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下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课后练习(含答案)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葬身(zhàng) 巍峨(é)旖旎(yĭ)玷污(diàn)
C.澄澈(zhé)秉性(bĭng) 点缀(zhuì)倭瓜(wō)
D.篝火(gōu)莱蒙湖(lăi)萌动(méng)撩乱(liāo)
18.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 )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村晚》前两句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____)
4.本课的这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都描写了古代农村儿童的生活。(____)
2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题目的意思是指四个时候田园里的事。(_______)
46.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古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47.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14.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稚子(zhì)芝兰(zhī)姊(zǐ)痴情(zhī)
B.牙龈(yín) 两鬓(bìnɡ)迸裂(bìnɡ)瞑目(mínɡ)
C.鲁肃(lǔ) 弓弩(nǔ) 阻挠(náo) 恐吓(hè)
1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童真、童趣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9.童孙未解供耕织( )
A.理解,懂得。B.讲明白,分析说明。
C.除去,除,废除,停止。
10.忽作玻璃碎地声( )
A.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B.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11.短笛无腔信口吹( )
A.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
B.乐曲的调子。
C.说话的声音、语调。
C.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5.理解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A.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阴下学着种瓜。
B.童家的孙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阴下学着种瓜。
C.小孙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在桑阴下学种瓜。
6.理解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19.下列诗句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0.下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绩麻:把麻搓成线。B.稚子:幼小的孩子。
12.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幼稚(chì) 玉磬(qìng)
B.陂池(bēi) 涟漪(qí)
C.供品(gòng) 提供(gōng)
13.下列诗句中,属于边塞诗的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填在括号里。
1.童孙未解供耕织。( )
A.理解,懂得B.讲明白,分析说明
2.颇负盛名。( )
A.偏、不正B.很、相当地
3.低头折节。( )
A.弄断B.折服C.折叠
4.下面哪两句诗描写的不是儿童生活呢?(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一牛吃过柳阴西。(____)
A.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一直吃到了柳林西面。
B.那头牛一口气把柳阴西边吃了。
34.发挥想象,接着写一写。
牧童一觉醒来,发现牛不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下列关于两首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茶坑道中》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在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律动。
B.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回家,一支短笛因为没有口,但他还是乱吹着。
C.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回家,只有一只短笛还在信口吹着。
8.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耘田(在田间锄草)绩麻(把麻搓成线)
B.供耕织(提供) 桑阴(树荫)
C.稚子(幼小的孩子)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盆里把冰取出来)
D.水满陂(池岸)信口吹(随口)
(3)《村晚》这首诗借描写优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之情。(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诗词曲鉴赏
课内外对比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__________________。
童孙未解供耕织,
__________________。
26.把古诗补充完整。
27.解释下面的字词。
乡愁试卷第10页总15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59
部编版语文五下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课后练习(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48.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的农村儿童形象。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
49.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
53.诗中分别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课外你还知道哪些儿童诗?请你默写一首。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A.清晨,小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当钲。
B.清晨,小孩子从用金子做成的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当钲。
C.清晨,幼稚的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以为那是钲。
7.理解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A.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往家走,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31.选一选。
(1)这首诗所写的时间是(____)季节。
A.初春 B.初夏 C.初秋
(2)当时的天气情况是(____)。
A.小雨 B.晴朗 C.雨后初晴
3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桑茶坑道所见的______情景,描绘了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诗中描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外对比阅读。
桑茶坑①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②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③,
一牛吃过柳阴④西。
(注释)①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②晴明:晴朗,明澈。③眠正着:正睡得酣甜。④柳阴:柳下的阴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绩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____________________。
28.跟随着作者,我们看到了两组镜头,勤劳的乡村男女和儿童,请你选取一组人物,结合诗句,描写你看到的画面。
我选的是____________(乡村男女 儿童)。
画面:______
29.写儿童“学种瓜”的细节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养成了_____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__ 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1.补充完整这首古诗。
5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__________。
B.玷(zhàn)污 下雨罗(lou)
C.倭(wěi)瓜 旖旎(ní)
D.万顷(qīng) 凉飕(shōu)飕
评卷人
得分
二、判断题
2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田家诗,课文里的这首描写了农村秋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____)
2.《稚子弄冰》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____)
39.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把诗句补充完整。
40.联系诗句解_______
41.古诗中的“儿”指的是_________,“女”指的是_________。本诗第一句中,___和_______是一组反义词。本诗的前两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
A.夸张B.比喻C.拟人
37.想象一下,写出诗中孩子们的情感变化过程:(______)→(______)
38.这首诗后两句的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xīng xìng)(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信口:随口。D.磬: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21.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2.下面给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玉磬(qìng) 寒漪(yī)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3.这是一首词,其中(_________)是这首诗的词牌名,(__________)是题目。
44.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
45.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桑茶坑道中》后两句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
C.《四时田园杂兴》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孙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所以就闲着,在树荫下乘凉。
品读古诗,完成练习。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6.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6.下面哪幅图能反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句诗的意境?( )
A.
