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5-3

合集下载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五)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五)
• (2)、金檩(桁):位于金柱上的檩条称作金檩。 (图2-4-30)
• (3)、脊檩(桁):位于屋脊纵轴线上的檩条称 作脊檩。(图2-4-30)
• (4)、轩檩(桁):是指轩梁上,置于月梁(或 荷包梁)两端的檩条,主要用来承托船篷弯椽 (P12 8-38~8-45、P14 8-49~8-51 图2-4-22)
• (7)、封檐板:封檐板是将飞椽连接固定,并使 飞椽檐口整齐的条形木板。弯封檐板是指翘飞椽 弯起上翘部位的封檐板。(图2-4-43)
图2-4-43 封檐板
• (8)、眠沿勒板(眠檐板、勒望):是指望砖屋 面檐口上钉在椽头上用来阻止望砖滑动的木板条。 ( P41 8-163 图2-4-40)
• 注:定额印刷错误为“眼沿勒板”
弧形上升的弯形连檐(P44 8-176、8-177、8-178、
8-179)。
图2-4-38 大连檐、小连檐
关刀弯连檐
• (3)、里口木(闸档木、闸板):里口木是小连 檐和闸档板二者合二而一的结合体。是用来填补 飞椽与出檐椽之间的空隙的木构件;关刀里口木 是沿翘角部分檐椽端头弧形上升的弯形里口木。 (P43 8-172、8-173、8-174、8-175 图2-4-39)
• (4)、穿插枋(夹底):位于桃尖梁、抱头梁或 双步梁之下,与其平行的横向辅材,大式建筑称 “桃尖随梁”。主要对桃尖梁、抱头梁或双步梁 起辅助联系作用。(图2-4-26)
图2-4-26 穿插枋
• (5)、桁枋(门头枋、过脊枋):位于两柱之间, 桁垫板之下,与桁及垫板的顺身方向一致。桁枋
是一个总称,实用中按其位置分别称为:檐枋、
图2-4-39 里口木
• (1)、瓦口板:是承托檐口瓦的木构件,它是一 块用木板按照瓦垄和瓦沟的凸凹形状,锯成波浪 形之木条,钉在大连檐上,在凸峰上盖檐口的沟 头瓦,凹谷上盖檐口的滴水瓦(图2-4-40)。有用 于筒瓦(琉璃瓦)屋面的瓦口板和用于板瓦、小 青瓦屋面的瓦口板两种。 ( P41 8-162 )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标志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标志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标志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的标志主要体现在屋顶形式、开间数、斗拱、色彩等方面。

1.屋顶形式: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等,等级最高的为重檐庑殿顶,其次为歇山顶。

在宋、清时期,对屋顶的等级有明确的规定,只能由皇宫、寺庙等建筑使用重檐庑殿顶,而其他官府、商铺等建筑只能使用单檐或双层屋顶。

2.开间数:古代建筑的开间数代表着建筑的等级,以奇数为尊,中间的间数又代表着建筑的等级和规模。

在明清时期,对建筑的开间数也有明确的规定,只有皇室才能使用九间,其他官府只能使用五间或七间。

3.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不仅具有支撑作用,还有装饰效果。

斗拱的数量和形式也是建筑等级的标志之一。

在宋、清时期,对斗拱的数量和形式也有明确的规定,只有皇宫、寺庙等高等级建筑才能使用更多的斗拱和更复杂的图案。

4.色彩: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也是等级的标志之一。

黄色是皇家的专用色,其他官府和商铺只能使用红色或黑色。

同时,色彩的搭配和图案也是建筑等级的标志之一。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标志是多方面的,从屋顶形式、开间数、斗拱、色彩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这些等级标志不仅代表着建筑的规模和豪华程度,也代表着建筑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2022年学习资料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2022年学习资料

