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和方池——东南亚园林的印度线索

合集下载

再现东南亚园林风情

再现东南亚园林风情

再现东南亚园林风情作者:吴晓辉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0年第10期都市的紧张节奏使得生活日渐成为工作的附庸,“逃离中心,回归自然”成为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追求。

在珠海,一个与浪漫同名的小区正展示着她的迷人魅力……一、水体的灵活运用1水是园林中最富生气的元素,但是对水体的运用却是比较难于处理的事情,而且水体的管理成本也很高,现在很多园林水景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态链,活水变死水、死水变臭水,水质恶化,藻类滋生,隐患重重。

在里维埃拉小区我们因地制宜,用几条直径1.2m的水管将人工湖与旁边的黄杨河的水道连成一体,这样人工湖里的水就成自然水体了,达到全生态的效果,彻底解决小区水景使用上的难题。

这里潮起潮落,鱼翔水底,让人在居家休闲的生活中,体会到回归自然的野趣。

2由于安全需要,小区必须设计围墙,但围墙的存在却使景观大打折扣,受古代城池护城河启示,我们将原先打算做围墙的区域拓展成人工湖,这样既保证景观整体性,又兼顾围护的作用。

二、对土建造成景观硬伤的有效处理1地下车库顶板上采用“隐形”消防通道。

地下室顶板区域通常是景观丰富的地方,但按消防规定该区域必须设有一条宽度不小于5m的消防通道。

顶板上消防通道使用率极低,属于备用型的,然而它的存在却大煞风景,破坏了小区温馨、和谐的氛围。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对消防通道面层进行“隐形”处理,即在车道中间分出2m宽做成一条园林小路,在两侧各1.5m宽铺上植草格,并种上草坪。

这样一条碍眼的消防通道便化为无形,眼前剩下只是一条优雅的园林小路和绿地。

2在人防项板护栏的处理上别出心裁。

以前的项目都是在原有土建完成的女儿墙上安装栏杆,虽在样式上做了一些变化,但始终给人一种很别扭的感觉。

我们的做法是在离女儿墙1m的地方安装护栏,并在护栏两侧种植一些爬藤类植物,这样人们不管从哪个角度都基本上看不见栏杆,既满足了功能要求,又达到了景观效果。

3采光井的处理在园林工程中是一个无法回避而又比较麻烦的事情,在以往诸多项目中,只是对它外形上做一些处理,这样虽然可以弱化采光井对景观的影响程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东南亚风格园林

东南亚风格园林
特点 原始自然、色泽鲜艳、崇尚手工。
在造型上,以对称的木结构为主,电视墙采用 芭蕉叶砂岩造型,营造出浓郁的热带风情。在 色彩上,以温馨淡雅的中性色彩为主,局部点 缀艳丽的红色,自然温馨中不失热情华丽。在 材质上,运用壁纸、实木、硅藻泥等,演绎原 始自然的热带风情。
2
意向图分析
Intention map analysis
意向图分析
水池
意向图分析
庭院
意向图分析
植被
意向图分析
走廊
意向图分析
走道
3
案例欣赏
Case to appreciate
泰国雨林边缘园林
该园林位于泰国Khao Yai市的边 缘地带,Khao Yai市是泰国最重 要的自然雨林保护区。受到附近 山脉和泰国最大雨林考艾的启发, 本案景观设计旨在建筑和自然间 创造联系。设计并未试图制造一 片虚假的自然雨林,相反,这个 项目的建筑可理解为大树,而景 观美化则是大树下的绿色地被。 景观成功利用不同光照条件打造 出人造可持续森林,鼓励居民去 理解并欣赏大自然。
东南亚风格园林
Southeast Asian style garden
解析与欣赏
目录
CONTENTS
01 主题解释 02 意向图分析 03 案例欣赏
1
主题解释
Subject to explain
主题解释——东南亚风格园林
风格 主要以泰国风格为代表,植物以
椰子树为代表,讲究自然、生态,任茂林丛生, 随流水潺潺;任木制随行,随小件艺术品情趣 横生。相比欧式的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裁剪,更显得绿意盎 然,生态翠绿。 与中国传统园林有相似之处, 比如都讲究曲径通幽、小品化艺术、流水风情, 容易引起中国人的共鸣。

东南亚园林景观特色分析

东南亚园林景观特色分析

景观建筑学结课论文东南亚园林景观特色分析专业建筑技术科学学生张宾指导教师李庆红学号***********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1月1日摘要本文通过对巴厘岛、泰式、巴堤雅、圣淘沙等东南亚著名景区的园林景观特点和其常见意向的介绍,分析了东南亚园林景观特点的产生和文化脉络,并提出了作业自己对东南亚景观艺术的见解。

关键字:园林景观东南亚巴厘岛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ali, Thai, Pattaya, a famous scenic Sentosa and other Southeast Asian landscape featur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ir common intention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landscape generation and cultural context,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landscape of Southeast Asia insights of art of landscape views. Keywords:Landscape Southeast Asia Bali目录1.东南亚地区介绍2.东南亚景观的产生3.东南亚风格常见意向3.1热带乔木3.2人造泳池3.3纳凉亭3.4园林小径3.5特色装饰4.东南亚风情的几个代表4.1巴厘岛风情4.1.1“巴厘岛”特色的形成4.1.2“巴厘岛”风格的建筑设计4.1.3浪漫休闲的景观设计4.2圣淘沙4.2.1泰式景观4.2.2绘画4.2.3建筑4.2.4雕刻4.3东方夏威夷-巴堤雅4.4其他5.东南亚景观特点分析1.东南亚地区介绍东南亚总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

