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邑县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师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1—4题21分)
1.古诗文默写。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2)子夏曰:“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
(3)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月”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寄寓作者丰富的情感。
像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的“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表现了诗人远行的喜悦;曹操《观沧海》中的
“____________,若出其中”以月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与远大的政治抱负;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表现了边塞气候的奇寒。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
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遨游书海,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墨香,吟唱①(wǎn zhuǎn)______的曲子,时而徘徊在碧绿的②______(cài qí),时而流连于深邃的天空,追寻灵魂深处的梦想,因梦想的美好而神采奕奕.③______,也会因为难以实现而怅.④______然若失。
经过时光的洗礼,使我们在课本里茁壮成长。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在《春》一文中,用诗意的笔调描绘大地回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B.“令尊”“垂问”“奉陪”等词属于敬辞类,“家父”“愚兄”“拙见”等词属于谦辞类。
C.《天净沙·秋思》是明代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是曲牌名。
D.《济南的冬天》中,作者老舍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展现了济南冬天的山光水色,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在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的同学小明为了请朋友吃东西、看电影,最近经常向家长伸手要钱,还和学校里那些行为习惯比较
差、学习成绩也比较差的同学走的较近。
作为他的同学,你该如何劝说他?
(至少引用一个有关交友的成语、谚语、名言、格言或诗句。
)
(2)关于“友情”,我们有话要说,请仿照示例,再仿写一句。
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一21题49分)
一、(共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的景物有______,渲染了____________的气氛。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
..____________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
..____________④将复何及.____________
9.翻译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0.本文作者是______,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的历史故事家喻户晓,例如:_________。
11.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三、(共8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上坡
王广军
①他的父亲在一个煤球厂做工,每天拉一辆板车挨家挨户地送煤球。
马上就要高考了,父亲却累病了,他不得不回到家里。
②这天一早,母亲来到他屋里,几次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你父亲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两户人家等着用煤球。
他没有说话,心里感到一阵刺痛,起身去了厂里。
③他拉起板车,装上了1000块煤球,又从老板那里问了用户的地址和姓名,就上了路。
地点在邻村,也就五里多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回来了。
出村时,他始终低着头,担心会遇到村里的熟人。
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④出了村,他长出了一口气。
这时才感觉拉板车有点费力,路上坑坑洼洼,他需十分小心才行,因为刚出厂的煤球不结实,如果颠一下,很容易破碎。
父亲就是成年累月地干着这样的活儿,才挣出了自己的学费,他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
⑤进了邻村,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难来,自己能上去吗?如果万一上不去或者再倒回来,煤球岂不全部要摔坏吗?他在坡前停了下来,张望着,很想求助路人推一下,但又不认识他们,如果人家拒绝,该是多么难堪啊!
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有些焦急起来,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只能求人帮忙了。
这时,从对面坡上走来一位上年纪的老人。
他心头一阵欣喜,有年纪的人都很善良的,就求他吧。
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⑦来人是他的初中老师!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对他很好,在读初三时,他曾一度失去信心,连学都不想上了,正是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⑧他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已经来到了身边,尽管他低着头,肯定被老师认出了。
