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
一、概述
职业病是指因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环境中所致的疾病,属
于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问题。
职业病防治是保障劳动者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进一步规范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特制定本
操作规程。
二、职业病防治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教育。
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
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劳动者增强预防职业
病的意识。
(二)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
应建立健全符合国家和地方
有关法规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三)严格职业健康检查。
对从事易感职业的劳动者应定期进
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潜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及时给予预防和治疗,杜绝职业病发生。
(四)加强个人防护。
应依据工作类型,给劳动者配备符合国
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提供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五)加强职业病监测。
应对潜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及时掌握职业病的发生情况,为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数据。
(六)注重职业病防治机构和人员建设。
应建立配备专业职业
病防治人员和设备的单位或机构,保障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源头控制。
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使其不再对劳动者造成威胁。
(二)个人防护。
应依据工作类型,给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提供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三)职业健康检查。
应定期对从事易感职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潜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及时给予预防和治疗。
(四)加强职业病监测。
应对潜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及时掌握职业病的发生情况。
(五)教育宣传。
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劳动者增强预防职业病的意识。
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职责分工
(一)单位领导责任。
应指定专人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并要配合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源头控制。
(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责。
应做好潜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并对从事易感职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并对劳动者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咨询和技术服务。
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提出控制建议。
确保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得到科学的支持。
(三)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应配合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组织召开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会议,并制定和细化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
(四)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职责。
应按照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配合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
五、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考核评价
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应定期开展考核评价。
对未达
标的单位,应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六、职业病防治的制度完善
为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中,实现职业病防治和
企业发展相结合。
七、总结
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必要手段之一,应按
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通过源头控制、个人防护、定期检查、加强宣传等多种手段对职业病进行综合防治。
同时,要建立健全职
业病防治制度,分工明确,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实现职业病防治工
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