中外园林史题库分析

中外园林史题库分析

园林史试题集一、填空田园城市理论最早是由英国人 E-霍华德于1898年发表的明日之田园城市论着中首先提出的.传说公元前七世纪建于西亚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种主要类型.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上林苑 ,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土为蓬莱山 ,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伊斯兰造园中常用十字形水渠,其来源于古兰经中所述的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醇美的“酒河” ;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将山之景观归纳为“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园是凡尔赛宫苑和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它们都是勒·诺特尔设计的;着名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它的设计方案是由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合作完成的;着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 ,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西山的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 ;辋川别业和庐山草堂分别是王维和白居易以山水泉石为精神寄托的佳地.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分别是_ 圆明园 ,___ 避暑山庄 _和__清漪园颐和园_;我国文献记载中已知最早的帝王苑囿是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的“灵囿、灵台、灵沼” ;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我国园林形式是囿 ,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 ;秦汗上林苑是中国园林史上着名的帝王苑囿, 其中出现的“一池三山”格局是指太液池、方丈、蓬莱、瀛洲 ;试写出唐代着名二座别墅园平泉庄、庐山草堂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者是奥姆斯特德 ,他首次提出景观建筑师的专业名称;在1901年哈佛大学创立景观建筑学系,第一次有了较完整的专业培养课程;1771年出版的英国园林着作东方园林艺术泛论的作者是钱伯斯 ;唐代华清宫属于皇家园林中离宫御园类型;明代计成为扬州郑元勋营造了___ 影园;唐代庄园除称别业,别墅,也称___ 山庄 ;把中国庭园最早介绍到英国的是___ 钱伯斯 _;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是东亚、西亚、欧洲园林 ;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功能;清皇家园林“三海”中北海面积最大,以__ 琼华岛为中心布置景观;明代叠代名师___ 张南垣的主张体现写意园林的特征;魏晋南北朝的私园,按其所处位置可以分城市私园和郊外别业 ;中世纪西欧修道院的菜园,药草园是生产庭园,而回廊式中庭属于装饰庭园;勒诺特尔对东方造园产生影响,北京东郊的西洋楼圆明园的长春园是在此影响下的产物; 依据园林题材配合的方式和题材相互间的关系,可以把园林划分为三类:规则式 , 自然式 , 混合式 ;园林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唐公元589—960 时期;周定王时期开创了路驰道和行道树,为后世园林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汉代上林苑将囿发展为苑 ,还开创了"一池三山"造园手法,形成了苑中有苑,苑中有宫,宫中有观馆的风格;秦汉时期开我国造园"一池三山"人工山水布局之先河;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我国第一位文人造园家是白居易 , 他的太湖石记是最早见于文字的对”太湖石”的审美意义与审美价值的阐发.北宋李明仲的着名建筑工程典籍营造法式一书,总结了历代的建筑成果,是我国古代建筑营造史上最详尽,最科学,最系统的建筑学着作.古典园林中,岭南四大名园是顺德的清晖园 , 东莞的可园 , 番余的余荫山房 , 佛山的梁园 ;苏州四大园林是留园 , 拙政园 , 网师园 , 环秀山庄 ;东西方两个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是凡尔赛宫 , 颐和园 ;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生成 , 转折 , 全盛 , 成熟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是纽约“中央公园”,1858年由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合作而成;明日之园林城市是英国国家, 霍华德姓名, 1898 时间的着作.中国古典山水类型分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 ;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可分为大内御园 , 行宫御园 , 离宫御园 ;艮岳是宋徽宗赵佶亲自参与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沧浪亭是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清代北京西北郊五座离宫别苑分别是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是指方丈 , 蓬莱 , 瀛州 ;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乏众多叠石上乘佳做,比如扬州个园 ,苏州环秀山庄等;中国文人山水园林由来已久,也因而确立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准则外师造化、内法心源 ;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是避暑山庄 ;山 , 水 , 植物 , 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衡量园林艺术作品品位高低优劣的重要标志”三美”分别指的是自然美 , 艺术美 , 生活美 ;中国四大名园有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 ;计成在其着作园冶一书中提出了园林造园规划的两个原则,一是景到随机,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 ,其作者是着名的造园家李渔 ;提出了”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意,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叠山理水原理的为文震亨所着的长物志 ;世界造园系统分为东亚 , 西亚和欧洲三大体系;古罗马的别墅分庄园和柱廊园两种;世界古代三大造园体系为_ 西亚 _、_中国_和__欧洲_;世界园林的四个阶段为原始阶段、农业、经济、古典园林时期、工业经济近代园林的兴起、知识经济时代 ;中国传统园林的思想基础有神仙合一、天人合一、君子比德 ;宋代文人园的风格大体归纳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扬州画舫录记述了苏、杭州、扬州园林特点;杭州以湖水取胜,苏州以市肆取胜,扬州以名园取胜;张南垣是明朝叠山造园家私家园林的三大分支江南、北方、岭南园林 ;古希腊公共园林主要是圣林、竞技场 ;英国园林最杰出的三个人物肯特、布朗、雷普敦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 1872 年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中着名的庭院有桃金娘庭院、狮子宫庭院、柏木庭院;清皇家园林“三海”中北海面积最大,以琼华岛为中心布置景观;凡尔赛宫苑中主要的景观有阿波罗水池、拉托娜泉池、国王林荫道、水剧场 ; 白居易在洛阳为自己修建___履道坊宅园作为自己的私园;二选择题;1、造园艺术开始以现实生活为创造起点,是在 C 时期;A、秦汉B、东汉C、魏晋南北朝D、唐宋2、完整“西湖十景”至 A 时期完成 ;A南宋 B 北宋3、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公园是1868年建于上海的 A 公园;A黄埔 B中山 C复兴 D虹口4、魏晋南北朝 A 开发,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景观意义的名山出现;A泰山 B黄山 C五台山5、波波利园是 A 风格的园林;A意大利文艺复兴 B法古典 C英自然风景6、在英国邱园内建有中国式塔是由 A 引入的;A钱伯斯 B布朗7、北宋东京皇家园林中呈规整式、类似官廷格局的园林是 B ;A、艮岳B、金明池C、琼林园D、玉津园8、汉代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A ;A、上林苑B、甘泉苑C、建章宫D、未央宫9、唐长安城的公共园林有 C ;A、长乐宫B、西苑C、曲江D、九成宫2“独乐园”是 A 朝的游憩园;A、宋、司马光B、唐、白居易C、晋、陶渊明D、明、郑元勋2“金谷园”是 B 朝的园林;A、宋、司马光B、西晋、石崇C、晋、陶渊明D、明、郑元勋三、名词解释见答案1、古罗马列柱中庭2、榭3、悬空园4、古埃及园圃5、囿6、隐垣7、文人园林8、波斯庭园9、古巴比伦猎苑 10、枯山水 11、英中式园林12、肯特 13、大内御苑14、行宫御苑15、离宫御苑 16、郎特花园 17、布朗 18、德;爱斯特花园 19、莱普顿 20、艮岳 21、园冶 22 清漪园 23、黄山: 24、五岳 25、瀑布 26一池三山、27、金谷园晋、28、隋西苑、四、简述题1、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需给人以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二是建筑的配置必须从属,协调圩山水环境;2国家公园的产生对现代园林学科发展的意义;答:建立国家公园的主要宗旨在于对未遭受人类重大干扰的特殊自然景观,天然动植物群落,有特色的地质地貌加以保护,维持其固有面貌,并在些前提下向游人开放,为人们提供在大自然中休息的环境,同时,也是认识自然,对大自然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3、国园林发展的几个时期的代表作品答:第一阶段:园林生成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代表作品为“囿”、“台”;第二阶段:园林转折期公元220年—589年代表作品有“五岳四渎”;第三阶段:园林全盛期公元589年—960年,代表作品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第四阶段:园林成熟期公元960年—1736年,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园”;第五阶段:园林成熟期元、明、清,代表作品有“燕京八景”;第六阶段:园林成熟后期公元1736—1911年,代表作品有“谐趣园”;4、国园林的起源与最初形式和内容;答: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型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囿”便是王室专门中豢养这些离兽的场所,囿的建置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囿起源于狩猎;“台”即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台的原初功能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沼” ,主要是指水池5、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特点答:1.由单纯的模拟自然山水进而艺术化地再现自然,开始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2.园林以游赏为主要目的,追求视觉景观式的感受,激发人们寓情于景的感受;3.私家园林异军突起;4.