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之美,园林]天园之美:伊斯兰园林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园之美:伊斯兰园林艺术
阿拉伯的天园之美
阿拉伯人早先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而居的生活,自然很爱惜水源。水象征着生命,有水就有人可以赖以生存的绿洲,所以阿拉伯人对水和绿洲怀有特殊的感情。这也反映在他们的园林建筑中,形成了伊斯兰园林独特的风格。
最早的伊斯兰园林出现在波斯。公元7世纪,波斯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其园林风格遂被阿拉伯人仿效。波斯地处荒漠高原地区,在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水十分珍贵,而园林又离不开水,所以水就成了伊斯兰园林中最重要的造园要素。为减少水的蒸发,往往是从远处经坎儿井(地下水渠)将山上的雪水引来,或是在附近打井取水。贮水池、水渠、喷泉等各种理水方式都被广为采用,让水慢慢地在园中流动。小水池之间以狭窄的明渠连接,水处在缓缓流动的状态,发出轻微而悦耳的声音,不但使人愉悦,而且可以冷却空气,驱赶蠓虫。如果有足够的高差,水会因重力而形成喷泉。两侧带有步道的沟渠通常比道路要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因灌溉而漫溢一次。
古波斯人认为,世界以十字形划分为四个部分,中心点是生命的清泉。而伊斯兰园林就沿袭了这一格局,从西班牙到印度所有典型的伊斯兰园林,都由十字形水渠划分为四等分,中央是一个喷泉,水就从这里顺着渠道流向四方。
伊斯兰园林的布局大多是一个绿化庭院,其中水景、植物、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阿拉伯作家伊本?凯昆曾这样描绘他看到的一个伊斯兰园林:“庭院里铺着纯白色的大理石,溪水从上面流过,蜿蜒伸展如同一条小蛇。凉亭的屋顶用金色和蓝色的釉砖装饰。园中的树木对称排列成行,鲜花怒放。树木的枝叶提供了浓荫,日夜吹拂着凉爽宜人的微风,风中带着芳香的气味。”园林中的建筑大都建得通透开敞,建筑的装饰多用彩色陶瓷马赛克。最引人注目的是贴在水盘和水渠底部的马赛克,在流动的水下富有动感,在清澈的水池中像镜子一样反光。它们还被用来装饰地面和台阶,效果比大理石要好。栽种的树木多为柏树和悬铃木,选择这些树有特殊的含义:柏树以其常青象征永生和不朽,而悬铃木除能提供绿荫遮蔽外,还意喻吉祥。在阿拉伯人的世界里,园林就是一个充满绿荫的地方,正如一位阿拉伯诗人所说,它们“如同在一个炎热白天后傍晚的一阵微风,如同沙漠中的一口水井”。
西班牙的摩尔式园林
欧洲西南端伊比利亚半岛,今属于西班牙的土地上曾存在过几个伊斯兰王国。这些国家是迁移到这里的阿拉伯人建立的,在历
史上他们被称为摩尔人,因而他们建的园林也被称为摩尔式园林。这些园林是伊斯兰文明高超艺术的代表,而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是其中最美的伊斯兰园林。它位于地势险峻的山上,由一连串绿化院落组成。建筑物除居住部分外大都是敞开的,室内室外彼此贯通,透过重重游廊、门廊和马蹄形拱券甚至能看到远处的群峰。通过水渠把水引到阿尔罕布拉宫各处,整座宫苑充满了绿洲的情调。宫殿的窗户将周围的风景框入其中,看起来像一幅幅精美的细密画。西班牙造园大师卡萨?瓦尔德斯侯爵形容说:“那里的主角是水的潺潺声和时刻都在变化的光线。每逢月圆之夜,那里的美达到极致,饱含着茉莉花和柑橘花香味的空气,能把人熏醉。”
摩尔式园林是阿拉伯文化东扩的产物,是诸多文明相互交融的结果,在布局上具有波斯园林的特点,在建造技术上又借鉴了古罗马的结构和做法,而在园林装饰上则运用陶瓷马赛克和细密画的形式,带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
印度的莫卧儿园林
