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13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农问题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篇1
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
在这一背景下,利用XX年暑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xx 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
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xx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
㈠ xx县概况
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
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xx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
面积751平方千米。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xx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
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辣椒、烤烟次之。
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
xx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
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
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
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
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
大家畜有牛、马、骡、驴。
“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
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
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
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㈡ xx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
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xx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
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
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
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
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能再准确的对以前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
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
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
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
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 b农业 c农村 d农户 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 b农业特产税 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 b听广播 c别人告诉我的 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 b支持 c我不在意 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62 36 63.265% 72 26 73.469% 56 10 24 8 21 45 21 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xx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
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xx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
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xx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㈢认识与思考
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3.2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
居民的收入差距。
2)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
3)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
4)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3.3从农村内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
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
我认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农村内部入手,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解决有些问题。
3.4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我们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可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为侧重的道路。
我们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上,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3.5.1农业土地制度创新。
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农业用地有偿转让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当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确保土地流传依法有序进行。
2)设立农用土地转让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
4)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3.5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
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㈣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关系民生国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挑战,而如果从我国农民的根本出路入手,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结合起来
进行研究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由于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
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我的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我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
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实现城乡的差距,减少人民不满情绪的发生和蔓延,保持国家的长远高效发展,建造和谐家园,维持社会稳定!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篇2
8月28日,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调研山东”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远赴青岛城阳,在城阳农贸市场完成了以“关心三农问题,了解新农合”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调查城阳区的新农舍实施现状,关心三农问题,了解农民心声。
此次“调研山东”活动是共青团山东省委联合大众网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关注社会,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而在山东省高校团组织广泛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8号上午8时,团队成员来到城阳区流亭街道办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对该中心赵善木主任和刘涛统计员进行专访,了解该地新农合的一些基本情况。
访谈中,团队成员就该地新农合实施现状、现阶段水平、预期水平、实施中的困难等问题,与赵善木主任和刘涛统计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随后,团队在城阳区卫生局的`帮助下来到城阳区农贸市场展开社会调查。
实践队员在城阳区农贸市场拉起横幅,对来往的人员进行调查,主要形式包括口头采访、问卷调查等。
在城阳区卫生局及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的协助下,调查活动圆满结束。
青岛城阳是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调研山东”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一站。
在此之前,团队已经在成员各自所在地,包括济南、济宁、潍坊、威海、聊城、临沂六地进行了入户专访和问卷调查等活动。
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山东省“新农合”的参保
情况、社会满意度、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农民对之的知晓程度和了解情况,不同特征、地区和经济水平的农民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和承受能力的差异,农民受益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制定新的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和相关信息,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暑假实践报告,实践心得,实践感受,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报道,实践风采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篇3
中国目前的三个农业问题突出显示:农民的收入持续低迷;粮食产量持续下降;农民有能力减轻体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农村社会秩序的现状令人担忧,人民与基层力量的关系日益紧张,群众抗议活动更加频繁。
政府在解决农业和农业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方面:促进村民自治在政治领域;我们将在经济领域促进农村税收和税收改革。
尽管有这样的结果,但这两个系统尚未触及农业、农业和农业问题的根源。
要真正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必须从制度入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等,农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中国三农问题具有多重内容,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
第二,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第三,村民自治徘徊不前,难以取得突破。
第四,农村社会秩序状况堪忧,民众与基层国家权力的关系日益紧张,群体性抗争事件多发。
二、三农问题的成因
(一)客观原因
人地比例关系来分析了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人地关系对于农业、农民生存与发展有着直接关系。
人地比例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农业经营方式的选择和土地本身的功能。
(二)体制原因: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三农问题的体制原因,这是学术界基本一致的观点。
这一政治治理结构主要表现为国家在户籍身份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等方面所实行的城乡分离的政策。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安排——村民自治与农村税费改革
(一)政治制度安排——村民自治
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设计首先是从政治领域开始的,这就是村民自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
从1980年中国农村出现第一个村委会自发诞生,到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正式颁布,村民自治成为由政府推进的法律行为。
