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和阅读的关系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图书馆和阅读的关系及意义
图书馆不仅是传承文化、聚集知识的阵地,也是开展全民阅读最佳的学习场所,它集中了丰富的馆藏资源、宽阔的环境资源以及专业的人力资源,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为人们提供阅读的资源和平台,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本文讨论对图书馆的认知,包括对图书馆的定义和意义;其次讨论阅读的认知,包括阅读和读书的联系及意义;最后总结了图书馆和阅读的关系。

标签:图书馆;阅读;意义
一、图书馆的定义及图书馆的意义
(一)图书馆的定义
关于图书馆,首先得了解图书馆服务体系。

长期以来,几代中国图书馆人一直通过馆外延伸服务来扩大图书馆服务的覆盖范围。

基于均等服务的新一轮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一批城市公共图书馆脱颖而出。

创造了“禅城模式”、“嘉兴模式”等服务模式,探讨出了一条全覆盖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加强图书馆建设,逐步将图书馆建设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运转顺畅,服务便捷,使用高效的育人阵地,逐步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和服务形式网络化,探索动态实现区域内图书馆纸质图书报刊的联合采编,公共检索,馆际互借等功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高效的阅读环境。

种类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基础,馆藏资源主要分为印刷型资源和非印刷型资源两大类,其中印刷型资源主要指绘本以及其他故事类绘本,非印刷型资源主要指有声读物、多媒体资源、光盘等,视听读物栩栩如生的画面和绘声绘色的语言颇能吸引人的眼球。

由于图书馆提供了及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其载体主要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其中纸资源的回收利用也是高度有效的,印本书刊价廉物美,图文并茂,便于收藏,无须任何附加设备,使用方便,可任意反复阅读和欣赏,还可从容思考。

(二)图书馆的意义
近年来,读者可选择的书籍内容越来越丰富,覆盖面越来越广,阅读书籍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这就推动着图书馆的规模不断扩大,购书经费不断增加,对图书管理员的素质要求更是严格。

如此飞速的发展,就是为了适应社会,适应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起到了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开发智力等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近年来,优秀的图书层出不穷,共享工程各级总量推出了一批较高的文化价值、具有鲜明特色和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资源建设成果,逐步形成内容丰富,规模较大资源存量,这就具备了服务基层的资源保障能力。

二、阅读的定义
全社会倡导读书风气,营造读书氛围,促进读书活动,提高阅读修养及其必要。

伴随着文字的发明,书籍的出现,人类阅读空间宽广,读书籍就是在阅读历史、阅读文化,就是在运用并传承人类丰富的文化精华,也就进入了人类的精神家园,融入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这种意义包括四层意思:阅读是人类的一种认识过程;阅读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阅读是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阅读是人生的一部分。

三、图书馆和阅读的关系及意义
(一)图书馆和阅读的关系
图书馆为阅读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阅读推广提供资源保障。

阅读推广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集合全社会可利用的资源和力量来共同开展。

而图书馆不仅是文化传承、知识集散和终身学习的阵地,也是开展全民阅读最佳的学习场所,它集中着丰富的馆藏资源、宽阔的环境资源以及专业的人力资源,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为人们提供阅读的资源和平台,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馆藏丰富的图书馆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是重要的宣传、教育阵地,因其数量大,分布广是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丰富资源有力保障。

为了满足阅读内容水平地提高,可以多走动到各个基层的图书馆观模、检索,由此摸索出更有效的读书方式。

藏书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基础,藏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的能力,提高藏书质量势在必行。

图书馆采购文献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画面生动、色彩鲜艳、设计美觀、材质各异的绘本对于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有莫大的吸引力,所以趣味性强,图画艺术品质高,文字生动,读来朗朗上口,图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构思巧妙,设计新颖,可以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充分发挥图书的社会效应,一定要有群众基础,有新鲜的内容,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实用的教材,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尝试,有各行各业要用到的知识等。

(二)阅读的意义
中国悠久的阅读传统并不仅仅是一种读书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具有的观念和精神内涵。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对经典的敬重观念,抄得好书则珍而藏之,抄书不仅仅是一种读书与学习的方法,更蕴含着一种对书籍敬重与珍视的观念。

中国传统的经典阅读精神更多的内化为读书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经典都极为精彩的概括了各阶层人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无所不能的力量。

其次,经典是知识的来源,温故而知新,苏轼说经典书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再者,阅读是品味和教养的体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才有了中华民族敬书重书的优良传统。

阅读还可以促进提高修养,修养是一个人的品行和素养,是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基石。

它是人的一种道德尺度,修养即修养身心,涵养天性,人的性格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体。

阅读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怡情养性,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气质。

只有不断学习,才会把个人的名利地位想得透,看得淡,才能
立信于人,立德于世。

阅读可以提升境界,改变人的价值取向。

阅读的意义还表现在:可以使人坚强;给人远见和眼光;可以成就个人大业,为国家乃至人类多做贡献;给人自由、尊严和快乐。

阅读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对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起到关键作用,读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阅读能不断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构建核心价值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是一种主动继承和发展的力量,人们可以在书中流连忘返,从中获取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层林.阅读文化、视野与维度[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