公元14世纪伊斯兰园林达到极盛。都城在中亚撒马尔罕的帖木儿帝国宫殿中就建有精美的御花园。帝国的统治者帖木儿经常在园中举行盛大的宴会。从西班牙来的使臣克拉维约曾记述,在御花园中,“我们发现它被高墙所围合,周长约5公里。我们注意到除了缺少柠檬和香橼木外,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果树。五排高大而遮荫的大树种植在林荫大道两侧。这条林荫大道将水池和通向它们的小路连接在一起”。而在帖木儿的一座行宫中,“宫殿四周为池水环绕,花园布置之美丽,为他处所未曾见”。据说在帖木儿出征或是离开首都时,这些园林还向臣民开放,普通民众也可在里面游玩甚至摘取果实。
以后,伊斯兰园林的风格演变为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园林。莫卧儿王朝的创建者巴布尔是帖木儿的后裔,他承继了先祖的造园风格。他熟悉四分式的伊斯兰园林格局,重视引水灌园。在回忆录中他这样描述建园的过程,“开始时挖了一口深井,引出水来好洗热水浴。在这里种下罗望子树,挖好八角形的水池,之后再挖大池,四周修上围墙,再在外层的居住地前面修了水池和会堂,然后是修建私人房舍。按照顺序和对称的原理造好园林后,在每个角落建了花圃,种了排列整齐的水仙。”他在杰拉拉巴德附近建了一座诚实园,园的西南角有个水池,四周种着柑橘树和石榴树,它们整体又被大片的酢浆草圈围起来。有一幅细密画描绘了他指导修建这座花园的情景:园中有两位工匠在测定路线,另一位建筑师拿设计图给他看。花园中央是一个方形水池,向四
面引出水渠,将下沉式的花圃分割为相等的四块。印度莫卧儿园林中的水景具有装饰、沐浴、灌溉三种功能,它们即是荡漾着清新凉爽气息的泉池,也是进行沐浴净身的浴池,还是培育浇灌植物的贮水池。
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克什米尔河谷是莫卧儿王朝修建离宫园林的理想之地,这里可以摆脱印度让人难耐的暑热。有位莫卧儿国王在日记中写道:“克什米尔是一个永恒春天的园林,有悦目的花圃。它可爱的草地和迷人的瀑布远非人类笔力所能形容。这里有奔流不息的溪水和无以数计的喷泉,眼力所及之处皆是一片青葱。红色升腾起来,紫罗兰和水仙自行生长,在田野当中有各种各样的花和发出甜香的药草。”克什米尔的水景也有其特殊之处,由于当地水源丰富,在造景时就设计让水流在石砌坡道台地不停下落而形成跌水,以此呈现出多样的景象:有时水会闪光,形成一层透明的水帘,隐约显现出隐藏在后面的景色;有时水又变成飘动的喷雾,或是微微闪动,发出溅落的声响。造园者还在台地边缘设置石头长凳,让水从下面穿过,以增加兴味。
泰姬陵是印度陵墓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它濒临朱木拿河,是沙贾汉国王为爱妃泰姬?玛哈尔建造的一座优美的陵园。泰姬陵建成后,沙贾汉在自己宫殿的阳台上天天眺望这座陵墓,以怀念美丽而早逝的王后,1666年他死后也被安葬在这座陵墓中。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形容泰姬陵是“历史面颊上挂着的一颗泪珠”。与其他陵园不同的是,泰姬陵没有将主要建筑物建造在庭园中心,而是建在通往巨大圆拱形天井的大门之外。这就将整个园林展现在墓前,使园林本身的完整性得到保证,同时也为观赏高大的陵墓建筑提供了适当的距离。
泰姬陵以长方形的池水为中心,开辟了与水渠垂直相交的大庭园,迎面而立的大理石陵墓倒映在一池碧水之中。主体建筑建在高台上,顶部是穹顶圆塔,四周体量稍小的尖塔侍立左右。庭园部分以建筑物的轴线为中心,取左右均衡、单纯素淡的布局方式。一条宽阔的十字水渠将花园一分为四,每片花园又被十字小路一分为四,共有16个圆形花圃。花园里的小路被浓荫覆盖,里面全是草地,还种有成排的树。草地比道路低,属于下沉式。在十字渠的中心建了一个高于地面的白色大理石喷水池。纯白的陵堂配以绿荫覆地,园林天光水色交相辉映,给人以简洁明净、清新典雅的感受。沙贾汉用波斯文在陵墓中写了一首诗:“像天国一样光明灿烂,芬芳馥郁,仿佛龙诞香在天国洋溢;这是我心爱的人儿胸前花球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