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训练(一)以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等值线图》,等值线数值由北向南挨次增大。
据此达成1-3 题:
1、图示地域若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散布图》,则()
A、实线表示山脊,虚线表示山谷
B、冬天, B 处积雪多于 A 处
C、 A 与 B 对比, A 处更宜修梯田
D、站在 A 处能看到 B 处的景色
2、若是等温线散布图,虚线地区为陆地,实线所
在地区为太平洋,则()
A、时价 1 月 B 、实线表示千岛寒流
C、此时我国东南沿海流行东南风 D 、我国大多数河流进入汛期
3、若为等压线散布图,则
A、 A 处吹西南风C、 A 处为明朗天气
B、 B 地区位于低压槽线邻近
D、 B 处风速比 A 处大
()
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
高线,等高距均为5( 单位:米 ),甲处为一口水
井。
读图回答 4 -5题。
4、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 1.5 米
B、2.5 米
C、7.5 米
D、8.5 米
5、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
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分 B 、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偏向 D 、有沙漠化偏向
以下图为一火山岛,读图达成6-8 题:
6、图中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址是
A 、①
B 、②C、③D、④
7、甲处盐度低于乙处,原由是
A、降水影响 B 、气温影响
C、洋流影响
D、径流影响
8、该岛宜建设成
A、瓜果蔬菜生产基地 B 、热带作物栽种基地
C、海上航运给养基地 D 、海底石油开采基地
读等高线
地形图,等高
距为 200 米,据此达成9-10 题:
9、图中等高线 a 和等高线内 b 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A 、100500
B 、500300
C、 100250
D、 500250
10、对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甲河段春天有凌汛
B、甲河段东岸泥沙淤积严重
C、乙河段沿岸平原多栽种小麦
D、该地区发展农业需改造的要素是地形、土壤
压排
11、在下边四幅比率尺同样的等线散布图中,按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12、以下图正确指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13、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图中曲线数值分别为等高线的高程和等深线的深度(单位:米)。
该海滨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在图示海湾建设海港。
回答以下问题。
⑴港口的区位
不单要考虑水域条件的影响,如、,还要考虑陆域条件的影响,如、。
此中属于自然条件的是、、属于社会条件的是、。
⑵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 A 、B 、 C、 D 为预留土地。
在建港方
案中, A 、B 两地能否建港?原由是什么?⑶ C、D 两地对比较,选择地适合,原由是什么?
;
14、读《局部等压线散布图》,达成以下要求。
⑴等压线 P、Q 的值分别为、。
⑵画出 C、 D、 E 三处风向并写上名称。
⑶A 处形成低压, B 处形成高压的原由分别是什么?
⑷ C、 D 两处风在成因上的差别是什么?
15、以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域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达成以下各
题。
⑴本区农业生产构造发生重要变化的主要原由是
A、人类使用冰箱,损坏臭氧层,致使本区天气变暖
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O2含量的增添,致使本区天气变暖
C、
国家着重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构造
D、当地居民为了脱贫致富,采纳了调整农业构造的举措
⑵在图中量得王村到张庄的水平距离3cm,则本图比率尺
约为
A、 1: 240000
B、 1: 100000
C、 1:60000 D 、1:30000
⑶2050 年后,本区的土壤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变化的原由
主要有哪些?
⑷2050 年后,本区河流的水文特点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⑸ 2050 年后,本区的陆地自然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⑹“ 2050 年土地利用规划”图中, 1 月 0℃等温线在王村以西向南曲折的原由是什么?
