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8-2019年度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长
教学难点
会数正方体的12条棱分成3组,有规律的数,理解每一组棱的长度与长、宽、高的关系。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方法
小组学习法
预习作业
1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什么叫长方体的棱,长宽高是怎么规定的?正方体呢?
生:……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面、顶点、棱的特征。
指出面、棱和顶点。
师:生活中这样的物体有很多,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像老师这样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指名发言要更多倾向于学困生。
生:上面有平平的面,还有边和尖尖的角。
师:这个平平的面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之间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称)教师板书。
生:……
师:说说你的怎么数的?它们的棱各有什么特点呢?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你能把它们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吗?
整理特征。
名称 面 顶点 棱
正方体 6个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 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这样放着谁能说出它的长、宽、高?如果这样放呢?(变换不同的方向说出)
师:你们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吗?
师:你能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吗?
三、巩固新知。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师: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那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叫做正方体的棱长。
练一练第二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内容?
拿出正方体物体:你们指出面、棱和顶点吗?(学生没有的可让学生看老师的到前面来指)
再让学生指一指长方体的 面的特征。
师:数一数长方体有几 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么数的?这些面有多少特征?
生:长方体有6个面、正方体有6个面。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数)
生:……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师:你用什么办法验证你的猜测呢?(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
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体会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突出学习的重点
检验刚才学到的知识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2、认识面、棱、顶点及长、宽、高、棱长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生用一定的方法验证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生:我用算的方法来验证……
生:我用剪的方法验证,是这样做的……
生:我用画的方法……
顶点、棱的特征。
师:观察用细棒和珠小棒、多少颗珠子?(珠子也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所用的小棒就相当于“棱”。)
生:正方体用了8颗珠子12根小棒,证明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
课题:长方体、正方体(书34、35页)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的,重点是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长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难点是会数正方体的12条棱分成3组,有规律的数理解每一组棱的长度与长、宽、高的关系。教学时,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交流的空间,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出示实物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师:同学们请看,这些物体你们认识吗?你能从中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吗?生汇报,教师进行分类。
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墨水瓶……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生:牙膏盒的形状是长方体,骰子的形状是正方体的。
学生先自己整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表格,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不同的地方是……
学生汇报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生:……
认识长、宽、高。
师:相交于一个顶点有三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课前准备
课前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的物体(或是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子。
教学过程
教学版块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第一版块:检查或铺垫,融入课堂阶段
(5分钟)
第二版块:
自主+合作,探索尝试阶段
(15分钟)
第三版块:
反馈交流,达成共识阶段
(5分钟)
第四版块:
巩固拓展,提升发展阶段
(10分钟)
一、谈话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