经典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d87f737fd5360cba1adb79.png)
2011李文珍毛邓三一、简答1.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2.如何提高反腐有效性?二、辨析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相同,任务不同三、论述1.如何实施新工业化战略2.如何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龙柏林毛邓三(上午的班)一、简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特点2.三个代表的历史的必然性二、辨析3.毛泽东领导的农民革命跟历史的农民革命相同4.私营企业主入党会改变党的性质三、论述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如何理解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6.如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展群众基础。
联系实际龙柏林毛邓三(下午的班)一、简答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2.新型工业化战略新在哪里?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良性循环3.劳动力大转移与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相互促进二、辨析3.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减少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4.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其个人品质导致的。
错,有些错误要由集体承担1.制度问题很重要,当时的制度问题也导致了他晚年的错误2.不是个人品质问题,即使品质好,在某些情况下也会犯错误3.他的错误与林彪、四人帮问题性质截然不同三、论述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1.增强阶级基础,认同,素质,依靠,知识分子2.增强群众基础,新阶层,农民3.夯实组织基础,加强各类基层党组织建设6.淡淡你对好的市场经济的理解。
1.国企改革2.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3.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政府机构改革杨菲蓉毛邓三一、简答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国际政治条件1.国际局势的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其他社会主义国家……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个人贡献2、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1.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基本方针2.相互依存、相互促进3.发展是硬道理4.改革推动发展5.稳定是前提二、辨析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三、论述5、通过对邓小平理论基本内容的分析,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精髓6、通过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存在的超越发展阶段的“左”的错误的分析,论述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姜海龙毛邓三一、简答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二、辨析1、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4105091daef5ef7ba0d3ce0.png)
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正确。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改革开放新实践而创立的理论。
党的十四大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载入党作为指导思想。
十五大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
2.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
正确。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
要把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把毛泽东某些个别论断同毛泽东思想整个体系区别开来。
3.“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
正确。
“三个代表”是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错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5.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所以,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错误: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创造,而是党的集体智慧和结晶,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所以,不能把毛泽东思想简单地等同于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
应当说,毛泽东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大厦。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
错误:“三个代表”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仅仅是三句简单的表述,它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1b13c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7.png)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第一章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一、选择题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第三世界的兴起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基本上照搬了()A、苏联模式B、匈牙利模式C、波兰模式D、南斯拉夫模式3、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带有明显的()A、高速度的经济增长特点B、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特点C、封闭和半封闭的特点D、备战型或准战型特点4、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的命题是()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是()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7、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A、1987年党的十三大B、1992年党的十四大C、1997年党的十五大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8、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A、1942年延安整风B、1945年党的七大C、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D、1956年党的八大9、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A、坚持关系B、继承关系C、发展关系D、继承和发展关系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想信群众,依靠群众B、发展和解放生产力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列宁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1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回答()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问题D、社会主义实践问题1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实事求是的理论D、改革开放的理论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A、十年“文化大革命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D、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义1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A、改革开放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经济特区建设1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爱国统一战线17、从1978年至1982年是邓小平理论()A、初步形成时期B、形成轮廓C、形成理论体系D、发展完善18、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9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A、形成轮廓时期B、初步形成C、形成理论体系D、发展完善19、从1989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A、初步形成B、形成轮廓C、形成理论体系D、发展完善20、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新的伟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辨析题1、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
![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a4f5a45022aaea998f0f89.png)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9第九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一、选择题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C)A.依法治国B.权力制衡C.人民当家做主D.多党合作2、我国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C)A.村一级B.市一级C.县一级D.乡一级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B)A.基本政策B.基本方略C.基本方针D.基本方法4、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民主制度化、法律化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加强法制教育5、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B)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B.经济建设这个中心C.依法治国的目标D.社会稳定的大局6、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A)A.制度化、法律化B.合理化、制度化C.法律化、科学化D.制度化、有序化7、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C)A.主要基础B.主要内容C.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D.性质8、民主首先是(A)A.一种国家制度B.人民的自由C.阶级斗争的工具D.人类追求的目标9、“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这句话应理解为(D)A.民主是手段B.民主是目的C.民主是国体,但不是政体D.民主是指一种国家的制度1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A.人民民主专政B.多党合作制C.依法治国D.政治协商1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A)A.无产阶级专政B.共产党专政C.民族资产阶级专政D.工农联盟专政12、我国的国体是(B)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多党合作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13、我国的政体是(D)A.人民民主专政B.民主集中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4、我国的政党制度是(D)A.两党制B.多党制C.一党多元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1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C)A.人民当家作主原则B.公平、公正、公开原则C.民主集中制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16、我国的民主党派是(D)A.反对党B.在野党C.执政党D.参政党二、辨析题1、民主只是目的而不能说是手段。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3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3](https://img.taocdn.com/s3/m/c0321525482fb4daa58d4b6b.png)