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6、清时期着名的皇家园林及特点答:大内御苑:西苑,紫禁城的御花园,来福宫花园;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香山行宫,静明园,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特点:皇家园林的规模又趋宏大,皇家气派观浓郁,反映了明以后绝对君权政治的日益发展,但另一方面尤以清初甚,它又能积极的吸收江南私家园林的养分,保持自然生态;7、期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特点答:休园:以山水之景取胜,山水断续贯穿全国,虽不划分为明确的景区,但景观变化较多,尚保存着宋园的远疏朗的特点;影园:是以一个水池为中心的水景园,各处建筑物之命名亦与周围环境相切贴,颇能诱发人们之意境联想;拙政园:以植物之景为主,以水石之景取胜,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有简约、疏朗、雅致天然的格调;寄畅园:江南地区唯一的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明末清初时期之文人园林;8、国古典园林论着及匠师;园冶是计成作于明崇祯四年,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部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的着作;由明末着名文人阮大铖、郑无勋作序,全书其分三卷,用四六骈体文写成;一家言又名闲情偶记,作者李渔,字笠翁,钱塘人,共有九卷,其中八卷讲述词曲、戏剧、声容、器玩,第四卷“居室部”是建筑和造园的理论,分为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五节;9、古典园林四大特点.答: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糅合;3.诗情画意;4.意境涵蕴;10、姆斯特德提出的”国家公园”相比有什么特点答:国家公园是以保护自然的思想,提出把乡村带进城市建立公共公园,开放性的空间和绿地系统,由国家建立并永久性加以保护;11、典园林中多融入了诗情画意,那么其中的诗情都表现在哪两个方面答:1.把诗人的某些境界在园林中以具体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法对景园作趋势的点题;2.还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酷似文学艺术的构造;12、家园林相比较,皇家园林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哪几方面答:1.规模宏大,建筑类型多,形象华丽;2.造景仍保留神仙境界的模拟;3.山水气度开阔,但缺乏曲折幽致,植物配置精而不实;13、园林与帝王园囿,私家园林相比,其所独有的特点是什么答:1.绝非私园,除了宗教活动外,带有公共游览性质,使寺庙包含着历史文化和科学的价值;2.园林寿命相对稳定,选址地域广阔;3.主要依靠自然景观构景,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有了很多设计手法;14、较分欧洲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形成的原因;答:1.从哲学、美学体系上看地,欧洲一直以来的思想“以人为本”占上风;而中国则受孔孟之道,老子、庄子思想影响,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2.从园林创始者认识论角度看,欧洲的造园者都来自建筑师、雕塑家、哲学家;崇尚自然,造园者出自于诗人画家仕官甚至皇帝参与、经营;3.从园林的表现形式上看,欧洲园林具有明显的外延性;中国园林则具有强烈的内聚性;15、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糅合;3.诗情画意;4.意境涵蕴;16、王的灵囿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影响;答:周文王所建的灵囿是最早的园林形式,范围广阔,除有天然植被外,种树养菜,也有一些简单的建筑物,可以观赏自然风景,具备了园林的基本功能和格局,灵囿本身已包含着园林的物质因素,可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对于之后园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7、阳名园记、园冶、长物志、闲情偶记答:洛阳名园记—宋,李格非,可视为北宋中原私家园林的代表文献,具体详实地作者亲历的当时较为着名的9处园林的总体布局及园林景观;园冶—明,计成,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着作;长物志—明,文震亨,共12卷,与造园有直接关系的为家庭、花木、水石、禽鱼四卷,其余各卷也有涉及园林的片段议论;闲情偶记—又名一家言,明,李渔,共九卷,其中八卷讲词曲、戏剧、声容,器玩,第四卷“居室部”是建筑和造园的理论,分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五节;18、三山五园”——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圆明园的畅春园;19、ha_ha隐垣:答:英国园林设计师布里奇曼在造园中还首创了称为“哈哈”,即在园边不筑墙而挖一条宽沟,既可以起到区别园内外、限定园林范围的作用,又防止园外的牲畜进入园内;而在视线上,园内与外界却无隔离之感,极目所至,远处的田野、丘陵、草地、羊群,均可成为园内的借景,从而扩大了同的空间感;这种暗沟被称之为“哈哈”,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机在庆祝花园建成的盛会上,当设计者把客人一直带到隐垣旁时,人们才发现已到了园的边界,不觉哈哈大笑,隐垣因此得名“哈哈”;20、邱园;答:邱园为英国皇家植物园,两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世界瞩目的植物园之一,其园林景观也体现了英国园林发展史上几个不同阶段特色,无论是科学性或艺术性上,邱园都是十分杰出的;21、简述波斯伊斯兰园林的主要特点;答:1.水是伊斯兰园林的重要造园要求;2.植物种在巨大的有隔水层的种植池中;3.园路为种植池的支撑墙,高出地面;4.布局类型围合式中庭,植物尽量相同,以获得较高的效果;22、简述法勒诺特尔造园思想;答:勒诺特尔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一种庄重典雅的风格,鲜明地反映出这个辉煌时代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勒诺特尔成功地以园林的形式表现了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在它的构图中,府邸总是中心,起着统率作用,建在最高处,花园本身的构图,也体现出专制政体中的等级制度;23、英国风景园林产生的的基础;理论、自然、社会经济答:理论基础:当时的诗人、画家、美学家中兴起了尊重自然的信念;自然条件:英国多为丘陵,气候为多雨潮湿;社会经济:纺织业、畜牧业发展,农业采用改革与农作物轮作制;24、奥姆斯特德原则:答:1.保护自然景观,在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式;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和草地;4.选用乡土树种,特别用于公园周边绸密的种植带中;5.道路应呈流畅的曲线,所有道路均成环状布置;6.全国以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25、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为何被研究所重视答:作为古巴伦宫苑代表作品的空中花园,就是建造在数层平台上的屋顶花园,反映出当时的建筑承重结构,防水技术,引水灌溉设施和园艺水平等,都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被誉为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六、论述题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特点, 以区别于世界上其它园林体系.传统园林中世界造园三大系统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造园特点;影响英国风景园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十八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园林文化对中国园林有何影响原因是什么中国造园史上从皇家宫苑向私家园林转折是什么时期这时的造园特点及对后期传统园林的影响是什么中国传统园林布局的原则和常用手法有哪些简述波斯伊斯兰园林主要特点从纽约中央公园看奥姆斯特德的公园设计思想举出3个清朝皇家园林中以江南园林为蓝本而模仿建造的园中园,并以其中一对加以比较分析影响着名园林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着名的园林家及其造园思想和作品特点名词答案:1. 古罗马列柱中庭——住宅采用四合院布局,一面为厅,周边为住宅,厅前及另一侧常设柱廊,当中则是中庭,以后发展成为四面环绕着外柱廊的庭院,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庭内种植花草,形成柱廊院.2.榭——古时称高台上建有屋宇者为榭;多为临水建筑,又称水阁,建于池畔,形式随环境而不同.其平台挑出水面,实际上是观赏园林景色的建筑,建筑的临水面开敞,设有栏杆,建筑的基部部分在水中,部分在池岸,跨水部分多做成石柱形式,较大的榭还设有茶座和水上舞台等.3.悬空园——属于古巴比伦,是类似于在高山上建屋顶花园;4. 古埃及园圃——古埃及最早出现的以种植果木和蔬菜为主的实用园.5. 囿——是王室专门豢养禽兽的地方,主要为帝王狩猎活动,也为宫廷提供食物和祭品.6. 隐垣——即在园边不筑墙而挖一条宽沟,既可起到区别园内外,限定园林范围的作用,又可防止园外的牲畜进入园内,而在视线上,园内与外界却无隔离之感.7. 文人园林——为科举进士和做官的人提供互相交往而创建的园林.8. .波斯庭园——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吸收波斯文明,并融入自己的民族文化所形成建筑和园林.9. 古巴比伦猎苑——古巴比伦以狩猎为目的的园林.10. 枯山水——日本园林追求贴近自然,模仿自然的一种造园手法,其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11. 英中式园林——某些风景园林借鉴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受到中国园林的影响.12. 肯特——英国风景式园林最杰出的三个人物之一,影响极大,是英国园林的创始人.13. 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皇居或离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14. 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尔游憩或短期驻足之用.15. 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远郊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16、郎特花园——16世纪中叶所建园保存最完好的一个.17、布朗——英国风景园的杰出三人物之一,设计的园林遍布全英国.20. 艮岳——北宋在汴京所建的大型人工山水园.21、园冶——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和细部处理的综合性着作.22、清漪园——为颐和园的前身,是一座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主题的大型天然山水园.24、五岳——公元571年,北齐王后主高纬于南邺城之西建仙建都苑,在苑内筑土象征五岳.26、一池三山——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到清代.由太液池,三岛——蓬莱、方丈、瀛洲27、凡尔赛宫苑-----由法国着名园林设计师勒.诺特尔设计参与施工,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建造的大型规则式园林. 设计突出了“强迫自然接受匀称法则”的规则式设计理念,肯定了人工美高于自然美;28、竹林七贤: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30、辋川别业: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在辋川山谷在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大型郊野别墅园林,今已湮没,并着有辋川集,王维曾画出辋川图来描绘其园林风景;31、三山五园:清朝北京西北郊的园林分布,主要指玉泉山的静明园 ,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西山的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 ;32、洛阳名园记:北宋李格非着,是一部专门记述北宋时期洛阳园林景观的志书,书中记载洛阳名园,如富郑公粥园等19处,表现当时洛阳园林的发展盛况;33、台地园:意大利园林的一种造园类型,庭院多建于丘陵的斜坡上,园地是逐级升高的台地;。