单檐歇山屋面即只有一层屋檐的歇山屋面。它由-前、后两个坡形瓦屋面及其压顶脊正脊、正吻和-两山上的四条垂脊、再加两山的坡瓦屋面及其四-角的“戗脊”和 山花板底边的“博脊”等组成。-如图2-5-4所示。-3◆
·重檐歇山是指在单檐歇山的四坡屋檐之上、每向-上间隔一段距离,再增加一层四坡屋檐的一种屋-面构造形式,这种形式顶层部分的屋面构造,完-全同单檐歇山 面的构造一样,而下面每层屋檐-的屋面构造由四个坡瓦屋面及四坡衔接处的四个-戗脊和四坡顶端连成一圈的围脊所组成,如图2-5-5所示。
古建筑基础知识-因文件大小所限,人为分为九个部分-这是第七部分
·五、屋顶构成-·一、屋面形式分类-·1、硬山式屋面:硬山式屋面属于单檐屋顶,屋面-山尖部分不挑出山墙。硬山式屋顶根据式样可分-为尖山式和卷棚式( 称“回顶式”)两种。根-据所用瓦材的不同又可分为:琉璃瓦、青筒瓦和-小青瓦三种瓦面。详见图2-5-1a、b所示。-尖山式硬山屋顶是指屋顶的剖面轮廓 状为尖顶-形:它由前、后两个坡形屋面合成人字形相交,-形成一个尖顶,称为“尖山”,在尖顶接口处砌-筑一条压顶脊称为“正脊”,正脊两端头常设收-头装 件,称为“正吻”或“鸱尾”,而在瓦屋-面两端的山墙上端砌有四条压边脊称为“垂脊”-亦称“竖带”、“垂带”,以正脊和垂脊作-为屋面衔接部位的封口措施 装饰等级。
◇-图2-5-5-重檐歇山屋面图2-5-5-三重檐歇山屋面
·5、庑殿(四合舍)屋面:庑殿顶屋面为一个四坡-形屋顶,故又称为“四合舍”;它也可以作成单-檐庑殿和重檐庑殿两种形式。所用瓦材大多为琉-璃瓦,也有 数为青筒瓦。-单檐庑殿又称为“五脊殿”:由前、后坡瓦屋面-及其压顶正脊和两山的坡瓦屋面及其四角衔接处-的垂脊等所组成;重檐庑殿是在单檐庑殿的屋檐,间隔一层距离,再增加一层四坡屋檐而成。-重檐庑殿的顶层屋面构造,完全与单檐庑殿的屋-面构造相同。而下面一层的屋檐构造和重檐歇山-下檐相同,是由四 坡瓦屋面及其衔接处的四条-戗脊和四坡屋檐顶端的一圈围脊等所组成,如图2-5-6a、b所示。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方向的坡脚线的连线,划定为
分200米范围。
5级建控范围。
4-5级:3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酌请划
定5级建设控制地带
4
石窟寺及石
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500
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400米范围内、

米范围内。
通往保护范围的道路两侧50米及长度
2级:自1级建控地带边界, 向外延展500米范围。3-5级: 以周围高处的山脊线,低标高 方向的坡脚线的连线,划定为
2-5级:自1级建筑控制地边
2级:自1级建筑控制地边界
度以内的部分。
自保护范围边界以外不
界带起,向外延展1000米范
带起,向外延展300米范围。
2-3级:自1级建筑控制地带向外延展
小于500米范围,划为五
围。(古行业遗址同此)
3-5级:在2级建设控制地带
向上200米,向下部分500米,平行部分
级建控地带。
同城镇环境
同城镇环境
同城镇环境
6
近现代重要
史迹及优秀
建筑
1级:由保护范围向外扩
展300米。
2-5级:1级建设控制地 带向外展延500米,结合 地理界线,划为2至5级 建设控制地带。
同城镇环境。另:处于上坡 的建筑群,1级建设控制地带 外上坡方向至山脊线划为5
级建设控制地带;下坡方向,1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1000米范围,划为2级建设 控制地带。
2、 处于原环境中的构筑物、造像,将原生环境划为1级建控地带。1级建控地带,根据需要划分2至5级。处于城
5级建控范围。
1000米以内。
2-3级:自1级建筑控制地带向外延展 向上500米,向下部分1000米,平行部 分200米范围。
4-5级:3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酌请划 定5级建设控制地带。

