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反思(精选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反思第【1】篇〗
五年级《掷一掷》教学反思
五年级《掷一掷》教学反思
一节课40分钟完成,时间卡的还行,学生课堂纪律很好,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我虽然着急,但是表面镇定。

整节课的思路比较清晰:商场搞活动掷色子,但是很难拿到奖金,引起探究的欲望,并把色子引入课堂(先介绍色子,引出掷一掷);掷一个色子(可能有哪些数,可能性大小一样吗?,用饮水机引出数量不一样影响可能性的大小);2颗色子(猜想和可能有哪些,1和大于12不可能;分成两组,师生比赛;动手操作,亲自尝试,数据分析;探究奥秘,用知识解释商场掷色子搞促销,但是顾客很难拿到奖金的原因。

二、备课思路
先看教材,细读教参,自己有个思路。

看名师的课,上网看别人的教学设计,寻找灵感。

借鉴别人的东西可以,但是一定要创新。

环节一:商场搞活动掷色子,但是很难拿到奖金。

借鉴别人的,但是我利用了圣诞节这个情景,把点数和也改了,添了圣诞卡。

环节二:边游戏边研究色子里的数学问题,在游戏中做到会听、会玩、会思考。

环节三:我们班缺一台饮水机,刚好这家商场搞促销:掷一次色子,如果点数是3,饮水进免费赠送,如果点数不是3,饮水机需要花钱购买。

环节四:网上搜到课件很好,但是与我的教学设计不符,最终
没用,自己重新做的课件。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作业纸浪费的太多。

探究算式的时候,孩子们都出现了1+7,1+8,1+9,这个环节出现问题,是因为我只带学生说了点数和是2、3、4,我应该让孩子说一说点数和是8有哪些算式,这样可以避免。

教师要放得开,可能是自己班的情况,平时板着脸,习惯了,再想流露出笑脸不太容易。

感觉自己面部僵硬,放不开。

四、课后评价
徐老师的评价:上课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不着急,这点很好。

凌老师的评价:学生探究完后,让学生说出试验结果,教师说的太多。

王老师的评价:这节课很好,理念也很好,小组展示环节,个案也展示了,但是别的小组的应该也展示,说明点数11涂满只是因为试验的次数不够而已。

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这个环节处理的太快,应该做扎实。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反思第【2】篇〗
那么,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呢?
1.高效的课。

我的这节课,总体上来说,讲解集中时间过多,实际练习时间相
对减少,学生在45分钟内身体要得到一定的负荷强度还不够。

要想实现高效的课,还需要把握讲解的时机和讲解的重点,队伍调动能最优化,采用多样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没时间分心思玩。

分组练习时,小组长还是很认真负责的指挥本组练习,教师能重点辅导技术困难的学生,小组内能在别的同学练习时,互相观察、互相指导动作。

2.学生喜欢的课。

学生喜欢的体育课,就是能够自己主动参与练习,不拘束。

体育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育教师要学会把传统、枯燥的运动素材,加以整合和提炼,合理**和利用教材;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法,尽快形成自我教学特色;要有深度地领会课程本质,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配置每一节体育课堂。

3.师生身心愉悦的课。

投掷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好学生。

双手原地头上前抛实心球能够发展学生身体各部肌肉力量,能培养学生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开朗的心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在课堂中,特别是我们体育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如何使用好这种“**”,如何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使用的尺寸,唯一的标准是学生的自我感觉,有时你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尊严”,不
得不让学生“量力而行”。

当然,体育课堂中的生命教育,也包括执教教师自己,我想一节好的公开课、一节受同行赞赏的公开课,最有成功感的应该是执教教师,最有收获的也是执教者自己。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反思第【3】篇〗
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反思
“掷一掷”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学完了“可能性”的相关内容之后安排的,它是一节活动性很强的课,同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更深层次的思索,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属于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的内容,是本学段的最后一节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可能性、组合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以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不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

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等统计与概率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动学生思维发展,扎实其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所以,本课设计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探讨掷两颗骰子和是几的可能性大小,能够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相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想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以学生介绍他们熟悉的骰子导入,让学生有种亲切的感觉也为探究两个骰子打好铺垫。

在掷骰子的环节,让学生代表自己猜想的组实行比赛,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小组游戏起到了很
好的示范作用,防止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和混淆。

活动的表格设计,我之所以先用统计表的形式,再用统计图的形式,一是想让学生经历从抽象到直观的理解;二是想在这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让学生感悟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在试教是我也感到活动二与活动三有重复,我也考虑了很久才决定保留,设计了四个活动:猜想——实验——验证——总结,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掷骰子,完成统计表、统计图、表格等活动,学生通过对数据、图表的分析后,发现了一种普遍现象,然后引发学生去思考其中的原因,引导他们去探索每个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和什么相关。

用理论来解释游戏结果中出现的普遍现象。

本节课我努力想让学生在学习了可能性、组合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不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等统计与概率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整个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组合。

教材通过让学生同时掷两个相同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把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看和可能有哪些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

根据前面所学的“组合”知识,学生能够把两个数字相加的和的所有情况列出来。

2.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在上面的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是2,3,4,…,12都是可能发生的事
件,但不可能是1和13,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3.可能性的大小。

虽然掷出的两个数的和可能是2,3,4,…,12中的任一个数,但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

教材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试验、比较掷出各种和的可能性大小。

最后,经过理论的论证,启发学生利用“组合”的知识来探讨掷出各种和的可能性大小。

在整个过程中,前两个层次基本落实,最后一个层次特别是理论的论证没有深入进去,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各种和组合的情况较少,整节课在时间安排上还欠妥善,课堂常规还需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