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课件】1.2( 2014高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退出
2.李逵为什么会成为《水浒传》中笔墨最多、形象最鲜明的人物 之一? 结合时代说说有什么特殊的文化意义。 提示: 因为他“任天而行, 率性而动”, 不计礼法, 不计名利, 不做作, 不 掩饰, 保持一颗童心, 与那些被封建理学扭曲的“假道学”的虚伪做作形 成鲜明对比, 体现了个性的真诚和解放, 而这也是人性中最为可贵的地 方。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1.识字注音
攧
பைடு நூலகம்
( di ān )
丫髻 (j ì) 蹊跷 (qīqi āo ) . .. 尪 羸( w āng ) 朴 刀(pō ) 钥匙 ( yào shi) . . .. 蹙 ( cù ) 筵 宴( yán ) 弩 子(nǔ ) . . . ) 哽咽(yè 积攒(zǎn) ) 停泊(bó 咽喉(yān) 攒射 (cu á n) 湖泊(pō) n) 吞咽(yà
2.《水浒传》 李逵负荆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1.了解《水浒传》的内容和结构, 能根据上下文辨析词语的确切含 义。 2.能从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出发, 分析李逵“粗莽”的性格特点。 3.品味文中精练、生动、传神的写景妙笔, 明确景物描写对展开故 事情节所起的作用。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1.连线作者
目录
退出
2.哪些情节最能突出李逵鲁莽的性格特点? 提示: ① 听信刘太公( “燕小乙哥, 你来听这老儿说的话。俺哥哥原来 口是心非, 不是好人了也”“我便是梁山泊黑旋风李逵, 这个便是浪子燕 青。 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 我去讨来还你”) ② 大闹山寨( 不理宋江, 砍倒 杏黄旗, 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 拿了双斧, 直奔宋江……“早做早 杀了你, 晚做晚杀了你”) 对一个陌生人的言语, 不加分辨, 不加思索, 盲听盲从; 且毫无顾忌, 暴露自己和兄弟的身份, 有点“行不改名, 坐不改姓”的江湖莽撞英豪的 味道。这两个情节把李逵的鲁莽的性格表现得惟妙惟肖。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导练目标 能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创意激活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 即“言为心声”。人物的思想感情, 往往通过符合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表现出来。人物的语言, 应该符合人 物的身份、性格、年龄等特点。人物的动作是人物思想情感的外化, 在 描写人物的动作时, 要仔细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注意动词的使用, 因为 动词给读者的印象清晰, 最容易感动读者。例如,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中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经典动作描写, 读后令人难以忘怀。
目录
退出
2.巧妙的情节设计 所谓“无巧不成书”, 作者为了比较全面地展示李逵的性格特征, “专 门”为他安排了一系列情节。 先是有绿林草贼王江冒充“宋江”作恶, 再有 刘太公女儿被抢。如果其他的梁山好汉遇到此类事情, 或许会因冷静处 理而波澜不惊。偏偏此事被李逵得知, 他偏听偏信而自己却浑然不觉, 军令状前要以性命相抵; 还好燕青考虑周全, “负荆请罪”保住他性命; 夸 口“瓮中捉鳖”, 四处寻了三五天却毫无踪迹, 又正好捉到了略知底细的 小贼……情节设置如此巧妙, 人物的性情、音容从中得到了恰到好处的 展示。
目录 退出
