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中世纪服装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中世纪服装
殷妙莹
09服工(1)班
40906010119
西方中世纪服装
中世纪主要指欧洲罗马后期只文艺复兴前期之间的时代,起始于公元476年,结束于公元1453年。
在此期间战争频繁,宗教纷争,封建制度的建立,影响及改变着人们对文化艺术和生活的意识。
这段历史,是诞生近代欧洲国家形态的时期,也是欧洲各民族语言和文化形成的时期。
一综述
中世纪人们的衣着服饰,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息.结构上的封闭性,造型的宽大特征和头巾的流行是基督教对服装的直接影响.由于出于对上帝的奉献和对人生的禁欲,导致服装的自然美削减,而去极力掩饰人体的形态美,那种外在的,表面的,繁缛的装饰美,则是对上帝的歌颂。
服装里镶金缀玉,精美刺绣,表现出一种中世纪圣歌的神圣韵律。
服装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点线面的组合,在色彩的对比调和之间寻找美的同时,服装也能体现出极强的理性色彩和立体感。
中世纪服装是从古罗马的那种宽衣型文化而来的,经拜占庭文化的洗涤和古罗马文化的锤炼,哥特式文化的淘洗,发展成为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型文化.自此,西方服装一
改古典的那种平面和单纯,进入了三维立体
的构成时代.
中世纪欧洲的服式主要包括:拜占庭式、
罗马式、哥特式。
二拜占庭式
拜占庭时期,公元5~12世纪。
拜占
庭式的服装有罗马文化的继承,同时糅合了
东方文化的精华。
这时期的服装,宗教意识
浓厚,没有了古罗马服装自然悬垂的褶皱之
美,外形厚重保守。
贵族服饰多是镶嵌珠宝,刺绣图案精美华丽;一般教徒则穿土布麻衣,色彩单调、呆板而保守。
纺织品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并掺杂着大量基督教内容。
诸如圆象征无穷、羊象征基督、鸽子象征神圣的精神;色彩也被赋予了宗教含义:白色--纯洁;蓝色--神圣;紫色--威严;绿色--青春;金色
--善行等等。
拜占廷时期的男女服装样式差别不大,服装基本都是男女通用的,仅在裁剪和服装装饰上有细节上的区分。
拜占庭时期人们兴穿斗篷和紧身裤。
紧身衣是拜占庭时期男子最普遍的服装。
此衣并不贴身,只是衣身和袖子紧些。
贵族所穿较长,至膝盖或拖至脚面,长袖系腰带,以丝绸作为面料。
劳动人民所穿款式简单,一身短小,衣袖不超过臂肘。
1.dalmatica
Dalmatica是最常见的贵族穿着,在早期这是种很简单的服装,几乎为桶形,并有两根被称为clavi的条带式装饰。
后来衣袖的形状有所增加,直桶形的躯干部分也采用了腰带。
并配以突厥式样的外套。
外套下贴身穿着的一般是tunica。
2.tunica
tunica是从东方民族传入的一种服装,它并不是专门的内衣,也可以当成外套使用(当时这方面区分并不严格)。
一般是毛织物,长度抵膝上,躯干系带。
袖子长而细。
当用做内衣穿着时候一般是白色。
3.paludamentum
皇族和大贵族的正式外套则是paludamentum,此种外衣的特点是宽大且不显露身体线条。
其裁剪的样式可能是将一块长方形织物的两角斜裁成梯形,穿着时披在左肩上,在右肩系带。
paludamentum的色彩灿烂辉煌(皇帝和女皇可用紫色),大量使用宝石和绣金工艺,不能算是一种常服。
因此往往paludamentum里面还穿dalmatica或者tunica。
三罗马式
罗马式是指以古代罗马艺术为基础的统一艺术样式。
罗马时期的欧洲服装,是从古代宽衣向近代的窄衣过渡的一个历史阶段。
初期,服装全身掩盖式,头上垂纱;后期,女装收紧腰身突出体形和曲线,是以服装显示性别的开始。
1.布利奥德
男女都穿的一种长袖长衫。
男式布利奥德,起初齐膝,后来同女士长齐地面,袖子长袖口肥大,,成喇叭形,宽松穿着或是在腰间束腰带。
女式与希腊罗马风格一脉相承,领口成三角形,在边缘做装饰,在臀胯处系带,下垂的衣褶极为飘逸。
2.曼特尔
是一种披风,包缠或披在布利奥德外面,庞大厚重、褶裥百重,十分庄重高贵,为外出服装。
女服长于男服,袖口呈喇叭形。
四哥特式
罗马式文化之后,约在公元12—15世纪.,人们出于对上帝的崇敬和向往,在教堂建筑上寄托自己的理想.高耸的尖塔,灿烂的玻璃画,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上帝的顶礼膜拜和对人世的厌倦。
歌特时期的服装光怪陆离,优雅精致且复杂华丽,由专门的裁缝师缝制。
典型的特征是修长苗条,设计注重腰部,色彩强调明快。
