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安徽省宁国市津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三次段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选择题共68分
1.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23.50N,1600E
B.23.50S,1600E
C.23.50N,200W
D.23.50S,200W
2、当北京时间是4月1日早晨4点时,全世界还有多少地方是3月31日
A.多半 B.少一半 C.恰好一半 D.全部
3、图甲为某同学所画的一幅地形景观图,最有可能与图乙中地形图相对应的是()
浙江某学校开展了一次家乡地理考察,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

据图完成4.5题。

4.从他们绘制的地形图中可以看出()
A.地势大致西高东低
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甲、乙两村均位于盆地
D.悬崖顶部海拔300多米
5.考察小组选择了①②③④四个观测点,其中
记录错误的是()
A.在①处看到了成片的脐橙园
B.站在②处看到了甲、乙两村
C.在③处看到悬崖和向北流的河水
D.到④处考察了河流上游的植被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
6.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7.2010年与1950年相比(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读“东南亚区域略图”,回答8~9题。

8.图中①~④代表的四个城市,气候方面的相同点是 ( )
A.气候类型一样 B.全年皆高温
C.全年盛行风向一致D.降水量季节分配一致
9.该地区的主要物产不包括( )
A.石油 B.锡 C.橡胶D.可可
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
C.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D.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11.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 B.现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C.河流均源出中国,注入阿拉伯海 D.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
下图中P城为所在国的首都,2012年11月22日,以主题为“未来能源的发展新能源”赢得了2017年世博会举办权,读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图中区域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域面积广大,气候温暖湿润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地势东高西低,平原面积广大
D.水源丰富,水稻种植业为主
13.下列不是图中P城赢得2017年世博会举办权的主要优势是( ) A.亚欧大陆腹心位置优越
B.太阳能、风能等丰富,新能源开发条件优越
C.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便利
D.人口众多,科技发达,对外服务水平比较高
下图为海陆分布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若此时南美洲大陆等温线北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杭州的日落时间较早
B.开普敦高温多雨
C.印度半岛刮西北风
D.①河下游地区河水水位低
15.依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正确反映了②山脉的形成过程
B.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壳比较稳定
C.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面积不断扩大
D.③海域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16、从甲地(80°E,70°N)到乙地(150°E,70°N),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17、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B.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读“日本一月气温、降水量及岛屿沿岸洋流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一月份,日本群岛东岸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受冬季风的影响显著 B.位于背风坡
C.受日本暖流的影响 D.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19.B海域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
20. 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21.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 )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
读“印度及周边国家轮廓图”,据此回答22~23题。

22.有关印度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城市 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国家C.印度河是印度最主要的河流 D.恒河三角洲是印度重要的产棉区
23.关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D.蕴藏有丰富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
24.有关中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五国全为内陆国
②古代东西方陆路骆队商人和“丝绸之路”均经过这里
③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从中亚腹地通过
④中亚有4国同我国相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关于中亚的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北温带,大部分是温带季风气候
B.图兰平原气候湿润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内流河、内流湖
26.符合哈萨克斯坦等国所在的中亚地区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湿润
B.近年阿姆河与锡尔河水量增多,咸海面积增大
C.主要的农产品有棉花、小麦和畜产品
D.主要矿产有白金、金刚石等
图示的恒河三角洲是南亚地区的重要农业区。

据此回答27~28题。

27.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人口稠密②土壤肥沃、河网密布
③是世界重要工业区④有世界著名渔场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该地区在每年夏季会经常面临大面积洪水威胁的原因是( )
①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②地势低平③开发历史较短④河流众多,流量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

下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

读图回答29~30题。

29.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 ) A.石油开采B.家用电器制造
C.金属矿开采D.交通设备制造
30.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①空间位置邻近②航空运输发达
③经济水平相当④经济互补性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成为世界性难题。

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

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

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1题。

31.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 A.人多地少 B.山地多,平原少
C.农村人口比重大 D.经济发达
32.当北京地区坐北朝南的房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下图中各岛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人的异地避寒犹如候鸟南来北往,故称候鸟式旅游。

其特点为:(1)地带性突出。

避寒仅属于高纬度地带的居民行为。

(2)局限于某些群体。

候鸟式异地避寒远行者,多为中高龄人士中的悠闲族或有休假权的亚健康状态者。

下图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范围示意图,据此回答33.34题。

33.世界避寒带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不正确的是()
A.呈带状分布,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造成的
B.沿海面积大于内陆,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C.我国避寒带纬度较低,主要是季风造成的
D.非洲避寒带面积最广,主要是受洋流影响
34.图中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避寒胜地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第Ⅰ卷:选择题共68分
第Ⅱ卷综合题(共3小题,共计32分)
36.材料下图1是某国轮廓简图,图2是气温降水图。

10分
(1)图1中阴影部分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试分析在该区域大面积分布的自然原因。

(2)印度的班加罗尔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信息产业举世闻名,若将我国的上海浦东打
造成中国的“班加罗尔”,其有利的条件有哪些?
(3)印度东北部茶叶种植普遍分析其原因?
37.图1是“中亚略图”,图2为M、N两地气候资料。

12分
(1)说明M、N两地气候差异及成因。

(2)棉花为该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分析该区域棉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3)简述中国成为中亚最大贸易伙伴的原因。

38.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②
④⑤
(2)⑤、⑦两地的相对高度为米。


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
是千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
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用
数字式表示)。

(4)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先在甲处还是乙处好,理由是
(5)若在A处修建大坝,坝高海拔200米,请用阴影画出水库面积
二.综合题(32)
36. 1该地区地势起伏和缓,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耐旱作物小麦的生产
2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捷。

3.地处低纬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湿度大,山地、丘陵面积大,山坡地排水条件好、云雾多,红壤适宜茶树生长。

性强。

38.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盆地②陡崖
④山脊⑤山峰
(2)⑤、⑦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11 米。

若两
地图上水平距离为 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4.6 千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1:100000 (用数
字式表示)。

(4)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先在甲处还是乙处好乙,理由是坡度和缓(5)若在A处修建大坝,坝高海拔200米,请用阴影画出水库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