忠诚、正义、鲁莽、纯真、直率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4.词义辨析 ( 1) 烦恼· 烦躁 辨析: 都有“烦闷, 心情不畅快”的意思。“烦恼”侧重苦恼, 烦闷苦恼。 “烦躁”侧重于急躁, 烦闷急躁。 判断正误: ①消费者消费后不要发票, 一旦消费出事, 无凭无据, 带来 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 √ ) .. ② 视野不开阔、环境压抑, 难免会让人情绪烦躁 , 工作效率下降。 .. (√ )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1.本文在谋篇布局方面匠心独运, 构思巧妙, 结构完整, 请结合文本 具体分析。 提示: 本文围绕“李逵负荆”这一喜剧片段, 精心安排了事件的起因、 发展、高潮、结局。天色已晚, 李逵和燕青投宿刘太公家, 听到刘太公夫 妇声泪控诉“宋江”抢掠了他们的女儿, 李逵便暴跳如雷, 怒气冲冲地回 山, 大闹忠义堂, 与宋江以头相赌, 经过对证以后, 知道并非宋江所为, 李 逵便负荆请罪, 最后戴罪立功, 牛头山杀贼救女而回。 整个故事一环扣一 环, 既扣人心弦又符合事情发展的趋势, 情节跌宕起伏, 而又开合有度。
施耐庵( 约 1296—约 1370) , 原名耳, 后名子安, 字耐庵, 元末明初小说 家。祖籍苏州。元至顺年间中进士, 因为看不惯官场的政治黑暗, 弃官还 乡, 从事著述。在民间传说、话本和杂剧的基础上, 运用惊人的艺术才能 进行再创作, 写成了《水浒传》这部名著。
目录
退出
2.走近文本 《水浒传》, 又名《忠义水浒传》, 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生动描写了梁山好汉 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 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鲜明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目录
退出
小说在正面描写上, 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有准确传神的动作描 写, 有简洁传神的外貌描写。通过文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 我们发 现, 有些行为只有李逵做得出, 有些话只有李逵说得出。 我们认识到了李 逵鲜明的个性特点: 伸张正义、疾恶如仇; 粗蛮鲁莽、意气用事; 敢作敢 为、率性憨直。 小说在侧面描写上有以下特点: ① 传奇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结合; ② 人物性格的矛盾与发展变化, 《水浒传》将许多人物统合在“忠”与“义” 的矛盾统一体中, 同时又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增加了性格的立体 感, 使人物更富于个性化; ③ 人物之间相互映衬, 性格鲜明。
目录
退出
2.字形辨认 ( 1) 炕( 火炕 ) 坑( 土坑 ) 吭( 一声不吭 ) 亢( 不卑不亢 ) ( 2) 撕( 撕扯 ) 嘶( 嘶哑 ) 厮( 厮打 ) ( 3) 弩( 弓弩 ) 孥( 罪不及孥 ) 驽( 驽马 ) ( 4) 厥( 昏厥 ) 撅( 撅嘴 ) 蹶( 尥蹶子 ) ( 5) 惶( 惶恐 ) 煌( 煌煌 ) 遑( 不遑 ) 3.词语释义 ( 1) 口是心非: 嘴里说的是一套, 心里想的又是一套, 心口不一致。 ( 2) 蹊跷: 奇怪, 可疑。 ( 3) 尪羸: 原意瘦弱, 文中用来形容老眼昏花。 ( 4) 消耗: 文中的意思是消息。 ( 5) 造次: 匆忙, 仓促; 鲁莽, 轻率。 ( 6) 负荆请罪: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目录
退出
( 2) 朦胧· 曚昽· 矇眬 辨析: 三词都有“模糊不清”的意思。“朦胧”主要指由于光线不好而 使景色变得模糊而不够分明。“曚昽”形容日光不明。“矇眬”是快要睡 着或刚醒时, 两眼半开半闭, 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判断正误: ①太阳还没有露出笑脸, 原野的景色一片曚昽 。(× ) .. ② 今天天气多云, 朦胧 的日光并不刺眼, 使人觉得十分舒适。(× ) .. ③ 我立刻起来, 揉揉矇眬 的睡眼, 走进教室。( √ ) ..
目录
退出
( 3) 瓮中捉鳖· 瓮中之鳖 辨析: 两个词都说鳖在瓮中, 形容事物都困在逆境中。“瓮中捉鳖”比 喻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 手到擒来, 很有把握。“瓮中之鳖”比喻无处 逃脱的人或动物。 判断正误: ①正规军对付一群饥饿不堪的乌合之众, 就像瓮中捉鳖 .... 一样, 毫不费力。(√ ) ② 敌军已成瓮中之鳖 , 我军胜券在握。(√ ) ....
