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生物化学期中试卷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考试卷
一、推断题〔请用“√”“×”推断下述语句的正误,每题 1 分,共 15 分〕
〔√ 〕1. 脂肪酸活化为脂酰辅酶 A 时,需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
〔√ 〕2. 脂肪酸活化在细胞浆中进展,脂酰辅酶 Aβ—氧化在线粒体内进展。
〔√ 〕3. 肉毒碱脂酰辅酶 A 转移酶有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在线粒体外膜,Ⅱ型在线粒体内膜。
〔× 〕4. 奇数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β—氧化后全部生成乙酰辅酶 A。
〔× 〕5. 脂肪酸的合成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展,脂肪酸的氧化在细胞液内进展。
〔× 〕6. 脂肪酸合成中所需的氢全部由 NADPH 供给。
〔× 〕7. 在胞液中,脂肪酸合成酶合成的脂肪酸碳链的长度一般在 18 个碳原子以内,更长的碳链是在肝细胞内质网或线粒体内合成。
〔× 〕8. 抗脂解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
〔× 〕9. 脂肪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响是脂肪酸β-氧化的逆反响。
〔√ 〕10. 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
〔√ 〕11. 谷氨酰胺的合成是体内储氨运氨解除氨毒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 〕12. 体内合成氨基酸的碳骨架均来自α—酮酸。
〔× 〕13. 肝脏、肌肉均存在嘌呤核苷酸循环的脱氨基作用方式。
〔√ 〕14. 能抑制二氢叶酸复原酶的化合物可抑制 dTMP 的合成。
〔× 〕15. 嘧啶的合成是从 PRPP 开头,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再形成嘧啶环,最终生成尿嘧啶核苷酸。
二、选择题〔请在各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将序号填到空格处,每题 1 分,共 33 分〕〔 A 〕1. 合成甘油酯最强的器官是
A 肝;
B 肾;
C 脑;
D 小肠
〔 B 〕2. 线粒体外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 酰基转移酶;
B 乙酰辅酶A 羧化酶;
C 肉毒碱脂酰辅酶A 转移酶Ⅰ;
D 肉毒碱脂酰辅酶 A 转移酶Ⅱ
〔 B 〕3. 酮体肝外氧化,缘由是肝脏内缺乏
A 乙酰乙酰辅酶 A 硫解酶;
B 琥珀酰辅酶A 转移酶;
C β—羟丁酸脱氢酶;
D 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 A 合成酶
〔 C 〕4. 脂酰辅酶 A 的β—氧化过程挨次是
A 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
B 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C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 水合、加水、再脱氢、硫解〔 C 〕5. 人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
A 油酸、软脂肪酸;
B 油酸、亚油酸;
〔 D
C
〕6.
A
亚油酸、亚麻酸;D 软脂肪酸、亚油酸
与脂肪酸的合成原料和部位无关的是
乙酰辅酶A;B NADPH+H+;C 线粒体外;D 肉毒碱
〔 C 〕7. 不能产生乙酰辅酶 A 的是
A 酮体;
B 脂肪酸;
C 胆固醇;
D 磷脂
〔 B 〕8. 甘油磷酸合成过程中需哪一种核苷酸参与
A ATP;
B CTP;
C TTP;
D UDP
〔 D 〕9. 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辅酶 A 的去路
A 合成脂肪酸;
B 氧化供能;
C 合成酮体;
D 以上都是
〔 A 〕10.
A 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B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Ⅱ
〔 B
C
〕11.
脂酰辅酶 A 脱氢酶; D β—羟脂酰辅酶A 脱氢酶
胞液的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的脂肪酸碳原子长度至:
A 18;
B 16;
C 14;
D 12
〔 A 〕12. 乙酰辅酶 A 羧化酶所催化的产物是
A 丙二酰辅酶 A;
B 丙酰辅酶 A;
C 琥珀酰辅酶 A;
D 乙酰乙酰辅酶A
〔 B 〕13.
A 奇数碳原子脂肪酰辅酶 A 经β—氧化后除生成乙酰辅酶A 外,还有
丙二酰辅酶 A ;B 丙酰辅酶 A ;C 琥珀酰辅酶 A ;D 乙酰乙酰辅酶A 〔 C 〕14. 脂酰基载体蛋白〔ACP〕的功能是
A 转运胆固醇;
B 激活脂蛋白脂肪酶;
C 脂肪酸合成酶系的核心;
D 转运脂肪酸
〔 D 〕15. 能促进脂肪发动的激素有
A 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 C 促甲状腺素〔TSH〕
D 以上都是
〔 D 〕16. 脂肪酸生物合成时乙酰辅酶 A 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浆的循环是
A 三羧酸循环
B 苹果酸穿梭作用
C 糖醛酸循环
D 丙酮酸—柠檬酸循环
〔 C 〕17. 含有三个双键的脂肪酸是
A、油酸
B、软脂肪酸
C、亚麻酸
D、棕榈酸
〔 A 〕18. 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 合成尿素
B 合成谷氨酰胺
C 合成丙氨酸
D 合成核苷酸
〔 B 〕19. 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 二氢叶酸
B 四氢叶酸
C 生物素
D 硫辛酸
〔 C 〕20. 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以下哪种物质水解而得?
