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语文语言积累及阅读能力竞赛试卷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竞赛经典试卷

小学语文竞赛经典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悠然自得(yōu)B. 惊涛骇浪(hài)C. 轻歌曼舞(màn)D. 漫不经心(màn)2.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B. 她的画技越来越精湛。

C. 他的性格很开朗,总是乐于助人。

D. 小明考试不及格,气得脸都绿了。

3. 下列词语中,不是同音字的是()A. 悦悦B. 逸易C. 静惊D. 冠穿4. 下列句子中,用关联词不当的是()A. 如果你今天不完成作业,明天就不能看电影。

B. 因为天气太冷,所以我们取消了户外活动。

C.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D. 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好。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是()A. 这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 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

C. 这本书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D.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6. 下列词语中,解释错误的是()A. 潇洒:形容人举止大方,自然得体。

B. 恍若:好像,似乎。

C. 毛茸茸:形容物体表面像毛一样长着细毛。

D. 轰轰烈烈:形容声音很大,气势很盛。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B. “妈妈,你今天晚上做什么好吃的?”C. “小明的成绩怎么样了?你告诉他要好好复习。

”D. “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科幻片、动作片还是喜剧片?”8. 下列句子中,字词使用错误的是()A. 他的声音洪亮,像打雷一样。

B. 她的舞蹈跳得优美,像一只美丽的蝴蝶。

C. 他跑得很快,像一阵风一样。

D. 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9. 下列句子中,句子结构错误的是()A. 我喜欢画画,也喜欢唱歌。

B. 我去公园玩,妈妈在家里做饭。

C. 这本书是妈妈给我买的,我很喜欢。

D. 我们学校的操场很大,可以容纳几千人。

10.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是()A. 他今天生病了,所以没来上课。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竞赛试卷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竞赛试卷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竞赛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29分)1.请用a、a、d、i、k、n、u这七个字母合理组合,把加上声调后形成的音节词语写在横线上,并把相应的汉字词语写在对应的括号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前有位读书先生,他写了一幅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写的是年轻的时候读书的情形,下联写的是老年以后读书的情形。

四个\好\字的正确读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将\梅花、荷花、桃花、桂花\按顺序排列,并在括号注明排列的理由、(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补充叠词成语。

(2分)懊恼生机小心气势玉立不绝四射如生2021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c独家原创1/105.补充成语或歇后语。

(3分)一夫当关聪明一世,路遥知马力,姜太公钓鱼张飞穿针外甥打灯笼6.在\然\字前面填上上最合适的字,共同组成词语。

(2分后)__然大悟__然纸上__然有序__然倚__然开朗___然大怒___然泪下__然大波7.根据成语典故,在横线上填写历史人物的名字。

(2分)1)___卧薪尝胆。

2)____无颜见江东父老。

3)____三顾茅庐。

4)___身在曹营心在汉。

8.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和写作有许多精辟的总结,如:要读有益的书,因为书是知识的,力量的,智慧的,生活的。

再如:\书读百遍,\,这是强调;\读书破万卷\,这是强调(5分)9.填空。

\万古长青、千山一碧、翠色欲流\这三个词都就是描绘\蓝\的词,其中\万古长青\则表示蓝的_________,\千山一碧\则表示蓝的_________,\翠色欲流\则表示蓝的________;\万水千山、绿水青山、崇山峻岭\都就是描绘\山\的词,\万水千山\就是形容_______,\绿水青山\就是形容_____,\崇山峻岭\就是形容________。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竞赛试卷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竞赛试卷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竞赛试卷一、成语部分(共24分)(一)按要求写出下列成语(8分)1、含有动物名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知识渊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给下列成语找出相对应比喻意思的成语(8分)一箭双雕()飞蛾投火()水落石出()画蛇添足()虎头蛇尾()掩耳盗铃()过河拆桥()螳臂挡车()(三)照样子,成语接龙(8分)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1、握手言欢—→()—→()—→()—→()2、人一己百—→()—→()—→()—→()二、常用语部分(共24分)(一)照样子,写出你平时积累的名人名言(4分)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泽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10分)出其不意——()翻手为云——()福无双至——()捡了芝麻——()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一波又起()——败事有余()——弃之可惜()——后无来者()——焉得虎子(二)把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填出来(10分)猫哭耗子——()太阳底下点灯——()泥菩萨过河——()狗咬吕洞宾——()猪鼻子里插大葱——()太平洋的警察——()大姑娘上轿——()起重机吊鸡毛——()水中捞月——()千里送鹅毛——()三、古诗文部分(共22分)(一)填写下列古诗和古文句子的上句或下句(10分)1、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世人若被明月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雪夜归人。