古建筑的规范《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

古建筑的规范《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

古建筑的规范《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征求国家标准《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建标标函[2016]278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现征求由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和安徽建筑大学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见附件)意见,请于2017年1月23日前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第一起草单位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2016年12月27日《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工程设计;4.工程材料;5.台基工程;6.木构架工程;7.墙体工程;8.屋面工程;9.木装修工程;10.楼地面工程;11.装饰工程;12.雕塑工程;13.彩画工程。

1 总则1.0.1为规范传统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传统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现场质量检查。

1.0.3对传统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对抗震、防火、防潮、防腐、防虫等提出具体要求。

1.0.4传统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传统建筑traditional architec传统建筑是指在外观造型、结构和装饰特征、材料使用以及营造做法等方面,具有传承性、普遍性和演进性的建筑。

2.0.2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service life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2.0.3墁地Floor用砖铺装的地面。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同郊野平原地区。
同郊野平原地区。
7
独立的建构筑物
完全丧失历史环境的情况下,自保护范围向外延展110米作为1级建设控制地带;保存部分历史环境的,将全部环境划入1级建设控制地带。1级控制地带以外,根据环境特征划分5级建设控制地带。
8
其它文物保护单位
1、城镇环境中形成群组的独立构筑物和造像(已脱离原存环境的文物)自保护范围延展110米划为1级建控地带。
注: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保护范围要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以基本界划为基础向外,结合地理环境即成地理界划,即实际保护范围。
同城镇环境
同城镇环境
同城镇环境
6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优秀建筑
1级:由保护范围向外扩展300米。
2-5级:1级建设控制地带向外展延500米,结合地理界线,划为2至5级建设控制地带。
同城镇环境。另:处于上坡的建筑群,1级建设控制地带外上坡方向至山脊线划为5级建设控制地带;下坡方向,1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1000米范围,划为2级建设控制地带。
4-5级:3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酌请划定5级建设控制地带
4
石窟寺及石刻
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500米范围内。
2级:自1级建控地带边界,向外延展500米范围。3-5级:以周围高处的山脊线,低标高方向的坡脚线的连线,划定为5级建控范围。
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400米范围内、通往保护范围的道路两侧50米及长度1000米以内。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序号
文物类型
城陵地带
郊野山地深山区
1
古文化遗址
1-5级:自保护范围向外不小于400米的连线。

《中国古建筑赏析》题库(全)

《中国古建筑赏析》题库(全)

完好,与故宫一样作 明园,故宫的面积还
为古建筑景点开放 是远远小于大明宫
B
C
3_1中所示为天坛中的 哪座建筑:
下面选项中,天坛中 的建筑与功能对应有 误的是:
祈年殿
祈年殿——祈求丰年
圜丘
皇乾殿——祭祀黄天 上帝和列祖列宗
B 大明宫的基本形制和 布局是:
前朝后寝,沿中轴线 左右对称
A 图2_1是大明宫的平面 图,其中含元殿位 于:
山墙
蓬莱阁
盔顶
A
D
图8_5为一幅三进四合 院平面图,其中垂花 门在哪个位置?
北京四合院中,位置 最好的房屋是:
D
D 在典型的三进四合院 中,下面的房屋与居 住者对应正确的是:
A
北房
后罩房——一家之主
影壁
B
垂花门
C
南房 东厢房
北房——仆人 东西厢房——儿子
游廊
B
下面哪位不属于“宋 四家”?
D C
洛阳桥的长度约为
A
关于拙政园的历史,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麦积山石窟——陕西
D 私家园林的功能通常 不包括:
早中晚期的佛像风格 迥异
C
图6_2中的建筑是:
十笏园
位于苏州,原址为唐 朝诗人陆龟蒙的住宅
游憩、观景

狮子林
由明朝退休官员王献 臣改建为拙政园
琴棋书画

王献臣去世后,拙政
拙政园
园屡次易手,但幸运 聚会

的是始终保持完整
封土为丘→宝城宝顶
C →方锥形封土台→墓
而不坟→以山为陵
墓而不坟→封土为丘 D →方锥形封土台→以
山为陵→宝城宝顶
答案 D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
注:1、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