但是,老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说:“上吧,我帮你推。
”他只好站起身,冲老师笑了一下,心底充满了感激。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板车的拉带挂在肩上,运足了力气。
有老师帮忙,他心里有底了。
⑨上坡到一半的时候,他明显感到了吃力,每迈一步都很费劲,但他咬着牙,憋足了劲儿,一步步艰难地爬行。
他想,幸亏有老师给推着,靠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
⑩快到坡顶的时候,坡也陡了,都有些迈不动步了,甚至板车要停下来。
就听老师喊,加油!用力!拉带深深陷进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子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了咬牙,终于把坡上去了。
⑪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阵子气,才稳下心神。
然后,他感激地道谢:“谢谢老师!”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
”他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冲他摊开双手。
果然,老师的两只手上居然连一点煤灰也没有。
⑫“你能行,要相信自己!”老师对他说完这句话就走了。
望着远去的背影,他反复咀嚼着老师的那
句话,不由得泪眼蒙眬起来。
(选自《润·文摘》2017年07期)12.文章围绕拉煤展开叙述,根据文意,在空白处依次补充相应的内容。
母亲让儿子替父亲拉煤→①______→老师主动提出“帮忙”→②______
13.结合选文,分析标题“上坡”的含义。
14.生活中,你也曾得到老师的帮助或鼓励,请写出你的一次经历。
(提示:不能抄选文语句)
四、(共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
①他又一次坐上了这趟回家的夜行列车。
②他座位对面坐着父子俩,从上车起,少年就和父亲闹着别扭。
那父亲脾气极好,也不急躁,极有耐心地哄劝。
少年嘟嘴不理,脸上全是厌烦。
列车快停靠站点时,父亲又急步向外走去,准备下车给儿子买吃的东西。
他对少年说,你父亲真好。
③少年看一眼他,不说话。
他忍不住继续说,小伙子,别欺负爱你的那个人。
本来是随口说的一句话,说完,他的心却倏地疼了起来。
④别欺负爱你的那个人——他忽然觉着这句话其实是对多年前的自己说的!在他过往的青春岁月里,他曾翻来覆去地伤害最疼爱他的人,而那人即使伤心到心碎,也停不下爱他的脚步。
⑤他幼年失母,对母亲几乎没有什么记忆。
童年记得最深刻的事情就是每天天刚蒙蒙亮,小巷深处一响起卖牛奶的敲梆声,父亲就会立即拿起缸子,轻手轻脚下楼,为他打上半斤新鲜的牛奶。
每当他捧起碗把牛奶喝完,父亲总会拿毛巾为他擦净嘴角的奶渍,喜滋滋地说:“俺小嘉肯定能长高个儿。
”
⑥那淳香的牛奶滋养了他的生命,贯穿了他整个童年、少年的快乐时光,可是他从没有用心注意过父亲困倦的双眼,疲累的身体和身上那件洗的发白的旧外套。
⑦读初中后,他的身高果然向上猛窜了很多,只是处在青春期的他,极度叛逆,尤其是迷上网络游戏后,学习一落千丈,和父亲的话也少了许多。
看他荒废学业痴迷游戏,父亲打过骂过也求过,但他不为所动。
高考前,他还是一如既往上网。
父亲找到他,扯着他回家。
他愤怒地冲父亲喊:“回家我也不学!”父亲的脚步趔趄了两下,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回头看他,嘴唇气得发抖,眼中满是无助和绝望。
⑧高考毫无悬念地落榜。
为了让他避开那群损友,父亲送他到省城高中复读。
但他心仍不在学习上,常找借口向亲戚要钱上网。
在穿着打扮上,他留最酷的发型,非名牌不穿;省城到家只三个小时的车程,每次也是必坐动车。
一次他和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动起手来,老师斥责他,他和老师吵。
那天下午,父亲被通知来到学校时,一脸的惶恐不安,额上沾满细密的汗珠,不停地跟在老师身后陪笑脸,说好话。
⑨看他毫不在乎,父亲气得颤声问:“小嘉,如果将来你的孩子这样气你,你会怎样?会不会像我一
样难受?”他像个胜利者,头发一甩,没心没肺地说:“我不结婚,不要孩子,他气不着我!”父亲怒不可遏地拿起身边的扫帚要打他,他脖子一伸:“给,你打!”父亲举起的手,在空中晃了晃,最终又无奈地放下。
⑩他哪里知道,父亲的心在滴血。
他把父亲的心伤成一片片的。
⑪他复读了两年,也让父亲失望了两年。
看他不思进取,父亲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送他到国外读大学。
父亲花了毕生的积蓄,卖了还没有住进的新房,才凑够他去韩国读书的费用。
⑫有一天晚上,姑姑陪父亲一起回家。
他在卧室睡觉没有开灯,他们以为他没有在家。
“天这么晚了,你坐在楼下干啥?”姑姑问。
“没啥,就是想静静。
”父亲说。
“是不是后悔送小嘉上学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别让这钱打了水漂。
”
⑬那晚,他很久没有睡着,第一次认真思考父亲的话。
⑭异国四年,离开了父亲温暖的怀抱,他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对生活,对父亲,对爱,他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感悟。
毕业后,他在北京一家韩资企业工作,每天就像一只旋转的陀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跟上快节奏的生活。
不知什么时候,他变得越来越像父亲,处处精打细算,就像他每次回家,为了省八十元的路费,他宁愿坐夜车回家。
⑮人生的经历让他成长。
当他尝过生活百味,才终于明白父亲的爱。
他们曾有过8年的战役,最终父亲用不离不弃的爱挽救了他。
他深深地知道,在未来的岁月里,他要做的就是成为最疼父亲的那个人,就像父亲当年爱他一样。
15.通读全文,父亲用哪些“不离不弃的爱”“挽救了他”?请分点作简要概括。
1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每天天刚蒙蒙亮,小巷深处一响起卖牛奶的敲梆声,父亲就会立即拿起缸子,轻手轻脚下楼,为他打上半斤新鲜的牛奶。
(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父亲的脚步趔趄了两下,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回头看他,嘴唇气得发抖,眼中满是无助和绝望。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17.第⑬段中写道:“那晚,他很久没有睡着……”“他”为什么没有睡着?请你写一段话来描述“他”那时的心理活动,字数不超过50个字。
18.对于本文所说的“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谈谈想法。
