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2004-2010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完美打印版)
![2004-2010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完美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073a6eb84ae45c3b358c17.png)
2004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教育学(中学)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德育活动中,表扬与批评属于[ ]A、说理教育法B、自我修养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2.使受教育者形成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 ]A、德育目标B、德育内容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3.“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 ]A、随机性B、方向性C、双重性D、条件性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教育要[ ]A、因材施教B、循序渐进C、走在发展的前面D、抓住关键期5.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观点的教育家是[ ]A、杜威B、第斯多惠C、赫尔巴特D、洛克6.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是[ ]A、《大学》B、《论语》 c、《学记> D、《春秋》7.根据课程任务,课程可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B、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C、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D、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8.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B、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C、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9.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10.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连续性B、创造性C、长期性D、示范性11.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显学的两家私学是[ ]A、儒家、法家B、儒家、墨家C、道家、墨家D、儒家、道家12.在近代教育史上,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洛克13.下列说法不属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生活即教育B、学校即社会C、教育即生长D、教育即生活14.最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说法是[ ]A、温故而知新B、学而时习之C、不陵节而施D、导而弗牵15.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 ]A、德鲁克B、凯洛夫C、加里宁D、苏霍姆林斯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河南省200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和答案
![河南省200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3547b9f121dd36a32d821d.png)
河南省2004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一般说来,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独立形态阶段的是()A.洛克的《教育漫话》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2.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的理论,被称为()A.传统教育论B.形式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3.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戌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D.壬寅学制4.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A.自我调节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意识5.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着()A.线性关系B.倒U型关系C.反比关系D.正比关系6.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称为()A.认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7.以学习成绩中心.在老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称为()A.程序教学B.发现学习C.指导教学D.掌握学习8.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是()A.恪尽职守B.依法执教C.廉洁从教D.热爱学生9.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A.终身性B.习惯性C.多变性D.稳定性10.我国义务教育应坚持()A.以国家办学为主体B.以学校办学为主体C.以企业.事业办学为主体D.以其他社会力量办学为主体11.对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特别保护是()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12.调查问卷和考试试卷的区别主要是()A.问题的形式不同B.答题的方法不同C.监考宽严的不同D.答卷处理的方式不同13.在教师的职业素质中,作为精神素质对外作用的中介和桥梁是()A.教师的职业心理倾向B.教师的职业知识C.教师的职业能力D.教师的职业技能14.衡量一个班级是不是一个良好的集体,关键要看()A.有没有浓厚的学习气氛B.班干部队伍是否建立起来C.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D.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否团结合作15.让纪律性较差的学生担当某种临时负责人对其进行转化,这是利用()A.期望效应B.角色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16.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陈述正确的是()A.教学方法就是教法B.教学方法就是学法C.教学方法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D.教学方法包含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方法17.在中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练习法C.实习法D.讨论法18.教师运用谈话法的关键是()A.精心设问,提好问题B.作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C.指导好讨论过程D.及时总结讨论结果19.教学设计中最先考虑的问题是()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C.教学目标D.教学环境20.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应该是()A.选拔适合于教学的学生B.培养拔尖人才C.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D.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作用表现在()A.导向B.辅助C. 评价D.激励E.督导2.下列对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有()A.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B.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C.也称训练迁移D.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E.广泛存在于各种行为规范和态度的学习中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有()A.功能的多样性B.要求的多重性C.影响的广泛性D.行为的典范性E.对象的灵活性4.教育法的执法要求大致可概括为()A.正确B.合法C.公正D.公平E.及时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是()A.讲授的技能B.检查学习效果的技能C.体态表达的技能D.研究学生的技能E.课堂观察的技能6.当今社会比以往任何社会都更加强调发展人的()A.组织性B.主体性C.独立性D.创造性E.稳定性7.在组织教学中比较机智的传递管理信息的方式是()A.批评违纪学生B.用眼神暗示违纪学生C.突然的沉默D.扣击桌面,以示警示E.提问违纪学生的同桌同学8.主体性班级管理的好处是()A.实现班级管理自动化B.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C.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D.提高班级管理效益E.有利于班主任从事物圈里解脱出来9.下列方法中,体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特点的方法主要有()A.讲授法B.问答法C.参观法D.发现法E.问题解决法10.按照评价的功能来划分,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主要有()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E.绝对性评价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
2004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
![2004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9ea56eb0c22590103029d16.png)