2、表中所列的皆为基本界划。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3
3、表中“级”相当于图示中的“类”,即“1级”为“第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4、几个地理概念:(1)平原:地形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地形;地区开阔,通视良好,通行方便的平原或草原地区。

(2)丘陵: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20—80米的大小丘陵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20-40%以内。

(3)浅山区: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80—150米的山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50%以内。

(4)深山区: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150米以上的山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60%以内。

文物“保护范围”划定标准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4
注: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

保护范围要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以基本界划为基础向外,结合地理环境即成地理界划,即实际保护范围。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5。

文物古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文物古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SG-G005古建筑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抽 查 质 量 状 况序号 项目分值一级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100% 90% 80% 70% 0%1 台基(须弥座) 5备注 2 台阶、踏步散水、明沟2 3 望柱、栏板 2 4 室外墙面、室外大角 5 5 外墙面横竖线条 2 6 歇山、封檐板、檐口平直度 2 7 屋面、曲线、瓦棱顺直 3 8 屋脊、戗脊、屋面饰件、飞檐、戗角6 9 内、外檐装饰 8 10 室内墙面、裱糊 6 11 室内天花、顶棚、卷棚、藻井 8 12 挂落、飞罩、落地罩、垂花5 13 木隔断、隔扇 3 14 地面、楼面 4 15 楼梯、栏杆、扶手 4 16 美人靠、木栏杆、裙板 4 17 门安装、窗安装 4 18 玻璃、油漆4 19 彩画 2 20 木雕 4 21 砖雕、石雕 3 22 泥塑、陶塑 3 23 大木构件外形 4 24 地穴、门景、月洞 3 25 漏窗、围墙 4 共实测项,其中合格项,一般项,差项观感质量综合评价 自评意见:结论:施工单位 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年 月 日(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年 月 日本表一式三份:建设、监理、施工各一份。

SN:00183005. 1511933719 建龙软件打印(批准文号:川建发[2006]158号)四川省建设厅监制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工程名称结构类型规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开工日期注册建造师项目技术负责人竣工日期序号项目验收记录验收结论1 分部工程共分部,经查分部,符合标准主设计要求分部。

2 质量控制资料核查共项,经审查符合要求项,经核定符合规范要求项。

3 观感质量验收共抽查项,符合要求项,不符合要求项。

4 综合验收结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公章)(公章)(公章)(公章)参加验收单项目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位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SN:00165602.1242486802 建龙软件打印(批准文号:川建发[2006]158号)四川省建设厅监制SG-G035 板类构件制作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山花板、夹樘板、楣板、垫板、裙板、博风板、封檐板、瓦口板、楼板等)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验收部位项目负责人专业工长施工班组长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保项目质量情况证项目1板类构件的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板接长应榫接;⑵山花板、垫板应作高低榫;⑶博风板、封檐板拼接时应穿销(带),间距不应大于板厚的20倍、深度板厚的1/3;⑷异形板类构件应按样板制作,样板应符合设计要求1 拼缝顺直、表面平整洁净,无刨印一2 穿肖(带)扣接牢固、无疵病般表面平整度 2项上、下口平直 3板面拼缝顺直 3目缝隙宽度不大于0.5共实测点,其中合格点,不合格点,合格点率%。