亚洲地区有哪些代表性的园林风格?

亚洲地区有哪些代表性的园林风格?

亚洲地区有哪些代表性的园林风格?一、日本枯山水园林日本枯山水园林是亚洲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园林风格之一。

它以石、沙、苔、水为主要元素,通过抽象的手法重新创造了自然景观。

在枯山水园林中,石头被赋予极大的意义,代表山水的形象。

沙砾则象征水面,苔藓则以其独特的绿色为园林增添一抹生机。

枯山水园林追求的是抽象的表现,它不依赖植物的生长和物质的变化,而是通过石、沙、苔的组合和摆放来表达韵味和意境。

具有独特的和风格调。

二、中国江南水乡园林中国江南水乡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之一。

这种园林风格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苏州、杭州一带,充分发挥了水的作用,通过布局和设计,使得园林与周围的水域融为一体。

江南水乡园林注重水景的表现,通过建造池塘、小桥、流水等元素,营造出宛如世外桃源的景致。

园内的建筑物通常也以精巧而美丽而闻名,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江南水乡园林以其优雅的布局和精致的细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驻足。

三、泰国式花园庙宇泰国式花园庙宇是泰国特有的园林风格,它融合了泰国传统的庙宇建筑和花园景观。

这种园林风格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模拟和再创造,通过花园、池塘、建筑物等元素,打造出宏伟壮丽的庙宇花园。

泰国花园庙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花园景观而闻名,是泰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庙宇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泰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欣赏到令人陶醉的美景,领略到独特的宗教氛围。

四、印度花园宫殿印度花园宫殿是印度古代宫廷文化的代表,它的园林风格充满了华丽和奢华。

印度花园宫殿通常由花园、庭院、宫殿等部分组成,宫殿的建筑风格独特,雕饰精美,多采用铜、大理石等材料,给人一种华贵的感觉。

花园与宫殿相得益彰,花园的设计精心细致,花草树木繁茂,增添了宫殿的壮丽气势。

印度花园宫殿给人一种宏伟、美丽的感觉,展现了印度古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结亚洲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园林风格。

日本的枯山水园林以其抽象的表现和独特的和风格调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中国江南水乡园林以其水景的表现和精致细腻的布局而闻名;泰国式花园庙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丽的花园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印度花园宫殿展现了印度古代宫廷文化的华丽与奢华。

东南亚风格园林特点简单说明

东南亚风格园林特点简单说明

东南亚风格园林特点简单说明1、东南亚风格景观设计最常使用的实木、棉麻以及藤条等材质,将各种家具包括饰品的颜色控制在棕色或咖啡色系范围内,再用白色全面调和,是最安全又省心的聪明做法。

在东南亚热带园林中,绿色植物也是突显热带风情关键的一笔,尤其以热带大型的棕榈树及攀藤植物效果最佳,目前最常见的热带乔木还有椰子树、绿萝、铁树、橡皮树、鱼尾葵、菠萝蜜等等,其形态极富热带风情,是设计师常用来营造东南亚热带园林的必备品。

2、在进行东南亚风格的景观设计时,在泳池底部铺上天蓝色的瓷砖,往往能营造热带海洋的感觉。

人造沙滩大多设在游泳池旁边,面积大小跟泳池成正比,几平方米左右的小沙滩也能找出休闲的意味,可以摆上两张休闲椅、撑一把太阳伞,是闲暇时晒晒太阳、聊聊天的绝好场所,也是最能体现热带风情的道具。

3、在东南亚热带园林景观设计中,比较常见的一些茅草篷屋或原木的小亭台,大都为了休闲、纳凉所用,既美观又实用,而且在建造上并不复杂,因此也被广州的一些楼盘或家庭所接受。

如果不做纳凉亭,也可以用一方原木平台代替,然后选择一套休闲桌椅,一家人在原木平台上闲聊也是很惬意的事。

当然,平台旁最好有高低错落的植物陪衬,才更有情趣。

在花园里设计一条原木或鹅卵石的小道比较多见。

如果采用原木,最好跟纳凉亭或平台的材质一致。

东南亚风格的景观设计以其来自热带雨林的自然之美和浓郁的民族特色风靡世界,尤其在气候之接近的珠三角地区更是受到热烈追捧东南亚式的设计风格之所以如此流行,正是因为它独有的魅力和热带风情而备受人们推崇与喜爱。

原汁原味,注重手工工艺而拒绝同质的乏味,在盛夏给人们带来南亚风雅的气息。

取材自然是南亚风格最大的特点,由于地处多雨富饶的热带,南亚家具大多就地取材,比如印度尼西亚的藤马来西亚河道里的风信子海藻等水草以及泰国的木皮等纯天然的材质,散发着浓烈的自然气息因此在色泽也表现为以原藤原木的原木色色调为主,或多为褐色等深色系。

这一地域在太行山以东,燕山长城以南,拥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山东平原。

云南省昆明市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将下面的五句诗删去一句,再将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绿阴冉冉遍天涯②青草池塘独听蛙③秋庭暮雨类轻埃④林莺啼到无声处⑤门外无人问落花A.⑤①④②B.⑤③②①C.③②④⑤D.①②⑤④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王羲之不会想到,他的《兰亭序》,居然引发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临摹和刻拓运动,贯穿了其后一千六百多年的漫长岁月。

,,,,,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们面前,①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个晴日,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放大了②但这已经不重要了③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们已无法辨识究竟哪一张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迹④几乎书法史上所有重要的书法家都临摹过《兰亭序》⑤它容纳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岁月,变得浩荡无边⑥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把个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A.①⑤④⑥③②B.①⑥②④③⑤C.④①⑥③②⑤D.④③②①⑤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可以想见,孩子们与书法的亲近不仅仅是学习一撇一捺,更是学习如何做人,甚至是学习先贤的曼妙哲学、绮丽文字。

B.对于驾校教练借口以学员即将三年期满为名义收取的所谓交警部门的“指标费”、“公关费”的行为,广大学员切勿上当受骗。

C.通过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加强政策引导,做好疏、堵结合,才会将负面影响变成澄清事实、推动工作的正面力量。

东南亚风格园林

东南亚风格园林

藤蔓
热带森林中的攀 缘植物极为丰富, 特别是一些藤本植 物缠绕于粗大的树 木上,攀扭交错, 横跨林间。高温高 湿的环境,最适于 附生植物的生长, 如附生兰,鸟巢蕨 及各种苔藓、地衣, 到处生长在树干及 枝杈上
水生植物
一种植物在它生命里 全部或大部分的时间,都 是生活在水中,并且能够 顺利的繁殖下一代,就称 为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有挺水植物、 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之 分。 挺水植物有:荷花、 千屈菜、菖蒲、黄菖蒲、 水葱、再力花、梭鱼草、 花叶芦竹、香蒲、泽泻、 旱伞草、芦苇等。 浮水植物有:睡莲、 凤眼莲、大薸、荇菜、 水鳖、田字萍等。 沉水植物有:黑藻、 金鱼的但 不过度铺装,材料上选择上没有特别要 求,如果需要强调庭园铺装效果,可以 铺设一些醒目的图案。
硬质景观特点——亭台水榭桥
没有凉亭,桥,榭 台的景观就不算是真 正的热带园林。 榭是建在高台的房 子。榭一般建在水中、 水边或花畔。建在水 边的又叫“水榭”。 屋檐、亭和游廊在 庭院景观中还起到画 框的作用—--框景。 从设计师角度来看, 游廊的整体建筑体验 效果相当于悬挂于墙 上的风景画。当然前 提条件是庭园景观值 得用生动的画框来框 住。
软质景观特点
热带植物品种繁多,就棕榈科就有15000多种,制作一 个热带风情的园林以大型的棕榈树、热带花卉及攀藤植 物效果最佳。 在东南亚热带园林中,绿色植物也是突显热带风情关 键的一笔,尤其以热带大型的棕榈树及攀藤植物效果最 佳,目前最常见的热带植物有海枣,华棕、椰子树、绿 萝、铁树、橡皮树、鱼尾葵、菠萝蜜、勒杜鹃等等,其 形态极富热带风情,是设计师常用来营造东南亚热带园 林的“必备”品。
东南亚风情园林简介
东南亚风情园林是以泰式园林为代表的热带园林。植
物以高大挺拔的椰子树为代表;由于东南亚地区绝

东南亚园林景观细部要素概述

东南亚园林景观细部要素概述

东南亚园林景观细部要素概述【摘要】东南亚园林属“湿热型”热带园林的范畴,以东南亚资源丰富、多姿多彩的热带观赏植物为特色,配合东南亚风格的构筑物及小品设施,形成风格粗犷自然、休闲浪漫的景观氛围。

东南亚风格景观继承了自然、健康和休闲的特质,无论大空间还是小细节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及对工艺制作的崇尚。

【关键词】东南亚风格;硬质景观;软质景观;水景东南亚风格景观继承了自然、健康和休闲的特质,大到空间打造,小到细节装饰,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手工艺制作的崇尚。

一、东南亚风格景观文化理念东南亚风格景观并不是一种原住民的设计,不是一种单纯的照搬,而是欧洲的殖民者将西方的设计方法结合东南亚的材料与文化,配以热带特有的植物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所以并没有单纯的有地域之分二、东南亚风格景观特色东南亚风格景观最大的特色是还原自然风情,充分运用当地材料,就地取材铺设地面、构筑小品、集营造植物空间,强调简谱、舒适的休闲风情。