现在,村民自治已经从初始时期单一的村委会直接选举制度,逐步扩大到与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有机结合的制度体系。
但是,村民自治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两委关系失调和乡村关系紧张。
在两委关系问题上,由于有关法律法规的对两委关系规定的过于原则、笼统、不明确。
以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二者权力来源不同,造成了两委关系的失调,表现出“党强村强”、“党弱村强”、“党强村弱”以及党弱村弱”等多种类型。
在乡村关系上,
由于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人们在处理乡村关系问题上观念陈旧、认识落后,把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关系当作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乡镇政权与村级组织之间的多重关系重叠交差等原因,造成乡村关系紧张。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村民自治和农村税费改革,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政治和经济两大基本制度安排,虽然在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但是由于没有在体制这个根本原因上采取有效措施,所以从长远来看,不可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除了继续深化村民自治、提高基层民主水平外,更主要、更根本的是必须在体制上下功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真正解决三农问题。
第一,建立平等的现代教育制度,真正给予农民平等接受基础
教育的权利。
第二,建立公平的现代就业制度,给农民平等的就业权利。
容。
第三,建立现代公共服务制度,使农民能够拥有大体平等的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权利。
第四,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应该逐步打破传统的城乡分离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要着眼于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统筹兼顾,让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公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
第五,取消农业税制,统一城乡税负,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
第六,改革户籍身份制度,给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使农民享有法律所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权利。
五、课题实践的成果
在实践中,我懂得了努力工作的价值,而社会实践是一种财富。
一便士,一便士,一便士,一便士。
在社会实践中,我可以学到在书中无法学到的知识。
它使我开阔眼界,了解社会,深刻地生活,回味无穷。
此外,参与社会实践和经验本身是一项宝贵的资产。
“纸是肤浅的终结,致力于实践去发现真理。
”“我相信通过社会实践,我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校园充满了充满活力和积极的氛围。
我有理由相信当代的年轻大学生有实力承担未来国家建设的重担,追求进步、努力工作、知识和实践,总体的成功一定会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共同心声和行动!它在身体中已经被锻炼,并且被激发和升华,使人们有更多的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经验和组织活动的能力。
我相信这将对我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将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默默地用热情去触及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
这一次的实践让我们重新认清自己,反省自己。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我们将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而踏上属于我们自己的路。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篇4
今年暑假期间(20xx年8月14日22日),我在家乡(四川省荣县留佳)做了一个关于家乡三农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家乡三农所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为更好的把握当前的三农问题,深化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加强理解中央的这一系列的政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总所周知,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同样存在,并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
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家乡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干进行了交谈,真真实实的了解到了,三农问题不仅是国家当前的一大核心问题,而且也对我县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每一个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开资均来自农业上的收入,而我们却在农业生产上有着极多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并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共存问题。
以下,我就我家乡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首先,三农问题是三个共存性的问题,它们互相牵连,互相制约;其次,三农问题会引发其它的问题,这就更加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再者,三农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历史性的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就有着历史的艰巨性。
三农问题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它们是并存的。
农业得不到发展,就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总是处于低迷状态,那么农村也无法得到发展。
这样一来,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
农村的种植方式,民房,都还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基础设施非常缺乏,受天气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今年,我目睹了家乡水稻无法正常收割的情况,令人堪忧。
三农问题,就是一
个如同恶性循环一样的并存问题,所以必须要有所改善才能改变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状态。
家乡的三农问题尤为显著,家乡的生产发展都是靠农业农业,所以有的地方栽种花生,有的种西瓜,有的种柑橘,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性,但是却是采用的小户自家种植,这样的种植方式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
首先,小户种植,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科技种植方法,产量就会得不到提升,其次,小户种植太过随意,对于作物的出售渠道就会有所限制。
这样,农民的所收获的产物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收入,农民的经济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农村的道路就依旧还是不通畅。
基础设施差,农产品无法得到及时的运输,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农问题就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农问题的存在,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存问题。
第一,农业一直得不到发展,家乡年轻一代的群众就选择了外出谋生。
很多人都觉得在家务农不如出去闯荡,我小时候的朋友,有好几个都是留守儿童,这样一来,在农业生产上就只能靠所谓的老弱残兵了,农业发展的前景就更加堪忧了。
并且,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跟着同时产生了。
据调查显示,家乡的留守儿童占了儿童的57%。
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但是却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关心和怀抱,那么就在学校形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最终父母是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
在我下乡走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么这其次就是,房屋荒废,田地荒芜。
一个村,就有三四家的房屋无人居住,甚至是杂草重生,这并不是家道中落,而是全部都选择了外出谋生,那么这些田地也无人看管,落得个荒凉。
其实,人们选择外出打工并不是一个错误,三农问题严重,人们在家入不敷出,这个选择或许也是出于无奈,这是一个并存性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三农问题。
如果农民有了足够的收入,那也就没有人想外出了。
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从古至今,农民都是一个核心问题。
长久以来,农民的生产生活对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县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所以要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不能靠一朝一夕来完成,但是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扎实稳固,历史性的
问题就要通过长期的检验来完成。
只有慢慢的让农民富裕起来,才能让整个国家更加强壮起来。
三农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它影响了一个国家。
我县的经济也是要依靠农业的发展的。
国家要以民为本,而这个民则是农民占了多数,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增收这个重中之重的问题解决了,农村兴旺了,农民的生活才有可能提升,那么农村的教育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才能得到一一的解决。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当前的三农问题,当前的农村是处于一种低下的状态,虽说比起50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严重,农民依然属于弱势群体,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所以我们就应该关注国家,关注三农,国家的兴旺发达就源于此。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篇5
农业作为国家的立国之本,自古至今都是各行各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国民生计,经济的发展与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农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如今的农业、农村与农民各方面都较几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究竟有多大的转变?趁着暑假回家的这段空闲时间,再加上我也是家在农村,为此便对家乡揭阳的三农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分析。
揭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地处东经11524-1163745和北纬2220-2330。
全市总面积5240.5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地形以山地为主,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
北部为大北山,大南山横贯中南部,两列山之间夹着榕江流域平原和低矮丘陵,大南山以南则是龙江流域平原。
20xx年末全市耕地总面积146.2万亩,其中水田113.6万亩、旱园32.6万亩。
我市地处南亚热带,全市年均降雨量正常年份在1750-2119mm之间,年平均温度为21.4℃,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无霜期长,但是每年夏秋期间常有台风影响我市,自90年以来每年一般有2-3个台风影响;我市人多地少,20xx 年全市总人口5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472.7万人,人均耕地0.25亩,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乡镇劳动力达240万人。
20xx年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