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5-05T07:33:29.3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月第2期作者:寿焕芝
[导读] 因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知识内容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困乏,寿焕芝
浙江省诸暨市陈宅镇中心小学 311800
摘要:因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知识内容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困乏,为了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趣味数学成了目前学校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
因此,本文立足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小学数学“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随着国家颁布和施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推进,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开始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并且结合本土优势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特别是近些年教育理念的革新,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了众多教师及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首要问题。
基于此,对趣味数学进行相关研究,在符合核心素养培育的总体要求下,建设学校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有着重要意义。
一、“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类型
根据学校环境及学生需求分析,在核心素养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趣味数学的特点,开发“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系列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文化类、拓展延伸类、综合实践类、益智游戏类4个课程类型。
数学文化类:这类课程并不是以数学的知识系统为线索进行教学,而是以浅显的与数学有关的历史、文化、故事、知识为载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类:此类课程以习题集或者其他数学知识的形式呈现,在知识内容的选取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说是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和知识,考虑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受众情况,难度适中,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综合实践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广泛应用于生活,此类课程主要是一些和数学有关的实践学习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学习方式。
益智游戏类:设计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直观操作的趣味题目和游戏活动,开发和利用数学学具,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做”,突出课程的趣味性和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二、核心素养下“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建议
1.将“人本”思想贯穿于课程开发始终。
核心素养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与培养,因此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课程实施前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兴趣爱好,目标的设定要契合学生终身发展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内容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多小组合作、多实践操作,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并且将学生评价纳入课程评价之中。
2.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增进情感态度培养。
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友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健全的人格等。
在“趣味数学”课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阳光快乐、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兴趣驱动”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学习,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艺术,多给学生鼓励性评价,尊重后进生的学习表现,引导学生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课程中多给学生沟通交流、合作探究的机会,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在与同学之间、与教师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课程内容贴近生活,指向核心素养培育。
培育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更好地生活,因而“趣味数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思考、对待事物,将数学知识合理应用实践于日常学习和生活,每个课程的内容要指向具体核心素养的培育,针对该素养进行规划和思考,将其指向作用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
4.整合学科知识,改变教学方式。
单纯的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往往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趣味数学”内容的编排上可以尝试进行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例如引入“stem”教育理念,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教会学生以创新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核心素养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方式上要突出自主性和活动性,教师可以把课堂知识按逻辑顺序整合成学生可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自主探寻线索,分析与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方式。
课程可以多给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实践活动和游戏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将学生创意的想法通过动手付诸实现,追求实践的价值、动机、思维、技术、方法、成果的有机联系,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总之,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思维性、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为摆脱数学枯燥乏味的学习困境,让学生重拾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趣味数学”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朱晓.试论如何实施小学低年级趣味数学教学[J].才智,2016(24):36.
[2]史金花.论小学数学的趣味设计[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8):145-146+169.
[3]薛艳.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建构数学校本课程——"小学数学学科实践活动资源包"的开发和实施[J]. 辽宁教育, 2019, 586(0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