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春学期3月份练习九年级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
A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 .研制和开发绿色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D .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2.下列现象中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 .冰雪融化
B .酒精燃烧
C .干冰升华
D .矿石粉碎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 .读取液体的体积
B .点燃酒精灯
C .固体药品的保存
D .在玻璃管上套上胶皮管4.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
A .赤铁矿
B .武德合金
C .钢筋混凝土
D .玻璃钢
5.中国著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侯德榜为纯碱、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纯碱(化学式为Na 2CO 3)属于
(
)
A .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6.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A. 水银温度计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间有间隔
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28.09g
C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8.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2HClO
2HCl +O 2
↑
B
.
Fe
2O 3+3CO 2Fe +3CO 2
C .FeCl 2+2NaOH=Fe(OH)2↓+2NaCl
D .Fe +H 2SO 4=FeSO 4+H 2↑
9.下列各组中,对应的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不符合的是
(
)
A .熟石灰 氧化钙 CaO
B .纯碱
碳酸钠
Na 2CO 3
的光照
高温
C.火碱氢氧化钠NaOH D.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10.如图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B.生成物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该反应已经配平D.丙和丁可能都是氧化物
11.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A.磷矿粉B.硝酸钾C.硫酸钾D.氯化铵
1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B.在t3℃时,分别制成甲、乙的饱和溶液,乙中溶质质量比甲中的小
C.组成为N点的甲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变为M点的溶
液
D.将t3℃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这三种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的方法
A CO CO2通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MnO2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NH3H2O通过浓硫酸洗气
D CaCl2溶液稀盐酸加过量CaCO3,过滤
14.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aO→Ca(OH)2 B.Ca(OH)2→NaOH C.CO2→CaCO3 D.KNO3→Mg(NO3)2 15.向一包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样品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
恰好完全反应,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一定为2g
B.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为2.2g
C.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为75%
D.样品加水溶解,静置,上层清液可能含2种溶质
二、非选择题
16.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氧气B.石灰石C.氢氧化钠
D.食盐E.洗洁精F.武德合金
(1)可用作制保险丝的是______;(2)炼铁造渣所用矿石是______;
(3)可用作医疗急救的是______;(4)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5)生活中作乳化剂的是______;(6)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______。
17.如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注①的仪器名称:______,标注的②仪器名称:______。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不选用E 作为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
如果要
控制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对发生装置如何改进。
(3)实验室利用上述装置用金属锌制取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将F 装置装满水收集氢气时,氢气应该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收集氢气,若______,则表示氢气已经集满。
(4)实验室可用食盐与98.3%的浓硫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制取并收集氯化氢气体,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18.海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海水中得到的粗盐进行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 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我们应予以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
①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②海水制镁工艺中,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1为粗盐的提纯过程,其中多次使用到玻璃棒,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操作
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操作③中,当观察到出现______时,停止加热。
(4)该小组同学得到精盐后,取部分固体用于配制100g15%的NaCl 溶液(如图2)。
①配制上述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_____、量取、溶解、转移装瓶贴标签。
②为完成该实验,还必须增加一种图中没有的仪器是______。
(5)实验结束后,经老师检测,发现该小组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2%,其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字母)。
①
②
A.提纯操作②中没有洗涤泥沙B.所得精盐没有烘干
C.用有水的烧杯溶解精盐D.图2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E.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将上述配制100g15%的NaCl溶液全部稀释成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体积
mL。
19.某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实验现象,由此得出NaOH溶液已经变质的结论。
并对该变质的NaOH溶液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该NaOH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NaOH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NaOH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
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取步骤(1)试管中的
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___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
氧化钠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评价与交流】
(3)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探究】中,小明提出可以用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
(5)由此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应___________保存。
(6)要想除去变质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Na2CO3杂质,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试剂名称)除去杂质。
20.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在一烧杯中盛有31.4g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7(填>、
=或<)。
(2)通过计算求出烧杯中溶液恰好是中性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
(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