仿古建筑工程项目

仿古建筑工程项目
3、油满:将面粉倒入桶内或搅拌机内,陆续加入稀薄的石灰水以木棒或搅拌机搅拌成糊状(不得有面疙瘩), 然后加入熬好的灰油调匀,即为油满。
4、撕缝:大的裂缝,将缝口处用锋利的刀子修成八字口,在批灰时有利于灰料进入缝隙深处。
5、汁浆:又称支浆,为一种很稀的材料,由满、血料加水调成,用于地仗灰前,使地仗灰更易附于木材面 上。
4、环丘台:是一种平地上垒起来的圆形高台,多为三层,台面逐层向上收缩,是封建社会中一种祭礼拜用 的建筑物。
5、构架:单体的平面,一般是以柱子的布置来划分空间的,是建筑构架的一个反映。表示梁架系统的平面 图叫做“构架平面图”。
古建筑通用项目
古建筑通用项目
1、砖屏风 2、莲花头:莲柱上部,雕莲花形之部分。 3、插解:用于纱隔内心仔边条与宕间,转角处之回纺装饰。 4、老嫩戗 5、椽望板; 6、戗翼板 7、古式栏板 8、吴王靠 9、斗拱 10、梁垫、蒲鞋头、云头 11、弯形椽
谢谢观看
屋面工程
1、苫背:就是用防火保温的材料在望板之上做成基层,其功用在于室内保温及配合瓦顶防水,并可就木屋 架的举架作出囊度,使整个屋顶的曲线更加揉美自然。(举架:为使用权屋顶斜坡或曲面而将每层桁较下层比例的 高之方法。)
2、庑殿:屋顶前后左右成四坡之殿。 3、攒尖建筑:凡瓦面、脊集中交汇于顶尖的屋顶式称为攒尖式,其平面形状可有四方、六方、八方、圆形 等多种,这种屋面的顶部常置定顶以压脊防漏。 4、硬山:山墙直上到与屋顶前后坡平之结构。 5、玲铛排山脊:水式建筑中,也有做排山勾滴的垂脊,叫做玲铛排山脊。(排山勾滴:硬山悬山或歇山,博 缝之上勾头与滴水。小式:无斗拱或不带纪念性之建筑形式。) 6、兽前:垂脊垂兽以前之部分,兽前占坡长的三分之一。 7、兽后:垂脊垂兽以后之部分,兽后占坡长的三分之二。 8、披水梢垄:自博缝之上,只砌一层披水砖檐,砖檐上放筒瓦。这种只用一层筒瓦的垂脊叫做“梢垄”。 采用这种简易作法的建筑只限于墙帽或古建筑群中极不重要的房屋。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注:1、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

2、表中所列的皆为基本界划。

3、表中“级”相当于图示中的“类”,即“1级”为“第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4、几个地理概念:(1)平原:地形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地形;地区开阔,通视良好,通行方便的平原或草原地区。

(2)丘陵: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20—80米的大小丘陵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20-40%以内。

(3)浅山区: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80—150米的山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50%以内。

(4)深山区: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150米以上的山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60%以内。

文物“保护范围”划定标准
点保护的区域。

保护范围要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以基本界划为基础向外,结合地理环境即成地理界划,即实际保护范围。

中国古建筑等级区分

中国古建筑等级区分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的区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 屋顶式样:最高等级为庑殿顶,其次是歇山顶。

其中,庑殿顶和歇山顶又有重檐(两层屋檐)和单檐之分,重檐等级高于单檐。

比如,北京故宫太和殿就是典型的重檐庑殿顶,是皇宫中的正殿,而太和门、天安门则是重檐歇山,因为是皇宫的前门建筑。

2. 开间数:两根柱子之间叫一个开间。

最高等级是九间,后来发展到十一间。

例如北京故宫太和殿、乾清宫。

其次是七间,皇亲贵戚和封了爵位的朝廷命官可以用七开间。

再次是五间,朝廷一般官员和地方政府官员可以用。

平民百姓就只能用最小的三间了。

3. 建筑色彩:最高等级是黄色,其次是红色,再次是绿色,再次是蓝色。

除了上述提到的屋顶式样、开间数和建筑色彩,中国古代建筑等级的区分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4. 建筑装饰:高等级的建筑会有更加繁复的装饰,如雕刻、彩绘、贴金等。

而低等级的建筑则可能只有简单的装饰,甚至没有装饰。

5. 建筑材质:高等级的建筑通常使用更为高档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砖石等。

而低等级的建筑则可能使用较为普通的材料,如泥土、竹子等。

6. 建筑结构:高等级的建筑结构更为复杂,如采用斗拱、梁架等结构形式。

而低等级的建筑结构则可能较为简单,如采用土墙、草屋顶等结构形式。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等级的区分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屋顶式样、开间数、建筑色彩、建筑装饰、建筑材质和建筑结构等方面进行判断。

