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的防治要点及措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白蛾在中国被称为秋幕蛾,白蛾在幼年时 期又被称为秋幕毛虫、网幕毛虫等,多分布于中国的 辽宁、河北、山东、天津、山西、陕西等地,喜欢生 活在温暖且阳关充足的地方。在北方,美国白蛾一年 三代,到冬季孵化成蛹,可能存在世代重叠的情况。 本文以山西为例,探究美国白蛾防治要点与相关的对 策。 1 美国白蛾的危害特征
① 在白蛾的网幕期每一个月对辖区内易感染的 植物进行巡查,调查的重点是有人员频繁活动的地 方,以及与白蛾发生地区有货物运输往来的车站、货 物集散地、农贸市场和养殖区域等。对于往来车辆的 公路铁道两旁和沿途村庄、饭店、旅馆、废弃品收购 站周边落叶阔叶树木等,采取详细巡查的方式,检查 白蛾存在的隐患。
②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期对管辖区域内的所有 寄主植物、可能寄主植物全面普查。
4.2 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 当地有关部门需要加强部门和部门之间联系,
如林业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水产部门、交通 部门等各个单位之间需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合理控 制,齐头共进团结协作,严格按照本身的职能与职责 分工,全力落实本部门对防治美国白蛾应该采取的措 施,按照标准做好管辖范围内的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相邻的镇与县之间,建立起统一规划和技术指标,严 格落实检查、验收、防控机制的同时强化协调与配 合,建立起信息交流平台,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 系,施行跨区域的联合防治,整体上推进防治工作的 进行。 4.3 加强防治资金的投入
·80· 植 保 技 术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第4期
成的铺垫物和遮阴物等;同时对装运这些物品的装载 容器和运载工具,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发现疫情存 在立即进行就地处理。对于各种违规调运和栽种带疫 树苗的行为必须采取严格的方式打击处理。人工物理 除治,美国白蛾在4龄之前有吐丝结网的习惯,采取 人工捕杀的方式,召集人手集中人力隔3-4天巡视摘 除网幕;采用人工挖蛹和成虫期灯光诱杀等方式进行 防治,降低害虫密度。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第4期
植 保 技 术 ·79·
美国白蛾的防治要点及措施
卫斌峰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山西忻州 036300)
摘要:美国白蛾属于世界性检疫害虫,害虫本身对多种园林植物有很大的伤害。本文以山西地区白蛾预防为 例,分析预防要点以及措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针对美国白蛾对当地园林植物造成危害,当地林业部门 应该综合性探究防治对策,采用有效的白蛾防治措施、投入必要的防治资金以及做好科学监测等工作,控制 好白蛾对当地的危害。 关键词:美国白蛾;防治要点;对策
美国白蛾繁殖量很大,蔓延速度很快,是林业 植物生长中重点防治的对象。在1979年传入辽宁之后 发展到山西地区,2003年蔓延到山东等地,对中原地 区的园林植物的生长带来很严重的威胁。
根据对大范围内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实际调查来 看,在美国白蛾发生的老疫区中部分地区常常是大范 围发生灾情,林区内大量树叶被吃光,还存在周期性 爆发性的特点;在新疫区发生的情况是跳跃性出现, 常常是单株不连续的情况发生。在北方地区白蛾基本 上每年都可以完成三代繁殖,并在第三代快速扩散。 发生的地区常常是以村镇和城区内多杂树和灯光亮的 地点为主,白蛾幼虫一般将居民户周围的林木树叶吃 光之后爬墙入户,给居民的生活造成非常不利影响。 白蛾寄生的树种有桑树、榆树、梧桐树、白蜡树等 等。最近第三代快速扩散的原因是由于秋季的气候适 于美国白蛾的生长,导致美国白蛾发展快速,再加上 前面几年数量的累计造成灾情暴发式出现。新疫区出 现的原因是人为因素导致,居民区周围树种交杂以及 灯光引诱等原因导致当地成为诱发区、易发区[1]。 2 美国白蛾基本特征
② 生物防治:美国白蛾幼虫期、化蛹期间,都 可以释放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
③ 性信息素引诱方式:充分利用美国白蛾性信 息素在轻度发生区域成虫期诱杀雄性成虫[3]。 3.3 联合防治措施
地区防治中,应突出当地政府对白蛾灾害防治 的重视程度,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可以采取联合防治 为主的治理措施;首先做好防治宣传,全面发动乡镇 居民等进行防治;其次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突出白 蛾防治的重点,防止人为传播行径的存在,避免人为 传播情况的出现;同时采取科学监测的方式,提高预 防能力,针对当地各个地区,设置林业病虫害监测防 治点,通过精准的监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美 国白蛾的防治指导工作。山西地区在预防美国白蛾的 时候,按照疫区的发生情况、监测情况、保护区的实 际情况进行调查划分,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 进行防治。疫区内以防治为主[4],防治过程中结合物 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式综合使用;对于 白蛾密度大且范围大的地方,以杀灭白蛾幼虫和成 虫、控制疫情为主。监测区域设置于病虫害易发生区 域,在监测区域内使用杀虫灯、性诱剂等进行监测, 发现疫情之后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疫情扩大。 4 美国白蛾防治保障措施 4.1 落实防治责任制度
针对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的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需要做好合理监控,对于来往车辆和运输材料等进行 详细检查,杜绝美国白蛾出现在当地的可能性。除了 合理的预防措施之外还需要采取严格的监控措施,使 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监测和防治,降低美国白蛾可能造 成的潜在危害。 参考文献 [1] 陈芳.美国白蛾危害、特征以及防治措施分析[J].