目录
退出
1.用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 李逵的粗鲁直率, 不是作者从旁交代的, 而是通过他的一言一行表 现出来的。例如选文中写他暴怒中回到忠义堂, 话也不说, 就砍倒大旗, 扯碎“替天行道”四个字, 接着要杀宋江。这一系列动作生动地展示了李 逵既正直又鲁莽的性格。捉拿假宋江的时候, 那“劈胸膛砍倒”“一斧一 个”的血腥场面又把李逵性格中的粗鲁野蛮刻画了出来。 不过, 李逵也有 可爱的一面, 宋江让他捉住假冒者才肯饶他的时候, 他立刻“跳”了起来, 这一细节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率真的一面。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1.试结合所选文本分析李逵的性格特点。 提示: 选文主要表现了李逵粗莽正直、疾恶如仇、崇尚正义的性格 特征。李逵即使是对他最崇敬的宋大哥, 也是如此。就是对这样一个自 己崇拜的人, 一旦发现他做了不仁不义的事, 李逵也绝对不会客气, 选文 就是这方面的最好例证。 当他听说宋江抢夺民女, 顿时火冒三丈, 回到梁 山后, 二话不说, “睁圆怪眼, 拔出大斧, 先砍倒了杏黄旗, 把’替天行道’四 个字扯做粉碎”; 接着, “拿了双斧, 抢上堂来, 径奔宋江”。这一系列的动作 描写生动地展示了李逵的性格——既正直, 又鲁莽。李逵眼睛里揉不进 沙子, 耳朵里听不进一个“奸”字, 他对事情的真伪根本不作判断, 就采取 了行动。 他和宋江立下军令状, 并以人头作赌注, 后来发现抢夺民女之事 并非宋江所为, 只好认赌服输, 在燕青的劝说下, 到宋江面前负荆请罪。 但是, 即使在请罪的时候, 李逵的嘴也还是硬的。“哥哥既是不肯饶我, 把 刀来割这颗头去, 也是了当。”一个活脱脱的硬汉形象, 给我们诠释着英 雄的本色。后来李逵戴罪立功, 抓住假宋江, 为民除害。节选部分这一系 列的情节, 生动地展示了李逵的性格: 粗蛮、鲁莽、正直、率真、敢作敢 为、知错能改。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传神逼真的动作和巧妙的情节 本文通过李逵“负荆请罪”这一事件的叙述, 塑造了粗鲁正直、疾恶 如仇、质朴率真、正义的李逵形象。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 把人物置 身于事件中,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人物形象也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文 中对人物的塑造, 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传神逼真的动作描写, 人物的一言一行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提示: 《水浒传》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原因之一就是对既真实又带 有强烈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小说描写了一百零八位梁山 好汉, 虽然人数众多, 但每个人的面目都很清晰。李逵的心粗胆大、率直 忠诚, 鲁达的粗中有细、 仗义刚正, 武松的勇武利落、 心思精细, 林冲的忍 让, 宋江的谦恭, 吴用的足智多谋, 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正所谓“人有其 性情, 人有其气质, 人有其形状, 人有其声口”(金圣叹)。
目录 退出
玩味小说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创作小说时, 运用语言描写典型环境、叙述故 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优秀小说描写环境、叙述故事的语言都体现 着具体性, 让读者身临其境、亲历其事。因此, 对小说语言进行玩味、鉴 赏是小说阅读中的重要内容。 鉴赏小说语言, 一看形象化程度如何, 二看是否有鲜明的个性, 三看 是否新鲜活泼, 四看是否凝练含蓄, 五看是否有音乐美、节奏感。
目录
退出
范例展示 我的祖母 祖母辞世已有五载了, 可是回到老院子, 看到那棵婆娑的老槐树, 祖 母的身影便在我脑海中浮现, 久久难以忘怀。 祖母生前常常一个人搬着竹椅, 抱着大花猫, 蹒跚着来到这株老槐 树下。 祖母很喜欢把猫抱在怀里, 一边梳理着花猫的毛发, 一边唤着花猫 的乳名: “咪咪, 咪咪……”猫儿也在祖母的怀中显得特别乖顺。它淘气地 用它湿滑的舌头去舔祖母苍老的脸、粗糙的手指。每到这时, 总能听见 祖母在院中笑骂: “咪咪, 你这个小淘气, 竟还知道疼人。”然而, 大多数的 时候, 祖母总是默默地抱着猫, 倚靠着竹椅的背, 静静地凝望着那扇不常 被人开启的门。随风而落的槐树叶与槐树花无奈地点衬着祖母苍老而 瘦弱的身影。记忆中, 这是一幅美丽而忧伤的剪影, 尽管显得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