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一级水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一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标准是指通过一定的处理技术,将天然水或自来水处理成纯度高、质量稳定、不含有害物质或细菌等微生物的水,其水质标准能够满足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等各类应用需求。
下面将详细说明实验室一级水的标准及其制备方法。
一、实验室一级水的标准
1.纯度:一级水中各种杂质的含量应低于一定的限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中,电导率应低于0.1μS/cm,总有机碳(TOC)含量应低于5ppb,总有机氮(TON)含量应低于0.5ppb,总有机磷(TP)含量应低于0.1ppb,氨氮含量应低于0.3ppb,硝酸盐含量应低于0.1ppb,亚硝酸盐含量应低于0.01ppb,重金属含量应低于0.1ppb。
2.稳定性:一级水的水质应保持稳定,即在不同时间、不同批次制备的一级水水质应无明显差异。
3.微生物含量:一级水中不应含有微生物,如细菌、霉菌、浮游生物等。
4.水质标准适用范围:一级水适用于各种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等应用,如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生物学实验等。
二、实验室一级水的制备方法
实验室一级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预处理、初级净化、深度净化三个步骤。
不同步骤的方法可根据实际需要和设备条件进行选择。
1.预处理
预处理是制备一级水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水中的大颗粒物、悬浮物、色素等杂质。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砂滤、活性
炭过滤、絮凝沉淀等。
(1)砂滤:通过砂滤器中的石英砂和无烟煤等滤料,将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截留,达到预处理的目的。
(2)活性炭过滤: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色素等杂质。
(3)絮凝沉淀:通过加入絮凝剂,使水中悬浮物和杂质凝聚成大颗粒沉降,达到预处理的目的。
2.初级净化
初级净化是制备一级水的第二步,主要是通过更精细的过滤方法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
常用的初级净化方法包括超滤、反渗透等。
(1)超滤:超滤是一种膜过滤方法,通过超滤膜的微孔效应,将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杂质截留,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反渗透:反渗透是一种高精度膜过滤方法,通过反渗透膜的半透性效应,将水中的离子、小分子有机物等杂质脱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深度净化
深度净化是制备一级水的最后一步,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蒸馏等方法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离子和有机物等杂质,保证水质的纯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深度净化方法包括离子交换、蒸馏等。
(1)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作用,将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与树脂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交换,达到深度净化水质的目的。
(2)蒸馏:通过加热使水蒸发为蒸汽,再将蒸汽冷凝为蒸馏水,去除水中的离子和有机物等杂质,达到深度净化水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实验室一级水的标准及其制备方法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和设备,并注意严格控制制备过程中的水质和环境条件,以保证一级水的质量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