专题五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训练(二)以下图为某地域气温散布表示图,据此达成1-2 题:
1、若图示地域正经历 1 月某次寒潮天气过程,则图中等温线最
有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某地当天最低气温散布图
B、江南某地当天最低气温散布图
C、华北某地当天最低气温散布图
D、西北某地当天均匀气温散布图
2、图中几条线段中最有可能表示锋线
的是()
A、甲乙
B、丙丁 C 、甲丙 D 、乙丁
以下图表示某海陆等温线图,此中①、
②位于同一纬线上,且①位于大海,②位
于陆地。
据此达成 3- 4 题:
3、①、②的海陆地点可能分别位于
A 、大西洋、欧洲
B 、亚洲、太平洋C、地中海、亚洲 D 、太平洋、北美洲
4、P 处等温线向南曲折的原由可能是()
A、 P 处位于大海,受寒流影响,气温低于同纬度陆地
B、 P 处位于陆地,受地形的影响,气温低于同纬度陆地
C、 P 处位于大海,受暖流影响,温度高于同纬度海区
D、 P 处位于陆地,受地形的影响,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
读我国某地区一月均匀气温散布图,达成5-6 题:
5、对于甲、乙两地的表达,正确的选项
是()
A、甲地气温小于4℃
B、甲地气温大于4℃
C、甲地海拔比乙地低
D、甲、乙两地温差大于8℃
6、丙地气温高于丁地,原由是()
A、丙地海拔比丁地低 B 、丙地纬度比丁地低
C、丙地受夏天风影响,丁地受冬天风影响
D、丙地北方有高峰,减弱了冬天风的影响强度
读某地近海盐度(‰)散布状况,达成7-9 题:
7、依据当地实质状况判断,等盐度线①的值应为
A、 35.5% B 、36.0%C、36.5%D、 37.0%
8、②处形成盐度高值中心,其主要原由是
A 、海疆关闭,降水稀罕
B 、河流淡水注入量较少
C、暖流水温高,蒸发强
D、降水少,温度高,蒸发强
9、③处等盐度线的曲折是由洋流惹起的,以下对于
此洋流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洋洋是本格拉寒流
B、该洋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C、该洋流向北与南赤道暖流集合
D、该洋流是在信风吹拂下形成的
右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利用表示图,达成 10-12 题:
10、Y 农业生产散布的界限范围与城市距离分别是
A、 20km 60km B 、 40km 60km
C、 40km 80km D 、 60km 80km
11、影响 X 、Y 、 Z 的主要农业区位要素有
①市场②劳动力③交通④天气
A、①② B 、③④C、①③ D 、②④
12、X 、 Y 、 Z 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
A、花卉、乳牛、粮食 B 、蔬菜、养鱼场、乳牛
C、蔬菜、林业、养鸡场
D、花卉、养猪场、赏析鱼
13、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写出图示地域的主要天气种类。
⑵剖析图示等温线应表示的季节及原由。
⑶甲处等温线曲折的主要原由是什么?
⑷乙处等温线经过的重要地理事物有哪些?
14、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B 位
⑴图中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地点
和
置的散布有何不一样?并剖析原由。
⑵ C地域有大面积的沼泽散布,
试剖析沼泽的形成原由。
⑶试剖析图示地域成为我国主
要商品粮基地的原由。
⑷近几年来,我国渐渐停止了
在 C地域的农垦项目,试剖析这一措
施的生态意义。
该能源基地的发展
⑸当地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 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当
前所碰到的问题能够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哪些成功经验?