在东南亚风格景观里,婀娜多姿的热带植物,讲究植物的多种形态,表达手法非常人性化,有四季花常开,色彩缤纷的效果。

1.建筑材料的运用东南亚风格景观对建筑材料的使用也很有代表性,如黄木,青石板,鹅卵石,麻石等,旨在接近真正的大自然。

2.色彩的运用东南亚风格景观主要以宗教色彩浓郁的神色系为主,如深棕色,黑色,褐色,金色等,令人感觉沉稳大气,同时还有鲜艳的陶红和庙黄色等。

3.水的运用静态、动态的水在东南亚风格园林中的运用达到了极致,因此东南亚风格景观给人的印象就是湿漉漉的风景。

三、东南亚景观细部要素特点无论是从大空间还是从小的细部构建都将东南亚景观的健康、自然和休闲的特质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将东南亚的景观特点主要分为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水景景观三类。

1.硬质景观(1)铺地在东南亚风格景观设计中,东南亚风格景观的铺装是精致的但不过度铺装,材料上选择上没有特别要求,越自然越好,流露出粗糙的质感为佳,比如凸出的砖头、石块,如果表面处理得太光滑就失去了原始的味道。

西方园林发展史

西方园林发展史

在高处汇聚水源做贮水池,然后顺坡势往下引注成为 水瀑,平濑或流水梯( W ater Stair ),在下层台地则利用水落差的压力做出各式 喷泉,最低一层平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此外,常有为欣赏流水声音而设的装置, 甚至有意识地利用激水之声构成音乐的旋律(W ater Organ )。
西方园林发展史
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兴起于十八世纪初期。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它否定了 纹样植坛、笔直的林荫道、方正的水池、整形的树木,摒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 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 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为了彻底消除园内景观与园外景观的界限,英国 人想出一个办法,把园墙修筑在深沟之中即所谓“沉墙”。当这种造园风格盛行 的时候,英国过去的许多出色的文艺复兴和靳诺特式园林都被平毁而改造成为风 景式的园林。
西方园林发展史
公元十五世纪 ——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
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几个伊斯兰王国直到十五世纪才被西班牙的天 主教政权统一。由于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安定局面,园林艺术得以持续的发展。伊 斯兰传统吸收罗马的若干特点而融冶于一炉,格拉那达的阿尔罕伯宫即为典型的 例子。这座由许多院落组成的宫苑位于地势险要的山上,建筑物除居住用房外大 部分为马蹄形券洞,甚至可以看到苑外的群峰。再加上穿插引流的水渠和水池, 整座宫殿充满了“绿洲”的情调。宫内园林以庭院为主,采取罗马宅院四合庭院 的形式,其中最精彩的是拓溜园(C out of Myriles )和狮子院 ( Court of Lions )。拓溜园的中庭纵横一个长方形水池,两旁是修剪得很整齐 的拓榴树篱。水池中摇曳着马蹄形券廊的倒影,显示一派安详安谧亲切的气氛。 方整宁静的水面与暗绿色的树篱对比着精致繁荣、色彩明亮的建筑雕塑,又给予 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狮子院四周均为马蹄形券廊,纵横两条水渠贯穿全院, 水渠的交汇处即庭院的中央有一个的喷泉,它的基座上雕刻着十二个大理石狮像 (伊斯兰教的教规禁止以动物作装饰题材,这十二个狮像是后来加上去的)。阿 尔罕伯拉宫的这种理水手法给予后来的法国园林以一定程度的启示。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园林: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的,由山(自然山、人造山)、水(自然水、理水)、物(植物、动物、建筑物)所构成的具有游、猎、观、尝、祭、祀、息、戏、书、绘、畅、饮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体.囿:是蓄养禽兽观赏狩猎的场所。

埃及圣苑:是指为埃及法老参拜天地神灵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神庙,周围种植者茂密的树林以烘托神圣与神秘的色彩。

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计成:(人名)字无否,江苏吴江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少年时即以绘画知名,继承和发展了关、荆浩的画派和技艺。

中年曾漫游北方及两湖,返回江南后定居镇江。

从此以后,便精研造园技艺.计成后半生便专门为人规划设计园林,足迹便于镇江、常州、扬州、仪征、南京各地,成为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并于造园实践之余,总结其丰富之经验,写成《园冶》一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

天堂园:在古波斯庭院中利用中轴线讲园分割成四区,栽有花草,在十字型林荫路交汇点处设中心水池,象征天堂,故名“天堂园”竹林七贤:是魏晋年间七个文人的总称,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游于竹林,号称七贤. 简答: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基本特点:1、欧洲园林欧洲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其早期为规则式园林,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色,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作队为主要风格。

文艺复兴后,先后涌现出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

近现代以来,又确立了人本主义造园宗旨,并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出现了城市园林、园林城市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率世界园林发展新潮流。

2、伊斯兰园林伊斯兰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造的,以叙利亚、波斯、伊拉克为主要代表,影响到欧洲的西班牙和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是一种模拟伊斯兰教天国的高度人工化、几何化的园林艺术形式.阿拉伯人原属于阿拉伯半岛,2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形成了以巴格达、开罗、科尔多瓦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伊斯兰园林形成随之遍及整个伊斯兰世界。

东南亚景观园林

东南亚景观园林

东南亚园林风格剖析:东南亚园林风格从广义上属于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风格,讲究寄情山水,以自然为美;从狭义上讲则是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等国家为代表的热带园林风格,讲究平和自然,有浓郁的宗教和传统色彩。

东南亚园林重视原生环境,追求自然绿色,寻求生命的超脱。

可另一方面却又被传统观念所束缚,过于形式注意的装饰手法令园林限度过于沉重压抑,而忽视了人在场所中所需要的亲和力。

因此,如何令传统风格与现代元素顺利搭接,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延续文脉的新型设计风格,成为景观设计师需要解决的课题。

在本次设计中利用东南亚风格那种重视原生环境,追求自然绿色,寻求整个的超脱的精神结合各类景观元素作为典型装饰符号,摒弃了沉重拖沓的传统设计方式,并融入简约大方的现代景观特徽,对自然元素和现代元素进行同一体系中的二元同体设计,让两种相继的风格完美的碰撞与结合。

景观特色综述:1.文化理念的植入东海柠檬郡的景观设计以东南亚风情为蓝本,并加入含蓄的中式园林要素,完成了自然生态与古老文明的回归和期待。

2.风格突出的东南亚园林设计东海柠檬郡体现出了深刻的东南亚特色。

设计师认为,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东南亚的建筑有自己纯粹而饱满的风格,从浩瀚的建筑典籍和现存建筑物中看,东南亚建筑的创意有着深厚的传统脉络。

融汇东方韵味的东海柠檬郡体现了饱满纯粹的东南亚风格,并加入许多含蓄的中式园林元素。

园区内浓密的植物和大量的天然木材、石头,充满了原始淳朴的色彩,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自然情趣共同组成了多层次的空间,使园境成为统一纯粹的整体,营造出一种古朴的、淡雅的、神秘的感受,方便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

3.天然材质凸显细部优雅东海柠檬郡大量采用天然原木、石材,并将这些材料的特性凸显在景观中。

厚重稳当的岩石雕塑、红色原木的建筑顶、精致的木刻石雕搭配在一起,让人过目难忘。

参观路线介绍:入口——会所——空中走廊——溪流跌水——泳池——东南亚风情水池——景亭设计内容简介:东海柠檬郡位于杭州城东幸福南路以东,距九堡约2公里。

《中国盆景文化史》摘辑中国植物盆景文化史(上)

《中国盆景文化史》摘辑中国植物盆景文化史(上)

中国盆景文化史》摘辑中国植物盆景文化史(上)汉代我国开始出现盆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植物盆景的形式初期,而植物盆景的发展则始于唐代。

一、发展初期的唐代植物盆景通过研究绘画与文献史料可以得知,盆景已开始在唐代宫廷和民间流行,与植物盆景相关的名称有“盆池”。

盆池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庭园中类似盆口大小的小水池;二是指埋盆于地,在盆中盛水,或种水生植物,或放养小型水生动物而形成的庭园摆饰品。

后者即属盆景范畴。

唐代诗人遗留有多首颂咏盆池诗篇,可见当时庭园中摆饰盆池之风非常盛行。

据研究,盆池主要有下列类型:1.盆池中种荷花(Nelumbonuciera)、浮萍(Lemnaminor)以及水稻OryzasatiVa) 等水生植物,相当于当今的钵莲等,这种类型占当时盆池的大部分。