这些方面不仅反映了古代建筑的技术水平,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思想。

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规程20191115

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规程20191115
•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分为保养维护与监测、加固、修缮、保护性设施建设、迁 移以及环境整治。 修缮包括现状整修和重点修复。
规程
(性质体例)
• 规程=规则+流程 • 规则:工作要求、技术要求、管理要求,重点体现在规定、标准和制度等。 • 流程:工作内容(做什么)、工作程序(怎么做)
行 规程主要服务对象
《上岗培训计划表》 《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 《安全交底记录( 阶段)》 《技术交底记录( 阶段)》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阶段)》 《主要材料类别、性能与质量要求》 《材料样品封样报审表》 《主要材料供应数量与计划表》 《主要机具供应数量与计划表》 《开工报告》 《开工报审表》
表格编号
表1-1
组建项目部 现场复核
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专业分包
现场布置
上岗培训
技术准备
工程材料和机具准备
开工申请
准备阶段
材料进场检验
施工交底
保护罩棚及脚手架 搭设
工程拆卸
样板制作及报验
工程组织与实施
设计变更与 工程洽商
施工检查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单位/总体工程 质量验收
实施阶段
竣工 初步验收
训内容与人员进场要求。 专业分包条件与要求。 开工条件等内容及相关规定。
项目
子项目
材料、构件进场 检查、报验
修缮拆卸
样板制作及报验 样板制作及试验
试验检验 大木安装
构件更换、维修
例会 安全检查
工程组织与实施 进度管理
造价管理
资料管理 停工复工
实施阶段(项目及表格)
表格
《材料、构件进场检查记录》 《材料、构件进场核查表》 《材料、构件进场报验表》 《拆卸构件记录》 《样板报验表》 《试验记录》 《大木构架吊直拨正测量记录》 《旧构件使用记录》 《构件更换、维修、加固记录》 《例会记录》 《现场安全检查记录》 《施工延期报审表》 《()月工、料、机动态表》 《()月工程量报审表》 《()月工程进度款报审表》 《工程款支付报审表》 《安全日志》 《施工日志》 《停工报审表》 《复工报审表》

静物古建拍摄方案策划书3篇

静物古建拍摄方案策划书3篇

静物古建拍摄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静物古建拍摄方案策划书》一、拍摄主题展现古建之美与静物的融合二、拍摄目的通过对静物与古建的精心拍摄,呈现出历史与艺术的交织,传达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和审美价值。

三、拍摄时间与地点1. 时间:[具体拍摄时间]2. 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区域四、拍摄准备1. 提前勘察拍摄场地,熟悉环境和光线情况。

2. 准备专业的摄影设备,包括相机、镜头、三脚架等。

3. 挑选与古建风格相契合的各类静物,如传统工艺品、古籍等。

五、拍摄内容1. 选择古建的特色建筑结构、细节进行拍摄,突出其工艺和历史感。

2. 将静物巧妙地放置在古建的不同位置,营造出和谐且富有意境的画面。

3. 拍摄不同角度和景别的照片,包括全景、中景、特写等。

六、拍摄技巧1. 注意光线的运用,利用自然光线或适当补光来突出主体。

2. 运用不同的构图方法,如对称构图、三分法构图等,增强画面的美感。

3. 控制景深,使主体清晰,背景虚化,突出重点。

七、后期处理1. 对照片进行色彩校正、对比度调整等基本处理。

2. 适当添加一些复古效果或滤镜,增强古建的氛围。

八、人员安排1. 摄影师:负责拍摄工作。

2. :协助摄影师进行设备搬运、道具摆放等工作。

九、预算安排1. 设备租赁费用:[X]元。

2. 道具购买费用:[X]元。

3. 其他费用:[X]元。

十、注意事项1. 尊重拍摄场地的规定和要求,不破坏古建。

2. 注意保护摄影设备,防止损坏。

3. 确保拍摄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篇二《静物古建拍摄方案策划书》一、拍摄主题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古建之美,通过对古建筑细节和整体的拍摄,呈现其历史韵味与艺术价值。

二、拍摄目的通过高质量的静物古建拍摄,展示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同时也为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提供素材。

三、拍摄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如古老的寺庙、宫殿、园林等。

四、拍摄时间根据天气和光线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拍摄,以确保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仿古建基础知识(二)【古建筑专家精心整理】

