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数期中复习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总结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1米=100厘米。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填空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2、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3、量一个物体时,厘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4、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二、填上“>”“<”或“=”。

35厘米25厘米5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20厘米2米5米50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3. 教室宽6()4. 一棵树高3()5.小明的身高130()6. 操场长80()四、画一画。

1、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2、请你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计划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计划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计划教案第一章:数的认识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对100以内整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和数数能力。

2. 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3. 复习加减法运算,能正确进行100以内的加减计算。

教学内容:1. 复习数的读写,通过游戏和练习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 复习数的比较大小,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题加强理解。

3. 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通过例题和练习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活动:1. 设计数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 设计比较大小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强理解。

3. 设计加减法运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评价:1. 通过数数游戏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程度。

2. 通过比较大小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数的比较大小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加减法运算练习题检查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运算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几何图形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对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学会用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和组合。

3. 复习测量和比较几何图形的大小方法。

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名称,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讲解。

2. 学习用基本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和组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复习测量和比较几何图形的大小,学会使用尺子和量具。

教学活动:1. 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辨认基本几何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设计拼图游戏,让学生用基本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和组合。

3. 设计测量和比较大小活动,让学生使用尺子和量具来测量和比较几何图形的大小。

教学评价:1. 通过实物和图片,检查学生对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程度。

2. 通过拼图游戏,检查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拼图和组合能力。

3. 通过测量和比较大小活动,检查学生对几何图形大小测量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计量单位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对常用计量单位的认识,包括长度、面积、体积等。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一、数字和数量1. 数字的认识:0、1、2、3、4、5、6、7、8、9。

2. 数的大小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3. 数的组成:十、百、千的概念。

4. 数的读法:学会正常读数,如123读作“一百二十三”。

5. 数的数量:认识并掌握各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数的运算1. 加法:- 数的相加概念。

- 加法口诀:1+1=2, 2+1=3, 3+1=4, ...- 连加口诀:1+2+3+...+10=55。

2. 减法:- 数的相减概念。

- 减法口诀:3-1=2, 4-1=3, 5-1=4, ...。

- 连减口诀:10-1-2-3-...-10=0。

3. 数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三、长度、面积和体积1. 长度:- 长度的概念:如:长、宽、高。

- 常用单位:厘米、米、公里。

- 长度的读法:如:12cm读作“十二厘米”。

2. 面积:- 面积的概念:长和宽的乘积。

- 常用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公里。

- 面积的读法:如:20平方厘米读作“二十平方厘米”。

3. 体积:- 体积的概念:长、宽和高的乘积。

- 常用单位:立方厘米、立方米、立方公里。

- 体积的读法:如:30立方厘米读作“三十立方厘米”。

四、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直线、曲线、封闭图形的认识。

-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和特征。

2. 立体图形:- 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认识和特征。

- 学会判断不同立体图形的形状和数量。

五、时间和钟表1. 时间的认识: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的概念。

2. 钟表的认识:学会读钟表。

3. 时间的计算:学会算出时间间隔。

以上即为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的知识点。

同学们应该认真复习和掌握这些内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祝你们学习进步!。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应用题专项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应用题专项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应用题专项练习1、爸爸今年35岁,比小明大28岁,小明今年多少岁?2、周日,小明和他的4个同学去动物园玩,动物园的儿童票是每张5元,他们带30元去,买票的钱够吗?3、小红折纸鹤(hè),前3天每天折4只,后来又折了5只,她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4、爸爸今年34岁,比小红大27岁,小红今年多少岁?(3分)口答:小红今年()岁。

5、鸭蛋有26个,鹅蛋比鸭蛋少13个,鹅蛋有多少个?(3分)口答:鹅蛋有()个。

6、妈妈买了一件57元的上衣和一条38元的裙子。

一共花多少元钱?口答:一共花了()元。

7、公共汽车上原来有38人,中途到站时下去14人,又上来了23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口答:车上现在有()人。

8、一班有35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多6人。

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口答:二班有()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参加。

9、手工课上,小明做了6颗幸运星,小红、小东和他做得一样多,他们一共做了多少颗幸运星?10、小玲、小英和小涛每人都有6张画片,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张)11、一双球鞋21元,一双布鞋比一双球鞋便宜9元,一双布鞋多少元?□○□=□(元)12、小猪在一次计算中,把被减数36写成了26,结果的40.请问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几?13、有36棵树,每行栽6棵树。