2.盆池中放养或自生鱼类、青蛙等水生小动物,增添了盆池的生机,别有一番情趣。

3.盆池虽小,但它可以表现大自然广阔的景观。

从上述分析可知,盆池作为中国盆景初级发展阶段的原始类型之一,常被布置于庭园中的重要位置进行观赏,它已成为中国庭园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二、发展期的宋代植物盆景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发育成熟的境地,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在我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宋代,植物盆景、盆栽除了继续使用唐代时已有的盆池外,还开始使用盆花、盆中花、盆草、盘松、盆窠、窠儿以及“盆+植物名”与“盆中+植物名”的相关名称和命名法。

1.盆景清代曹溶编辑的《学海类编》(集余五•考据)中收录的苏轼(1036- 1101)的《格物粗谈》中记载有:“芭蕉初发分种,以油簪横穿其根眼,则不长大,可作盆景。

”这是笔者所查到的我国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与使用“盆景”一词,说明“盆景”一词在我国至少已经有了 900 年的使用历史。

图2中盆景即是当时盆景作品的写照。

2.盆池由于宋代园林格局的强化和和各种艺术手段完善的程度都远远高于中晚唐,因此,盆池所包含的内容较唐代有所增加,表现的意境进一步深邃。

《九章算术》中勾股名题

《九章算术》中勾股名题

《九章算术》中勾股名题《九章算术》中的勾股问题,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世界著名算题.勾股问题即直角三角形问题.《九章算术》专设勾股章来研究勾股问题,共24个问题.引葭(jiā)赴岸《九章算术》勾股章第6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本题的意思是:有一水池一丈见方,池中生有一棵类似芦苇的植物,露出水面一尺,如把它引向岸边,正好与岸边齐,问水有多深,该植物有多长?分析: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图形吧.在Rt△ABC中,b为池深,c为葭长,且葭出水一尺,即c=b+1尺,由题意a为5尺.不用问下面该勾股定理大显身手了,剩下的问题你能解决了吧?这一问题在世界数学史上很有影响.印度古代数学家婆什迦罗的《丽罗瓦提》一书中有按这一问题改编的“风动红莲”;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的《算术之钥》也有类似的“池中长茅”问题;欧洲《十六世纪的算术》一书中又有“圆池芦苇”问题.所有问题内容大体一致,但比我国此类问题的研究要晚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风动红莲该题出自婆什迦罗(Bhāskara,1114~1185),十二世纪印度杰出的数学家,著有《算法本原》,《丽罗瓦提》等书,包括算术和代数“求根”等问题,流传很广.此题与《九章算术》中的“引葭赴岸”如出一辙.波平如镜一湖面,半尺高处出红莲,鲜艳多姿湖中立,猛遭狂风吹一边;红莲斜卧水淹面,距根生处两尺远;渔翁发现忙思考,湖水深浅有多少?勾股容圆《九章算术》勾股章第16题:“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所谓“勾中容圆”是指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问题大家还不熟悉,通过此题了解即可,不必深究.井中立木《九章算术》勾股章第24题:“今有井径五尺,不知其深,立五尺木于井上,从木末望水岸,入径四寸,问井深几何?”此题要用到比例线段的有关知识,此处我们不必深究,只需少作了解即可.。

东南亚田园风格设计理念

东南亚田园风格设计理念

东南亚田园风格设计理念东南亚田园风格设计理念东南亚田园风格设计理念源自东南亚地区的传统田园生活方式,融合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和生活习惯,以打造一个温馨、舒适、自然的居住空间。

下面将介绍东南亚田园风格设计的主要特点和理念。

1. 自然与绿色:东南亚田园风格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尽可能保持原生态的自然风貌。

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如木材、竹子、石头等作为建筑材料,尽量减少人工制品的使用。

植被的选择也更偏向于当地的本土花草树木,营造自然绿色的氛围。

2. 开放与通风: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设计师注重户外与室内的无缝衔接,通过大面积的玻璃窗和宽敞的露台,使室内外空间流动自如,让新鲜空气和自然光线随时进入室内,增加居住者的舒适感。

3. 轻盈与简洁:东南亚田园风格追求简洁的线条和轻盈的结构,让建筑显得轻巧而透明。

建筑的形状通常是简单的几何线条,没有过多的装饰和繁复的细节,让建筑本身更加突出。

4. 色彩与装饰:东南亚田园风格注重色彩的和谐和舒适感。

通常使用较为柔和的中性色调,如白色、米色、棕色等作为主色,搭配一些鲜艳的色彩如红色、黄色、蓝色等作为点缀,增加空间的活力。

在装饰方面,运用一些富有东南亚特色的纹饰和手工艺品,如木雕、壁画、织物等,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

5. 完善的户外空间: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东南亚田园风格设计非常注重户外空间的设计。

大面积的露台、花园和庭院为居住者提供了休息、娱乐和社交的场所。

这些户外空间通常配有绿化植物、水景和休闲设施,营造出一个宜人、放松的环境。

总的来说,东南亚田园风格设计以自然、轻盈和简洁为特点,打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它不仅满足了居住者对舒适、休闲的需求,同时也展示了东南亚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方式。

如果您喜欢自然材料、温馨氛围和舒适生活的,东南亚田园风格设计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印度与东南亚的古代建筑特色

印度与东南亚的古代建筑特色

9
图4-40 吴哥窟内掠影
代表作品七:印度尼西亚 婆罗浮屠佛塔
婆罗浮屠佛塔建于公元750年-850 年,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 省的大乘佛教佛塔遗迹(见图441),由当时统治爪哇岛的夏连特 拉王朝统治者兴建。“婆罗浮屠”这 个名字的意思很可能来自梵语 “Vihara Buddha Ur”,意思是“山顶 的佛寺”。后来因为火山爆发,佛 塔群下沉并隐没于茂密的热带丛林 中近千年,直到19世纪初才被清理 出来,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群 建筑。
代表作品五:仰光大金塔
图4-38 小金塔内的佛像
7
大金塔的塔基高99.4 m,为十字折角 形,饰以无数水平线脚,总周长达435 m。 主塔在平台的中央,塔内供奉着玉石雕刻 的坐卧佛像和罗刹像,刻工细腻,精美端 庄。外设4门,每座门前各有一对石狮镇 守,门内有长廊式的石阶可登至塔顶。主 塔的四周有64座形状各异的小塔环绕,有 的像钟,有的似帆,有石砌的,也有木制 的。这些小塔的壁龛里都有形态各异、大 小不同的玉佛(见图4-38)。
八角亭 寺院中最有特色的是大殿前院中央的
。亭子的
直径为7.62 m,檐口较低,离地只有3.65 m。一圈粗壮的 柱子支撑着亭檐,柱子表面被浮雕覆满。亭子的穹顶则很 高,约有9 m,其上还刻有16尊智慧神像,形象栩栩如生。 亭内也布满了雕刻,雕刻工艺同样十分精湛(见图4-36)。
迪尔瓦拉寺被称作世界上最美丽的耆那教朝
建筑艺术赏析
1
代表作品一:摩亨朱·达罗城
摩亨朱·达罗城是一座印度河上的古城,其遗址在 今巴基斯坦信德省。经考古发掘证实,摩亨朱·达 罗城是公元前2350年-前1750年间哈拉帕文化的 发源地,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城市建筑。
城内的西部有两座特殊的建筑物。一座是边长28 m 的正方形大厅,厅内有4排柱子支撑着平屋顶,每排5根 砖柱。另一座在一个方形的院子中央,是一个长32 m、 宽7 m、深3 m的水池,用砖砌成,池壁厚达2~2.5 m, 而且微微向外倾斜。池底铺着几层精致的砖,并敷以不透 水的树脂,还有下到池底的台阶,水池四周有廊、房、给 水和排水设施,这座建筑是当时的公共澡堂(见图4-31)。 从这两例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公共建筑已初具规模。