2004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一、填空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英国的教育家 1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根据培根的“经验论”论证了“白板说”。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洛克)解析:3.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是 1,创办人是 2。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陶行知)解析:4.“把教育缺陷儿童的方法用于教育正常儿童”的实验创办者是 1。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蒙台梭利)解析:5.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 1,为儿童的保护和福利订立了一套全面的国际法律准则。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儿童权利公约》)解析:6. 1是指在儿童在某一时期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上某个方面的发展最为迅速,错过这一时期,学习发展都比较困难。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关键期”(或“敏感期”))解析:7.对学前儿童实施 1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全面发展教育)解析:8.《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 1和 2放在工作的首位。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保护儿童的生命)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促进儿童的健康)解析:9.发展儿童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是指发展儿童在 1、 2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美的能力。
2004年山东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
![2004年山东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https://img.taocdn.com/s3/m/440e9ec0a76e58fafbb003d1.png)
2004年山东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5. 填空题 6. 名词解释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A.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的学科B.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C.学生与学习心理的学科D.教师与教学心理的学科正确答案:B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美国心理学家()出版的。
A.桑代克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卡普杰列夫正确答案:A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3.中学生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语言能力B.思维能力C.反应能力D.行为能力正确答案:B解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
4.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
A.智力低下B.智力超常C.中等智力D.较低智力正确答案:C解析: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的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
一般认为,IQ 超过140的人属于智力超常,IQ低于70的人属于智力低下,大多数人的IQ在85到115之间属于中等智力。
5.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这体现了()。
A.获得B.消退C.刺激泛化D.中性刺激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刺激泛化的理解,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6.()是最早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的心理学家,他最著名的动物学习实验是猫开笼取食的实验。
A.桑代克B.奥苏贝尔C.维果斯基D.皮亚杰正确答案:A解析:桑代克是最早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的心理学家,他最著名的动物学习实验是猫开笼取食的实验。
7.中学生和小学生具有不同思维水平,其学与教的过程也表现出相应的不同,这主要体现了学生的()。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2004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2004年](https://img.taocdn.com/s3/m/b05ec6c9af1ffc4fff47ac0c.png)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2004年一、单项选择题1. 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A.教育实体B.学校C.学校教育系统D.终身教育答案:C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D.信息革命的出现答案:A3. 教育的终身化是的特点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20世纪以后的教育D.后工业社会教育答案:C4. 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康德的《论教育》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答案:C5.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校园文化D.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答案:D6.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不稳定性答案:B7.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答案:D8.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引发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动知识答案:B9.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激励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B10. 一份教案的核心是A.提出教学目的B.选择教学方法C.涉及教学进程D.规划板书内容答案:C11.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小组教学答案:B。
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小学)试题
![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小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ce096348d7c1c708a145aa.png)
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小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B )。
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雄辩术原理》2.前苏联( C )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B.斯米尔切诺夫C.凯洛夫D.申比寥夫3.前苏联教育家( B )的教育文艺名著《教育诗》总结了“工学团”的教育经验。
A.加里宁B.马卡连柯C.凯洛夫D.赞科夫4.“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构成了( C )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
A.实用主义B.经验主义C.实验主义D.进步主义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
A.教育的社会性B.教育的平等性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生产性6.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 )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A.《教学与发展》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大教育论点》7.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A.教师、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8.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上层建筑9.“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 )传承的。
A.柏林大学B.剑桥大学C.巴黎大学D.哈佛大学10.“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
A.华生B.霍尔C.高尔登D.洛克1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2.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
A.学校教育制度B.教育体制C.社会教育制度D.业余教育制度1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共分( )。
A.二层B.三层C.四层D.五层14.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的总和。
200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00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deab7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2.png)