仿古建基础知识(二)【古建筑专家精心整理】

图2-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
半观音兜山墙
全观音兜山墙
图2-2-5
悬山山墙
3)、歇山山墙:在歇山建筑上,两山的下面有时 做廊,有时没有,没有廊时就有山墙。结构的做 法与前后檐墙做法完全一样。但歇山建筑的山墙 常常自下而上略有内倾斜,这种倾斜称之为收水。 收水一般以高一丈收进一寸为标准。收水的目的 是与外围柱子的“生起”保持一致,一般山墙倾 斜度控制在0.5%~0.7%。详见图2 斜度控制在0.5%~0.7%。详见图2-1-6所示。
图2-2-3
砖细垛头
垛头拖泥、锁 口:拖泥即垛 头最下部和地 面接触部分; 锁口为勒脚顶 部的收头。 (见附图)
附图
(10)、三飞砖:用方砖三皮,逐步挑出做装饰 10)、三飞砖:用方砖三皮,逐步挑出做装饰 线。如图2 线。如图2-2-4。(P116 9-117、9-118、9-119) 9-117、 118、 119)
2、砖细常用做法 (1)、粗直缝:对望砖最简单的加工,只对拼缝 面进行粗加工,望砖之间能合缝即可。 面进行粗加工,望砖之间能合缝即可。(P94 9-1) 9(2)、平面望:铺在直椽之间,代替望板,要求 底面平整,望砖间拼缝紧密,其加工面在三个面 以上。(P94 9以上。(P94 9-2) (3)、茶壶档圆口望:望砖带圆口,主要用于茶 壶档轩顶的转角处。(P94 9- )(图2 1a) 壶档轩顶的转角处。(P94 9-3)(图2-2-1a)
(3)、山墙:位于房屋开间方向的两端,沿进深 方向包住山柱的墙,称为山墙。山墙一般可按屋 面形式的不同分为硬山山墙、悬山山墙和歇山 (庑殿)山墙三类。 1)、硬山山墙:硬山的山墙(图2-2-2)是指山墙 )、硬山山墙:硬山的山墙(图2 屋面瓦以下的部分,它包括:砖线脚、博风板等。 硬山的山墙由台基上皮直达山尖顶上。若出檐则 前后山墙要出到台基边上,这部分在檐柱以外的 山墙就叫做垛头。如果山墙超出屋面、依着柁梁 和瓜柱的位置砌成为阶梯形、每级顶上设有墙肩, 墙肩与各梁的下皮平,墙顶盖瓦的叫做屏风墙, 屏风墙有三山屏风墙和五山屏风墙两种,俗称三 花山墙和五花山墙。五山屏风墙详见图2 花山墙和五花山墙。五山屏风墙详见图2-2-3 所示。

古建筑维修及方案及的施工设计方案

古建筑维修及方案及的施工设计方案

三元洞改造暨陈列展示工程室外改造装饰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负责人:2010.8目录第一章:编制总说明-------------------------------------------------------3第二章:工程概况及修复方案-------------------------------------------51:工程现状------------------------------------------------------------------2:工程修复方案------------------------------------------------------------2.1:屋面工程2.2:外墙工程2.3:脚手架工程2.4:施工组织进度计划(附表)第三章:施工部署----------------------------------------------------------7第四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2第五章:安全要求----------------------------------------------------------18第六章:质量要求----------------------------------------------------------19第一章编制总说明一、编制说明作为本工程的施工方,我公司通过认真研究现场情况,广泛听取有关古建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独立编制了三元洞改造工程外装饰部分的施工组织设计。

为在将来的施工过程中,使本施工组织设计能切实指导施工,为树精品工程服务,编制之前,我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尽的踏勘,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并充分考虑到本工程的社会重要性,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中,重点介绍了主体结构和装修工程施工方案,在管理方面,详细阐述施工组织保证体系、劳动力、机械的配备,以及工期、工程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及总体协调管理的各种措施;同时,我公司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又对工程回访和维修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各种承诺,这些将作为合同条款列入施工承包合同中,使其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古建主要施工方法