B.
C.
1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蚌壳(bàng) 华侨(qiáo)稚子(zhì) 万顷(qĭng)
(2)“______”字写出了小溪涨水、堤上花儿草儿繁盛的样子,“___________”一句描绘出牧童正悠闲地躺在柳阴下酣睡,任他的牛随意吃草的画面。
33.给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草满花堤水满溪。(____)
A.草遮住了花儿,水涨满了小溪。
B.小溪里的流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
2.《稚子弄冰》一诗中的“玻璃”是指一种天然玉石。(_______)
3.《村晚》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________)
25.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村晚》诗中两个“满”字生动地写出了茂盛而美丽的春草、柔美的青山倒映在澄澈的清水中,别有趣味。(______)
(2)“山衔落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落的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______)
42.诗中描写了儿童学种瓜的场景,下面对这一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热爱劳动
B.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表达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
C.表现农村生活太过辛苦,连孩子们也在帮大人们劳动
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yuè)·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C.澄澈(zhé)秉性(bĭng) 点缀(zhuì)倭瓜(wō)
D.篝火(gōu)莱蒙湖(lăi)萌动(méng)撩乱(liāo)
18.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 )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村晚》前两句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____)
4.本课的这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都描写了古代农村儿童的生活。(____)
2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题目的意思是指四个时候田园里的事。(_______)
46.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古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47.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14.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稚子(zhì)芝兰(zhī)姊(zǐ)痴情(zhī)
B.牙龈(yín) 两鬓(bìnɡ)迸裂(bìnɡ)瞑目(mínɡ)
C.鲁肃(lǔ) 弓弩(nǔ) 阻挠(náo) 恐吓(hè)
1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童真、童趣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9.童孙未解供耕织( )
A.理解,懂得。B.讲明白,分析说明。
C.除去,除,废除,停止。
10.忽作玻璃碎地声( )
A.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B.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11.短笛无腔信口吹( )
A.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
B.乐曲的调子。
C.说话的声音、语调。
C.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5.理解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A.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阴下学着种瓜。
B.童家的孙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阴下学着种瓜。
C.小孙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在桑阴下学种瓜。
6.理解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19.下列诗句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0.下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绩麻:把麻搓成线。B.稚子:幼小的孩子。
12.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幼稚(chì) 玉磬(qìng)
B.陂池(bēi) 涟漪(qí)
C.供品(gòng) 提供(gōng)
13.下列诗句中,属于边塞诗的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填在括号里。
1.童孙未解供耕织。( )
A.理解,懂得B.讲明白,分析说明
2.颇负盛名。( )
A.偏、不正B.很、相当地
3.低头折节。( )
A.弄断B.折服C.折叠
4.下面哪两句诗描写的不是儿童生活呢?(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一牛吃过柳阴西。(____)
A.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一直吃到了柳林西面。
B.那头牛一口气把柳阴西边吃了。
34.发挥想象,接着写一写。
牧童一觉醒来,发现牛不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下列关于两首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茶坑道中》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在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律动。
B.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回家,一支短笛因为没有口,但他还是乱吹着。
C.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回家,只有一只短笛还在信口吹着。
8.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耘田(在田间锄草)绩麻(把麻搓成线)
B.供耕织(提供) 桑阴(树荫)
C.稚子(幼小的孩子)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盆里把冰取出来)
D.水满陂(池岸)信口吹(随口)
(3)《村晚》这首诗借描写优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之情。(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诗词曲鉴赏
课内外对比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__________________。
童孙未解供耕织,
__________________。
26.把古诗补充完整。
27.解释下面的字词。
乡愁试卷第10页总15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59
部编版语文五下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课后练习(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48.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的农村儿童形象。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