选择题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 教育内容B. 教育质量C. 教育目的D. 教育方针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A. 热爱学生B. 尊重学生C. 讽刺挖苦学生D. 为人师表“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创造者是()。
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昆体良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迁移也称为什么?()A. 训练迁移B. 认知迁移C. 知识迁移D. 情感迁移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方格称为()。
A. 人格B. 学习方式C. 学习策略D. 认知方式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为实施教育法律而规定和采取的具体行政措施?()A. 教育行政立法活动B. 教育行政执法活动C. 教育行政督导活动D. 教育评估活动填空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____,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教育的____化。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和____。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过程中____和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认知方式是个体在____和____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教学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____和____。
简答题简述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谈谈你对“教育公平”的理解。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如何理解和应用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理论?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浙江省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3fa185960590c69ec3764f.png)
浙江省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中学):3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这正是( )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2.现代教育的( )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经验的束缚。
A.公共性B.生产性C.科学性D.终身性3.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
A.学校的产生B.剩余产品的出现C.有了国家D.创造了文字4.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制订计划B.营造校园文化C.更新管理硬件D.顺畅沟通渠道5.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
A.学校校园文化B.学校教师文化C.学校制度文化D.学校物质文化6.学校按政策就近入学,各校办学是有计划按需进行,适龄者都可享有教育权利,校际之间不受竞争影响。
体现了学校组织的哪一种特征?( )A.程序性B.垄断性C.非自愿性D.公益性7.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8.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 )的认识。
A.精神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神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9.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
A.教劳结合活动B.社会经济活动C.社会文化活动D.社会政治运动10.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体育的功能?( )A.教育功能B.娱乐功能C.健体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11.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
A.直接育美功能B.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C.超越性美育功能D.美育的附加功能12.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 )的表现。
2004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4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213459b9d528ea80c7794d.png)
2004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5. 填空题 6. 名词解释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的教育特点。
A.埃及B.波斯C.印度D.希腊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埃及的教育这一知识点,要注意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2.提出“泛智”思想,并论证丫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的著名教育家是()。
A.卢梭B.亚里士多德C.洛克D.夸美纽斯正确答案:D解析:夸美纽斯对教育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泛智”思想,并论证了义务教育的合理性、班级授课制理论。
3.()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A.政治B.文化C.经济D.政府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政治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及内容。
4.教育对政治发展具有()作用。
A.促进B.延缓C.制约D.阻碍正确答案:A解析:教育受政治经济制约的同时,还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5.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个体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形式教育论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基础。
6.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与统帅的作用。
A.德育B.体育C.智育D.美育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与统帅的作用。
7.素质教育质量观的本质属性是()。
A.全面性B.革新性C.自由性D.民主性正确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全面性是素质教育观的本质属性。
8.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A.管理着B.指导者C.促进者D.研究者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特征,这一知识点与时下热点联系紧密,要特别注意。
2004年10月河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
![2004年10月河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8242f7cfc789eb162dc865.png)
2004年10月河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6. 名词解释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将学习过程视为“闻—见—知—行”的学者是()A.老子B.荀子C.孔子D.奥苏伯尔正确答案:B解析:我国先秦时期的荀子,认为学习是个“闻—见—知—行”的过程,闻、见是获得感性经验的过程;知是在闻、见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分析、综合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经验;行是将所学的经验加以应用的过程,并特别强调“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行,才能使学习落到实处,行既是学习的一个阶段,又是对前面几个阶段的检验。
2.下面不是问题的必须成分的是()A.目的B.方法C.障碍D.途径正确答案:D解析:每一个问题必须包括目的、个体已有的知识、障碍和方法四个成分。
3.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为()A.应激B.性格C.能力D.定势正确答案:B4.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的不同,将学习分为()A.5类B.6类C.7类D.8类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学习繁简程度的不同,加涅将学习分为8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
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加涅将学习分为5类: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5.下列归因因素中,属于内部而稳定因素的是()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正确答案:A解析:内部因素是由行为者本身的力量所决定的,如天资、能力、心境、兴趣、态度、性格等;外部因素是由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所决定的,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
稳定的因素指那些能稳定地发挥作用的因素,如能力和任务难度;不稳定的因素是那些容易变动的因素,如心境、运气等。
200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ae64fa49649b6648d74753.png)
