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患儿口服磷酸奥司他韦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医药2020年第60卷第30期
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患儿口服磷酸奥司他韦的
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1
, 1
,
2
1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710077;2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比较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患儿口服磷酸奥司他的治疗效果。
方法119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 感)患儿,其中甲型流感组87例、乙型流感组32例,两组均采口服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体质量w 15 Kg 时予
30 mg/次,次/天;体质量13 ~23 kg 时予45 mg/次,次/天;体质量23 ~40 kg 时予60 mg/次,次/天;体质量> 40 kg 时予75 mg/次,次/天,服药48 h 比较两组疗效并记录两组退热时间、咳嗽、流涕缓解时间。
结果 甲型、乙
型流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 ,81.25%。
与乙型流感组比较,甲型流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P <0. 05、。
甲 型流感组治疗后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流涕缓解时间分别为(1.38 ±0. 78),3.93 ±1.82),4.18 ±1.37 )d,乙型流
感组分别为(3.21 ±1.13),5.21 ±2.14)、(5.42±1.22)d,与乙型流感组比较,甲型流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及 流涕缓解时间短(P 均<0.05)。
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口服治疗儿童甲型、乙型流感效果均较好。
与乙型流感比
较,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患者症状缓解较快。
关键词:磷酸奥司他韦;流行性感冒;甲型流行性感冒;乙型流行性感冒
doi : 10. 3969/j. issn. 1002-266X. 2020. 30. 022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 (2020)30-008403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简称流感,其主要传播 途径为经呼吸道的飞沫传播,患者是最常见的传染
源,传播力强,人群易感性高,老人和婴幼儿尤其易
感。
流感一经诊断应及时给药,尤其是在感染36 ~ 48 h 内⑴。
奥司他韦是一种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
抑制剂,口服给药方便安全,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
大流行时期已在美国批准用于婴儿流感的治疗 中⑵。
由于流感病毒分型较多,奥司他韦对不同分 型的流感治疗效果是否不同? 2019 ~2020年1月,
我们采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了儿童甲型、乙型流感 患者119例,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
科门诊收治及住院确诊的流感患儿119例,符合
《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中的 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合并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
其体病毒合并感染,同时需排除存在药物过敏反应、 药物不耐受、肝功能异常、心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 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
119例患儿均采集咽
拭子标本,分为甲型流感组87例、乙型流感组32
例。
甲型流感组中男45例、女42例,年龄3个月~ 14(6.98 ±1.59)岁,病程 4 ~48 (17.68 ±6.25 )h 。
通信作者:汪宇(E-mail : butifull@ 126. com )
84
乙型流感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 ~14(5.72
±1.67)岁,病程6 ~52(13.4 ±8.27)h 。
两组年龄、
性别比例及病程等资料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西安
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磷酸奥司他韦口服方法 两组患儿予磷酸奥
司他韦口服,患儿体质量W 15 kg 时男0 mg/次患
次/天;体质量13 ~23 kg 时男5 mg/次,次/天;体 质量23 ~ 40 kg 时,60 mg/次,2次/天;体质量 >40 kg ,75 mg/次,2次/天;一岁以内幼儿按年龄给
药:0 ~8个月予3. 0 mg/(kg •次)、9 ~ 11个月予
3.5 mg/(kg •次),均为2次/天。
1.3疗效观察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显效:
确诊后口服奥司他韦48 h 内体温降至正常范围、全 身症状消失为显效;有效:确诊后口服用药48 h 后
体温下降、发热间歇期延长,全身症状明显缓解为有 效;无效:确诊后口服奥司他韦72 h 后发热及全身
症状无缓解或有加重趋势为无效。
测算两组治疗总
有效率。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 数X100%,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咳嗽、流涕症
状的缓解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X ± S 表示,两独立样本比较采
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
P <0.05为差
异。
山东医药2020年第60卷第30期
2结果
甲型流感组治疗后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分别为57、27、3例,治疗总有效率96.55%,乙型流感组分别为6,20、例及81.25%,二者比较,P<0.05o 甲型流感组治疗后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流涕天数分别为(1.38±0.78),3.93±1.82)、(4.18±
