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自皋亭至临平二首【清】厉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晚自皋亭至临平二首
不减看山兴,吾行及杪秋。

斜阳半郭外,晴翠满船头。

林晚开黄叶,波明见白鸥。

前峰烟际寺,历历记曾游。

将近临平道,临平暝色连。

远风灯照牵去声,微月簖鸣船。

山忆邱丹隐,泉题玉局仙。

不知松子落,惟咏夜凉天。

①《艮山杂志》:“仁和县东北十五里沈家塘,即沈崧宅也。

”今上塘河杭州拱墅沈塘桥段。

②西林,即西泠,有桥,地近孤山,为西湖三大赏梅地之一。

③龙潭,也称龙游潭、游龙潭、水瓮。

《淳祐临安志》:“皋亭山,旁有水瓮及桃花坞。

”《嘉靖仁和县志》:“龙游潭在肇元乡皋亭山,时有蜿蜒出没其间,乡人称为水瓮,旱祷必雨。

”《康熙仁和县志》:“单家坞在皋亭山南,上有游龙潭,时间蜿蜒出没,大石玲珑,水从石中出,今谓之雨花泉。

俗名其石为水瓮。

”今地处杭州拱墅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尚存。

《乾隆杭州府志》:“《县志》谓雨花泉即游龙潭,误也。

游龙潭在桃花坞孤舟庵内,山壁下止水,仅二尺许。

”今地处杭州拱墅半山西侧,尚存。

④《光绪杭州府志》:“金家堰,在皋亭铺东,去城北二十五里。

”今地处杭州拱墅半山境内。

⑤《武林梵志》:“上塔伏虎禅院。

伏虎禅师原居江干五云山,每到城,必骑虎出入,回山化钱买猪,首饲虎。

忽一日回山迟,偶伤一人,禅师倚杖责之,虎悲哀悔。

伏师往皋亭结庵,于兴教寺后圆寂。

今上塔,即伏虎禅师塔院。

”据《万历杭州府志》等史料记载:雍熙二年(985)北宋名僧伏虎禅师圆寂,谥普觉大师。

建于皋亭山,为伏虎禅师真藏。

明万历年前毁废。

清康熙五年(1966)重建。

据悉,新中国成立时尚存并渐衰,1957年拆除。

⑥据《武林梵志》等史料记载:下塔,月明清杲禅师塔院,也称月明庵,为月明和尚的灭度之处,绍兴年间建。

明初毁于兵焚,万历三十四年(1606)重建,崇祯年间增建禅堂。

据悉,清末民国时期渐衰。

新中国成立时尚存,1957年拆除,2002年在遗址出土发现了部分石塔构件,有形如石鼓的塔身主体构件竖刻“月明祖师塔”。

⑦遍福寺,也称遍福院。

据《咸淳临安志》等史料记载,遍福院,在城东北三十五里赤岸,天福七年(942)吴越王建,旧名众善。

治平二年(1065)改遍福院。

庆元初重建。

至正末年兵毁。

洪武初年重建,成化十年(1474)前立为丛林。

明末已圮。

遗址今地处杭州江干丁桥沿山境内。

⑧《康熙杭州府志》:“五月端午,近日半山龙舟争盛,诸坝各埠俱于朔日奔赴,游人杂还,不减湖中。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此项民俗活动逐渐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