可以栽多少行?□○□=□( )解决这道题你用的乘法口诀是。

14、小红看一本书,已经看了54页,还有28页没看,这本书有多少页?□○□=□( )15、小明买6个皮球36元,每只皮球多少元?□○□=□(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课件

蛋 糕 3元
巧克力 5元
(1)王华买了3盒(hé)薯(shǔ)片,一共要付多少钱? (2)小云买4块蛋糕,要花多少钱? (3)小红买了2盒巧克力和1盒饼干,一共要付多少钱?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期中复习
10
24
36
4
14
9
11
6
2
65
12
35
6
30
31
口算题 58﹢7﹦ 60- 25﹦ 6 × 5 = 23﹢8﹦ 5 × 2﹦ 4 × 6﹦ × 3﹦ 6 × 6﹦ 1 × 4﹦ 3× 4+2﹦ 2+3 ×3= 8-2 ×3=
6×3=18(元)
答:一共要付18元。
3×4=12(元)
答:要花12元。
5×2+4=14(元)
答:一共要付14元。
答:还剩13辆。
3、王老师去书店买书,用去24元,还剩6元,她带了多少钱? 4、公路边种了两排树,每排12棵,一共种了多少棵?
24+6=30(元)
答:她一共带了30元。
12+12=24(棵)
答:一共种了24棵树。
饼干 4元
薯片 6元
2×5=10
5×2=10
6×4=24
4×6=24
4×5+3=23
4×6-1=23
在 里填上“﹥、﹤、=”
01
90厘米 8米 30厘米 4米 40厘米 75厘米
02
1米 50厘米 60厘米 37厘米 1米 100厘米
03
加法: 乘加: 乘减:
3、画一个小于直角的角
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画3个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计划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计划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计划教案第一章:数的认识复习教学目标:1. 复习1-100的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

2. 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他们对数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数数:让学生通过数数的方式,巩固他们对1-100的认识。

2. 数的读写:复习数的读写规则,提高学生的正确读写能力。

3. 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练习,让学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活动:1. 数数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看哪组数得最快最准确。

2. 数的读写练习:学生互相练习读写数,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数的大小比较练习: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练习,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作业布置:1. 数数练习:让学生回家后数数家庭成员,看谁数得最快最准确。

2. 数的读写练习:让学生回家后互相练习读写数,家长进行指导和签名。

教学评价:1. 通过数数游戏,观察学生的数数速度和准确性。

2. 通过数的读写练习,观察学生的读写准确性。

3. 通过数的大小比较练习,观察学生的比较能力。

第二章:数的运算复习教学目标:1. 复习1-100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加法、减法、加减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复习1-100的加法运算,让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2. 减法运算:复习1-100的减法运算,让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规则。

3. 加减混合运算:复习1-100的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规则。

教学活动:1. 加法运算练习:学生进行1-100的加法运算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2. 减法运算练习:学生进行1-100的减法运算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加减混合运算练习:学生进行1-100的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作业布置:1. 加法运算练习:让学生回家后进行1-100的加法运算练习,家长进行指导和签名。

2. 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回家后进行1-100的减法运算练习,家长进行指导和签名。

数学期中复习题二年级上册

数学期中复习题二年级上册

数学期中复习题二年级上册一、基础知识点回顾1. 数的认识- 认识100以内的数,能正确数数和比较大小。

- 理解数位的概念,包括个位、十位。

2. 整数的加减法- 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

- 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进位和借位。

3. 乘法的初步认识- 理解乘法的含义,如2×3表示3个2相加。

- 掌握1到5的乘法口诀。

4. 除法的初步认识- 理解除法的含义,如6÷2表示将6平均分成2份。

- 掌握简单的除法问题。

5. 几何图形-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

- 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

6. 长度单位- 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

- 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7. 时间单位-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 学习钟表的读法。

二、计算题1. 加法计算- 13 + 56 =- 47 + 32 =- 89 + 21 =2. 减法计算- 78 - 23 =- 54 - 17 =- 98 - 45 =3. 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18 - 9 + 6 =- 23 + 15 - 7 =4.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93 - 47 + 26 =- 78 + 35 - 12 =5. 乘法计算- 3 × 4 =- 5 × 2 =- 4 × 6 =6. 除法计算- 12 ÷ 3 =- 24 ÷ 4 =- 15 ÷ 5 =三、应用题1. 小明有36个苹果,他分给4个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3. 小华有5支铅笔,每支铅笔用了2分钟,他一共用了多长时间?4. 一个班级有24个学生,如果每个学生分到3本书,那么一共需要多少本书?5. 一个圆形的半径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6. 小红有40元钱,她买了3个玩具,每个玩具10元,她还剩多少钱?四、图形题1. 画出一个正方形,并标出它的四个角。

