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护理质量改进方法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护理质量改进方法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目前医院在新进护理人员逐日增多,逐渐达到床护比的情况下,如何调整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使护理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

方法:执行分级管理,组长负责制,调动全体人员参与护理质量的质控工作,注重对年轻护士的带教与培训。

结论:有效的执行新的护理管理方法,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护理质量改进探讨
随着2008年《护士条例》的颁布,医院每年大量增加护理人员。

科室新成员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使医院护理人员缺编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也存在年轻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理论知识不完善,操作技能水平较低等问题,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风险,护理质量不升反降。

另外,以前在严重缺编情况下,部分护理人员为了完成工作,形成了简化工作流程,遗漏工作职责,省略护理细节的习惯,甚至有不少年轻护士也在她们实习及轮转的过程中养成了这种不良习惯。

为了彻底纠正这种状况,改变护理人员的观念,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我科积极改变护理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本科室核定床位46张,护理人员12人,包括主管2人,护师7人,护士3人。

到了2011年,床位没变化,护理人员增加到16人,除了上述人员外,还包括新定科护士2人,2年轮转护士1人,1年轮转护士1人,均为护士资格。

方法:
⑴分级管理,组长负责制:①我科护理人员的排班以工作量峰值为依据的连续排班制,即A-P-N三班制基本形式和架构同文献[1],护理组长为A班,她由科内一、二级岗成员组成,是拥有护师及以上职称,工作经验丰富的骨干护理人才组成,是临床工作主要执行者及护理工作小组的组织者。

②护士长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及护理组长的专业能力和工作量,赋予护理组长和不同层次护士不同的工作内容。

护理组长通过评估,明确患者实际需要和自理能力,将患者按1:8~10分配给每名分管床位护士(主要由三级岗、新定科及轮转护士组成)。

护理组长在对自己管理的危重、疑难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指导分管床位护士对患者的特殊需要,特别是重点人员如新入、危重患者及家属、特殊检查和治疗、手术等患者的的护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定时检查各项护理落实情况。

分管床位护士主要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完成分管患者的一般治疗、基础护理及健康宣教。

③在改革排班基础上,通过改变护士分工,以排班形式明确护理组长的定位,由护理组长组织、协调一个工作团队,全权负责一组患者的护理工作。

同时,这在无形中与另1名组长负责的团队形成横向比较的竞争激励氛围[2],调动全体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并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年轻护士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科室内设护理质量质控组:①护理部统一制定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标准,使全院统一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科室护士长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学习质量控制标准,达到人人知晓标准。

②科室内设有护理病区管理、分级管理、消毒隔离、病史管理等质控组,各质控组设组长1名(由资深护士担任),有若干组员(由年轻护士组成),使护理人员人人参与质控工作。

组长将各个具体项目又分配到各个组员,规定组员每星期至少检查两次。

各个质控组成员每个月月底将问题进行汇总,并讨论改进措施,再由组长向护士长及科室成员汇报,改进措施进行全科室讨论,获得一致通过后,最后制定成科室的规章制度。

每个质控组每个月将检查后发现的护理问题作为下个月护理质量跟踪考核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检查,如一级护理巡视卡实时记录情况、过敏标记相符情况、护理级别相符情况、饮食标记相符情况、迁床核对情况等。

每个月进行,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反馈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这样就形成了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质量跟踪考核-发现新问题,达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并由于检查及发现问题,到提出改进措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均由护理人员共同参与,这使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加强,同时能深刻理解相关制度的意义,能更自觉、自愿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⑶对年轻护士的培训与带教:①周提问:护理部每个月月初设定2个抢救药的药理作用和一个救护流程(如:低血钾的救护流程、高热的救护流程、溶血的救护流程等),科室护士长根据科内具体情况设定2个护理常规,分别作为这个月4周的周提问。

每周由护士长直接监督执行,人人过关,并有记录,作为星级护士评比依据。

②带教:护理部与科室用新标准选择带教老师,内容围绕思想素质、理论水平、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行为仪表、平时表现、学生评议等方面,并注意带教老师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选择[2]。

根据科室年轻护士的组成,分层次,有区别,有计划的进行带教。

对轮转生实行一对一的带教,实习生则由专职带教老师统一带教,专职带教还负责每周科室的讲课安排,教学查房的组织与讲评。

另外,科室还设有1名操作培训员,培训员的操作标准统一,由她负责科室内各项操作的示范、培训,并采用点评法、陷阱设置、情景模拟等方式对科室年轻护士进行培训。

科室每个月组织1~2项护理操作考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有利于提高科室成员特别是年轻护士的操作水平。

总之,实行分级护理,组长负责制,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3],全员参与型的护理质量控制模式,使人人知晓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人人参与护理质量控制,提升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能自觉参照标准进行日常护理工作,减少了简化工作流程,遗漏工作职责,省略护理细节现象的发生,达到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目的。

同时通过周提问、护理操作培训、一对一的护理带教,使年轻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有效保证了科室护理质量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