世界八十园林观后感东南亚

世界八十园林观后感东南亚

世界八十园林观后感东南亚东南亚园林的主要风格特点就是体现“浪漫风情”,东南亚的建筑在体系上来说是归于东方园林,不过它和以中式园林为代表的还有着很大的区别。

但也有着一些相似之处,因为东南亚园林景观风格整体上来说是受到了中印两种古老文化的夹击影响。

东南亚地处热带,属于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东南亚带来了高温和丰沛的降水。

其建筑文化也就形成独特的热带特色。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对自然风情的最大程度地还原,因而其园林风格往往表现得自然而又色彩斑斓,给人随性、热情而奔放的感觉。

房屋建筑一般都比较通透和清爽,很注意遮阳、通风、采光,以及对日光和雨水的再利用等。

东南亚的建筑在取材上也非常的自然,常常是就地取材。

软质景观多采用亚热带植物以棕榈科为主,地被多搭配阴性植物,比如滴水观音,非常具有热带雨林效果。

而硬质景观的选择也比较随意,软石滩、砂岩雕塑、旧木板、方石料等等等,形成自然舒适的效果。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东南亚,有许多的茅草屋式的建筑。

目前最盛行的东南亚风情园林为泰式或巴厘岛式:高大的棕榈配以低矮的灌木,喷泉水景结合极具东南亚特色的动物雕塑,花园中原木或鹅卵石的小道,茅草篷屋或原木的小亭台,营造出浓烈的热带风情,符号感极强。

东南亚风格继承了自然、健康和休闲的特质,大到空间打造、小到细节装饰,都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手工艺制作的崇尚,整体景观营造充满了浓郁的度假风情。

东南亚水景不同于中式、日式园林的小桥流水般细腻诗意,水景常采用大面积水面,开阔无遮拦,池底铺设天蓝色瓷砖,以营造出热带海洋的感觉。

岸边常设有休闲座椅或撑起一把遮阳伞等等这些体现热带风情的道具。

水景虽然开敞但并不单调,常在围绕水池的边缘设有各种动物的雕塑,并设计成喷泉式样,这也是东南亚园林中十分明显的特色。

雕刻技艺也在其园林塑造中有所体现,这些雕刻常集中在佛教人物的表现或者是一些宗教及神学色彩浓厚的柱台上,这些雕塑通常使用金属、象牙、木材、稀有石器或灰泥铸成。

浅谈东南亚佛教园林中的“五树六花”

浅谈东南亚佛教园林中的“五树六花”

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受灾严重的三江乡而建的。

园内的所有树木和景观石等全部来自千里之外、海拔3 km以上的三江乡。

虽然三江园面积比较小,但园内植有红豆杉、银杏、杜仲、珙桐、红金贵、朱砂桂、细叶紫薇等7种植物,是红花湖景区一个极具特色的小“植物园”。

另外,还有可供休息的凉亭、停车场、亲水平台、特色小食店、游船码头、洗手间、自行车廊以及电瓶车上落点等服务设施,沿线还建有步行道、标志标识、道路照明和其他景点,方便市民游玩。

服务休闲场所依地形而建,如临水而建的醉水亭就是观赏夕阳湖景的最佳点。

景点还设置自行车文化展览,通过放映与自行车相关的电影及电视剧,介绍自行车发展史、各国自行车文化以及自行车赛事等,展示国际自行车文化。

岸边除了设置晨运场所外,还设置棋桌等供棋类爱好者玩耍。

目前,服务区设置有可供租用的自行车和停放点,共有27台电瓶车,400辆自行车。

亭台楼阁(如永福寺)采用岭南民居建筑风格。

同时,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各个不同的区域还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如饮水处、休息椅、野餐区、健身设施等,不仅为广大市民亲近自然提供了一个良好场所,而且为市民提供了健身休闲的娱乐空间,展示了惠州独有的风光特色。

3.1.5标识系统设计 本系统由统一规格的标识牌、小品、绿道连接线以及镶嵌在地面上的矩形混凝土柱组成,共有117个绿道标识。

整条慢行道的每个岔口和拐弯处都设置有小品,小品上面注明剩余的公里数,以提示使用者所处的位置,标识经专门设计,清晰独特,自成系统,很好地保证了绿道的连续性。

同时,在绿道增设了很多标识牌、警示牌,在路面设置减速带,全线还设有50个凸镜,并在较危险的急弯道湖边设置了安全防护桩、防护网,长度达到1 250 m。

此外,还有安保人员开电瓶车24 h巡逻,以确保市民绿道骑车的安全。

在绿道每个路灯的灯柱上还喷设编码,方便游客求助,根据编码判断所处的位置。

3.2 绿道的服务功能惠州不仅有宽阔的海洋,还有连绵的山川和河流,同时拥有西湖,是集“名山”“大河”“丽湖”和“大海”于一身的城市。

阅读|盆景艺术在国外的发展

阅读|盆景艺术在国外的发展

阅读|盆景艺术在国外的发展盆景艺术发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书画、戏曲、中医一样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国粹之一。

但是,由于长期的社会动荡和闭关锁国政策,同广大世界缺乏盆景艺术的交流,竟致被各国把对盆景艺术悉心研究、广事宣扬的日本,误认为盆景艺术的发源地。

新中国成立后,内陆盆景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因受制于当时极左思潮,也没有机会为世界各国所了解。

直到改革开放,随着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及盆景艺术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才逐渐被世人所认识。

不过,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内陆的盆景艺术仍然赶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这里通过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盆景艺术的现状的扼要介绍,以期促进同世界各国盆景艺术的了解与交流,并从中受到启迪,打破故步自封和各自为政的局面,立足国内,放眼全球,让中国盆景更好地大踏步走向未来。

1 .日本盆景早在4世纪时期,日本大和朝廷以派遣使节的形式与中国东晋、宋、齐、梁保持友好往来,因而受到中国文化(包括盆栽)的影响。

据日本学者考证,日本盆景最早见于“平安朝” 末期的《石的行物语》绘卷,其形状与我国初唐李贤墓壁画上所描绘的盆景相似。

日本在本世纪初,开始把盆景介绍到西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越来越大,欧洲、美洲、非洲的许多国家都同美国一样,把盆景艺术的欣赏与制作引进本国,逐渐成为自己的一门造型艺术。

盆景在日本称为盆栽,并用盆栽一词的音译“Bonsai”登载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以致目前许多国家仍然沿用这个称谓,也因此而被认为盆景起源于日本。

日本千叶大学岩佐亮二教授在其所著《盆景史考证》一书中,用大量史料证明盆景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

至于盆栽一词,在汉语中与盆景一词在概念上有根本的区别:盆栽只是植物在盆体内自然的真实呈现,而盆景(尤其是桩景)除运用了盆栽管理技术外,还巧妙地应用各种造型手段,是自然经过加工后的艺术体现;同时,盆景中的山水盆景显然不属于盆栽范畴,而那些自然生长的盆花、盆果植物,无疑只能算是盆栽,绝非盆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栽和方池—东南亚园林的印度线索Bonsai and Square Pond: Indian Elements in Southeast Asian Gardens张力智ZHANG Lizhi中图类别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30(2018)09-0086-05 DOI: 10.14085/j.fjyl.2018.09.0086.05收稿日期:2018-07-19修回日期:2018-08-09摘要:本文以东南亚园林中的两个常见元素—盆栽和方池为例,呈现了印度文明对东南亚园林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呈现了东南亚园林的宗教和哲学内涵以及相应的常见造园手法。

以此指出,东南亚园林不只是对中国、欧洲园林的模仿,其园林设计受印度影响较大,且有一以贯之的逻辑,并能够承载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风景园林;东南亚;园林;盆栽;方池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the influence of Indian civilization on Southeast Asian gardens. By analyzing two typical garden elements in Southeast Asian gardens : Bonsai and square, this paper presents that both elements are not clumsy imitation of Chinese and European gardens as presumed in previous studies, but elements either originated from Indian gardens or greatly influenced by Indian civilization with profound philosophical and theological symbolization.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east Asia; garden; bonsai; square pond张力智/1982年生/男/黑龙江人/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亚洲古代建筑史、中国乡土建筑(深圳 518055)ZHANG Lizhi, born in 1982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Ph.D,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Harbin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Shenzhen).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Asian architectural history, Chines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Shenzhen 518055).1 东南亚园林研究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南亚的景观设计再度受到世界重视,相关专著大多以“热带园林”“各国风格”为题,介绍东南亚各国园林案例[1-7]。