上海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期中试卷复习试卷全套

上海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期中试卷复习试卷全套

上海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期中试卷复习试卷全套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共30题)1.56里面有()个8。

2.72÷8=(),读作()。

3.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4.4个6相加的和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5.计算3×8和24÷3时都用口诀()。

6.一个三角形有()个角,一个长方形有()个直角。

7.1米=()厘米,500厘米=()米。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约18()。

操场跑道长约100()。

数学书长约26()。

9.比36多9的数是(),比45少7的数是()。

10.3个5相加的和是(),再加上1个5是()。

11.8×()=48,()×7=42。

12.有18个苹果,每3个放一盘,可以放()盘。

13.5+5+5+5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14.小丽面向北站立,她的后面是()方,左面是()方。

15.按规律填数:8、16、24、()、32、()。

16.30里面有()个6,()个5相加的和是20。

17.被除数是24,除数是4,商是()。

18.一支铅笔长约15(),一棵大树高约10()。

19.有24朵花,每4朵扎成一束,可以扎成()束。

20.在〇里填上“>”“<”或“=”。

4×6〇3054÷6〇972÷8〇82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2.3×6=18,读作(),其中3和6是(),18是()。

23.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24.5个9相加的和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25.小明有20块糖,给了小红5块后,两人的糖一样多,小红原来有()块糖。

26.从36里面连续减去6,减()次后结果是0。

27.42是6的()倍,()的8倍是56。

28.一个数是7,另一个数是它的6倍,另一个数是()。

29.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篇一」一、复习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复习目标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三、复习重点、难点重点: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难点:画直角,2-6的`乘法口诀运用四、复习的具体措施1.根据孩子的具体学习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2.提高孩子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速度,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习,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在复习巩固的同时,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复习效率。

4.注重孩子的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孩子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家长和老师指导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定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6.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习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六、复习时间安排在均衡各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的基础上,可侧重一点时间去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表内乘法两个知识点。

建议家长和老师们可参考以下帮助孩子们来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篇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一、复习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二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二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二套目录: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一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二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一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四、解决问题(应用题)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4、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①…….和……一共…….?②……比……..多多少/几……?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5)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X3=6或3X2=6.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X3=12或3X4=124X3=12或3X4=12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X3=18读作:“6乘3等于18”.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4X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乘数X乘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8、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加法:3+3+3+3+2=14乘加:3X4+2=14乘减:3X5-1=149、“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X4=12或4X3=12)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X几.如:2和4相乘用2X4=8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X几.如:2个8相乘用8X8=6410、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X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X5=15)或(5X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3X5=15读作:3乘5等于15.5X3=15读作:5乘3等于15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8、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加法:3+3+3+3+2=14乘加:3X4+2=14乘减:3X5-1=149、“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X4=12或4X3=12)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X几.如:2和4相乘用2X4=8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X几.如:2个8相乘用8X8=6410、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X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X5=15)或(5X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3X5=15读作:3乘5等于15.5X3=15读作:5乘3等于15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二一、复习内容长度单位,10以0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复习目标1、掌握10以0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熟记2-的6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3、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4、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三、复习重点、难点重点:10以0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难点:画直角,2-的6乘法口诀运用四、复习的具体措施.根据孩子的具体学习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2.提高孩子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速度,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习,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在复习巩固的同时,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复习效率.4注.重孩子的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孩子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5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家长和老师指导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定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6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习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六、复习时间安排在均衡各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的基础上,可侧重一点时间去复习10以0内的加减法和表内表内乘法两个知识点.建议家长和老师们可参考以下帮助孩子们来复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期中复习|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期中复习|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期中复习|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针对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复习第18章的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0、加减法运算、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认识货币、时间认识、空间认识以及数据处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期中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100的数字认识、加减法运算、长度和面积单位、货币、时间、空间和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的逆运算,长度和面积单位的换算,货币、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教学重点:加减法运算的熟练应用,数字1100的认识,长度和面积单位的运用,货币、时间和空间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计算器、货币模型、时间工具、空间模型。