49.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
53.诗中分别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课外你还知道哪些儿童诗?请你默写一首。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A.清晨,小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当钲。
B.清晨,小孩子从用金子做成的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当钲。
C.清晨,幼稚的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以为那是钲。
7.理解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A.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往家走,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31.选一选。
(1)这首诗所写的时间是(____)季节。
A.初春 B.初夏 C.初秋
(2)当时的天气情况是(____)。
A.小雨 B.晴朗 C.雨后初晴
3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桑茶坑道所见的______情景,描绘了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诗中描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外对比阅读。
桑茶坑①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②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③,
一牛吃过柳阴④西。
(注释)①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②晴明:晴朗,明澈。③眠正着:正睡得酣甜。④柳阴:柳下的阴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绩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____________________。
28.跟随着作者,我们看到了两组镜头,勤劳的乡村男女和儿童,请你选取一组人物,结合诗句,描写你看到的画面。
我选的是____________(乡村男女 儿童)。
画面:______
29.写儿童“学种瓜”的细节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养成了_____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__ 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1.补充完整这首古诗。
5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__________。
B.玷(zhàn)污 下雨罗(lou)
C.倭(wěi)瓜 旖旎(ní)
D.万顷(qīng) 凉飕(shōu)飕
评卷人
得分
二、判断题
2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田家诗,课文里的这首描写了农村秋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____)
2.《稚子弄冰》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____)
39.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把诗句补充完整。
40.联系诗句解_______
41.古诗中的“儿”指的是_________,“女”指的是_________。本诗第一句中,___和_______是一组反义词。本诗的前两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
A.夸张B.比喻C.拟人
37.想象一下,写出诗中孩子们的情感变化过程:(______)→(______)
38.这首诗后两句的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xīng xìng)(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信口:随口。D.磬: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21.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2.下面给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玉磬(qìng) 寒漪(yī)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3.这是一首词,其中(_________)是这首诗的词牌名,(__________)是题目。
44.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
45.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桑茶坑道中》后两句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
C.《四时田园杂兴》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孙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所以就闲着,在树荫下乘凉。
品读古诗,完成练习。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6.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6.下面哪幅图能反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句诗的意境?( )
A.
B.
C.
1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蚌壳(bàng) 华侨(qiáo)稚子(zhì) 万顷(qĭng)
(2)“______”字写出了小溪涨水、堤上花儿草儿繁盛的样子,“___________”一句描绘出牧童正悠闲地躺在柳阴下酣睡,任他的牛随意吃草的画面。
33.给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草满花堤水满溪。(____)
A.草遮住了花儿,水涨满了小溪。
B.小溪里的流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
2.《稚子弄冰》一诗中的“玻璃”是指一种天然玉石。(_______)
3.《村晚》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________)
25.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村晚》诗中两个“满”字生动地写出了茂盛而美丽的春草、柔美的青山倒映在澄澈的清水中,别有趣味。(______)
(2)“山衔落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落的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______)
42.诗中描写了儿童学种瓜的场景,下面对这一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热爱劳动
B.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表达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
C.表现农村生活太过辛苦,连孩子们也在帮大人们劳动
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yuè)·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