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第1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第一课时)教材解读:
本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前面说到“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命运多舛,先是失陷了“花石纲”,又在盛气之下杀了泼皮牛二,吃了官司,被发配充军。
后得梁中书抬举,收在门下,“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并接受押运生辰纲的任务。
谁知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由刘唐开始,串珠子一般牵出晁盖、吴用等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贵重的财宝,并由吴用定了一条智取之策。
至于是什么计策,作者留下一个悬念,并不过多着墨,而是宕开一笔,写杨志如何接受任务、如何押送等情状。
杨志久在江湖,知道此行的凶险,他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才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
这也特写出“杨志英雄精细”的性格特点,事实也证明他的顾虑和准备都是必要的。
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就是从杨志上路开始写起的,这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
虽然是节选,但有其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中较为生僻的古典词汇。
2.围绕课题中的“智”字,分析、讨论双方是怎样斗智斗谋的。
3.概括杨志、晁盖、吴用等人的思想及性格特点。
4.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天地,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围绕课题中的“智”字,分析、讨论双方是怎样斗智斗谋的。
2.概括杨志、晁盖、吴用等人的思想及性格特点。
难点:1.围绕课题中的“智”字,分析、讨论双方是怎样斗智斗谋的。
2.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天地,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赏读法:重在提高学生对小说的综合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对叙述性语言和描写性语言的理解能力,对内容和表达的探究能力,对作品情境和人物形象的感受能力。
学法:讨论法: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自主讨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结合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准备电视剧《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视频片段。
学生:1.课前通过查找书籍、网络等方式查询《水浒传》的相关资料。
2.了解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书中第十二回到第十七回的内容。
3.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中较为生僻的古典词汇。
2.围绕课题中的“智”字,分析、讨论双方是怎样斗智斗谋的。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情导入,学情诊断
1.导语设计。
播放《好汉歌》。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了一首歌,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哪部电视剧中的歌曲?《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水浒传》中一共有多少好汉?你都知道哪些好汉?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传》,去看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2.作者与《水浒传》简介。
作者、作品简介:施耐庵(约1296—约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此书描写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的历史真实,热情讴歌了农民起义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