五、(共7分)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各题。
三藏见他戴上帽子,就不吃干粮,却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
行者叫道:“头痛!头痛!”那师父不住的又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打滚,抓破了嵌金的花帽。
三藏又恐怕扯断金箍,住了口不念。
不念时,他就不痛了。
伸手去头上摸摸,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断,已此生了根了。
他就耳里取出针儿来,插入箍里,往外乱捎。
三藏又恐怕他捎断了,口中又念起来,他依旧生痛,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
那师父见他这等,又不忍不舍,复住了口,他的头又不痛了。
行者道:“我这头,原来是师父咒我的。
”三藏道:“我念的是紧箍经,何曾咒你?”行者道:“你再念念看。
”三藏真个又念。
行者真个又痛,只教:“莫念,莫念!念动我就痛了!这是怎么说?”三藏道:“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行者道:“听教了!”“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
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
19.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____》,选文中孙悟空“口里虽然答应”,实际上“望唐僧就欲下手”,传神地揭示了他____________的天性。
20.在《西游记》中除了“行者”,孙悟空还有哪些称呼?请再写出两个。
21.《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人物中,决心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写出他主要的性格特点______。
第三部分(22题50分)
22.根据要求写作。
当母亲不在了,史铁生才懂得让母亲推着去北海看菊花是一种幸福;当母亲又熬过一个寒冬,莫怀戚才懂得陪母亲散步也是一种幸福。
请以“这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高邑县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师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1—4题21分)
【1题答案】
【答案】①.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②.博学而笃志③.夜阑卧听风吹雨④.影入平羌江水流⑤.日月之行⑥.受降城外月如霜
【2题答案】
【答案】(1)①.宛转(也可写作婉转)②.菜畦③.yì④.chàng
(2)经过时光的洗礼,我们在课本里茁壮成长。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1)示例:小明,我知道你是一个仗义大方的人,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不是靠金钱来维系的,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以后我们要尽量远离那些酒肉朋友,你以为呢?(2)示例:友情是一场绵绵的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
友情是一束明媚的阳光,温暖我们孤独的心灵。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一21题49分)
一、(共6分)
【5~7题答案】
【答案】5.①.杨花、子规②.悲凉、凄清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遭贬谪朋友的关心、劝慰以及惆怅之情。
7.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月亮人格化,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把明月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托明月把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表达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与关切。
二、(共13分)
【8~11题答案】
【答案】8.①.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②.增长才干③.振奋精神④.来得及
9.①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屏除杂念和干扰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②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10.①.诸葛亮②.示例:草船借箭(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11.告诫儿子成才成学的条件,要淡泊、立志、惜时。
三、(共8分)
【12~14题答案】
【答案】12.①.儿子拉煤时遇到一个坡②.原来是他自己拉煤上了坡
13.表层含义:“他”拉车上坡。
深层含义:要走好人生的上坡路,千万不要小看了自己的力量。
只要相信自己,不懈努力和坚持,就会收获成功。
14.示例:在一次考试中,我失利了。
老师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次失败算什么?阳光总在风雨后。
”听了老师的话,我重新振作起来,投入到学习中。
四、(共15分)
【15~18题答案】
【答案】15.①读中学时,疲惫的父亲一次次从网吧拉他回家;②高考落榜后,父亲送他去省城复读,为他犯的错跟老师陪笑脸,说好话;③复读失败后,父亲卖了还新房凑钱送他去韩国读书。
16.①“立即”表示“父亲行动快”,突出父亲对买牛奶这事很上心;“轻手轻脚”强调父亲不愿吵醒儿子的情状;这些细节描写强调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②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
通过“趔趄”“看”两个动作,以及气得发抖的嘴唇、无助和绝望的眼神两处神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伤心、对他的叛逆行为的无助和绝望。
17.父亲竟然要卖房子让我去国外读书?父亲为了我,真是费尽了心血。
想想我之前的所作所为,真是对不起父亲啊!