但总体而言,此领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系统专著很少。

东南亚园林研究存在许多困难:1)东南亚地处热带,植物生长迅速,园林难以维护保持。

2)东南亚地区历史上多城邦国家,政权规模小更迭快,又深受中国、印度、西亚、欧美等强势文明的影响和冲击,经典园林很少保存至今。

3)东南亚和南亚诸文明历史文献稀缺,园林美学思想难以把握。

4)东南亚地区多自然崇拜,自然观与欧洲、东亚差异较大,外来殖民者往往认为这里的园林神秘且乏味[8]。

甚至直至今天,欧美学者对东南亚园林史的研究中,关注更多的也是欧洲殖民者的园林作品,“欧洲中心主义”色彩浓厚。

无独有偶,中文世界的东南亚园林的研究也有“中国中心主义”色彩。

研究者往往立足于中国造园传统,将东南亚园林中的盆栽、假山、湖心岛等造园要素一概视为来自中国(以及日本),论断也多有偏颇之处[9-13]。

事实上,在欧洲殖民者到达东南亚之前,印度文明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远比中国更大。

而且在今天的研究基础上,理清东南亚园林中的印度、中国和欧洲特征和线索,并不是十分困难。

尤其是,印度线索将会引导东南亚园林研究走出“中国中心”“欧洲中心”的范式—这就是本研究目的。

为了理清东南亚园林中的印度线索,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也有较强的目的性。

研究首先回避了受印度洋贸易影响(亦即欧洲和西亚86影响)最大的苏门答腊、爪哇和越南南部。

其次,研究回避了河内、胡志明、槟城、新加坡等华人聚集较多的城市。

在此基础上,本文聚焦于几个地区:1)受上座部佛教深刻影响的泰国曼谷。

2)受印度教持续影响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3)印度教、佛教和中国文化交替影响的越南顺化,那里也是大越王朝的最后都城。

上述案例中的印度线索,往往较为清晰独立,易于辨识。

为了溯源印度,本文会涉及南印度的神庙园林,那里较少受到伊斯兰文化影响,印度教脉络清晰可辨。

为了呈现印度影响的广度,本文还广泛征引中国边疆地区的民间园林案例。

2 热带自然以及两种自然观在印度次大陆南部和东南亚地区,来自印度洋的湿润季风,与来自欧亚大陆和澳大利亚的干燥季风交替吹过,雨季时暴雨连绵数日,江河水位暴涨,平原地区的农田、聚落往往会被淹没;旱季恰恰相反,降雨稀少,江河水位回落,平原地区缺少水源涵养,又常有干旱的危险。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不要说园林,就是基本的农业种植也有相当难度。

在这种严苛的自然条件下,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对待自然的态度:1)是对自然崇拜;2)是对水利工程的极端重视。

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各文明对自然多有偶像式的崇拜。

印度史诗和诗歌之中常有大段绚烂甜腻的景物描写,擅长比兴移情的中国人往往对此感到厌倦,可这些诗歌恰恰反映了印度文明中自然的完美,这与强调“主观移情”的中国式自然大不相同。

印度教中的诸神也仿佛这种热带自然一般,喜怒无常,创造和毁灭世界往往不过一瞬,毫无道理可言[14]。

在这一区域的地方信仰中,大小树木都是诸神的象征和栖身之所,反映到园林设计中,便是对盆栽的极端重视。

东南亚地区的大型园林,又往往与水利工程有关。

如前所述,这一区域大多旱季、雨季分明,两季之间,降雨量差距很大,水位暴涨暴落,农业灌溉和人类居住都有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型聚落、寺庙、宫殿往往会选址在地势稍高的位置,并在旁边稍低一侧挖掘巨大的蓄水池。

蓄水池有多重功能:1)它可以让聚落中的雨水迅速汇集并排出,雨季缓解积水;2)旱季时候,蓄水池又仿佛水库一般,提供灌溉和饮用水,并调节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井水)水位;3)蓄水池可以调节聚落的小气候,尤其在傍晚时分,习习微风会从水池吹入村落,缓解酷热。

因此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不论聚落、寺庙还是宫殿建筑,前方或一侧往往有巨大水池。

这些蓄水池的形状也相当一致。

雨季洪水卷携泥沙冲入水池,容易淤积;旱季蓄水之时,水池水位又高出外部河道。

为了保证堤岸坚固,方便清淤,蓄水池都要修成规则的几何形,如中国广东及南方内陆省份,水池多为半月形,但在南亚、东南亚以及中国浙江东部,水池则以方形为多—方池便是当地园林理水的基础(图1~3)。

由此可见,盆栽和方池代表了东南亚、南亚园林中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观,也是当地园林营造的两个重要线索。

3 盆栽与微缩景观东南亚园林的盆栽和微缩景观十分常见。

当地寺庙、民居家中往往有大小盆栽陈列在庭院中央、建筑和水池周围。

盆栽植株大,数量多,又往往排布整齐,规模可观。

在中南半岛各地,盆栽又常掩映在大型假山周围,假山上置微缩楼阁、神仙和动物石雕,这种“微缩景观”也是相当独特的造园手法。

1 吴哥王城及东西侧水库平面图Layout of Ankor Area, Cambodia2 印度马杜赖的米纳克诗神庙平面及金莲花池Plan of Meenakshee T emple and Pottramarai Kulam (Golden Lotus Pond) within, Madurai, India3 越南顺化安轩方池Square Pond in An Hien Garden House, Hue, Vietnam12387从种植角度看,东南亚的盆栽造园是不得已的选择。

东南亚气候炎热,植物生长极快,稍不留意,树木、建筑便会被藤蔓盘绕,几年时间里,一座经营严整的园林便会退化成热带雨林一般的荒野。

在此条件下,盆栽和微缩景观成了最容易控制的自然形式,也是可操作性强、维护成本较低的造园手法(图4)。

东南亚盆栽的普及,还在于植物复杂的象征意义。

东南亚和南亚树木的象征寓意极多,中国岭南地区人们所共知的富贵竹、发财树(翡翠木或马拉巴栗)等便是如此。

在印度教主导的地区,树木往往还是神祇的象征,如:圣罗勒(Tulsi)本身便以女神Tulsi为名,象征财富和对毗湿奴神的崇拜;芒果树象征肉欲和爱神伽摩天;毗利婆树象征湿婆;杜茹瓦草象征人身象头的财神伽内什;印楝树象征大地母亲;椰子树、香蕉树象征毗湿奴大神的配偶吉祥天女拉克希米女神;众所周知的菩提树,象征毗湿奴或佛陀等等。

植物是神祇的化身,植物的一个片段,便也仿佛神像一般。

因此在东南亚地区,盆栽并不仅仅是审美的对象,它们往往象征着神祇的超自然力量。

供奉某位神祇与供奉某种植物的片段并无不同,而且盆栽还使这些植物脱离了荒野之气,具有了偶像的形式。

这便是东南亚盆栽普及的根本原因。

宗教和象征极大影响了东南亚园林的园林美学。

1)因植物象征意义复杂,东南亚的园林和盆栽不受感官的束缚,不求美观,更不模仿自然,而是像营造神殿一般造园。

换句话说,在受印度影响较深的地方,盆栽大多倾向于“象征”神祇,而在受中国影响较深的越南等地,盆栽才更倾向于“模仿”自然[15]。

2)盆栽的复杂象征影响了盆栽的修剪和造型。

越是接近印度的地方,盆栽的人工修整痕迹越重,有的盆栽甚至将枝叶修剪成圆球状,如“伸手布指”一般,完全没有“模仿自然”的意趣,在泰国称“Mai dat”(图5)。

3)象征影响了盆栽的尺度。

不论在东南亚何地,盆栽尺度都普遍较大,适合“供奉”“崇拜”而非“把玩”“欣赏”[15]。

有的甚至如小树一般,与中国、日本等地尺度小巧的盆栽反差很大。

4)复杂象征也影响了树木的栽植和摆放。

如前文所提到的圣罗勒是印度教史诗中连接天地的圣树,故其盆栽常常被放置在住宅院落的中心。

阿育王树树形高耸宛若神庙,又象征Yakshi女神,故而往往栽植于宫廷园林的中心。

榕树树下常年阴暗,常有死亡和永恒的寓意,故与榕树相关的盆栽位置也大多局限在寺庙、公共广场和墓地之中。

不论如何,承载了如此复杂的象征功能后,园林都已无法单纯“模仿”自然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