200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分别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及()。
A.突变性 B.差异性 C.可教育性 D.个别性2.个人可塑性最强、接收教育最佳的时期是()。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3.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守恒观念的形成是()的标志。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4.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A.认知策略 B.成败经验 C.人格特征 D.成就动机5.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属的心理活动是()。
A.转换 B.概括 C.迁移 D.类比6.在各种认知策略中,有一种理解性记忆策略,它的名字是()。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7.某儿童的智力年龄为12岁,实际生理年龄10岁,那么其智商为()。
A.83 B.100 C.115 D.120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9.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归因、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提出者()。
A.马斯洛 B.阿特金森 C.奥苏伯尔D.维纳10.儿童在知道“青菜”、“萝卜”和“菠菜”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叫()。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类属学习11.如果一个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那么这个儿童的道德发展一般属于的阶段是()。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12.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叫()。
A.学习需要 B.学习动机C.学习期待 D.学习兴趣13.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叫()。
2004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_真题-无答案
![2004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a36bea866fb84ae55c8dd1.png)
2004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总分96,考试时间90分钟)2. 填空题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
1. 英国的教育家________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根据培根的“经验论”论证了“白板说”。
2. 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是________,创办人是________。
3. “把教育缺陷儿童的方法用于教育正常儿童”的实验创办者是________。
4. 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________,为儿童的保护和福利订立了一套全面的国际法律准则。
5. ________是指在儿童在某一时期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上某个方面的发展最为迅速,错过这一时期,学习发展都比较困难。
6. 对学前儿童实施________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________和________放在工作的首位。
8. 发展儿童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是指发展儿童在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美的能力。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流行的游戏理论,主要解释________或________。
10. 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
11. 表演游戏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________。
12. ________是课程目标的载体,它是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相应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幼儿能够学、应该学、适宜学的知识和经验。
13. ________是唯一被皮亚杰本人所承认的课程模式。
14. 家长总是希望固有的生活方式能够顺利延续下去,好的家风、家业后继有人,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________。
15. 学前教育科研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 )。
4. 简答题1.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有哪些?它们的特征又是怎样的?2. 学前教育的任务经历了哪四个阶段的变化?3. 简述3岁儿童心理的显著特征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教育。
2004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04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https://img.taocdn.com/s3/m/171aeaf3453610661fd9f413.png)
2004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6. 名词解释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将学习过程视为“闻—见—知—行”的学者是【】A.老子B.荀子C.孔子D.奥苏贝尔正确答案:C解析:孔子将学习过程分为“闻、见、知、行”四个步骤。
2.下面不是问题的必需成分的是【】A.目的B.方法C.障碍D.假设正确答案:B解析:问题的必需成分有目的、障碍和假设。
3.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为【】A.应激B.性格C.能力D.定势正确答案:B解析:性格是一种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4.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的不同,将学习分为【】A.5类B.6类C.7类D.8类正确答案:D解析:加涅根据繁简程度的不同将学习分为8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5.下列归因因素中,属于内部而稳定因素的是【】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正确答案:A解析:努力为内部不稳定因素,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稳定因素,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因素。
6.人脑对事物之间规律或关系的反映是【】A.概念B.思维C.规则D.归纳正确答案:A解析:概念是人脑对事物间规律或关系的反映。
7.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A.比特B.字节C.组块D.词正确答案:C解析: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一般说来人的短时记忆组块为5个到9个。
8.下列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A.需要B.动机C.性格D.世界观正确答案:C解析: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9.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叫【】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正确答案:B解析: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
10.“经验泛化说”是_____提出来的。
2004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
![2004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https://img.taocdn.com/s3/m/f1fd55c56bd97f192379e9d7.png)
2004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4. 判断题 5. 填空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A.刺激泛化B.刺激比较C.刺激分化D.行为强化正确答案:C2.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正确答案:D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收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内在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正确答案:C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B.加涅C.奥苏伯尔D.苛勒正确答案:A5.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的内容的组织技术或者教学策略叫( )A.先行组织者B.认知结构C.比较性组织者D.固定点正确答案:A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正确答案:A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正确答案:A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元认识策略B.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正确答案:B9.根据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被称为天才的人,其智力必须超过( ) A.100B.120C.140D.130正确答案:C10.将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B.桑代克C.布鲁纳D.布卢姆正确答案:D11.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叫( )A.能力B.气质C.性格D.习惯正确答案:C12.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正确答案:A13.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A.6、7岁~11、12岁B.11、12岁~14、15岁C.8、9岁~16、17岁D.6、7岁~14、15岁正确答案:B1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正确答案:C15.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A.教学过程之前B.学生毕业时C.教学过程之后D.教学过程之中正确答案:D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2004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
