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精读赏析」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附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精读赏析」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附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
编者寄语
爱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坚定;爱情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爱情也是一对平凡夫妻面对疾病甚至牢狱之灾的不离不弃。

文中对高女人和矮男人没有语言描写,但寥寥数句即暗藏深情。

文章通过团结楼居民的视角观察高女人和矮丈夫的动作、神态,观察这对夫妇的人生悲喜。

文笔平实、内敛,以白描手法为主。

小说中涌动着作者对这对夫妻的哀怜、叹惋,夫妻间的浓浓深情,平凡人中最真实的浪漫。

文本研读
(注:蓝色字体处为文章精析)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节选)
作者:冯骥才
①矮男人自批判会那天被押走后,一直没放回来。

此后据消息灵通的裁缝老婆说,矮男人又出了什么现行问题,进了监狱。

高女人成了在押囚犯的老婆,落到了生活的最底层,自然不配住在团结大楼内那种宽敞的房间,被强迫和裁缝老婆家调换了住房。

她搬到离楼十几米远孤零零的小屋去住。

这倒也不错,省得经常和楼里的住户打头碰面,互相不敢搭理,都挺尴尬。

但整座楼的人们都能透过窗子,看见那孤单的小屋和她孤单单的身影。

不知她把孩子送到哪里去了,只是偶尔才接回家住几天。

她默默过着寂寞又沉重的日子,三十多岁的人,从容貌看上去很难说她还年轻。

裁缝老婆下了断语:“我看这娘儿们最多再等上一年。

那矮子再不出来,她就得改嫁。

要是我啊——现在就离婚改嫁,等那矮子干嘛,就是放出来,人不是人,钱也没了!”(裁缝老婆以短浅、世俗、自私的角度揣测高女人的心理。

裁缝老婆的揣测与下文高女人独自生活形成对比。

)情节的开端:矮丈夫被押走后,高女人独自孤苦的生活。

②过了一年,矮男人还是没放出来,高女人依旧不声不响地生活,上班下班,走进走出,点着炉子,就提一个挺大的黄色的破草篮去买菜。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但有一天,矮男人重新出现了。