美国白蛾属于害虫、鳞翅目属灯蛾科,成虫是 白色蛾子,羽化时间一般在午后15-19点,交尾时间
作者简介:卫斌峰,大专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园林生态保护。
多达8-36小时,在交尾结束之后不久就会产卵。白 蛾普遍飞翔能力差,飞行范围在200-300m之内,属 于弱趋光虫类,雌性白蛾对光线不敏感,雄性对光线 的敏感度稍微强一些,对腥臭味比较敏感。卵是直径 为0.5mm的圆球形,卵块紧密排列且有密网黏结在一 起,呈绿色,孵化之前转变为褐色;幼虫为绿色毛毛 虫,属于杂食性动物,食量大且耐饥饿能力强。4龄 以前的白蛾幼虫普遍吐丝结网且群居生活,在网幕内 找寻食物,因此找到虫网幕是找寻白蛾的关键。5龄 之后幼虫破网而出,分散危害进入到暴食阶段。成熟 白蛾头部呈现出黑色光泽,体 长大约28-35mm,身 体为黄绿、灰黑色。白蛾危害的农作物有高粱、玉 米、大豆、花生、向日葵、西瓜、南瓜、茄子等等。 3 美国白蛾的预防措施 3.1 白蛾疫情监测普查
农村科学实验,2019(10).67-68. [2] 石敬夫.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的
分析——以美国白蛾为例[J].花卉,2017(14): 158-159. [3] 南俊科,宋丽文,左彤彤,等.丽草蛉和异色瓢虫对 美国白蛾的捕食作用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9(2).161-166. [4] 杜艳红,那顺勿日图,白守宁,等.通辽地区美国白 蛾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初探[J].林业科技,2020, 45(01):52-54. [5] 刘贺佳.南京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 浅析[J].南方农业,2019,13(35):130-131.
从市级到乡镇街道,需要将美国白蛾的防治措 施纳入政府预算之内,将美国白蛾作为重点防治对象 和优先防御对象,有针对性地投入防治资金,完善监 控措施和管理措施,保障美国白蛾的预防工作可以顺 利进行。保证做到及时拨款、足额拨款,保证飞防与 地面防治等多项工作顺利开展,部门之间明确分工且 责任明确,完成各自负责区域内的防治工作。 5 结语
对于当地林业防治管理部门,秉承“谁经营, 谁防治”的管理责任制度,林业主体对所属的森林和 林木,有法定责任做好有害生物的预防、治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需要加强对当地的有害生物防治工 作的组织和领导,充分调动林业从业人员和管理者的 积极性,将防治措施建设与林业、生态建设纳入到发 展规划中去。还应该构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 责任制度[5],将美国白蛾的成灾率及重大林业有害生 物的防治目标与政府考核评价指标联系在一起,更好 地做好美国白蛾的预防工作。
③ 采取合理的调查方式和方法,以踏查、性诱 捕器和灯光引诱等方式,调查辖区内寄主植物是否有 美国白蛾的生存痕迹。详细检查是否存在幼虫取食痕 迹和成虫、卵块等虫态存在的迹象。一旦发现就应该 详细探查该范围内林木受到伤害的情况,立即采取措 施做好防控。 3.2 美国白蛾的预防措施
①加强对疫情发生地区所有植物类物体的检 疫,如树木、木材和植物性包装林木,包括由它们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