![2004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8f65328a6c30c2258019e16.png)
2004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总分:10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同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
各个阶段所对应的时间范围是考查重点,反过来也同样可以考查,考生要熟练掌握。
3.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解析:解析:本题属于识记型题目,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是D。
ABC对应的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0~1.5岁培养的是信任感,2~4岁培养的儿童自主性,4~6岁是培养主动性,6~12岁培养勤奋感,12~20岁培养自我同一性。
5.根据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开始了真正的心智活动是在( )。
A.活动的定向阶段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D.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解析:解析: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心智活动不直接依赖物质或物质化的客体,而是借助出声言语的形成来完成的。
在这一阶段,开始了真正的心智活动。
6.依照桑代克的联结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 )。
浙江省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中学)试题1
![浙江省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中学)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369b7bc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76.png)
浙江省2004年10⽉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理学(中学)试题课程代码:32⼀、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1.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
这种失眠属于( )。
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2.在( )⾥,⼈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件事情。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梦状态C.⾃动化的意识状态D.睡眠状态3.每个概念都包含两个⽅⾯,它们是内涵和( )。
A.例证B.外延C.名称D.属性4.梦属于( )。
A.有意想象B.⽆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5.以下哪⼀类不属于组织策略?( )A.群集B.摘录C.过度学习D.列提纲6.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
A.长时记忆B.情境依存性记忆C.程序性记忆D.⼯作记忆7.⼀般说来,( )被认为不属智⼒范畴。
A.⼈际交往能⼒B.学习能⼒C.⾔语能⼒D.运算能⼒8.在⼀个测验正式付诸使⽤以前,测验的编制者都要建⽴⼀个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使得对分数的解释更加清晰、明确。
这⼀参照指标指的是( )。
A.常模B.效度C.难度D.信度9.被试本⼈对⾃⼰的⼈格特征予以评价的⽅法是( )。
A.⾃陈量表法B.主题统觉测验C.罗夏克墨迹测验D.句⼦完成法10.下列哪⼀项不属于⼈格系统?( )A.⽓质与性格B.认知⽅式C.⼼理过程D.⼼理状态11.投射法测量了⼈格( )层⾯的内容。
A.意识B.⽆意识C.客观D.⾃然12.⽓质与性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特性与共性B.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C.能⼒与⼈格D.⽣理与社会13.在⼈格特征中,具有核⼼作⽤的成分是( )。
A.能⼒B.⽓质C.性格D.认知⽅式14.勃然⼤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表现了( )状态。
A.表情B.⼼境C.激情D.应激15.⼈们总是希望⾃⼰能成为某⼀社会群体中的⼀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
200410j
![200410j](https://img.taocdn.com/s3/m/03f390d5c8d376eeaeaa31eb.png)
浙江省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幼儿园)试题课程代码:1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1.在多数情况下,儿童厌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身体出现了病变B.情绪压抑或紧张等心理原因C.挑食的坏习惯D.吃过多的零食2.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A.形体B.身心C.心智D.行为习惯3.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B.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C.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D.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4.有关研究表明,儿童首先掌握词汇的种类为()。
A.名词B.代词C.形容词D.数词5.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尔》B.《教育漫话》C.《人的教育》D.《母亲读物》6.在教育史上,()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他强调指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
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福禄贝尔7.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当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出“自我中心化”阶段时,称为()。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发表《情感智力》一书,提出了“()”这个新概念。
A.IQB.TQC.EQD.BQ9.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小时。
A.1-2B.2-3C.3-4D.4-510.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声哭叫,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最为合理?()A.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力图尽快恢复秩序B.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C.马上寻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D.旁观11.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活动性D.综合性12.儿童因为长期精神压抑或紧张而导致厌食、自闭、孤独等症状,这是由于()。
2004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2004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8530dee5fbfc77da269b1e2.png)
2004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教育心理学(小学)(注:加*的有的是小学考中学不考的内容,有的是以前教材有现在已删掉的内容,请各位灵活对待。
