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桥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卷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桥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考试
一.18分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语言是需要细心jǔjué▲、耐心wājué▲、潜心lǐng wù▲的。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推敲就两三年,让人pèi fú▲。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每空1分)(8分)
①▲,乌蒙磅礡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②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③▲,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⑥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的:▲,▲。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
....,生活美满幸福。

B.演讲反应强烈,掌声经久不息,振聋发聩
....。

C.这座雕塑造型奇特,构思巧妙,真可谓鬼斧神工
....。

D.你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

4.下面语段中有三个病句,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

(4分)
①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

③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1)第▲句,修改意见:▲(2分)(2)第▲句,修改意见:▲(2分)二.5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6分)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5.诗的前两句渲染了▲的环境气氛。

(3分)
6.诗的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尤其是一个“闲”字,请你联系诗句内容简要分析“闲“字的表达作用。

(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16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国国君。

②霁:天放晴。

③陛:皇宫的台阶。

7.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2分)
其实味不同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2)晏子避席.对曰
(▲)
(3)叶徒.相似(▲)(4)公被.狐白之裘(▲)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文:▲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
10.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 3分)答:▲
11.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

(3分)
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

(18分)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

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

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

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

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

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

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

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

”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

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

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

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
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

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

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

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

”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

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

”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
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

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

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课!老师先请后排一位同学谈观感,那同学只说画面太单调了。

老师微笑地点评:“莫奈画的虽只是干草垛,却巧妙地描绘了光与色带给人的视觉印象。

斜射的阳光下,淡橙的天空,橙紫的远山,橙绿的树林,橙黄的干草垛……阳光在跃动,色彩在变幻。

画面虽简单,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

”我聚精会神地听着,默默地将老师的讲析与自己的观画印象一一对照。

我发现,自己的观画印象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只是我的感受稍显稚嫩。

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那个周末,烈日流火。

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

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

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

C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

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

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

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

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12.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

(3分)

13.第二自然段写道“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我对自己的认识”前后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分)


14.文末写道“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请展开想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那时的心理活动。

(4分)


15.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

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作批注。

(3分)
我选择▲句:▲

16.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谈。

(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18题。

(12分)
有梦才有远方
罗西
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吗?寒冷孤寂中,她怀抱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归大地时,她就会以两片绿叶问候春天,而那两片绿叶,就是曾经在雪地下轻轻的梦呓。

候鸟南飞,征途迢迢。

她的梦呢?在远方,在视野里,那是南方湛蓝的大海。

她很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奋飞,因为梦又赐给她一对翅膀。

窗前托腮的少女,你是想做一朵云的诗,还是做一只蝶的画?
风中奔跑的翩翩少年,你是想做一只鹰,与天比高?还是做一条壮阔的长河,为大地抒怀?
我喜欢做梦。

梦让我看到窗外的阳光,梦让我看到天边的彩霞;梦给我不变的召唤与步伐,梦引我去追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1952年,一个叫查克·贝瑞的美国青年,做了这么一个梦:超越贝多芬!并把这个消息告诉柴科夫斯基。

多年以后,他成功了,成为摇滚音乐的奠基人之一。

梦赋予他豪迈的宣言,梦也引领他走向光明的大道。

梦启发了他的初心,他则用成功证明了梦的真实与壮美——因为有了梦,才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历程。

没有泪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没有梦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

太阳总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的地方朦胧。

梦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使你的双眼永远澄澈明亮。

世界的万花筒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未来的天空下也传来迷人的歌唱。

我们整装待发,用美梦打扮,从实干开始。

等到我们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地擦去夏天留在我们脸上的汗水与灰尘时,我们就可以听得见曾经对春天说过的那句话:美梦成真!
17.文中所说的“梦”指的是▲,末一句中的“秋天的果园”指的是▲(4分)
18.找出文中最能够诠释文题“有梦才有远方”的句子?(2分)


19.文中列举查克.贝瑞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20.读罢此文,你一定感慨良深。

你的“梦”是什么?你打算如何让自己“美梦成真”?(3分)


三.(30分,其中含写字5分)
21.请以“那一份温暖不能忘怀”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 写出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2)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 不少于 600 字。

(5)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答题纸
1. (每词1分,共4分)
2. ①



⑤,
⑥,(每空1分,共8分)
3.()(2分)
4.(1)第句,修改意见:(2分)
(2)第句,修改意见:(2分)
5. (3分)
6.
(3分)
7. 其实味不同(2分)
8.(1)()(2)()
(3)()(4)()(每空1分,共4分)
9.(1)译
文:
(2分)
(2)译
文:
(2分)
10.
(3分)11.
(3分)
12.
(3分)13.
(4分)14.
(4分)15.我选择句:
(3分)16.
(4分)
17. “梦”指的是,秋天的果园”指的是(4分)
18.
(2分)
19. (3分)
20. .(3分)
题目:那一份温暖不能忘怀
参考答案