这是秋后时节,他穿得单薄,剃了短平头,人大变了样子,浑身好似小了一圈儿,皮肤也褪去了光泽和血色。

(通过对矮丈夫的外貌描写,侧面体现出他在牢狱中受到许多折磨。

)他回来径直奔楼里自家的门,却被新户主、老实巴交的裁缝送到门房前。

高女人蹲在门口劈木柴,一听到他的招呼,刷地站起身,直怔怔看着他。

两年未见的夫妻,都给对方
的明显变化惊呆了。

一个枯槁,一个憔悴;一个显得更高,一个显得更矮。

两人互相看了一忽儿,赶紧掉过头去,高女人扭身跑进屋去,半天没出来;他便蹲在地上拾起斧头劈木柴,直把两大筐木块都劈成细木条。

仿佛他俩再面对片刻就要爆发出什么强烈而受不了的事情来。

(展现夫妻二人见面场景,以二人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为主,沉默胜却言语无数。

无言中有两人长久分别的思念,独自生活的艰辛,终于相见的喜悦,被批判的委屈……众多感情交织。

)此后,他俩又是形影不离地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回家,一切如旧。

大楼里的人们从他俩身上找不出任何异样,兴趣也就渐渐减少。

无论有没有他俩,都与别人无关。

情节的发展。

矮丈夫被放回来,夫妻二人多年未见。

无数情感在内心涌动,将情感化作行为。

③一天早上,高女人出了什么事。

只见矮男人惊慌失措从家里跑出去。

不会儿,来了一辆救护车把高女人拉走。

一连好些天,那门房总是没人,夜间也黑着灯。

二十多天后,矮男人和一个陌生人抬一副担架回来,高女人躺在担架上,走进小门房。

从此高女人便没有出屋。

矮男人照例上班,傍晚回来总是急急忙忙生上炉子,就提着草篮去买菜。

这草篮就是一两年前高女人天天使用的那个。

如今提在他手里便显得太大,底儿快蹭地了。

(“太大”“底儿快蹭地”体现矮男人的“矮”,侧面说明他生活艰辛不易,也体现了他对高女人照顾和爱。


④转年天气回暖时,高女人出屋了。

她久久没见阳光的脸,白得像刷一层粉那样难看。

刚刚立起的身子左倒右歪。

她右手拄一根竹棍,左胳膊弯在胸前,左腿僵直,迈步困难,一看即知,她的病是脑血栓。

从这天起,矮男人每天清早和傍晚都搀扶着高女人在院子遛两圈。

他俩走得艰难缓慢。

矮男人两只手用力端着老婆打弯的胳膊。

他太矮了,抬她的手臂时,必须向上耸起自己的双肩。

(高女人没见阳光的白脸,僵硬的身体和矮男人耸起的双肩都呈现出两人的“丑态”,但在这种丑中,却体现了不离不弃的爱情,体现了两人共同面对疾病的美。

)他很吃力,但他却掬出笑容,为了给妻子以鼓励。

高女人抬不起左脚,他就用一根麻绳,套在高女人的左脚上,绳子的另一端拿在手里。

高女人每要抬起左脚,他就使劲向上一提绳子。

这情景奇异,可怜,又颇为壮观,使团结大楼的人们看了,不由得受到感动。

这些人再与他俩打头碰面时,情不自禁地向他俩主动而友善地点头了……
⑤高女人没有更多的福气,在矮小而挚爱她的丈夫身边久留。

死神和生活一样无情。

生活打垮了她,死神拖走了她。

现在只留下矮男人了。

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高女人得脑血栓后,矮丈夫依旧不离不弃。

团结楼里的人们被他们的爱情所打动。

后来高女人不幸离世。

⑥偏偏在高女人离去后,幸运才重新来吻矮男人的脑门。

他被落实了政策,抄走的东西发还给他了,扣掉的工资补发给他了。

只剩下被裁缝老婆占去的房子还没调换回来。

团结大楼里又有人眼盯着他,等着瞧他生活中的新闻。

据说研究所不少人都来帮助他续弦,他都谢绝了。

裁缝老婆说:“他想要什么样的,我知道。

你们瞧我的!”
⑦裁缝老婆度过了她的极盛时代,如今变得谦和多了。

权力从身上摘去,笑容就得挂在脸上。

(裁缝老婆因时代变化,矮男人被落实政策而态度发生鲜明变化。

她现在谦和、带着笑容,与之前对矮男人一家的揣测、逼迫截然不同。

显示她善变、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

)她怀里揣一张漂亮又年轻的女人照片,去到门房找矮男人。

照片上这女人是她的亲侄女。

⑧她坐在矮男人家里,一边四下打量屋里的家具物件,一边向这矮小的阔佬提亲。

她笑容满面,正说得来劲,忽然发现矮男人一声不吭,脸色铁青,在他背后挂着当年与高女人的结婚照片;(照片暗示矮男人一直想念高女人。

)裁缝老婆没敢掏出侄女的照片,就自动告退了。

情节的高潮。

裁缝老婆的善变、贪婪,衬托矮男人对逝去妻子情感的忠贞。

⑨几年过去,至今矮男人还是单身寡居,只在周日,从外边把孩子接回来,与他为伴。

大楼里的人们看着他矮墩墩而孤寂的身影,想到他十多年来一桩桩事,渐渐好像悟到他坚持这种独身生活的缘故……逢到下雨天气,矮男人打伞去上班时,可能由于习惯,仍旧高举着伞。

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

情节的结局。

以不和谐的场景结尾,暗含作者对主人的同情,对造成夫妻悲剧的时代和社会的批判、谴责。

知识建构
小说中的意象
“意象”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在叙事文学作品中,意象可谓是“点睛艺术”,是叙事过程中极为精彩、极为关键的笔墨。

它的运用,常会使作品拥有更丰富的意蕴,由于主题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

小说意象作用:
一、意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二、意象的象征意味
三、深化作品悲剧主题
在本篇小说中,“撑伞”具有独特含义。

结尾“逢到下雨天气,矮男人打伞
去上班时,可能由于习惯,仍旧高举着伞”中,“可能由于习惯”是团结楼里的住户对矮丈夫行为的猜测。

“习惯”说明二人撑伞时间久,一直是这样,即使妻子已经逝去,矮丈夫仍旧难以改变自己的习惯。

高举着的伞下的空白,是曾经的妻子,也是对以往爱情的回忆。

所以那个“长长一大块”“空空的”空间,除了高女人,除了爱情什么也填补不上。

矮丈夫高举的伞,突出男人的矮,比例不协调,视觉上空间更显得大而空阔,突出作者情感抒发上的悲凉。

试题解析
1下列对小说节选部分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丈夫入狱后,高女人被迫与裁缝老婆家调换了住房,搬到孤零零的小屋去住,静静地坚强地等待矮丈夫的归来,表现出她坚强而忠贞的品质。