以后相同,不再加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出版的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的作者是[ ]A、弗洛伊德B、桑代克C、皮亚杰D、马斯洛2、个体早期在心理发展的某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里,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在某个心理领域内有可能得到最好的发展,通常把这一时期称为[ ]A、最近发展期B、生长高峰期C、关键期D、心理断乳期3、一个学生的实际年龄为8岁,经测试其智力年龄为10岁,那么他的比率智商(IQ)是[ ]A、80B、105C、125D、1354、广义的学习是反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的是[ ]A、艺术鉴赏B、幼儿做游戏C、生理成熟D、练习游泳5、下列现象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是[ ]A、狗见食物分泌唾液B、铃声与食物经过多次匹配后,单独呈现铃声狗也分泌唾液C、白鼠由于按压杠杆得到食物奖励而增加继续按压的次数D、人类的望梅止渴现象6、个体为了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论述并解决问题而激发的学习需要,按照奥苏伯尔的说法属于[ ]A、附属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归属内驱力*7、一般来说,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动机激起水平是[ ]A、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B、较低的动机水平C、较高的动机水平D、非常高的动机水平8、学生通过学习直角、锐角,很快掌握钝角的概念,这是[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9、从同化论的角度说,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A、派生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相关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0、学生能轻快的演奏《二泉映月》,这说明其演奏技能已达到[ ]A、定向阶段B、模仿阶段C、整合阶段D、熟练阶段11、对“红砖有何用途”这一问题的回答,在单位时间里答案的种类越多,说明个体的哪项思维品质越好[ ]A、变通性B、流畅性C、独创性D、批判性*12、儿童在判断是非时,只是照搬老师、大人的态度,表现出对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按皮亚杰的理论,这处于道德发展水平的[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13、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教学策略,属于[ ]A、发现学习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掌握学习14、给学生分配座位,最值得教师关注的是[ ]A、减少课堂的混乱B、照顾优秀学生C、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照顾后进学生15、罗森塔尔效应是指[ ]A、教师的表达能力影响学生B、教师的外表影响学生C、教师期望的效应D、教师的人格效应二、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教育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这正是()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2.现代教育的()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经验的束缚。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终身性
3.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A.学校的产生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有了国家
D.创造了文字
4.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制订计划
B.营造校园文化
C.更新管理硬件
D.顺畅沟通渠道
5.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A.学校校园文化
B.学校教师文化
C.学校制度文化
D.学校物质文化
6.学校按政策就近入学,各校办学是有计划按需进行,适龄者都可享有教育权利,校际之间不受竞争影响。
体现了学校组织的哪一种特征?()
A.程序性
B.垄断性
C.非自愿性
D.公益性
7.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8.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
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9.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教劳结合活动
B.社会经济活动
C.社会文化活动
D.社会政治运动
10.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体育的功能?()
A.教育功能
B.娱乐功能
C.健体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11.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A.直接育美功能
B.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
C.超越性美育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12.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13.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
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A.陈述式
B.例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表式
14.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
A.教学模式
B.教学原则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过程
15.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A.研究―探讨法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16.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7.由卢扎诺夫创立的()注重强化联想,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与无意功能统一,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有效的更多的信息。
A.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B.发现法
C.探究法
D.暗示教学法
18.纠正认识中不合理的绝对化要求、过度泛化、夸大后果等症状通常用()的方法。
A.着重调整情感
B.着重训练行为
C.着重改变认知
D.游戏
19.1942年罗杰斯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A.问题中心
B.社会中心
C.教师中心
D.当事人中心
20.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表现在法律上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或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权益得到补救,即为()。
A.学校事故
B.法律救济
C.法律责任
D.法律义务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以下几种经典的观点()。
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2.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3.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的观点是“社会功能学派”的教育社会本位目的观,下列哪些人物代表这一派别?() A.裴斯泰洛齐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卢梭
E.诺笃尔普
4.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5.课程管理有审定制、固定制和多样化自由选择几种模式,统整各自优势,课程一般结构发生了变化,体现在()。
A.保持原有特色的优势
B.强调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
C.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
D.采用导向式管理
E.建立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相一致的课程结构
[2]下一页
6.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
A.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B.借助工具认识事物
C.认识对象的间接性
D.认识方式的间接性
E.学生是不成熟的认识主体
7.学校咨询与辅导会谈过程有以下哪几个阶段?()
A.建立咨访关系
B.澄清和评估问题
C.确定改变目标
D.促成改变实现
E.结束咨询及追踪效果
8.教学实践中评价的激励功能可采用哪些方法达成?()
A.将课程分成小单元,即时激励
B.扩展评价范围,各显长项
C.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
D.记录学生学业之外的突出表现,增加学生成就感
E.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
9.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具有的特征是()。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合法权益
B.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和物权
C.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D.按过错责任追究
E.受害人过错承担与加害人的责任共同分担
10.学生申诉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以对学校和教师侵权行为进行维护。
()
A.提起申诉的人必须不服处分或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B.必须针对特定的被申诉人
C.提出申诉事项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受理范围之内
D.在规定的期限内
E.以上说法都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
2.学制
3.智育
4.课程
5.非指导性教学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简述赞可夫的教学原则体系。
3.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
4.如何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
5.班级组织结构的构成及其构建班级原则。
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
1.联系实际谈谈在新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化要求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
2.试述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