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哈托哈拉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哈托哈拉金矿
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赵锡霖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二四七大队,天津 301800)
摘 要:阿拉善右旗哈托哈拉金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东方向120 km处,矿区矿体主要赋存于早二叠世和晚石炭世侵入岩内,受北东向韧脆性断裂控制,沿断裂带可见长英质糜棱岩及条带状石英脉发育,其内可见较强的硅化、绢云母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及碳酸盐化等矿化蚀变发育。
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该区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区找矿标志,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地质特征;金矿;哈托哈拉;阿拉善右旗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4-0085-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the Hatohara gold deposit
in Alxa Right Banner,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ZHAO Xi-lin
(247 major teams of nuclear industry,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Baodi District, Tianjin 301800, China)Abstract: Alxa Right Banner Hatohara Gold Mine is located 120 km northeast of Alxa Right Banner,Inner Mongolia.The orebodies in the survey area mainly exist in the Early Permian and Late Carboniferous intrusive rocks, and are controlled by the NE-trending ductile-brittle fault.The felsic mylonite and the banded quartz veins are observed along the fault zone.Strong silicification,sericitization,shale lithification,chlorite,limonite mineralization and carbonation and other mineralization alterations.In this paper,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area and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mining area are expounded in detail,and the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the mining area are summarized,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next prospecting.Keywords: Geological Features;Gold mine;Hatohara;Alxa Right Banner
哈托哈拉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东方向120 km处,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管辖,其地属阿拉善高原,西北部属雅布赖山区,东南部为腾格里沙漠,矿区西部有哈托哈拉钨锌矿点、苏亥吐黑山镍矿化点;矿区西南部有白石头北铜锌金矿点和通沟银矿化点,成矿环境优越。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单元属Ⅱ华北陆块区、Ⅱ-7阿拉善陆块、Ⅱ-7-1迭布斯格—阿拉善右旗陆缘岩浆弧(Pz2),成矿区带属Ⅲ-3-①碱泉子—卡休他他—沙拉西别AuCuFePt成矿亚带(C Vm Q),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矿区出露的地层为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柳树沟岩组、中生界白垩系上统金刚泉组、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
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柳树沟岩组大理岩与中酸性侵入体的接触带是形成矽卡岩型矿产的有利部位。
矿区内出露的侵入岩主要有早泥盆世辉长岩,晚石炭世闪长岩,早二叠世斑状花岗闪长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二叠世中细粒正长花岗岩、细中粒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等。
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活动主要为晚石炭世闪长岩和早二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形成了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型金、钨、锌等矿化。
矿区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控制地层以及岩体的展布。
区内构造主要以断裂为主,褶皱构造不发育。
断裂构造大多为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次之,近东西向断裂则发育一般。
断裂规模多在几公里,小者数百米。
测区内热液型矿产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北东向断裂是测区的主要控矿断裂。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
新太古界柳树沟岩组(Ar3l.):北东向分布于检查区中部,主要由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及透镜状大理岩构成,下部被二叠纪岩体侵入。
第四系:全新统洪积(Qh pal),沿沟谷分布在检查区的西部,主要由砾石、砂土构成。
上更新统冲洪积(Qp3pl),主要分布于检查区的东南部,由砂砾石层构成。
2.2 侵入岩
矿区侵入岩十分发育,岩性主要为早泥盆世角闪辉长岩、晚石炭世闪长岩、早二叠世斑状花岗闪长岩、早二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二叠世中细粒正长花岗岩、中二叠世细中粒正长花岗岩,岩体呈岩珠或岩枝状侵入新太古界柳树沟岩组,侵入接触部位具有较明显的热液蚀变现象,与柳树沟岩组大理岩接触带上局部可见矽卡岩化发育。