18.示例:父亲最爱他,不离不弃。
无论他如何叛逆、不争气甚至一再伤害父亲的心,父亲总是选择原谅、包容和挽回。
他深刻感念父亲的爱,也为自己当年的行为深表自责和愧疚
五、(共7分)
【19~21题答案】
【答案】19.①.西游记②.桀骜不驯
20.石猴、美猴王、齐天大圣
21.①.唐僧②.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善良等。
第三部分(22题50分)
【22题答案】
【答案】例文
这也是一种幸福
日子像一口枯井,很像很像。
阳光在窗外踱步,树上还有蝉鸣。
大考将至,凝固的空气沉积在我的心头,我感觉幸福就要离我而去。
像看一场午夜电影,到最后所有的人都起身离开,曾经无限延展的白亮华美的灯光消逝在指尖,剩下的只有大幕上缓缓掠过的演职员名单和一望无际的孤独。
在一种近乎懵懂的意识里,我无声地走过了自己
的童年。
而在这时,我却倏地忆起并深深怀念着那年夏天树梢上醒目的绿和刺眼的光。
朦胧中,一阵书香叩开了我的心门。
父亲知道我喜欢书。
他每次外出我总要叮嘱他给我带礼物。
父亲了解我的心意,所以隔三差五地,桌上总有一些惊喜在等待我发现,是书,一本或两本,散发着淡淡的书香,这是爱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
这时,我总会高兴地冲向父亲,亲切地在他满是胡渣的脸上蹭几蹭,就满心欢喜地回房看书了。
门外响起母亲呢喃的嗔怪,“就只记得给女儿买书,叫你出去买包盐什么的你有哪一次不忘记?”声音渐小,书香袅袅萦绕在我的心头,好幸福!
现如今,学业繁重。
我不知花了多少个日夜分类整理好的书柜已被辅导书、课本所充斥。
那些年代久远的书被挪到了书柜的底层,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门,我真切地感受到童年已经远去。
望着书桌上一本本新发的练习册,那浓烈的油墨味让人厌烦。
我在书柜前坐下,缓缓拉开那一扇透明的屏障,深深地嗅着那一股淡淡的带着一丝陈腐的香味。
童年时无忧无虑地玩耍是幸福,上初中之后觉得那已是奢望,便觉得躺在床上睡觉,梦见明天不用上学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为什么不拂去尘埃,打开心门,寻找童年幸福的感觉?
摩挲着几年前泛黄的书页,我想起了父亲趴在冰凉的地板上陪我一字一句地读唐诗的场景,我想起了烛光摇曳中我和父亲为了一个错别字争论不休的场景。
虽童年不再,那一种幸福的感觉仍然溢满我的心头。
又一束阳光被纱窗筛进屋内,我感觉豁然开朗。
喧嚣的尘世中,品读书香,回忆童年也是一种幸福。
把学校、分数暂抛脑后,我享受着一种云定风清的安谧淡雅。
但愿这幸福永远不会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