1.咀嚼、挖掘、领悟、佩服每词1分
2.五岭逶迤腾细浪
家书抵万金
夜阑卧听风吹雨
留取丹心照汗青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每空1分
3.C 2分
4、(任选2个,每个2分)
第①句,修改意见:“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改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②句,修改意见:去掉“不”
第③句,修改意见:去掉“处心积虑”
5.幽深3分
6. 用“闲”衬忙,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3分
7.其/实味/不同(每处1分,共2分)
8.(1)捆绑(2)座位(3)白白地(仅仅、只)(4)通“披”,穿(每小题1分,共4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翻译通顺、大意正确即可。


10.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

(2分)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1分)
1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选择一个人,回答语言通顺、符合文意、题意、说理清楚即可。

示例: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楚王具有自知之明。

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

(3分,若选择了两个或三个人,或者答成人物的缺点都不给分。


12.(3分)要求与评分:能准确概括文章内容,2分;表达,1分。

示例:16岁时,自卑的
我因为一位美术老师的欣赏和父亲的鼓励而树立自信,从而改变人生方向并学有所成。

13.(4分)要求与评分:对“认识”分析到位,前后各2分;若语言表达不好,酌情扣分。

【要点提示】美术课之前“我对自己的认识”:学习成绩差,不如其他同学聪明……//美术课之后“我对自己的认识”:(对艺术美)挺有悟性,不会比其他同学差(比其他
同学还聪明)……
14.(4分)要求与评分:根据语境,合理想像,用第一人称描写心理活动,体现那堂美术课
对“成长”的作用,3分;语言表达,1分。

例一:你终于真实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了。

当年,我的美术老师告诉我,有机会一定要到法国奥赛博物馆亲眼看看《睡莲》的真迹,今天我终于实现了夙愿。

你的光影亦真亦幻,你热烈而含蓄,你温和而美丽,当我第一次看到你就被你深深吸引。

当我怯怯说出对你的观感时,美术老师夸我有悟性时,你难以估量,我有多欢喜,从此我不再自卑,不再惰怠。

你改变了我的人生。

例二:老师,您是否知道,正是当年您充满欣赏意味的话语,我才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正是您对画作意趣盎然的解读,我第一次受到了艺术的洗礼。

难忘那一段如凤凰涅槃般的心路历程。

如果没有那一节美术课,可能我仍是一个在慵懒、懈怠的泥沼中难以自拔的人。

感谢生命中有你。

15.(3分)要求与评分:能自选一个角度(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作批注。

内容2分,
表达1分。

【A句参考角度】①用排比的修辞,写少年的汗味,写老树,写蝉儿,写市音,渲染夏日午后昏昏欲睡的氛围……②用拟人手法,写老柳树懒得摇曳,蝉儿高调地唱老歌,强调了夏日午后的无聊、慵懒……③用“蝉儿唱歌”、“远处市音繁忙”来衬托夏日课堂的单调……【B句参考角度】①运用心理描写。

当听到轻蔑的话语,“我”的心猛烈地跳动,“住嘴”二字差点脱口而出,形象地写出了此时“我”的内心因同学窃窃的笑声与私语而产生了一股压抑的愤怒……②运用动作描写。

“攥紧”,“低头”、“再低头”、“埋进”几个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自卑的“我”因同学的嘲笑而显得窘迫和无助……【C句参考角度】①运用动作描写,“看我一眼”、“点点头”,传神的写出父亲对“我”开始热爱美术的理解……②用语准确,“意味深长”、“郑重其事”两个形容词,体现父亲对“我”的理解与坚定的支持……
16.(4分)要求与评分:观点明确,结合文本,2分;生活感悟,1分;表达,1分。

例一:
我赞成作者的观点。

虽然,成长的道路很漫长,但有时,成长只是瞬间的事。

如文中的“我”,因为美术课上得到老师的赞许,因为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解,从此由一个学习成绩差,内心自卑的孩子变成一个拥有自信,克服惰怠,努力追求理想并学有所成的人。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我也曾因一次竞赛获奖而重拾信心,上台领奖的那一刻,我瞬间长大了。

例二:我不赞成作者的观点。

虽然某一次经历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但真正的成长是在一次次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肯定中完成的,所以我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文中的“我”虽在经历一次难忘的美术课后瞬间成长起来,但在后来很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依然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成功。

又比如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终于在演讲比赛中获奖。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7、“梦”指的是理想愿望(答出其一即可,2分)“秋天的果园”指成功(2分)
18、有了梦才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历程。

(2分)
19、列举查克贝瑞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一个人只要有梦,并为此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美梦成真”。

强调有梦的重要性。

(3分)
20、略(回答要有针对性,言之有物,语言要流畅。

回答第二问时最好要提及“实干”或具体的措施。

请根据学生的回答酌情给分)(3分)
三、作文(30分,其中含写字5分)
与中考要求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