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6.6、7减几-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6.6、7减几-苏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减法进行计算。
- 学生能够掌握7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过程与方法
-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 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7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 理解减法的概念。
- 熟练运用7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
- 教师准备教具:减法计算器、计算卡片。
- 学生准备学具:计算器、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
- 教师通过讲解减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新课导入
- 教师通过讲解7减几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练习
- 学生通过计算练习,巩固7减几的计算方法。
应用
-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7减几的计算方法。
总结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减法的概念
-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表示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7减几的计算方法
- 从7开始,逐个减去1,直到减去所需的数。
作业设计
基础练习
- 计算7减去不同的数,如7-3、7-5等。
应用练习
- 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7个苹果,吃掉了几个,还剩下几个。
课后反思
学生表现
- 学生对减法的概念和7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情况良好。
-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教学效果
-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减法和7减几的计算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
-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学习积极性提高。
改进措施
- 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减法和7减几的计算方法。
-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注:本教案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教学过程可能因教师和学生情况而有所不同。
)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教案中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核心环节。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教学过程
导入
-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减法的概念,例如,班级里有10个学生,今天有3个学生请假,问教室里还剩下多少个学生。
通过这样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减法的实际意义。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减法的含义,例如,“减法就是从一堆东西里面拿走一部分,看剩下多少。
”
新课导入
-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物品演示,比如拿7个苹果,然后拿走几个,让学生直观地看到7减几的过程。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字卡片来模拟7减几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体验。
- 教师可以通过编口诀或者歌曲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7减几的结果,如“7减1等于6,7减2等于5”。
练习
-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从简单的7减1、7减2到稍微复杂的7减5、7减6,让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方法。
-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比如“减法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7减几的计算,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出题并解答,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计算速度。
应用
-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让学生运用7减几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录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减法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总结
-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如“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7减几应该怎么计算?”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减法的概念和7减几的计算方法,加深记忆。
- 教师可以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减法的概念
- 减法的定义: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
- 减法的符号:减号“-”,表示减法操作。
7减几的计算方法
- 逐个减法:从7开始,逐个数减1,直到减去所需的数。
- 借位减法:当减去的数大于7时,需要从更高位借位。
作业设计
基础练习
- 设计一系列7减几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计算能力。
- 提供一些带有图示的减法题目,让学生通过图示理解减法的含义。
应用练习
- 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7减几的计算方法解决。
-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些减法相关的家庭作业,将学习延伸到家庭。
课后反思
学生表现
- 教师应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计算准确率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效果
- 教师应评估学生对减法和7减几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能否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教师应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改进措施
- 对于在课堂上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应提供额外的辅导和练习机会。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练习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可以确保学生不仅掌握了减法和7减几的计算方法,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
-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来引入减法的概念,比如讲述一个小男孩原本有7个糖果,他吃掉了几个,然后问学生他还剩下几个糖果。
这样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帮助他们理解减法的实际应用。
-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自己生活中的减法例子,比如分享他们如何在他们自己的糖果、玩具或书籍中减去一部分。
新课导入
-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计数棒、积木或其他直观教具来演示7减几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7个计数棒,然后拿走几个,让学生数一数剩下几个。
- 教师可以使用减法图表或减法公式来解释7减几的计算过程,比如7-3=4,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一步一步地理解减法的计算步骤。
练习
-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7减几的计算。
例如,每个小组成员轮流说出一个数字,其他成员必须快速计算出7减去这个数字的结果。
- 教师可以使用游戏或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计时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7减几的计算题。
应用
-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的情境题,让学生应用7减几的计算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模拟超市的场景,让学生计算他们购买物品后剩余的钱数。
-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减法练习,比如帮助他们计算家里水果的数量,或者计算他们完成家务后剩余的时间。
总结
- 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来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7减几的计算方法。
-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总结他们今天学到了什么,这有助于巩固他们的记忆并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 减法的概念:减法是一种运算,用于计算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后的结果。
- 7减几的计算方法:从7开始,逐个数减去1,直到减去所需的数。
作业设计
- 基础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7减几的计算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练习。
- 应用练习: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减法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7减几的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
- 学生表现:教师在课后应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计算准确率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效果:教师应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并对教学方法和练习难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 改进措施:对于在课堂上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应提供额外的辅导和练习机会,以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通过以上详细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可以确保学生不仅掌握了减法和7减几的计算方法,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