山东小学生语文竞赛试题

山东小学生语文竞赛试题

山东小学生语文竞赛试题山东小学生语文竞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以下是一份模拟试题,供学生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霎时(shàshí)踌躇(chóuchú)蹒跚(pánshān)B. 踌躇(chóuchú)霎时(shàshí)蹒跚(pánshān)C. 霎时(chàshí)踌躇(chóuchú)蹒跚(pánshān)D. 霎时(shàshí)踌躇(chóuchú)蹒跚(páns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很健康。

B. 经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三遍都还觉得不够。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2. “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天的田野》春天来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嫩绿嫩绿的,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把田野装扮得更加美丽。

...1. 文章中描述了春天田野的哪些特点?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来表现春天的生机?...四、作文(共40分)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真实,语言流畅,能够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

语文语言积累及阅读能力竞赛试卷(一)成语部分(32分)一、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4)循规蹈()____眼()手快____爱不()手____居高()下____二、画出下面成语中写错的字,并改正。

(4)阴谋鬼计()走头无路()一诺千斤()谈笑风声()甘败下风()一如继往()金榜提名()天翻地复()三、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

(3)初出茅庐()破釜沉舟()指鹿为马()完璧归赵()卧薪尝胆()入木三分()四、成语接龙(4)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1、握手言欢--()--()--()--()2、人一己百--()--()--()--()五、按要求写成语。

(2)1、写出含有“手”的成语。

①形容医术高明。

()②形容重归于好。

()③形容十分喜爱。

()④形容情谊深于兄弟。

()2、写出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2)①很少的几句话。

()②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③虚假而动听的话。

()④随口乱说的话。

()3、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写AABB式的成语。

(3)①规模气势大。

()②说话不流利。

()③人来人往很热闹。

()④光明而正大。

()⑤草木长得好。

()⑥行动不正当。

()4、写出含有十二生肖动物的成语。

(以下至少写四个)(2)_____、_____、_____、_____5、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6、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7、形容人多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8、写几个是3个字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二)常用语部分(28分)一、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

(6)出其不意()翻手为云()捡了芝麻()福无双至()()一波又起()败事有余二、把下面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

(6)泥菩萨过河--()狗咬吕洞宾--()水中捞月--()猫哭耗子--()猪鼻子里插大葱--()千里送鹅毛--()三、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

语文语言积累及阅读能力竞赛试卷(一)成语部分(32分)一、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4)循规蹈()____眼()手快____爱不()手____居高()下____二、画出下面成语中写错的字;并改正。

(4)阴谋鬼计()走头无路()一诺千斤()谈笑风声()甘败下风()一如继往()金榜提名()天翻地复()三、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

(3)初出茅庐()破釜沉舟()指鹿为马()完璧归赵()卧薪尝胆()入木三分()四、成语接龙(4)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1、握手言欢--()--()--()--()2、人一己百--()--()--()--()五、按要求写成语。

(2)1、写出含有“手”的成语。

①形容医术高明。

()②形容重归于好。

()③形容十分喜爱。

()④形容情谊深于兄弟。

()2、写出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2)①很少的几句话。

()②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③虚假而动听的话。

()④随口乱说的话。

()3、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写AABB式的成语。

(3)①规模气势大。

()②说话不流利。

()③人来人往很热闹。

()④光明而正大。

()⑤草木长得好。

()⑥行动不正当。

()4、写出含有十二生肖动物的成语。

(以下至少写四个)(2)_____、_____、_____、_____5、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6、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7、形容人多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8、写几个是3个字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二)常用语部分(28分)一、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