1.37)d,乙型流感组分别为(3.21±1.13),5.21±
2.14)、(5.42±1.22)d,二者比较,P均<0.05。
3讨论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爆发,其发病率居传染病首位,主要发生在温带气候的冬季。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一般流感流行是由甲型、乙型病毒引起,偶尔也由丙型流感病毒引起,但往往都为散发流行。
因流感病毒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在老人、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多见,常常在人群密集、通风条件差的地区流行。
近年来甲型和乙型流感流行,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在学校、班级、集体活动这样的环境下流感发病率更高,且儿童是疾病传播的重要载体,是社区流感传播的重要传播者,由此造成了大量的学龄儿童缺课,和因流感医院就诊频率增加、看护流感患儿造成父母缺勤⑷,从而给患儿本人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同样给家人、医院、社会带来不便以及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曲。
流感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体温可高达40七,咳嗽、流涕、乏力、肌肉酸痛,咽痛、甚至惊厥等呼吸系统症状。
当患儿年龄<2岁、免疫力低下、存在心肺基础性疾病容易并发流感肺炎、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时,流感可危及生命。
免疫预防接种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
然而,不重视预防接种、疫苗接种禁忌或者疫苗资源有限,使得儿童不能及时有效地接种疫苗,那么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就是一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因此建议出现流感病毒感染症状出现后及时给予积极的早期治疗,尤其是在发病24~ 48h内尽早开始抗病毒药物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流感症状达到最佳效果,减少并发症出现患卩流感越早治疗,临床反应越好[,10]。
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M2离子通道阻滞剂,代表药物有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其作用机制是阻断流感病毒M2蛋白的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病毒复制,但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一种作用;一类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L s),其作用机制为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邻近细胞,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并促成已释放的病毒互相凝集、死亡,抑制病毒的病毒扩散,对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具有活性。
目前获准应用于临床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主要由三种,分别是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雾化吸入扎那米韦、静脉注射帕拉米韦。
奥司他韦是一种口服抗流毒,可性地抑制流毒复制
必需的神经氨酸酶,临床上由于其抗流感疗效确切,用药方便,安全性确切,因此,我国现有指南和专家共识都认为:口服奥司他韦是治疗和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疾病的首选抗病毒药物,是一线用药[,1],临床症状出现时即可早期用药,治疗效果最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甲型流感组应用奥司他韦疗效总有效率较乙型流感组高,表明磷酸奥司他韦对甲型流感具有较高特异性。
同样在研究结果中显示,甲型流感组应用奥司他韦后其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较乙型流感组短,说明乙型流感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低于甲型流感[2]。
另有研究[13]发现,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感4~6d后,乙型流感病毒的分率明高于甲流毒,可能乙
流感患儿发热时间长于甲型流感患儿的原因。
磷酸奥司他韦在治疗流行性感冒中其疗效显著,尤其甲型流感,可明显减轻患儿临床症状、缩短发热咳嗽等症状持续时间。
我们建议如果在用药72h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未见好转,尤其是当流感类型为乙型流感时,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为患儿及时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磷酸奥司他韦口服治疗儿童甲型、乙型流感效果均较好。
与乙型流感比较,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患者症状缓解较快。
磷酸奥司他韦可作为住院、门诊患儿治疗和预防流感的首。
参考文献:
[ 1]Fiore AE,Fry A,Shay D,et al.Antiviral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and chemoprophylaxis of influenza---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
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J].MMWR
Recomm Rep,2011,60(1):1-24.
[2]Harper SA,Bradley JS,Englund JA,et al.Seasonal influenza in
adults and children--diagnosis,treatment,chemoprophylaxis,and
institutional outbreak management: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 .Clin Infect Dis,2009,48(8):1003-103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7):1296-1303.