男装不再与女装相似。
13世纪的女装依旧非常贴体,或宽松穿着,或系腰带。
到14世纪,女装的上半部分开始用系带勒紧,领口宽大,并开始采用扣子。
裙子从臀围开始展开,配有很夸张的腰带。
女装渐渐上下分开,上衣部分很合体;男装上重下轻富机能性,女装上轻下重
富装饰性。
1.考特(Cotte)
紧身外衣,古代地中海国家男女皆宜的基本服装。
两块亚麻布相叠后,留出钻头伸臂的位置,把两侧和顶部的其他部分缝起制成。
衣长及膝或膝以下,袖子可有可无,腰间束带,两肩用扣子扣住。
它主要用作内衣,外面通常还罩上斗篷。
但也可单穿。
这种服装在天主教
主教的祭服和司铎、牧师
所穿的白长袍一类的教士
衣服中保留了下来。
考特
由过去的束腰紧身衣
(Tunic)发展而来,较之
原来的样式有所加长。
女
装从躯干到袖子上半部为
宽松形,从肘到袖口则紧
箍并有纽扣。
男装一般是
素底的毛织物,在中上层
阶层中,它主要穿在外衣
里面,因此装饰很少。
形
状比女子的短,袖子也细。
2.苏尔考特(Surcot)
穿在科特之外的外衣。
据说原是罩在铠甲外面防锈的外套。
丝织或者毛织物,从胸部到裙舒畅宽大,有无袖、半袖、长袖式样的,一般似乎以无袖为多。
领、袖、襟有用有色丝线刺绣的装饰。
3.苏尔考特维特(Surcotouvert)
这是从14世纪发展起来的Surcot的变形。
一般穿在Cotardie外面,纯为装饰而用,因此大量使用贵金属、宝石和毛皮进行装饰。
特征是大开着的卷袖。
前中央有装饰宝石纽扣的,裙子部分宽绰有摺垂于地面,还有使用毛皮作为镶边。
4.柯达弟亚(Cotardie)
一种外衣,连衣裙式样。
脱胎于柯达。
从躯干到腰部紧贴身,在前中央处或者腋下置纽扣、或是系带子。
大的卷领翻到肩部,紧袖口,宽袖子。
袖子的肘部垂着不同颜色的装饰布。
女装是是连衣裙式,男装是上衣下裤式。
5.葡尔波因特(Pourpoint)
第一种男子专有的服装终于出现在14世纪的中期。
所谓Pourpoint原来是衲衣的意思,即把多层布衲在一起之意。
原来是士兵在穿在铠甲内保护身体的紧身衣。
其特点是紧身,前
开式,胸部用羊毛或者其他碎织物填充的鼓起来。
袖子贴身,并从袖口到肘部都有纽扣。
下摆仅到臀线,较以前的任何一种衣服都短。
Pourpoint是第一种正式与长裤相搭配的男装。
其基本样式一直延伸到路易十四时代。
与Pourpoint搭配的长裤在这一时期变的非常贴身,在一些极端的例子上,几乎连肌肉的纹理都表现了出来,并且流行左右裤腿异色的搭配。
6.cotehardi
Cote hardi是当今连衣裙的前身,它源于意大利,14世纪流行于西欧,运用了省的裁剪方法,使胸腰臀都非常合体贴身,突出女性的曲线美。
它的领口很大,袒露双肩,是欧洲服饰史上第一次展现出女性美。
它的下摆很大,裙长拖地,紧身长袖或短袖。
常常与尖塔般的罩帽一起搭配穿用。
7.哥特时代早期的鞋
这一时期的鞋无论男女都穿波兰那(Poulaine)。
中世纪的鞋有皮、长统靴、短筒靴、便鞋、拖鞋等。
腿带、腕带用皮革、麻羊毛织品制作。
农民常穿木鞋,贵族穿尖头鞋。
波兰那(Poulaine)为尖细形,鞋的宽度是裹住脚的程度。
鞋用丝绒或软皮制作,鞋尖部分用鲸须和其他填充物支撑。
在尖头的长度上面则还有一定的规定。
如王族的鞋尖端长度为在脚的2.5倍以内,贵族2倍,骑士1.5倍,商人1倍,平民为1/2长度。
由于鞋尖过长,不便行走,只得把鞋尖向上弯曲,再用金属链拴回到膝下或脚踝处。
7.帽
哥特式建筑中尖耸的高塔在帽饰中以尖顶帽的形式体现出来。
男子的尖顶帽叫做夏普仑(ch
aperon),帽尖呈细长的管状,
可披在肩上或垂于脑后,也可以缠在
头上,奇长无比,最长可达地面。
女子帽饰更为丰富,最具特色的是汉宁(hennin)和艾斯科菲恩(escoffion)。
汉宁为圆锥形的高顶帽,用布粘成常常的圆锥,再裱糊上高级面料,帽口加长及肩部的披饰,帽尖也有长长的饰物,和男子一样拖垂于下;全帽高度以身份高低区别,最高可达一米以上。
艾斯科菲恩为发网,罩在横向张开的发结上,网外套上金属丝折成的骨架,可将金属架折成各种式样,再在网外披一层纱。
由于金属架可以折成各种样式,因此艾斯科菲恩就有很多款式。
这些种类繁多的帽饰,充分表现出了人们对美的创造力和当时社会对审美的开放性。
中世纪跨度千余年,这一时期的欧洲服饰以反映宗教意识为特点,基督教艺术粗略简单,拜占庭艺术富丽堂皇,罗马艺术庄重沉着,哥特艺术理性而立体。
哥特式服装出现了立体剪裁的应用,是服装技术上的重大革命,由于省道技巧的使用,服装从此走进了三维立体剪裁的天地,同东方的服装观念分道扬镳。
男女服装在外部特征上也拉开了距离,女性服装注重线条的勾勒,男性分体式服装确立,直接体现了男女性别特征对服装造型上的要求。
中世纪的服饰欧洲对西方服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