(6)出其不意()翻手为云()捡了芝麻()福无双至()()一波又起()败事有余二、把下面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

(6)泥菩萨过河--()狗咬吕洞宾--()水中捞月--()猫哭耗子--()猪鼻子里插大葱--()千里送鹅毛--()三、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强烈推荐】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

【强烈推荐】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语文语言积累及阅读能力竞赛试卷(一)成语部分(32分)一、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4)循规蹈()____眼()手快____爱不()手____居高()下____二、画出下面成语中写错的字,并改正。

(4)阴谋鬼计()走头无路()一诺千斤()谈笑风声()甘败下风()一如继往()金榜提名()天翻地复()三、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

(3)初出茅庐()破釜沉舟()指鹿为马()完璧归赵()卧薪尝胆()入木三分()四、成语接龙(4)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1、握手言欢--()--()--()--()2、人一己百--()--()--()--()五、按要求写成语。

(2)1、写出含有“手”的成语。

①形容医术高明。

()②形容重归于好。

()③形容十分喜爱。

()④形容情谊深于兄弟。

()2、写出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2)①很少的几句话。

()②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③虚假而动听的话。

()④随口乱说的话。

()3、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写AABB式的成语。

(3)①规模气势大。

()②说话不流利。

()③人来人往很热闹。

()④光明而正大。

()⑤草木长得好。

()⑥行动不正当。

()4、写出含有十二生肖动物的成语。

(以下至少写四个)(2)_____、_____、_____、_____5、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6、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7、形容人多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8、写几个是3个字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二)常用语部分(28分)一、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

(6)出其不意()翻手为云()捡了芝麻()福无双至()()一波又起()败事有余二、把下面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

小学部语文语言积累及阅读能力竞赛试卷

小学部语文语言积累及阅读能力竞赛试卷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
内容:涉及科普、说明、新闻等非文学作品,旨在考察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
考察点:重点考察学生对非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 章主旨、结构、细节的把握,以及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推断能力。
解题技巧:学生应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然后仔细阅读 题目,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信息,最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答案。
要意义。
通过汉字书写 练习,可以增 强学生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感
和自豪感。
词语积累
词语积累:考察 学生的词汇量, 包括常用词汇、 成语、短语等。
句子理解:要求 学生理解句子的 含义,包括句子 表达的情感、意 思、修辞等。
段落分析:要求 学生分析段落的 结构、中心思想、 语言表达等。
篇章阅读:要求 学生阅读一篇文 章,理解文章的 主旨、细节、作 者意图等。
阅读理解与写作
考察学生对文章的 理解能力,要求能 够准确把握文章的 主旨和细节。
考察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要求能够 清晰、有条理地表 达自己的观点和想 法。
考察学生的写作能 力,要求能够根据 题目要求,写出内 容完整、表达准确 、语言流畅的文章 。
考察学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要求能够 根据题目要求,进 行合理的推理和分 析。
阅读理解与口语表达
阅读理解: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主旨、细节和作者意图的把握。
口语表达:考察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包括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结合方式:通过设置相关题目,将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考察学生的 语文综合能力。
目的: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促进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考试形式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占30%,中等难度题占50%,难题占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部语文语言积累及阅读能力竞赛试卷一、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4)循规蹈()____眼()手快____爱不()手____居高()下____二、画出下面成语中写错的字,并改正。

(4)阴谋鬼计()走头无路()一诺千斤()谈笑风声()甘败下风()一如继往()金榜提名()天翻地复()三、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

(3)初出茅庐()破釜沉舟()指鹿为马()完璧归赵()卧薪尝胆()入木三分()四、成语接龙(4)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1、握手言欢--()--()--()--()2、人一己百--()--()--()--()五、按要求写成语。

(2)1、写出含有“手”的成语。

①形容医术高明。

()②形容重归于好。

()③形容十分喜爱。

()④形容情谊深于兄弟。

()2、写出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2)①很少的几句话。

()②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③虚假而动听的话。

()④随口乱说的话。

()3、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写AABB式的成语。

(3)①规模气势大。

()②说话不流利。

()③人来人往很热闹。

()④光明而正大。

()⑤草木长得好。

()⑥行动不正当。

()4、写出含有十二生肖动物的成语。

(以下至少写四个)(2)_____、_____、_____、_____5、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6、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7、形容人多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8、写几个是3个字的成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二)常用语部分(28分)一、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