B.矮丈夫出狱回到家后,夫妻见面,没有言语,只见妻子跑回屋里,丈夫拿起斧头劈柴。

这些无言的动作,真实展现了他们悲喜交加的心理状态。

C.“她默默过着寂寞又沉重的日子,三十多岁的人,从容貌看上去很难说她还年轻”“一个枯槁”“显得更高"等多处描写,表明高女人身心已遭摧残。

D.这对夫妻遭受了众人的冷眼和中伤,自始至终却没有对任何人进行过言语上或者肢体上的还击,他们只是过他们自己的平静生活,相伴到老。

答案:
D项
解析:
A项考查第一段段意及高女人得形象特点。

B项考查第二段段意,以“无言的动作”展示人物“悲喜交加”的心理。

C项考查第一段中对高女人外貌描写的作用。

D项“相伴到老”,理解有误。

依据原文“高女人没有更多的福气,在矮小而挚爱她的丈夫身边久留。

死神和生活一样无情。

生活打垮了她,死神拖走了她。

现在只留下矮男人了”,可知高女人在丈夫出狱后不久便去世了,二人并没能相伴到老。

2下列对小说节选部分的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房子主人的变换,巧妙地反映了受到不公正对待的矮丈夫和高女人在生活方面的变迁,展现了他们身上隐忍大度的精神品格。

B.“她久久没见阳光的脸,白得象刷一层粉那样难看”中,作者用“刷一层粉”来形容高女人病情严重,为下文高女人病死埋下了伏笔。

C.文中“团结大楼的人们”虽然生活在“团结大楼”中,但缺少真正的团结,他们时刻都在恶意揣测这对夫妇,形成了强烈的反讽效果。

D.本文以团结大楼居民的眼光为视角,通过大量的描写,展现了夫妇二人的悲剧性遭遇,以小见大地折射出践踏人性的社会环境。

答案:
C项
解析:
“他们时刻都在恶意揣测这对夫妇”,理解有误,依据原文“这情景奇异,可怜,又颇为壮观,使团结大楼的人们看了,不由得受到感动。

这些人再与他俩打头碰面时,情不自禁地向他俩主动而友善地点头了”,可知后来楼里的居民被夫妻二人相濡以沫的爱情所感动。

所以大楼里的人们并非时时刻刻都在恶意揣测这对夫妇。

3文中矮丈夫对高女人的挚爱之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情节上?请简要概括。

答案:
鼓励并协助身患重病的妻子行走;谢绝许多人帮他续弦;保留当年的结婚照片;雨天上班时,仍保留髙高举伞的习惯。

解析:
本题考查情节内容的概括。

能体现矮丈夫对妻子挚爱的是第④段、第⑥段、第⑧段和第⑨段。

第②段和第③段虽然有对矮丈夫的描写,但主要体现了夫妻恩爱。

从第④段“矮男人两只手用力端着老婆打弯的胳膊。

他太矮了,抬她的手臂时,必须向上耸起自己的双肩。

他很吃力,但他却掬出笑容,为了给妻子以鼓励”“高女人抬不起左脚,他就用一根麻绳,套在高女人的左脚上,绳子的另一端拿在手里。

高女人每要抬起左脚,他就使劲向上一提绳子”体现了矮丈夫鼓励并协助身患重病的妻子行走。

其他答案概括自第⑥段“据说研究所不少人都来帮助他续弦,他都谢绝了”,第⑧段“矮男人一声不吭,脸色铁青,在他背后挂着当年与高女人的结婚照片”。

第⑨段“矮男人打伞去上班时,可能由于习惯,仍旧高举着伞”。

4作者在文中塑造的“裁缝老婆”这个角色,在人物刻画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
以裁缝老婆的妄下断语,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着自私庸俗、趋炎附势的小市民这类人;用裁缝老婆的狠毒欺压与高女人、矮丈夫的善良忍让作对比,凸显了高女人、矮丈夫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用裁缝老婆的势利不改与“团结大楼”里的居民“友善地点头”作对比,肯定了这些居民身上人性的复苏。

解析:
此题为人物作用类题目。

可从多角度分析裁缝老婆作用。

从文章内容来看,她是社会中的小市民,象征社会中一类人;从小说人物方面,她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高女人和矮丈夫起对比、衬托的作用;从故事情节设计方面,她是团结楼中的居民,但与其他居民不同,始终顽固、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