矿区脉岩发育,主要有石英脉、正长花岗岩脉、伟晶岩脉等。
脉岩产出受构造控制,石英脉走向多为北东向或近南北向,正长花岗岩脉走向多为北东向或北西向,伟晶岩脉走向为近东西向。
2.3 构造
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东向、近东西向及近南北向三组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
(下转87页)
收稿日期:2020-02
作者简介:赵锡霖,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18Au矿体上部约5m,标高约565m,受F18断裂控制,矿体呈呈透镜状,北北东走向,倾向南东,倾角60°~70°,沿走向长约100m,倾向延伸延伸宽约80m。
控制矿体真厚度0.83m,金品位2.62g/t。
3.2 矿石特征
黄铁矿分布广泛,是本区最常见的金属矿物,占金属矿物总量的95%以上。
黄铁矿呈浅黄色、暗黄色,半自形-它形晶,粒径0.1m~3mm,呈浸染状、细脉状、斑杂状、星点状等沿裂隙或脆韧性剪切带分布,共(伴)生矿物有自然金等;自然金为矿区唯一有用的金属矿物。
自然金呈金黄色,反射色较黄铁矿、黄铜矿高,显金黄,带红色调。
半自形-他形晶,晶形为角粒状、长角粒状、枝杈状、片状,在石英中常呈浑圆状。
3.4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1)控矿因素。
矿区主矿体与主要产于大岭组变质岩地层中,含矿岩石为蚀变岩和片岩+石英脉。
因此,控矿因素为脆韧性剪切带。
(2)找矿标志。
①脆韧性剪切带。
本区片岩夹石英脉金矿化产于脆韧性剪切带中,因而要注意在该套地层中片岩夹有少量的绿片岩类岩石中的金矿(化)体。
脆韧性剪切带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之一。
②侵入岩。
区内及外围具有对成矿有利的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促使金活化,在有利地段聚集成矿。
③围岩蚀变。
多种蚀变类型叠加是双旗山金矿床的重要特征,当蚀变带中出现细脉状石英脉和黄铁矿团块时,指示有金矿体存在。
④区域地球化学金异常带。
4 找矿方向
①区域变质、强烈混合岩化并有韧性剪切带存在,可能有利于金富集[2]。
②韧性剪切带附近岩石碎裂、硅化强度愈大,富金的可能性越大。
③韧性剪切带中顺千枚理分布的石英脉,常常含金。
④受后期褶皱构造影响,褶皱构造的核部或出现紧密褶皱、倒转褶皱时,由陡变缓或由缓变陡处,往往矿体厚度增大、品位增高。
⑤韧性剪切带附近有白岗岩出现,常常出现金矿体;白岗岩中常见网脉状裂隙,且裂隙中见石英脉、黄铁矿脉充填,常会出现几十米长的金矿体,但延伸不长。
⑥北东向花岗斑岩切割了矿体,对岩体附近的金矿体可能有改造富集作用。
⑦斑点状、脉状、团块状黄铁矿含量越多,金品位越高。
5 结论
矿区位于Au高背景场的大岭组变质岩区,受原岩为基性、酸性“双峰式”火山岩层位等顺层发育的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作用、脆韧性断裂的剪切作用、区域变质作用三者关系密切,属常见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等多成因矿床。
[1] 王方权.福建双旗山金矿床含金韧性剪切带地质特征浅析[J].中国西部
科技,2008(22):3-5.
[2] 张志诚.闽中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地质找矿论
丛,2000(04):357-365.
(上接85页)
北东向断裂主为韧脆性断裂,其内可见长英质糜棱岩及条带状石英脉发育,长英质糜棱岩多发生绢英岩化,局部地段可见褐铁矿化发育,区内已发现的金矿化就赋存于韧脆性断裂带内。
近东西向断裂及近南北向断裂在本区发育较少。
3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内大致控制和圈定了Au1金矿体及Au2金矿化体。
3.1 矿(化)体地质特征
Au1金矿体产于北东向韧脆性断层内,韧脆性断层走向40°,长约500m,宽2.0m~17.0m。
地表呈褐黄色,主要发育长英质糜棱岩及条带状石英脉,长英质糜棱岩多发生绢英岩化,断层内褐铁矿化发育,条带状石英脉中可见稀疏的黄铁矿颗粒。
Au1金矿体走向长约240 m,宽1.5 m~3.0 m,倾向300°~330°,倾角60°~80°。
其中有3件样品品位大于0.2×10-6,其中1件样品达到工业品位为2.1×10-6,平均品位1.74×10-6。
Au2金矿化体产于北东向韧脆性断层内,韧脆性断层走向40°左右,长400 m,宽2.0 m~6.0 m。
地表呈浅褐黄色,主要发育长英质糜棱岩及条带状石英脉,局部发育褐铁矿化。
Au2金矿化体走向长度约120 m,宽1.5 m,倾向283°,倾角86°。
其中有1件样品(样长1.50 m)大于0.2×10-6,品位为0.86×10-6。
3.2 矿石特征
含金矿石主要为绢英岩、绢英岩化糜棱岩、石英脉,矿石的结构主要以粒状变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碎裂结构,构造主要为浸染状、脉状构造。
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绢云母、长石、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等[2]。
3.3 围岩蚀变
矿体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有绢云母化、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及绿泥石化等。
3.4 成因类型及工业类型
矿体呈透镜状和脉状,受韧脆性断裂控制,主要赋矿围岩为早二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晚石炭世闪长岩及新太古界柳树沟岩组变质岩,气成热液活动较强,矿石中交代现象明显,因此,认为其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工业类型属碎裂蚀变岩—石英脉型。
4 找矿标志
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概括出以下几条找矿标志:①晚石炭世闪长岩和早二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发育,为矿化提供了良好的热源和物质来源。
②北东向韧脆性断裂构造发育。
③矿区围岩蚀变发育,地表多呈黄褐色,主要有褐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等。
综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哈托哈拉金矿成矿区带位于Au 成矿亚带,矿区侵入岩发育且可见北东向韧脆性断裂出露,矿区地表矿化蚀变较强,因此阿拉善右旗哈托哈拉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1] 王若愚,试论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6
(30):225-226.
[2] 张宗庆、邢立强等,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查干德勒等五幅1:5万区域矿产
地质调查报告[R],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