85
山东医药2020年第60卷第30期
早产儿出生后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水平
动态变化
张晓荣1,魏红艳2,冯玉梅1,戴红霞1,王建钧1,黄琳1
1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珠海51900;2澳门理工学院健康科学及体育高等学校
摘要:目的观察早产儿(体质量<2500g、胎龄<37周、出生后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动态变化,并研究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早产儿51例为研究组,正常足月新生儿39例为对照组。
研究组分别于出生2h,第3天、第7天、第14天采集静脉血,对照组于出生2h、第3天、第7天采集静脉血,采用ELASA法检测血清CCSP,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早产儿出生后血清CCSP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研究组出生2h、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CCSP水平分别为(620.21±95.03),879.37±98.68),796.69±125.66),,752.30±110.64/pg/mL,与出生2h比较,出生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CCSP水平升高(P<0.05);与出生第三天比较,出生第7、14天观察组血清CCSP水平降低(P均<0.05)。
对照组出生2h、第3天、第7天血清CCSP水平分别为(867.85±49.95), (879.37±98.68),796.69±125.66)pg/mL;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出生2h血清CCSP水平降低(P<0.05)。
胎龄是早产儿出生2h、第3天血清CCSP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论早产儿出生后血清CCSP水平先升高后降低。
胎龄是早产儿出生后血清CCSP水平的影响因素,早产儿出生后血清CCSP水平变化可能与其出生后的肺功能适应。
关键词:Clara细胞分泌蛋白;早产儿;足月儿;胎龄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0.30.023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0)30-0086-03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快速发展,早产儿(体质量<2500g、胎龄<37周)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早产儿肺部疾病发病率及由此导致的病死率仍较高。
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
[4]Neuzil KM,Hohlbein C,Zhu Y.Illness among schoolchildren dur
ing influenza season:effect on school absenteeism,parental absenteeism from work,and secondary illness in families[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2002,156(10):986-991.
[5]zhou L,Situ S,Huang T,et al.Direct medical cost0f influenza-re-
laIed hospitalizations among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cases in three pmvinces in China[J].PLoS0ne,2013,8(5/: e63788.
[6]Zhang T,Zhu Q,Zhang X,et al.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
rect medical cost of influenza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a five-year retrospective studv in Suzhou,China[J].PLoS0ne,2012,7(9/: e44391.
[7]Grohskopf LA,Sokolow LZ,Olsen SJ,et al.Prevention and con
trol of influenza with vaccines: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united states,2015-16influenza season[J].Am J Transplant,2015,15(10):2767-2775. [8]Grohskopf LA,Alyanak E,Broder KR,et al.Prevention and con
trol of seasonal influenza with vaccines: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united states,201920Influenza Season[J].MMWR Recomm Rep,2019,8(3/:1-CCSP)是由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的Clara细胞分泌产生的,与新生儿出生后肺的适应性关系密切。
多项研究[1~3]发现,血清CCSP的早期别生部,其
21.
[9]Anekthananon T,Pukrittayakamee S,Ratanasuwan W,et al.Os-
eltamivir and inhaled zanamivir as influenza prophylaxis in Thai
health workers: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afety trial over16weeks[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3,68
(3):697-707.
[10]Uyeki TM,Bernstein HH,Bradley JS,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2018Up
date on Diagnosis,Treatment,Chemoprophylaxis,and Institutional
Outbreak Management of Seasonal Influenzaa[J] .Clin Infect Dis,2019,68(6):147.
[1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流行性感
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
志,2016,96(2):85-90.
[12]Boivin G,Goyette N.Susceptibility of recent Canadian influenza A
and B virus isolates to different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J].An
tiviral Res,002,54(3):143-147.
[13]Burnham AJ,Baranovich T,Govorkova EA.Neuraminidase inhibi
tors for influenza B virus infection:efficacy and resistance[J].
Antiviral Res,2013,100(2):520-534.(收稿日期:2020-05-01)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