学具:学生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几何模型。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复习内容,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5个香蕉,请问小明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运算。

2. 知识梳理(10分钟)分别对第18章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如:数字1100的认识、加减法运算、长度和面积单位、货币、时间、空间和数据处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如:加减法运算的逆运算、长度和面积单位的换算、货币、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加减法运算、长度和面积单位的换算、货币、时间和空间的认识等。

5. 小组讨论(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关键公式、例题解析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色笔将数字1100进行分级,并说出每个分级的特点。

2. 做练习本上的加减法运算题,巩固加减法运算的熟练程度。

3. 观察生活中的长度和面积单位,如:书本的长度、教室的面积等,并尝试进行换算。

4. 设计一道关于货币、时间或空间的认识题目,与同学分享。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期中复习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期中复习教案

机动课:期中复习(1)教学内容:补充练习教学目标:1. 使学生主动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算式,学会加减混合的笔算,掌握用竖式笔算的过程,并能灵活应用口算和笔算正确地进行计算。

2.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3. 解并掌握分析题意的方法,能正确列出综合算式,并能根据题目中的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计算练习1.口算25+49= 40+20+18= 2+28+57=43-27= 31+26+6= 34+6+28=80-20-10= 56-16-20= 9-19-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答案。

2.在=(5×1分)20 13+38 49 3075 46+623.列式计算29+27+26= 80-26-28= 38+52-33=29+27+18= 20+42-38= 80-34-26=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提问:你用口算了吗?各在哪一步用的口算?指出:有时候算出第一步得数后,发现继续计算能用口算的,也可以用口算使计算更快一些。

二、操作练习先画一画,再解答。

(1多3个,△有()个。

(2)在横线上画2有()个。

△△△△△△△△△学生按第(1)题要求完成画一画,并填一填,列出算式。

交流:你是怎么画的?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用加法算?学生完成第(2)题,指名一人板演。

交流:为什么只画7个?为什么这里用减法算?三.解决实际问题1.动物园里有24只黑熊,白熊比黑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2. 小林、小白和小红去采草莓。

小白采了25个,小白采了35个,小红采了27个,他们一共采了多少个草莓?3.商店有72个玩具汽车,第一天卖出去18个,第二天卖出去22个,还剩下多少个玩具汽车?4.公交车上原来有45人,下去18人,又上来16人,现在公交车上有多少人?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重点复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重点复习题

二年级上册期中重点复习题一、单选题1.最接近1厘米的是()。

A.图钉的长度B.液晶电视机的宽度C.铅笔盒的长度2.用尺子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的正确画法是()。

A.沿尺子上的刻度1画到8B.沿尺子上的刻度0画到8C.沿尺子上的刻度8画到103.1米长的铁丝和100厘米长的彩带相比,()。

A.一样长B.铁丝长C.彩带长4.一条绳子剪掉40厘米后还剩60厘米,这条绳子原来长()。

A.20厘米B.90厘米C.1米5.比64少18的数是()。

A.82B.46C.736.一根铁丝长50米,第一次用去25米,第二次用去15米,一共用去()米。

A.40B.10C.907.最大的两位数减最大的一位数,差是()。

A.9B.90C.818.三角板中最多有一个()。

A.钝角B.锐角C.直角9.下列图形是()。

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是角10.一盒月饼有8个,_________,一共有几个月饼?()请你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使这道题目可以用8×5=40(个)来解决。

A.妈妈买了5盒B.小胖吃了5个C.妈妈买了5个11.两个因数都是7的算式是()。

A.7÷7=1B.7÷1=7C.7×7=4912.积是12的算式是()。

A.18-6B.6+6C.6×2二、判断题13.因为2+2=2×2,所以2+5=2×5。

()14.两个6相乘,积是12。

()15.作业本封面的直角比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小。

()16.钝角一定大于锐角。

()17.红领巾中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18.从直尺上的刻度“2”爬到刻度“6”,爬了6厘米。