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3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1-4一、选择题1、邓小平指出,全党和全国的工作中心是(A)A.经济建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实现共同富裕2、重新强调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D)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3、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阶段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D.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5、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是(A)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改革开放C.实行依法治国D.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6、党的十三大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D.基本政策7、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A.革命B.改革C.阶级斗争D.无产阶级专政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促进效率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9、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C.发展公有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D.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A)A.经济建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建设精神文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B.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C.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D.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有(A)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B.团结全国各族人民C.自力更生D.艰苦创业1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改革(B)A.是社会发展的动力B.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C.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14、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D.基本政策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C)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具体说,1956年12月到二十一世纪中期1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不动摇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17、我们党制度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C)A.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改革开放18、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C)A.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B.原有体制的修补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1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B)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党的领导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C)A.发展教育和科学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D.发展文学艺术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二、辨析题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毛邓三》Ⅲ 复习资料
![《毛邓三》Ⅲ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4e25cfa1c7aa00b52acb37.png)
《毛邓三》Ⅲ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5.为什么说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是什么?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9.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10.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有哪些?12.当前我国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哪些?就其中你最关心的问题谈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来解决?13.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探索,其标志性的成果主要有哪些?14.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的区别在哪里?15.“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16.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含义是什么?17.论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8.如何理解党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19.和平与发展为什么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20.叙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内涵。
21.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22.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中的“依靠力量”是哪些?25.怎样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26.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7.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内容。
28.简述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新的历史使命。
29.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性质中的“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30论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
31论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3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自考 毛邓三复习题
![自考 毛邓三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e2871659eef8c75fbfb389.png)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板块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革命与独立B.战争与革命C.和平与发展D.科技与创新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3.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的会议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三大4. 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著作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新阶段》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初步形成于()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D.改革开放的阶段性特征7、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A.工人运动B.农民运动C.武装斗争D.革命和建设实践8、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 )A.与时俱进B.党的先进性C.执政为民D.求真务实10、首次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1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12、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B.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C.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第二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理论创新2.党的思想路线中,最核心的内容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的会议的()A.党的八大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三大4、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5、“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著名论断出自毛泽东的(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井冈山的斗争》C.《反对本本主义》D.《实践论》6、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哲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A.《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B.《实践论》《矛盾论》C.《改造我们的学习》《实践论》D.《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第三章:1.毛泽东确定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A.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D.军民一致,官兵平等2.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B.以乡村为中心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5、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B.着重于从组织上建设党C.着重于从作风上建设党D.着重于从制度上建设党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和政策是()A.合并B.限制C.赎买D.没收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1952年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8、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A.国家投资B.没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C.没收的官僚资本D.赎买的民族资本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A.议会斗争B.经济斗争C.武装斗争D.罢工斗争10、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C.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D.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1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3、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A.革命纲领问题B.领导权问题C.同盟军问题D.策略问题第四章:1.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A.大力发展生产力B.控制社会需求的过快增长C.维护社会稳定D.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2. 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A.农业现代化B.工业现代化C.科学技术现代化D.国防现代化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看它()A.是否适应了上层建筑发展的要求B.是否扩大了公有制经济的比重C.是否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D.是否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4、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稳定B.发展C.改革开放D.与时俱进5、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A.探讨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C.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 D.摸清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6、在新时期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革命B.和平C.创新D.发展7、建国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A.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B.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照抄照搬苏联模式D.没有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制度8、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党的()A.性质决定的B.宗旨决定的C.执政地位决定的D.奋斗目标决定的9、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的是( )A.劳动者B.劳动工具C.劳动对象D.科学技术10、在当代,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的是()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劳动者第五章:1.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A.人口多,底子薄B.地区发展不平衡C.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重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毛邓三主要知识点和问答题!
