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加法 不进位加法 十加几、十几加几》研讨课教案_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学设计
课题: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
内容: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7页和68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教材分析:
从例题到“做一做”,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即从结合计数器、实物图等直观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计算的过程与结果,到脱离直观进行计算,逐步加深学生对11到20各数的认识。
教学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
一方面为了巩固11到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教学简单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或“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认识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些准备。
学情分析:
前面的数数活动中,学生已经有了“数出10,再数出几,就是十几”的数数经验,在例题中将抽象为“10加几就是十几”以及相应减法的运算。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其目标定位于通过运算深化学生对11到20各数的认识,而非进行运算方法的教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11~20各数组成正确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过程。
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初步感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了解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3.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脱离直观借助数的组成,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填一填。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19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二)探究新知,交流算法
1.探究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小棒图。
(请看这是什么?请拿出自己的小棒像这样摆一摆.)让一生来演示摆小棒,并说一说,我左手?根,右手?根.
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看出来的?(1捆:1个十,另外3个一,合起来是13.)
(2)根据小棒图列出加法算式。
10+3=13或者3+10=13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3)根据小棒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13-10=3和13-3=10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方法。
(4)观察对比
师:观察这3道题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交流算法(同桌合作交流)。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总结:
①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13减个位上的数,就是10;13减十位上的数,就是个位上的数;
③10加3就把3写在个位上。
(5)尝试练习,内化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2.探究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看着计数器你能列一道加法算式吗?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2=13
(3)引导学生思考。
师:2与哪位上的数相加?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4)课件出示计数器:
把看到的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列式:13-2=11
师:为什么要从个位减2?十位和个位都是1了,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10加一位数就得十几;十几减几(个位上的数相同)就得10,十几减十就得几;十几加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十几减一位数要减在个位上。
(5)教师介绍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6)尝试练习,内化方法。
完成“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三)及时巩固,强化算法
1.基本练习。
完成“做一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2.提高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拓展练习
(四)全课小结,提升认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计算问题,请用温馨的话提示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 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
10 + 3 = 13 13 - 10 = 3
3 + 10 = 13 13 - 3 = 10
11 + 2 = 13 13 - 2 = 11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