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新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新苏教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A.用皮肤呼吸B.肺不够发达
C.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D.体温不恒定
2、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运输氧气 B.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养料 D.运输废物
3、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
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⑤
4、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既是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B.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番茄果实的表皮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D.它们的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5、海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A.肛门B.口C.胞肛D.体壁
6、绿豆粥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

从结构层次上看,其原料绿豆属于植物体的()
A.细胞B.器官C.组织D.系统
7、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身体呈流线形是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B.皮肤覆盖角质的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C.具有两对翅、三对足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D.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征
8、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9、一个动物细胞分裂产生了两个子细胞,以下关于子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A.可能继续分裂B.可以持续长大
C.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D.结构和功能始终相同
10、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D.蚯蚓能疏松土壤
1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
12、发现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依据是()
A.是否有口B.是否有肛门
C.身体是否分节D.体表是否有黏液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A.阳光→草→兔→狼B.草→昆虫→青蛙→蛇
C.蛇→青蛙→昆虫→草D.草→蝗虫→鸟→细菌和真菌
14、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A.打“呵欠”会传染B.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同学想睡觉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15、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
()
A.动脉和神经B.静脉和动脉
C.动脉和静脉D.动脉和毛细血管
16、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身体分部 B.足和触角分节C.具有外骨骼D.具有足和翅
17、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为合理的是()A.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B.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
C.馒头、红烧鱼、摊鸡蛋、玉米粥
D.米饭、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
18、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肠液B.胆汁C.胃液D.胰液
19、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当外界气体进入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肋间肌肉舒张B.胸廓容积减小
C.肺内气压增大D.膈肌收缩
20、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

”依据是光合作用:()
①消耗二氧化碳②产生氧气③消耗水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21、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是()
A.冬季叶片凋落B.植物种类丰富
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D.终年高温多雨
22、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子种皮的是()
A.胚芽B.胚轴C.胚根D.子叶
2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

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
B.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C.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D.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24、若人体血糖长期较高,可能分泌不足的激素是()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2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 B.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
C.只有光影响鼠妇的生活 D.在一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人体一旦缺乏_______时会患夜盲症、干眼症.
2、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_____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_____。

3、植物的果皮由__________发育而来,种子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来,胚由
_________发育而来。

4、根的生长主要是_______细胞的分裂和_______细胞伸长的结果.
5、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

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

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 ACDF 和 BE 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

(2)请写出动物 A 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____。

(3)比较 B 和 E 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____;动物 E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

(4)动物 C 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____。

(5)动物 D 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动物 F 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

(7)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繁多,如图为生活中常见的七种生物。

请据图回答:
(1)在蒙山森林公园迷路时可依据苔藓植物判断方向,生长葫芦藓的一面朝
_________。

(2)白果止咳定喘,可降低胆固醇。

它到底是果实还是种子呢?_____。

(3)金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_。

(4)孔雀开屏﹣自作多情,育蛙恋爱﹣吵闹不休,这都是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行为。

开屏的孔雀和鸣叫的青蛙都是_____性。

(填“雌”或“雄”)
(5)央视《国家宝藏》现场吹响了8700多年前的贾胡骨笛。

骨笛是由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钻孔、精磨而成的。

下列动物的骨骼不适合制作骨笛的是
_______________。

A.仙鹤 B,鹫鹰 C.大雁 D.乌龟(6)细菌和青霉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不同是没有_____。

3、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

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

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2)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_____。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应选择编号_____和2的种子做对照实验。

(4)3号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_____。

(5)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馒头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

当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越嚼越甜。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咀嚼馒头变甜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同学们推测咀嚼馒头变得有甜味是因为出现糖分的缘故,据此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步骤1的试管中滴入2~3滴碘液后显蓝色,这么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补全步骤2中的内容:1组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设置1组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③步骤4中,滴加碘液后显蓝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组实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为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及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A,B均是透明的。

请据图回答:
(1)某同学想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①取两套装置,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A瓶中注入____,作为对照。

在乙组的A 瓶中注入____,②将两套装置放置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检测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来确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理论上分析:甲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乙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想利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那么,他应在A瓶内注人澄清的石灰水,延长导管使之没入A瓶液面以下;同时,还应将B瓶
______________
(3)又有一位同学把图中的A撤去,B瓶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一天中密闭的B瓶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影响b-f 段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一天中绿色植物在_____(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在_________(a-g)点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从图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食肉的饮食习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不仅促进了脑容量的显著增加,还增强了人体对脂肪及蛋白质的处理能力,同时也大大改变了人类的消化系统。

植食性动物的小肠非常长,约为身体(躯干)长度的8~10倍,而且肠道壁多纹路皱褶,盘在腹中,可以减缓食物在肠道中的通过速度。

肉食性动物,相对“简短”,小肠长度大约只相当于身体长度的3倍,而且没有很多皱褶。

而我们人类的肠道长度是身高的4~5倍,介于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之间。

食物的消化不仅仅需要消化道、消化腺,还需要肠道中的益生菌。

不要小看这些肠道益生菌,人体中大约含有100亿个益生菌,而人体细胞的数目才10亿,如果把这些益生菌排成一行,可以绕地球2周。

这些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分解难以消化的食物。

而且,在食肉的进程中,肠道细菌也在和我们协同进化。

比如在欧洲、北美地区,有些细菌在人类肠道里已经消失了,但在非洲一些以狩猎采集为生的部落中,人们体内仍有这些细菌。

科学家从研究中发现,伴随着进食熟食、饮食精细化程度的加深、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人类肠道细菌种类已经逐渐减少了。

(1)人体中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_____。

在这里,脂肪被消化为_____和脂肪酸。

(2)从文章中可知,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_____。

A.从肉类食物中获取营养,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B.羚羊的肠道与躯干长度的比例,应小于狮子肠道与躯干长度的比例。

C.肠道中存在有大量的益生菌,帮助我们消化食物。

D.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群中,肠道益生菌的种类不一样。

(3)黑猩猩主要以植物块茎、树叶等为食,这些食物中富含植物粗纤维,需要纤维素酶进行消化分解。

科学家们收集了黑猩猩和人类的肠液,测定了其中的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人类肠液中的纤维素酶含量____黑猩猩(填“多于”或“少于”),而蛋白质酶和脂肪酶的含量____黑猩猩(填“多于”或“少于”)。

请你针对这一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A
3、C
4、C
5、B
6、B
7、C
8、B
9、A
10、C
11、D
12、C
13、B
14、B
15、C
16、C
17、D
18、B
19、D
20、D
21、A
22、C
23、D
24、B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维生素A
2、无机盐排泄
3、子房壁胚珠受精卵
4、分生区;伸长区
5、叶绿体线粒体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体内有无脊柱前肢特化为翼,身体流线型身体分节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生长变态发育胎生哺乳鳃、鳍 AD
2、北面种子鳃和鳍先天性雄 D 形成的细胞核
3、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胚 1 缺少充足的空气种子数量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无甜味的淀粉发生变化。

证明淀粉的存在 2mL 清水对照 1、3 1组的清水中不含有淀粉酶,3组煮沸的唾液中的淀粉酶失活,1、3组试管的淀粉没有被分解,遇碘变成蓝色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无甜味的淀粉转变为有甜味的小分子糖类物质
2、清水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用黑纸包裹(或黑塑料袋套住或将其放置到黑暗环境中)光照强度cd f f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时低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小肠甘油 B 少于多于黑猩猩的食物中富含植物粗纤维,需要纤维素酶进行消化分解人类的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肉类,需要蛋白酶和脂肪酶进行消化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