![毛邓三主要知识点和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07eb737fd5360cba1adbac.png)
1.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经济关系市场化;(2)企业行为自主化;(3)宏观调控间接化;(4)经营管理法制化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依据: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够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
4.结合现在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成员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呢个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观规律和竞争呢个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生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常想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5.新型工业化道路含义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四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措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搞,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6.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总称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c2d22be2bd960590c67730.png)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10(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形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管理)等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此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要获得相应的收入。
(4)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是什么?党的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1)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
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应该取得相应的收入,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适应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就是为了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益。
因为只有承认其合法性,允许生产要素所有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投入,以劳动的价值分配到一定的收入,才能鼓励生产要素有效、合理地流动,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自考-毛、邓三-重要思想概论考点及难点总结(第三章)
![自考-毛、邓三-重要思想概论考点及难点总结(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87c5b6fec5da50e2534d7f71.png)
自考”毛、邓三”重要思想概论考点及难点总结(第三章)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目的要求:本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通过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及历史经验;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怎样科学评价dang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怎样看待其失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必需转变、改造的必然性是重点)
二、dang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重点)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重点)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评价是难点)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次重点)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上述资料是国内外抗菌素生产中统计了多 年生产中发生染菌现象的各种原因所占的 百分比,今列出以供参考。从发酵工厂的 生产经验来看,染菌原因是以设备渗漏和 空气系统的染菌为主,其他则次之。
19
(五)引起染菌的主要途径和原因
• • • • 生产环节 1、种子培养阶段可能染菌 ①生产菌种在保存、转移时可能染菌 ②种子扩大培养,种子罐可能染菌,培养 基可能带菌 • 防止方法:选育抗污染能力强的菌株,定 期进行分离,严格无菌操作,培养基首先 要进行无菌试验,种子本身也要做无菌试 验。
9
• 3,杂菌检查中的问题 • (1),检查结果应以平板划线和肉汤培养结 果为主要根据 • (2),平板划线和肉汤培养应做三个平行 样 • (3),要定期取样 • (4),酚红肉汤和平板划线培养样品应保 存至放罐后12小时,确定为无菌时方可弃 去 • (5),取样时防止外界杂菌混入的措施
10
11
• 2、染菌原因的分析 • 避免在发酵生产中污染杂菌应以预防为主。“防 重于治”,事前防止胜于事后挽救。 如果一旦发 生染菌现象就要尽快找出原因及时纠正、堵塞漏 洞才能减少损失,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以 后有类似情况发生,保持生产的正常进行。但在 发酵生产中,往往因为生产过程的环节很多,同 时各工厂的生产设备、产品种类和管理措施不尽 相同,引起染菌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时不能及时 找出而耽误了生产。如果原因一经查出,解决的 办法还是比较容易和迅速的。所以,我们必须善 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染菌的情况作具体分析, 不致盲目寻找而耽误了时间,也不致于将染菌的 真正原因遗漏而造成连续染菌事故。下面根据发 酵工厂的生产经验,从一般染菌的现象来分析引 起染菌的可能原因。
6
• (三)、发酵过程中染菌的检查判断 • 1,杂菌的检查方法 • 借助适当的方法,才能正确而及时地发现 发酵过过程是否污染杂菌和染菌的原因与 途径。检查杂菌的方法,要求淮确可靠和 快速,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效果。 •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 ①显微镜检查; • ②平板划线检查; • ③肉汤培养检查。 •
3
• 4,对过滤的影响 • 发酵液的粘度加大;菌体大多自溶;由于 发酵不彻底,基质的残留浓度加度。造成 过滤时间拉长,影响设备的周转使用,破 坏生产平衡;大幅度降低过滤收率。 • 5,染菌对三废处理的影响 • 使过滤后的废菌体无法利用,发酵染菌的 废液,生物需氧量(BOD)增高,增加三 废治理费用和时间。 • 发酵染菌的危害 • 1,直接经济损失 • 2,间接经济损失
15
• 因此,染菌问题是影响产率和后工序操作的主要 因素之一,必须予以重视。认为染菌是不可避免 的,这是一种错误看法。“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 物”。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对各个因素和环节 周密考虑、严格掌握,是完全可以避免和减少污 染的。 • 本节将根据以往工厂中发生染菌事故的经验教 训来分析发酵系统中染菌的原因,来认识整个发 酵过程中可能造成污染的各种途径并提出相应的 防治措施。由于发酵生产的连贯性强,在整个生 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污染问题都不能忽视,所以 本章除了着重讨论发酵设备方面的污染防止问题 外,对于培养种子设备的要求和有关操作方法也 16 作一般介绍。
21
• ③负压抽吸:灭菌后,不可立即排冷却水,要通 无菌空气保压,空气冷却后收缩,压力突然下降, 把外面冷空气在严密度不够的缝隙进去。 • ④泡沫过多,当进气过份,使泡沫过多,其传热 性差,使其中杂菌保留。 • 3、空气系统:空气过滤系统出问题 主是要过滤 介质失效。 • 4、设备渗漏:设备安装不合理,有死角存在。
26
• • • • • •
(七)、发酵染菌的防止 【一】、种子带菌的原因及防止 1,带菌的原因 (1)无菌室的无菌条件不符合要求; (2)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3)操作不当。
27
• 2,种子带菌的防止 • 种子带杂菌是发酵前期染菌的原因之一。 在每次接种后应留取少量的种子悬浮液进 行平板、肉汤培养,借以说明是否是种子 中带杂菌。种子培养的设备和装置有无菌 室、灭菌锅和摇瓶机等。
第八节 污染的防止与挽救
• 污染:微生物发酵为纯种发酵,如有他菌侵入 称为污染。 •
• • • • • • 一、杂菌污染的防止与挽救 (一)危害性 1、引起异常发酵会影响产物产量 ①生产菌的生长受抑制 测OD值 菌浓度下降 ②C、N消耗加速,ph值的不正常变化 ③泡沫一般增多粘稠颜色加深,使培养液发酵 发臭 • ④发酵周期缩短
• 再就是因为操作不当引起染菌
22
(六)情况分析
1、杂菌类型: 染芽孢者: 设备死角,使芽孢存活。 染霉菌: 培养基灭菌不彻底之故。 染球菌: 大部分从空气来,主要是空气过滤系统 失效。 • 染G-:大部分从水中来,是由于设备的 渗漏。 • • • • • • •
23
(六)情况分析