15、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描绘图中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并剖析原由。
⑵湖泊 A 位于长白山白头峰的山顶上,形成湖泊 A 的主要地质作用属于,起源于这个湖泊向南流的河流是。
⑶ B海疆最近几年来在夏天常常出现一种大海污染现象,这类污染现象是_______,剖析其出现的原由。
⑷ C地域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简述20世纪 70年月从前影响这一地域工业的区位因素。
⑸简述最近几年 C地域工业区位要素的变化。
专题五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训练(三)
读图,外圈为晨昏圈,中心点 O 为太阳直射点, N 为北极点,
A地的坐标为( 66 °34 ’N, 0°。
)据此达成 1 -3 题:
1、 O点的地理坐标为
A、 0°, 0°
B、 23° 26’N, 180°
C、 23° 26’N, 0°
D、 0°, 180°
2、此时北京时间是
A、6月 22日 8时
B、6月 22日 20时
C、12月22日8时
D、12月22日20时
3、图示期间,以下现象不行能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
B、潘帕斯草原牧草生长旺盛
C、珠江口海水盐度为一年中最低期间
D、开普敦平和多雨
读右图,达成4- 6 题:
4、若该图为一个经线圈, P 点的自转速度为零且位于一陆地上,则
流经 M 点的洋流为
A、北大西洋暖流 B 、西风漂流
C、秘鲁寒流 D 、日本暖流
5、若该图为北极投影图, P 点在昏线上, M 点已经日落,则以下地
址的昼长从长到短的正确排序为
A、休斯敦、新加坡、悉尼、开普敦
B、悉尼、新加坡、休斯敦、开普敦
C、开普敦、悉尼、休斯敦、新加坡
D、开普敦、悉尼、新加坡、休斯敦
6、若该图为北半球一气压中心, P 点气压为 1000 百帕, M 点气
压为 1005 百帕,则 M 点的风向为
A、西北 B 、东北C、西南 D 、东南
右图中 OP 、EF 为北半球夏至日时的晨昏线,读图达成7- 9
题:
7、此时,北京时间是
A、6月 22日 7时C、6 月 22日 19时B 、12
D、 12
月22日
月22日
7 时
19 时
8、以下对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A、该日四地中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挨次是④③①②
B、①在②的东北方向,③在④的西北方向
C、此时,四地日间由长到短挨次是①②③④
D、①②位于东半球,③④位于西半球
9、以下地理现象,发生在该季节的是
A、墨累-达令盆地正当小麦开始播种的季节
B、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含盐量较小
C、旅行活动对庐山、黄山的环境污染最小
D、珠穆朗玛峰的雪线海拔高度降到最低地点
读经纬网和晨昏线图,暗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达成10- 12
题:
10、图示时辰,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A、6时
B、18 时
C、5 时
D、17 时
11、这天,图中甲地的日间时间长为
A、10 时
B、11 时
C、13 时
D、14 时
12、图中角度α度数一年中变化的范围为
A、 0°- 90° B 、0°- 23° 26’
C、 23° 26’- 66° 34’
D、 66° 34’-90°
13、读以下图,虚线为极圈和回归线,暗影部分表示黑夜,达成以下要求。
⑴该图表示的是日(节气)太阳照耀的状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⑵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上,甲地的日出时辰是
时。
⑶按图中所示状况,北京时间是时,中国南极中
山观察站的黑夜达小时。
⑷在图示的这天,以下地址中中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北京 B 、广州C、甲地 D 、乙地
14、图示为北京时间某日 2 时的全世界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
中 15°N 纬线与 BAC 垂直订交于 A 点,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用实心点标出北极点并用粗黑线画出晨线。
⑵相对于该图所示状况的判断,错误的选项是
A、中心点
C、B、C
⑶写出 C
A 表示太阳直射点
两地经度同样
点的地理坐标(
B、最大圆圈是晨昏线
D、图示半球是昼半球
,)。
该日 C 点的昼
长为小时。
⑷写出 B 点的地理坐标(,)。
该日 B 点的昼
长为小时。
⑸流经 E 邻近海疆的洋流是,该洋流流经的有名海
峡是。
⑹图示季节 D 地的景观特点是, D地域最近几年来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
是,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由是。
15、以下图中, AC 为赤道, BC 为晨昏线的一部分, B 点的地方时比 A 点早,此时 D 点
的地方时为15 时,读图达成以下各题。
⑴在图甲中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将其转绘在图乙上,再在图乙中画出夜半球的范
围(用暗影)。
⑵图中 A 、 E、 C 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日间最长的是。
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格林尼治时间是。
⑷图中 B 点位于 D 点的方向,E点位于B点的方向。
⑸图中 A 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E点呢?