()19.小红身高80米。

()20.100厘米长的铁丝比1米长的绳子要长。

()三、填空题21.左图中有个锐角,有个直角,有个钝角。

22.拿一张长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两条折痕可以形成个角。

23.85比91少,比62多8的数是。

比24多19,56比少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会列式 1、4和7相乘的积是多少?
4×7=28
2、5个8相加是多少?
5×8=40
3、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 因数是5,积是多少?
4×5=20
4、两个因数都是9,积 是多少?
9×9=81
小朋友,你们能算出我有 几个孩子吗?
3
3
3
3
3
3
6 6
6
6 ×3 = 18 或 3 × 6 = 18 算式:________________ 三六十八 口诀:________________
一共有多少 片叶子?
2+2+2+1=7(片) 2×3+1=7(片) 3×3-2=7(片)
4+4+3=11(个) 2×4+3=11(个) 3×4-1=11(个)
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5+5+5+1=16(个) 3×5+1=16(个)
一共有多少个玉米?小动物找源自家15 204 6 5
3×2+2= 4×3+3= 3×4+1= 2×4+4= 1×4-3= 4×4+4=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7×9=63 8×9=72 9×9=81
二 ( 2 救 救) 我班 们的 吧小 朋 们 ,
开火车! ① 二( 五)一十
2×5=10(只)
2×4=8(只)
3×3=9(只)
小动物们应怎样过河?
每只小兔拔5个
, 3 只小兔拔 15 个。 7只小兔拔35 个。
9只小兔拔 45 个。
( )里最大能填几?
( )×6<40
6
( )×5<26 5
( )×4<15
3
( )×5<12
2
9 × 8 7 × 6 5× 59 × 8 2+2 × 8 5 × 4 × 8-5 6+4 9 × 7 9×2 3×6+2 8×4-10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7×7=49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九)十八
根据口诀说出算式:
找规律!
56 7 8 45 5 9 或9 5
42 6 7 或7 6
72
8 或9 9 8
54 6 9 或9 6
28 4 7 或7 4
在○里填上“+”“-”或 “×” × 9=27 3○ + 4=8 4○
8- ○2=6
×8=40 5○
填空
6×( )=36
6
(6)×4=24
一共有多少人?
7 × 8=56(人)或8 × 7=56(人)
2元 买6个 买3个
8元
3元 5元 需要(12)元钱
需要(24)元钱
买4支 买9个
需要(20)元钱 需要(27 )元钱
小朋友们, 谢谢你们救了我们!
4
24
6 18
8
16
36
12
找一找,上面的数是哪些口诀的得数?
你知道吗? 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 在我国二千多年前就有了。 那时把口诀刻在“竹木简” (如图),是从“九九八 十一”开始的。所以也叫 “九九歌”。七百多年前 才倒过来,从“一一得一”开始。我们现 在学的乘法口诀有45句,叫“小九九”。 有的地方用81句口诀,叫“大九九”。
生活中的乘法口诀
• • • • • (1)不管三七二十一 (2)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仙丹 (3)你这个人四四一十六 (4)唐僧西天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 (5)六六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张姨、李嫂、王大妈,
三 人 街 上 去 买 瓜。
张 姨 买 了 一 十 八, 李 嫂 买 了 六 乘 五,
王 大 妈 买 了七乘七, 三人一共买了多少瓜?
脑 筋 蹦 极
根据每组题中的两个等式,想一想 □和▲各代表什么数?
⒈ □×▲ =18 □-▲ = 7 ▲ =( 2 ) □ =( 9 )
⒉ □+□+□+□ = 28 □+▲ = 11 ▲ =( 4 ) □ =( 7 )
新课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4×3+4=
4×4-4=
2×3-3= 5×3+2=
三( 七)二十一 一(九 )得九 四( 八 )三十二 八九(七十二 ) 六六(三十六 ) 一( 四 )得四

五五(二十五) 三( 八 )二十四 一( 六)得六

三三得( 三(


六)十八
一(七 )得七 四五( 二十 ) 七八( 五十六 ) 四七( 二十八) 二(
二十四 ) 四六(
八八(六十四 ) 七九(六十三 ) 二(四 )得八
1 9 的 乘 法 口 诀
复 习 与 应 用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一五得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13
3
2
8
12 1
1
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一五得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9= (3 ) ×( 3 )
1 × 9或 9 × 1
12=(2 )×(6)

6×2
3× 4
或 4×3
将下列式子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计 算。 30 6+6+6+6+6 =( 5 )× (6 )= ( )
或 6 × 5 = 30 21 7+7+7 =(3 )× ( 7 )= ( ) 或 7 × 3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