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3150332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课程英文名称:Color Construction
课程所属单位:机械工程系工业设计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工业设计
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
学分:2.5总学时:40 (其中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24)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色彩构成》是研究色彩规律及其属性的课程,也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它是将人们对色彩的认识理论化、系统化后形成的一个色彩理论体系,它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并称为“三大构本钱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色彩理论的学习以及相应的色彩训练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于视觉艺术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为以后学习专业设计课程奠定扎实的色彩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色彩概论
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色彩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意义以及色彩学开展的基本过程,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1)色彩功能的广义性
(2)色彩认识论的开展轨迹
(3)色彩设计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关系
重点内容:色彩设计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关系(二)色彩的性质
基本要求:
认识色彩产生的过程以及光与色的关系;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和传达、表示方法。

(1)光与色
(2)表色体系
(3)色彩传达法
(4)色的混合
重点内容: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的混合(三)色彩知觉
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人的生理基础对色彩知觉的影响;理解色彩比照规律中各要素的关系与作用。

(1)色彩的知觉现象
(2)色彩的比照规律
重点内容:色彩三个基本属性的比照规律(四)色彩心理
基本要求:理解色彩心理效应的两中基本形式及其基本规律。

(1)色彩的直感心理效应
(2)色彩的间接心理效应
重点内容:色彩心理学的同构原理(五)配色的原那么与源泉
基本要求:理解色彩设计配色的基本规律。

(1)配色的原那么
(2)配色的源泉
重点内容:色彩形式美的基本法那么;色彩再创造的过程(六)色彩调和论
基本要求:理解色彩调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色彩调和论的概念和内容
(2)色彩调和理论
(3)色彩调和的基本原那么
重点内容:不同色彩调和理论体系的异同四、学时分配
色彩构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色彩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进行相应的实践训练才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色彩设计规律,所以每次课都有相应的实践环节。

关于本课程实践环节详细安排请参见《色彩构成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六、课程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为:考查(根据平时成绩和设计作业)
2、案例作业/实践:60%
3、课堂参与:40%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李莉婷.色彩•构成•设计.北京.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8主要参考书:
1.吴镇保、张闻彩.色彩理论与应用.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10
2.钟蜀衍.色彩构成.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5
3.赵国志.色彩构成.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7
4.陈重武.新色彩构成.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