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构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
如何高效地构建初中品德课,这是我们所有初中品德课老师都必须去
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要高效地构建初中思想品德课,就主要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
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
即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即让学生了解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
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問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
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

二、课前准备充分
课前准备对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来说至关重要。

课前准备重点从五个
方面去努力。

1.熟悉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考试说明和教材
教师每上一节课之前,都应该熟悉《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初中
思想品德教学指导意见》《初中思想品德考试说明》,认真阅读教材,在
此基础上教师对教学目标才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
它对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
内容,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
面都作了详细的说明,我们只有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才能真正把握初中
思想品德课程的方向。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指导意见》对该学科指导思想、目标体系、教学
意见、保障措施、学业考试说明都作了明确规定。

《初中思想品德考试说明》对考试性质、考试依据及范围、试卷结构(包括试题的知识内容比例、试题难度分布、试卷题型结构、主观题、客
观题所占比例),考试形式等都作了明确说明,它对我们的日常教学也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材是备课的基础,它包含了教材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熟悉教
材对上好一堂课来说也至关重要。

2.熟悉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果我们对学生的社会背景、知识结构、学
习情况、思维层次等情况缺乏了解,那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脱离学生实际,
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和点拔。

3.编写教案或制作课件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课程标准和教科
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
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没有实行白板教学的学校,教师课前要准备教案,教案分详案和略案。

对教材不熟悉的老师,要准备详案,对教材熟悉的老师,一般可准备略案。

4.搞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必须要有的环节。

它包含课时安排、教学步骤、
设计目的、课堂情况反馈、教学反思等内容。

5.制作导学案
如果教师觉得有必要,可以制作一个导学案,以方便引导学生进行自
主学习、合作交流和课堂展示。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学习目标、学
习的基础知识、重难点、练习、小结等。

导学案的设计一般要与教案或课
件同步。

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
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国情等方面
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需要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
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这三组关系依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
内容板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
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要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生活实际
出发,直面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解决他们
的困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促使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思
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
定基础。

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
民奠定基础。

总之,创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树立先进的理念,切实转变教师角色,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
了解我国国情,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和拥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合格公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