A 鸟氨酸
B 半胱氨酸
C 精氨酸
D 瓜氨酸
〔 B 〕21. 尿素循环中,能自由通过线粒体膜的物质是
A 氨基甲酰磷酸
B 鸟氨酸和瓜氨酸
C 精氨酸和延胡索酸
D 尿素和鸟氨酸
〔 B 〕22. 联合脱氨基作用所需的酶有
A 转氨酶和 D—氨基酸氧化酶
B 转氨酶和 L—谷氨酸脱氢酶
C 转氨酶和腺苷酸脱氢酶
D 腺苷酸脱氢酶和 L—谷氨酸脱氢酶
〔 D 〕23. 不能参与转氨基作用的氨基酸是
A 赖氨酸
B 苏氨酸
C 脯氨酸
D 以上都是
〔 C 〕24. 在脱氨基作用中,最常见的方式是
A 氧化脱氨基作用
B 转氨基作用
C 联合脱氨基作用
D 嘌呤核苷酸循环
〔 D 〕25. 与联合脱氨基作用无关的是
A α—酮戊二酸
B 转氨酶
C NAD+
D IMP
〔 D 〕26. 以下关于尿素合成,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肝细胞的线粒体是合成尿素的部位
B 尿素合成后主要经肾脏随尿液排出
体外 C 每合成 1 摩尔尿素消耗 1 摩尔 CO
、2 摩尔氨、4 摩尔ATP
2
D 尿素合成过程中的两个氮原子由天冬氨酸供给
〔 A 〕27. 以下哪一组都是人类养分必需的氨基酸
A 缬氨酸、亮氨酸
B 色氨酸、脯氨酸
C 苯丙氨酸、酪氨酸
D 甲硫氨酸、半胱氨酸
〔 C 〕28. 尿素循环与三羧酸循环是通过那些中间产物的代谢联接起来:
A 天冬氨酸
B 草酰乙酸
C 天冬氨酸与延胡索酸
D 瓜氨酸
〔 A 〕29. 以下哪组氨基酸是生酮氨基酸?
A 亮氨酸、赖氨酸
B 异亮氨酸、苯丙氨酸
C 苏氨酸,缬氨酸
D 丙氨酸、天冬氨酸
〔 C 〕30.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
A 先合成碱基,再与磷酸核糖相结合
B 直接利用现成的碱基再与PRPP 结合
C 是在磷酸核糖的根底上逐步合成的
D 消耗较少能量
〔 C 〕31. 合成胸苷酸的直接前体物质是
A、dCMP
B、dTDP
C、dUMP
D、dCDP
〔 A 〕32. AMP 在体内分解时,首先生成的核苷酸是
A、IMP
B、XMP
C、GMP
D、CMP
〔 D 〕33.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合成的核苷酸为
A、UDP
B、CMP C 、TMP D、UMP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计 22 分〕
1.每一分子脂肪酸被活化为脂酰辅酶A 需消耗〔 2 〕个高能磷酸键。
2.脂酰辅酶 A 经一次β—氧化可生成〔 1 分子乙酰 CoA 〕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酯酰CoA 〕。
3.一分子 14 碳长链脂酰辅酶A 可经〔 6 〕次β—氧化,生成〔 7 〕个乙酰辅酶 A。
4.假设底物脱下的氢全部转变为 ATP,则 1 摩尔软脂酸经脂酰辅酶 Aβ—氧化途径可共产生〔131 〕个ATP 或净产生〔130 或129 〕个ATP。
5.酮体生成的酶系存在于〔肝内线粒体〕。
氧化利用的酶系存在于〔肝外线粒体〕。
6.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辅酶A 来源于〔糖的有氧氧化〕或〔脂肪酸氧化〕。
NADPH 来源于〔磷酸戊糖途径〕。
7.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过程中假设其双链位置是顺式△3中间产物时,需要〔线粒体〕特异的△3顺→△2 反烯酰辅酶A 异构酶催化后转变为△2 反式构型,连续进展β-氧化作用。
8.体内不能合成而需要从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9.在鸟氨酸循环中,〔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和鸟氨酸,故此循环又称为鸟氨酸循环。
10.嘌呤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均需要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天冬氨
酸〕、〔PRPP 〕和谷氨酰胺。
11.人类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
12.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所需的原料有〔谷氨酰胺〕、〔天冬氨酸〕、
〔PRPP 〕和二氧化碳。
四、问答题〔请答复以下问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脂肪酸分解和脂肪酸合成的过程和作用部位有何异同?
脂肪酸分解脂肪酸合成发生场所线粒体胞液〔细胞溶胶〕
中间体D-构型L-构型
中间体连接的载体CoA ACP
4 步反响途径氧化、水合、氧化、裂解缩合、复原、脱水、复原
转运机制肉碱载体系统〔运送脂酰-CoA〕三羧酸转运机制〔运送乙酰-CoA〕需要活化是否
酶脂酰-CoA 合酶〔脂激酶〕、脂酰-CoA 乙酰-CoA 羟化酶、脂肪酸合酶〔ACP 转酰脱氢酶、烯酰-CoA 水合酶、L-3-羟脂酶、β-酮酰-ACP 合酶、β-酮酰-ACP 还
酰-CoA 脱氢酶、硫解酶原酶、β-羟酰-ACP 脱水酶、烯酰-ACP 还
原酶、软脂酰-ACP 硫酯酶〕能量途径氧化途径〔FAD、NAD+参与〕复原途径〔NADPH 参与〕
一样点1、两个途径的循环,每一轮回可延长或除去两个碳原子单元。
2、两个途径都以脂肪酸链的逐次、轮番的变化为特色
3、脂肪酸降解时是从分子的甲基一端开头到羧基为止。
而脂肪酸的合成则
是相反方向。
2.比较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异同点。
工程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
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原料一碳单位 CO2 等简洁物质及一碳单位 CO2 等简洁物质及5-磷酸核糖PRPP
特点在磷酸核糖的根底上逐步加上小分先合成嘧啶环、再与 PRPP 合成嘧啶核子物质合成嘌呤核苷酸苷酸
调整合成的嘌呤核苷酸反响抑制PRPP 合合成的嘧啶核苷酸反响抑制 PRPP 合成成酶,PRPP 酰胺转移酶等起始反响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等起始反响的
的酶。
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