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机械创新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创新综合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 多功能电脑包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8月29日至2012年9月9日
一、设计课题申请表
二、设计背景
三、设计方案
四、支腿部分结构设计
1、销连接
2、转动副
3、支腿的结构
五、心得体会
六、参考文献
一、机械创新综合设计课题申报表
二、设计背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总是忙碌在旅途中,为出差,为旅游,抑或是其他。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着对世界的联系,在这个联系中互联网起到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我们可能会看到有些旅途中的人们会带着电脑在身边,但苦于无处搁置电脑供其使用,只能一只手抱着电脑,另一只手使用电脑,这样不仅使用不便,还会因为长时间抱电脑而造成手臂酸痛,给旅途的人带来很多苦恼。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现在设计一个既能满足电脑包功用,又能作为电脑桌使用的多功能电脑包。
它不仅有以上功用,还配置有散热器, 能够满足电脑的散热需求,给旅途中或受空间限制的人们使用电脑带来方便。
三、设计方案
为了满足以上需求,木电脑包在原有电脑包的基础之上添加散热器、可收放支腿,其整体大致结构如下所示:。
比如:宅男在床上使用电脑;在户外网上聊天等。
这样能避免用吳乂腿或手臂托电脑引起散热困难和肢体不适的问题。
为方便携带,支
・•
支腿展开的电脑包实物示意图
艾腿后,打开便如上图所示。
此时,电脑包可以作为
腿可以收起,此时外观和体积与普通电脑包相似,如下图所示
支腿收缩的电脑包实物示意图
使用过程中保持电脑温度不过高是维护电脑非常重要的要求。
而 有些品牌的电脑散热系统不是很理想,在有直接电源供电使用的情况 下,如果时间过长也会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对于在户外使用就更为 严重,所以给电脑配置可按需求拆分的散热器非常的必要。
如下图所 示,设计中电脑包内部添加了散热器。
散热器可采用电池和直接电源 供电两种方式,在室内可以单独卸下散热器与电脑搭配使用,此时可 以接直接电源,在室外则使用配置可充电电池供电,其电池充电一次 使用时间较笔记木电脑充电一次使用时间稍长;当不需要辅助散热或 者减轻重量为先时,可以选择卸下散热器,也能腾出一些空间放置其 他必要的物品;散热器型号与现在市场中的散热器类似,从而可以替 换使用。
ZWXJ'TT
电脑包内部结构示意图
由于在原来电脑包的基础上添加了散热装置和收放支腿,所以电脑包的体积会有所增加,按照自己的需求可选择性的合理使用各个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多功能电脑包的功效,增大了体积在不需要散热装备时便可以变体积为容积,从而可以使用电脑包携带其他的物品,例如:书本、重要文件、小键盘、手机配件等等。
四、支腿部分结构设计
1、销连接
为了便于支腿的拆卸,要用半固
定式的销连接,通过销的插入和取
出实现支腿的灵活拆卸。
2、转动副
由于支腿支腿与包体底部采用转
动副(R)链接,支座与箱体采用
螺钉连接固定在包体上,固定支座
和支腿之间采用的销连接,约束了
支腿5个方向的自由度,只能绕固
定支座做一定角度的旋转。
组成的
转动副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3、支腿结构
支腿与固定支座结构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支腿绕支座旋转时有角度限制,从而支撐起电脑包到一定的髙度,并且满足平稳性的要求。
据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支腿结构
当支腿绕支座旋转都适当位置后,上侧的凸起部分会与支座发生干
涉,限制支腿向外侧的旋转,当电脑包平放时,电脑及包体的压力会
限制支腿向另一侧的旋转,从而约束支腿第6个自由度,实现固定。
五、心得体会
这次的作品的完成是整个制作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刚开始提出想法,查阅资料,到设计制图,老师指导,虽
然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但最终还是完成了。
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对各种机械零件的绘制、加工以及最终的装配都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也使我们对机械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更
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我国是机械制造的大国,在机械的设计和制造领域还需要很多的人才,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的建设岀一份力,学好机械,做好
设计。
此次比赛给了我们宝贵的锻炼机会,是我们在创新方而迈出的
坚实一步。
七、参考文献
1. 理论力学(七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9
2. 机械设计(八版).濮良贵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机械原理(七版).孙恒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