⑹该季节,开普敦正当(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巴西热带草原进入季
节,尼罗河进入(水文特点)期。
专题五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训练
(四)
以下图是某公司产品在A 、B、 C、D 四国的
生产量与花费量比值变化表示图,据此完
成 1-3题:
1、该公司生产的产品最有可能是
A、飞机 B 、运动鞋
C、计算机
D、精细仪器
2、对于该公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公司在 D 国设厂的主要原由是该国技术力量雄厚
B、该公司在 A 国一直
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
C、该公司赐予B、 D两国工人同样的薪资 D 、该公司的产品在 C 国经
历了“入口-出口-入口”的过程
3、最适合成为该公司开设新的生产工厂的国家是
A 、马来西亚
B 、阿根廷C、沙特阿拉伯 D 、意大利
读某种作物在必定光照和不一样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量(总
光合作用量减去呼吸量)和呼吸作用量的变化曲线图,达成4
-6 题:
4、夏天明朗的夜晚,以下四地农作物呼吸作用量最小的是
A、东京 B 、汉城C、北京 D 、乌鲁木齐
5、徐州地域发展温室大棚,栽种反季节蔬菜,春末午后应
注意适合通风,主要原由是为了
A、增添光照 B 、增添氧肚量C、控制适合温度
D、促使植物的蒸腾作用,提升物质运输量
6、若此作物为青藏高原上栽种的青稞,其高产的原由表达不正确的
选项是A、地势高,晴日多,日照长,太阳辐射强B、气温低,呼吸
作用量小且生长久长
C、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光合作用量大
D、年均匀气温20℃,光合作用量很大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以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天气、生物互相作
用关系表示图。
据图达成7-9 题:
7、依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互相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天气变暖、②温室作用增强、③天气变暖 B 、①天气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天气变冷C、①天气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天气变冷D、①天气变冷、
②温室作用增强、③天气变暖
8、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致使①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汲取作用减弱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氯氟烃对臭氧的损坏作用增强 D 、大气的保温效应增强
9、图中各项内容之间互相作
用、互相影响,形成一种动向关系,
若此中某一环节受到损坏,就会导
致这类均衡关系的失态。
当前,这
种均衡关系的失态对人类产生的危
害最有可能是
A、惹起海平面降落
B、腐化建筑物
C、致使世界各国经济构造的变化 D 、皮肤癌患者增加
左图是世界某一城市的风频图,据图回答10- 11题:
10、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 、孟买
B 、兰州
C、伦敦 D 、罗马
11、若是该城市要
()
规划建设一个化学工业
区,最理想的地区地点
是()
A、西北郊
B、东南郊
C、西南郊 D 、东北郊
12、以下图为某一河流谷地降水量曲线,剖析最能反应
集水地区内植被覆盖优秀的流量曲线是
A、① B 、②C、③ D 、④
13、读沿经线所作的某山地地形剖面及其对应的 1 月、 7 月均匀气温、年降水量变化示
企图。
回答以下问题。
⑴就纬度而言,该山地属于半球,判断
原由是。
⑵图中 A 、B 两坡 1 月均温等于海拔分别是米和
0℃的地域,米。
⑶该山地中年降水量最高约为mm ,出此刻
⑷比较 A 、 B 两坡海拔2000 米以下的气温年较差大小:
⑸当此山地雪线位于海拔较高地点时,我国东部地域多流行风。
14、读珠江三角洲基塘生态系统图,剖析回答以下问题。
⑴图中 A表示,B表示;
①塘泥②粪便③青料
⑵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甘蔗、果树、
的生产与有机联合起来。
按生产资料或劳动
来分,应属于。
⑶基塘生产中,多栽种物轮作,能够充足保持土
壤的。
⑷基塘生产内容应与挂钩,才能充足发
挥其生产潜力。
①天气条件②交通运输③科技投入④市场坡( A 或 B),海拔约为
坡较大。
米。
动向
15、甲图和乙图是1999 年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
关资料,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甲图中 A 、B 、C 分别代表的是、、
经济地带。
乙图对应的挨次是、、
⑵能反应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和。
⑶从图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工
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⑷两图反应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不均衡,
有人以为跟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行这类状况在短期间
内会发生改变,就此问题说说你的见解。
专题五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训练(一)参照答案
123456789101112
A A A C A A D C D D C C
13、⑴航行停靠筑港经济要地(以城市为依靠)航行停靠筑港经济要地
以城市为依靠⑵不适合由于此处水太浅⑶ C港阔水深海湾处海不扬波陆地平展宽阔
14、⑴ 1012 1020⑵西北季风东南信风东北季风⑶A:流行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极锋,气流上涨,形成低压 B :气流下沉⑷ C处为北半球东北季风超出赤道左
偏成西北季风 D 处为副高向赤道运动气流左偏成东南信风