(6)出其不意()翻手为云()捡了芝麻()福无双至()()一波又起()败事有余二、把下面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

(6)泥菩萨过河--()狗咬吕洞宾--()水中捞月--()猫哭耗子--()猪鼻子里插大葱--()千里送鹅毛--()三、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4)①()的居处---开门见山②()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③()用兵---以一当十④()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⑤()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⑥()断案---铁面无私⑦()七十二变---神通广大⑧()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四、按要求写出你平时积累的格言、警句、名言、谚语。

(12)1、珍惜时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帮助他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待机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热爱家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团结友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勤奋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部分(42分)一、填写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8分)1、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

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6、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7、__________,内举不避亲。

8、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二、按要求写诗题。

(8分)1、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趣味填空。

(10分,每空0.5分)1、填颜色:(1)__毛浮__水,__掌拨清波。

(2)__日依山尽,__河人海流。

(3)日暮__山远,天寒__屋贫。

(4)两个__鹏鸣__柳,一行__鹭上__天。

2、填数字:(1)不知细叶谁裁出,__月春风似剪刀。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__月下扬州。

(3)飞流直下__尺,疑是银河落__天。

(4)朝辞自帝彩云间,__里江陵一日还。

3、填植物:(1)离离原上__,一岁一枯荣。

(2)人间四月劳菲尽,山寺__花始盛开。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花村。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____少一人。

四、按要求填写表格。

(8分,诗句每句1分,其它每空0.5分)作者朝代题目名句白居易《忆江南》王冕《墨梅》于谦《石灰吟》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根据情景填写名句。

(8分)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2、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

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句诗来。

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3、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

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

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外阅读(48分)一、填空。

(14分,每空0.5分)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

2、说到古诗,人们常常提到《唐诗三百首》,这说明了“诗”是在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样式,也表明唐朝诗歌的成就最大。

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唐诗宋___元____明、清____3、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那么杜甫被称为_____。

4、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华山”是我国五岳中的__岳,《咏华山》写的是__朝宰相______七岁时咏诗一事。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有关华山传说的课文是:《________》,这个传说选自神话故事《________》。

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还有许多,如:《________》《_________》等。

6、《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书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等。

其余三部名著是:《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穷人的自尊(17分)阅读提示:社会上送礼、收礼屡见不鲜。

不同的人,送礼的目的各有不同;收礼的人,收礼方法也有所不同。

读读短文,看看作者小时侯送过什么礼?结果怎样?如今别人给她送了什么礼?她又是怎么收的?再想想文章给你什么启发?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

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

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

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

”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的往外掏。

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

显然他做得很(细心、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害怕、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居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

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

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10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

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

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

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

但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

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拿它去办事哩!”邮局早已下班。

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

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

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

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

一直等姨爹吃完了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

”5分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

”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

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不,不要!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

仅仅因为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

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

它像一根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的印痕。

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

注解:①拘谨:(言语、行动)过分谨慎。

②颤(ch an)③震慑(she ):震动使害怕。

④折腰:弯腰行礼。

常指失去自尊。

⑤寒酸:穷苦人不大方的样子。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2分)顺便来瞅瞅老师(cho u qiu )留下抹不去的记忆(mo ma )2、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分)3、从文中找出下例词语的近义词。

(2分)拘谨(拘束)诧异(惊异)4、文中表示“看”的词还有___、____、____,除文中出现的,请你再写3个(一个字的)___、___、___。

(3分)5、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2分)从眉目上看:_相貌(或长相)___________生怕鸡蛋被挤破_非常害怕____________6、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承上启下_______________(2分)7、你认为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分)_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尊敬老师,老实,淳朴,贫穷的人.可以从他说的话和带鸡蛋的方法以及拿鸡蛋的动作看出来.(用文中的句子答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读了这篇文章,对“收礼”有自己什么的看法,请写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