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苏教版差时间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苏教版差时间问题
这是一篇讲时间的课文,读完这篇课文,我发现这本书里面的时间问题都是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的,所以没有给我多大的难度。
这篇课文讲到,在五分钟之内我可以完成这件事情。
这是一个可以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掉的问题,但如果你想要达到真正的解决问题,就需要解决它了。
因为这个时间问题,我认为是最重要和最难解决的一道题,它不单单是解决“时间”这样一个问题,它是整个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和必经的一个阶段。
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很好地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等我们老了之后,也很难走得更远。
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去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就很有可能会将其他类似的事情也解决掉了。
所以这是一篇非常重要又非常有难度的课文。
一、时间的概念
时间是我们人类所创造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物体,它主要表现为时间运动——时间就像一只眼睛一样,当你看一件东西的时候,它会看东西的时候转动、观察、移动等不同的变化。
时间也是物质的一种最基本的属性。
任何物体都应该具备时间,只要具备时间形态所存在的东西都会对时间形态产生影响。
时间的概念有两种:长短时间和持续时间。
什么叫长时间?举个例子来说。
你带着爸爸去游泳,他带着你去上学等,这些都属于时间;在时间里面我们也可以说:你做了什么事情?如果我带着爸爸去旅游,我花了多少分钟时间才能完成?这个叫持续时间;如果我带着妈妈去买东西之类的东西时,时间是在几分钟之内都能完成吗?
二、计算的方法
把一天分成几个部分,就是要用什么时间。
时间单位是分钟(小时),时间单位中就有时间。
一分钟的周期包括1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
如果这5分钟是整点、整分,那么一分钟就和一分钟一样长,就是4分;一分钟的周期是整点、每一分钟就是5分……1分钟就等于一分钟……5分钟等于一分钟!所以一分钟=1元半分到30分钟:10元钱1分钟=1元钱4分钟=3元5分钟=5元6分钟=6元7分钟=7元8分钟=8元9分钟=9元10分钟=10元50分钟=20元300!这是学生要学习到的计算方法。
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算一下计算过程——怎么算?
三、总结
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重点,所以会更加关注这个问题。
而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也会发现在一个问题上,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这篇课文里有很多都是典型的问题,我希望学生能够更加的独立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解决掉这一大块时间的问题。
也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所要达到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时间”所要求的。
这节课虽然说我已经讲了很多遍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会不理解这节课讲了什么。
其实在这节课后面,我会把书中学到的知识给同学们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后,再给他们讲解这件事情。
就像前面说到的例子一样:你是如何做到在几分钟之内用一分钟时间完成这个事件的呢?在这节课中你让同学们进行总结了怎样一个方法?其实这一节课我给了你们太多的惊喜了,所以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去深入地去思考着,并且进行有效地巩固,直到你们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掉为止!
四、学习目的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掌握时间概念以及时间转换的方法。
能用有限的时间去解决有意义或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正确计算时间的方法:时间是一个抽象但不容易混淆的概念,对于这一类知识点,必须要抓住时间转化这个知识点,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了解时间转换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在变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阻碍,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另外学习时间转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在运算过程中速度要快(速度差不大于一秒)、步骤简单。
当要解决的问题出现时应该要耐心倾听并记录在纸上或者通过手写来记录它(如果想要解答)。
五、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时间还不太了解,他们对于时间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只是感觉自己在上学或者回家的时候也能很快的做完一件事情,所以他们也比较有耐心。
在读完这一节课之后,他们可以将这篇课文转化成其他类似题目了,所以他们对于本节课可能会觉得更加的有趣。
但是有时候事情做得不够好也是有原因的,比如他们刚做完作业就着急地去做作业。
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是很不利于时间概念的理解的话,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做作业是很轻松很快乐的事情,所以没有把时间概念和做作业相结合起来,这样就会导致很多老师和家长不理解时间和其他东西是需要联系起来一起去解决的。
二年级的学生还在长身体,所以需要长时间去锻炼身体,他们在上学或者回家的时候往往是比较着急或者是很容易分心,所以这时候他们就会导致他们没有时间概念了。
而他们这种慢节奏生活中的时间概念还不能很好的去理解。
所以在上完这一节课之后,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应该更加准确地来把握。
但是老师在教学当中还是应该加强对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时间概念,从而在以后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效率也会提高很多呢!
六、延伸学习
在学完课文的最后一段后,我把之前的课文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我们学习了这一段过后时间用几分钟,用几天时间,那么就可以利用时间差的方法求出1天的用时,我们把用完的时间加1倍又是多少呢?比如:一个课桌40分钟,用了50分钟,再把50分钟放在60秒后再放在60秒前用掉,那么一共用了多少天?那么剩下的15天用来干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再用剩下的15天算一算了,如果用完20天,用掉15天就是25天,也就是255天!那么从25天当中算出20天就是25天的乘积:2×25=310/365 (天)(2600÷365)=2+1=6×(310-
365)=10=6×(580-10)=108.5 (分钟)×10=90.5 (秒)(880-90.5)=12.5 (分钟)(12.5×(580-10))=16.5万(万分)=660 (秒)(60+6)+16.5 (万分)(2600-10)=145 (千分)(1380-145)=630分钟!)。
这个时候用了几天?是7天还是9天?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更深入地思考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