15、⑴ B⑵ C⑶降水量增添,淋溶作用增强,土壤性质由碱性变成酸性⑷流量增大,无结冰期⑸由本来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变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⑹受地形影响(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专题五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训练(二)参照答案
123456789101112
B A D A A D B D B A
C A
13、⑴亚热带季民风候温带季民风候⑵冬天0℃等温线经过秦淮一线⑷山地气温较低,沿海受暖流影响气温偏高⑷秦岭-淮河一线。
14、⑴等值线在 B 地点基本呈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说明纬度地点是其主要影响要
素。
等值线在 A 地点显然向北突出,主若是地形(大兴安岭)的影响。
⑵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小,地下存在冻土层影响水体下渗,河流的凌汛。
⑶热
量知足一年一熟,雨热同季,地形平展,土壤肥饶;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机械
化程度高。
⑷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拥有的蓄水、调理天气、河川径流的
功能。
⑸大庆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家产,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科技,除去污染,美化环境
〖分析〗第 1题:河流封冻日数的等值线间接反应的就是该地域冬天温度的散布状
况,能够从纬度、地形等方面进行剖析。
第 2题:沼泽的散布能够从地形、天气、冻土和凌汛等几个方面剖析成因。
第 3题:对于商品粮基地的成因剖析应从自然条件(包含天气、地形、土壤等方面)和
社会经产条件(人口、机械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剖析。
第 4题:将沼泽开垦为农田就要排干沼泽中的水分,一方面生计在沼泽中的各样
生物的灭绝,另一方面可从水循环的方面去思虑。
第 5 题:东北作为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其地位与二战从前的德国鲁尔区很相像,同学门能够鲁尔综合整顿举措来思虑这道题。
15、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距海的远近和地形⑵内力作用鸭绿江
⑶赤潮大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办理排入大海,海水养殖业的扩大。
⑷影响工业的区位要素有: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或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
⑸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良(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工业有了新的机会。
专题五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训练(三)参照答案
1 B
2
A
3
B
4
B
5
D
6
B
7
C
8
A
9
B
10
D
11
B
12
B
13、⑴夏至(23° 26’N,162° E)⑵ 3:36⑶ 9:1224⑷B
14、⑴略⑵ C⑶ 75°S,90° W;0⑷ 75°N,90°E24⑸西风漂流德雷克
海峡⑹热带草原带土地沙漠化人口增添过快,滥垦滥伐,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致使该地
草原退化
15、⑴略⑵ A或C E⑶ 45° E,23° 26’S12 月 22 日 9 时⑷西北西南⑸
西
西⑹副热带高压带多雨枯水(该题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由AC 为赤道, BC
为晨昏线的一部分,可推出图中AB 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
减。
由 D 点为 15 时可知 B 点为 12 时,故北极圈内为极夜,日间越往南越长, E 点在南半
球,其余点均在赤道及以北。
东西半球的区分为20° W 和 160° E 两条相对经线。
)专题五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训练(四)参照答案
123456789101112
B D A D
C
D D A C B D D
13、⑴南 1 月均匀气温高于7 月均匀气温⑵ 36003500⑶ 800- 810A2800
⑷ A⑸偏北(西北)
14、⑴②③①⑵桑蚕养鱼混淆农业密集农业⑶肥力⑷④
15、⑴西部中部东部②③ ①⑵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额⑶乙① ②
高考地理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
⑷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西部、中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会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改变。
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带性差别是一系列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域自然条件优胜,区位优势显然,基础较好,家产构造较优,依靠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20 世纪 90 年月以来,经济差别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向。
实行西部大
开发,中西部地域与东部地域的差别扩大趋向有所缓解,但差距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
中西部地域基础设备、工业基础、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的提升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