1、杂菌类型: 染芽孢者:设备死角,使芽孢存活。 染霉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之故。 染球菌:大部分从空气来,主要是空气 过滤系统失效。 • 染G :大部分从水中来,是由于设备的 渗漏。 • • • •
7
• 判断发酵是否染菌应以无菌试验结果为根 据。 • 无菌试验的目的: • (1)监测培养基、发酵罐及附属设备灭菌 是否彻底 • (2)监测发酵过程中是否有杂菌从外界侵 入 • (3)了解整个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染菌的 隐患和死角
8
• 2,各种检查方法的比较 • 3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显微镜检查方法简便、 快速,能及时发现杂菌,但由于镜捡取样 少,视野的观察面也小,因此不易捡出早 期杂菌。平板划线法的缺点是需经较长时 间培养(一般要过夜)才能判断结果,且操作 较繁琐,但它要比显微镜能捡出更少的杂 菌。
29
• 无菌室的每个套间一般都用紫外线灭菌。 通常用30瓦紫外线灭菌灯照射20~30分钟即 可。紫外线杀菌的效率还与室内空气的性 质有关;空气温度高杀菌效率高,空气中 灰尘多杀调效率低,而相对湿度高则紫外 线灯的使用寿命长。紫外线能穿过石英但 不能透过玻璃。
30
• 无菌室的立视图
31
• 配合使用的化学灭菌药剂有:用作喷洒或 揩擦的(以揩擦为主)有75%酒精、0.25%新 洁而灭(季胺盐)、0.6~1%漂白粉、0.5%石 炭酸、0.5%过氧乙酸、1%煤酚皂(来苏尔)、 0.5%高锰酸钾、300单位/毫升土霉素、50 单位/毫升制霉菌素等;用作熏蒸的有甲醛 (每立方米空间约用10毫升)或硫磺(每立方 米空间约用2~3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 不同的灭菌剂。如检查出无菌室中潜伏的 微生物中细菌较多,用石炭酸、土霉素等 灭菌较好;如无菌室中霉菌多可以采用制 霉菌素;如有噬菌体则用甲醛、双氧水或 高锰酸钾等较好。
4
(二)、与危害程度相关的几个方面 • ①与产品的品种有关,酒精和丙酮丁酸较 小 AA.核酸严重 抗生素(窄谱 广谱) ②染菌与发酵周期有关,发酵周期长,较 易染菌,如前中期染菌后果较严重。
5
• • • • • •
③杂菌类型 染球菌:后果较严重,其繁殖速度特快, 染短杆菌:后果较严重, 染菌的时间早,危害越大, 染菌量越多,危害越大。 ④染菌原因:公共系统引起染菌,影响面 大,后果严重,公共系统为空气,总过滤 器,空气管道不严密,公共补料系统,公 共系统染菌,就会引起连续染菌,大面积 染菌。
• 发酵过程的杂菌检查
13
•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在实际生产中还可以 根据pH值、尾气中CO2含量和溶解氧等参 数的异常变化来判断是否染菌。
14
• (四)、发酵染菌率和染菌原因的分析 • 发酵染菌能给生成带来严重危害,防止杂菌污染 是任何发酵工厂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尤其是无 菌程度要求高的液体深层发酵,污染防止工作的 重要性更为突出。发酵设备、空气除菌系统和培 养基灭菌系统等的有关设备以及管道的配置都必 须严格符合无菌要求。如果设备结构和管道配置 不合理,制造、安装不注意或在发酵过程中操作 不慎就会使发酵液污染杂菌,导致产量下降甚至 得不到产品。在发酵前期或中期染菌,杂菌会很 快消耗掉营养物质,使生产菌无法正常生长而引 起倒罐。在发酵后期染菌,虽然没有早期或中期 染菌的影响大,一般会使产率下降并影响产物的 提取,但如核苷酸等某些产品的发酵即使在后期 染菌,也会使发酵产物被所染杂菌迅速消耗掉而 得不到产品。
• 1、发酵染菌率 • (1),总染菌率:指一年内发酵染菌的批次与总 投料批次数之比乘以100得到的百分率。 • (2),设备染菌率:统计发酵罐或其他设备的染 菌率,有利于查找因设备缺陷而造成的染菌原因。 • (3),不同品种发酵的染菌率:统计不同品种发 酵的染菌率,有助于查找不同品种发酵染菌的原 因。 • (4),不同发酵阶段的染菌率:将整个发酵周期 分成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分别统计其染 菌率。有助于查找染菌的原因。 • (5),季节染菌率:统计不同季节的染菌率,可 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制服染菌。 • (6),操作染菌率:统计操作工的染菌率,一方 面可以分析染菌原因,另一方面可以考核操作工 的灭菌操作技术水平。 17
20
• 2、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培养基要求灭菌彻 底,培养基尽量不能破坏,灭菌过程中, 培养基要达到预定体积,培养基灭菌后泡 沫不可太多,培养基灭菌方法 • 连续消毒,优点:高温 , 短时,培养基破坏较 小,实罐消毒(分批清毒)培养基装到罐 中,蒸气通入罐中进行消毒,培养基灭菌 的几个环节易造成染菌的: • ①冷空气排除不彻底造成假压,蒸汽预热 80~90°(三路进气 列管 排料管进空气管) • ②蒸气走短路,由于空气走阻力小的管道
28
• (1)无菌室 • 接种、移种等无菌操作需要在无菌室内进 行。无菌室面积不宜过大,一般约4~6米2 高约2.6米。为了减少外界空气的侵入,无 菌室要有1~3个套间(缓冲过道)(参照下图)。 无菌室内部的墙壁、天花板要涂白漆或采 用磨光石子,要求无裂缝,墙角最好做成 圆弧形,便于揩擦清洗以减少空气中微生 物的潜伏场所,室内布置应尽量简单,最 好能安装空气调节装置,通入无菌空气并 调节室内的温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