古建主要施工方法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4.1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由专业工长做好施工前对作业人员的书面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在作业现场按设计要求进行确认,如有特殊工艺和重要节点部位要写作业指导书,作业人员要严格按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

4.2材料准备各工种材料准备工作,由各专业工长提示材料负责人按施工进度和材料供应计划预先提供各工种所需材料。

凡属现场加工、预备的应提前安排,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4.3工具准备项目部材料主管应配合各专业工长做好工具、机械设备供用的计划,并提前将工具、机械设备供应到施工现场,以做供用。

4.4文物保护文物修缮做到供应材料和施工方法符合文物修缮原则,不可出现损伤原文物建筑的原本风貌。

4.5质量控制各工种每完成一个分项的施工,专业工长、质检员和作业负责人一起进行认真的分项验收检查,合格后报监理确认。

4.6抄平放线本修缮项目抄平放线是由专人负责,现场设施工准备员二名。

严格控制湖岸石护栏标高和位置达到统一、和谐、美观。

4.7拆除工程原沿湖护栏和堤岸混凝土帽石采用人工拆除,按设计要求拆至指定设计标高,不得损伤原有堤岸墙体,拆除渣土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并安排及时运出场外。

严禁拆除杂物遗弃在湖内。

4.8湖岸补砌墙体湖岸补砌墙体机砖砌筑要求满丁满条,灰浆饱满,砌筑灰浆标号符合设计要求,砌筑水平缝8-10mm,主缝不得游丁走缝。

砌墙随砌随将外侧填实。

4.9地伏基础湖岸地伏基础,采用条形混凝土基础,商品混凝土强度为C25,入埋钢筋φ14,间距600。

混凝土浇筑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

4.10汉白玉护栏构件(地伏、望柱、栏板)制作安装。

4.10.1汉白玉护栏构件制作,为头专业厂商按设计图纸加工,经现场验收符合石构件验收质量标准。

栏板浅浮雕纹饰符合设计要求石材质地坚实乌尔裂疤和水印,色泽基本一致,石构件加工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望柱和地伏为传统工艺石作做法。

4.10.2汉白玉护栏构件运、安装1、石构件场内运输汉白玉护栏构件(栏板、望柱及堤岸青白石帽石)场内运输工具:选用杠杆车,绑绳用扎绑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质量 12345
1 排水坡度
符合设计要求 排水流畅、无积水
2
錾细加工的 石料
斧印均匀、深浅一致 刮边宽度顺直一致
石子排列均匀
显露一致
3 墁石子地面
表面无残留灰浆赃物 整洁美观
无坑洼隆起
与路沿接缝平直均匀
排列均匀一致
4
片石、瓦片墁 地
显露一致、无坑洼隆起 表面无残留灰浆赃物
与路沿接缝平直均匀
完整无缺陷
5 细墁石地面 接缝均匀、周边顺直
表面洁净
表面平整美观、洁净
6 粗墁石地面
无缺棱掉角
接缝均匀、平顺
7
墁石地面镶 边
镶边完整 宽窄一致 边线顺直、光滑
情况 678
9 10
等级
项目
1 每块料石平面尺寸
2 每块料石对角线差
3 表面平整度
4 5 6
石板接 缝宽度
粗料石 半细料石 细料石
7 接缝高低差
8
缝格平直
细墁
±2 2 3 -4 3 2 3
允许偏差(mm)
实 测 值 (mm)
粗墁
墁石子 (片石、瓦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3
--
3
--
5
10
5
--
--
--
--
--
3
--
5
--
保证项目
基本项目 检查
项,其中优良
项,优良率

允许偏差项目 实测
点,其中合格
单位: 工程负责人:
核定 等级
监理单位: 监理工程师:



墁石地面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古建 5-3
工程名称:
(适用于楼地面、庭院、游廊、甬路墁石地面工程) 部位:
项目
质量情况
保证 项目
基 本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项 目
检查 结果
1 石料的品种、质量、色泽、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墁石地面的图案、式样和铺设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粗细墁石地面的面层与基层结合应密实、稳固。卵石、瓦片 嵌固必须牢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