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 第11单元 世界经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42年5月,面临经济窘境的中国政府拟定了《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办法》,认为要实现战后自由贸易,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等目标,金融上必须稳定各国货币价值和汇率,赋予国际银行管理国际金融事务的权力。
这说明()
A.中国积极参与主导战后国际经济体系
B.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有其必然性
D.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解析:选C。
二战期间,中国经济遭受战争破坏,国民政府出于为中国创造良好国际环境以及战后经济重建的考虑,拟定了《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办法》。
这说明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是人类经历战争洗礼后的必然选择。
2.(2016·江西赣州高三适应性考试)当今世界贸易分成几类:一类为美国出口金融产品,印钞票、“生产”股票、债券……美国生产100美元的成本是5美元,利润为95美元……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各国拿着美元但不到美国买东西,美元永远在美国境外流通。
材料反映了()
A.美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国际货币
B.美国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
C.美国利用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操纵世界经济
D.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解析:选B。
美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国际货币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了美国依靠出口金融产品,印钞票、“生产”股票、债券赚取利润,反映了其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操纵,故C项错误;材料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故D项错误。
3.(2016·河北保定高三摸底考试)2014年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
双方支持对世界银行投票权结构进行定期审议,美方承诺尽快完成对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执行董事会改革方案的国内审批。
这表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为解决二战后世界贸易争端而设立
B.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C.长期被欧美垄断的局面将有所改观
D.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信息“支持对世界银行投票权结构进行定期审议”“尽快完成对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执行董事会改革方案的国内审批”,可知两大组织被欧美垄断的局面将有所改观,故C项正确。
4.(2016·陕西商洛高三教学质量检测)1948年以来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多种。
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这主要是由于()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D.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解析:选D。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在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是与货币金融有关,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各国关税降低,世界贸易总额增长,这与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有关,故D项正确。
5.(2016·河北保定高三摸底考试)读下图:2000年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比较(百万美元)
从图示可以看出()
A.区域间贸易增长率超过区域内贸易增长率
B.区域内贸易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出口总贸易中重要性降低
C.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流量明显高于区域间贸易流量
D.区域间贸易的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同期的全球贸易增长率
解析:选C。
从图中的数据只能计算出区域间贸易进出口情况,无法计算增长率,故A、D项错误;区域内贸易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出口总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从图计算可知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流量明显高于区域间贸易流量,故C项正确。
6.(2016·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经过长时间的迟疑之后,英国虽然有引以自豪的岛国独立传统,但还是决定加入这一组织,同样加入进来的还有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
20世纪90年代中期,芬兰、瑞典和奥地利也加入进来。
”该组织的出现() A.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
B.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政府
C.制定了关税壁垒政策
D.标志着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解析:选A。
从材料中先后加入该组织的国家都是欧洲国家可得出该组织是欧共体(欧盟),欧共体(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各国之间的协同合作,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故A项正确。
7.(2016·福建宁德毕业班质检)出现下表所示贸易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墨西哥对美国出口额统计表(部分)
A.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B.墨西哥的出口规模在扩大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解析:选D。
题中体现的是墨西哥对美贸易状况,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应该在墨西哥自身,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在自由贸易区内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可减免关税,有利于墨西哥货物大量出口美国,故D项正确。
8.(2016·河北邯郸高三摸底考试)1994年《APEC经济领导人共同宣言》提出“不晚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完成我们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
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
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经济不迟于201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
这表明APEC成员国()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B.反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C.坚持互利互惠的原则
D.通过法律确立长远目标
解析:选A。
实现目标的执行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这表明APEC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故A项正确;APEC主张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APEC成员国之间坚持互利互惠的原则,故C项错误;《共同宣言》并非法律文件,故D项错误。
9.(2016·长春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2月12日报道,WTO 日前的一份专家小组报告指出,欧盟对中国输欧螺丝和螺栓采取一刀切国别关税的做法,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
这说明()
A.世贸组织有利于规范世界贸易活动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确立
C.欧盟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解析:选A。
材料讲世贸组织从维护公平权益的立场出发维护了中国利益,这说明世贸组织对规范世界贸易有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
10.(2016·江西赣州高三摸底考试)1996年,由于泰国经济形势恶化,泰铢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
次年,在国际投机资本的连续攻击下,泰国中央银行保持泰铢稳定的努力归于失败,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当日泰铢汇率狂跌20%,一场席卷东南亚乃至韩国、日本的金融危机爆发了。
这说明()
A.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不利于第三世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C.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得更恶劣
D.全球化推进背景下要加强经济安全意识
解析:选D。
由泰国经济恶化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其他国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为了免受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必须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才能稳定本国经济发展。
11.(2016·江西新余高三统考)下图材料中的时间轴所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A.工业文明进程中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变化
B.西方殖民扩张不断发展深入的历史进程
C.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的过程
D.经济的全球化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解析:选D。
经济的全球化事实上从新航路开辟就开始了,但是在早期殖民时代完全是以西欧殖民者赤裸裸的暴力劫掠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弱肉强食呈现出来的,此时的全球化是无序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主导全球化的工业国开始强调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构建,秩序是共同利益的实现前提,全球化开始向规则靠拢,二战后的关贸总协定吸取了大萧条时期保护主义的教训,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方面的秩序建设,20世
纪90年代建立的世贸组织则顺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强化了全球贸易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故D项正确。
12.(2016·浙江六校高三联考)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
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
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
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加入世贸,融入全球经济
解析:选D。
开放浦东是对外开放的步骤,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技术和资金,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包产到户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的是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简政放权反映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加入世贸,市场规模的扩大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奇迹,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016·苏北四市高三模拟)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直是主导货币,国家的兴盛就能促使本国主权货币上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席之地,得到足够的话语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
……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2014.07.23 材料二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
……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材料三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超越了美元。
——《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材料四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
……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
——林跃勤《金砖银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注:2014年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同意以相同的出资比例成立一家旨在向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
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9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
这对美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8分)
(3)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变化。
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9分)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1)第一小问回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第二小问回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美国和对世界的影响。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是在20世纪70年代,此时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出现滞胀危机;另一方面是由于西欧、日本的竞争。
第二小问对美国影响从材料二“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来归纳。
对世界的影响则是造成世界金融秩序混乱。
(3)第一小问,材料三反映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材料四表明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答案:(1)表现: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实践:美国通过该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2)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西欧、日本的竞争。
影响:对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对世界: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
(3)变化: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或国际货币多元化);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
趋势: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14.(2016·山东聊城高三模拟)世界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由原始、孤立、分散的历史发展成为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初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表现。
(8分)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展开激烈而残酷的关税战、倾销战争、货币战。
直到二战结束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2)二战后“这一局面”得以改变。
试以20世纪40年代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8分)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10分)
解析:(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期间世界联系日益紧密表现在各地区、国家的交往更加频繁,人口流动不断加速,而且发达国家与落后地区的国际分工更加明显,后者日益从属于前者。
(2)二战后为了改变世界贸易货币体系的混乱局面,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新的货币金融体系,关贸总协定建立了新的贸易体系。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围绕材料三中史实体现出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及所学知识作答,如区域集团合作领域在扩大;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世贸组织标志着国际贸易日益规范化、法制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经济。
答案:(1)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分工日益深化;殖民体系逐步确立;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国家间交往日益频繁;人口流动不断加速。
(任答其中四点即可)
(2)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维持了国际货币的稳定,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国际贸易体系,推动各国开放市场,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
(3)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同时进行;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合作领域逐步由单一向多种领域扩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协商谈判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任答其中五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