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好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
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 甲烷燃料电池、硅太阳能电池都利用了原电池原理
D .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 2. 中科大陈乾旺教授等人发明RTX 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化学原理为:
①
223Na+CO C()+C()+Na CO −−−−→一定条件
金刚石石墨(未配平) 该方法比1955年人工首次制得金刚石的旧方法容易得多。
②
10
1800C 1.210Pa C()C()︒⨯−−−−−−→石墨金刚石。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 B .新方法利用的是物理变化,旧方法利用的是化学变化 C .在反应①中每生成12g 金刚石需要消耗23g 金属钠 D .反应①和反应②中所得的金刚石都是还原产物 3.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表示H 2与O 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 2的燃烧热为483.6 kJ·mol -1
B .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 2(g ) N 2O 4(g )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
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 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 .丙表示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 、B 饱和溶液分别由t 1 ℃升温至t 2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 =A
D .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 、HB 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 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 溶液的pH 大于NaB 溶液
4.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又能导电的是( ) A. 硝酸钾溶液 B. 液态的氯化氢 C. 熔融的氯化钠 D. 金属铜
5.11.2g铁粉与2.2g硫粉均匀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在标况下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是
A.11.2L B.5.6L C.4.48L D.2.24L
6.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十c(OH-)
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1-)=c(I-)
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
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 c(C2O42-)+c(H2C2O4)] 7.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发生反应:
CO+H2O (g)CO2 +H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
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
A.0.5 mol CO + 2 mol H2O(g)+ 1 mol CO2 +1 mol H2
B.1 mol CO +1 mol H2O(g)+1 mol CO2 +1 mol H2
C.0.5 mol CO +1.5 mol H2O(g)+0.4 mol CO2 +0.4 mol H2
D.0.5 mol CO +1.5 mol H2O(g)+0.5 mol CO2 +0.5 mo H2
的是
8.当今世界面临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下列关于能源的描述不正确
...
A. 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向
B. 正在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
C. 新能源的优点是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者很少污染
D. 燃烧热是评价燃料优劣的唯一标准
9.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A.1:1 B.1:2 C.1:3 D.1:4
10.已知: H2(g)+I2(g)2HI(g)△H=-14.9kJ·mol-1。
某温度下,在体积均为2.0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其起始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2)=0.008mol·L-1。
下列
A. 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是甲中的2倍
B. 平衡时,甲中混合物的颜色比乙中深
C. 平衡时,甲、乙中热量的变化值相等
D.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
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B.
C.
D.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A,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到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的转化率降低
C. 物质B的质量增加
D.
13.化工生产中含Cu2+的废水常用MnS(s)作沉淀剂,其反应原理为
:Cu2+(aq)+ MnS(s)CuS(s)+Mn2+(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Cu2+)=c(Mn2+)
B.CuS的溶解度比MnS的溶解度小
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NO3)2(s)后,c(Mn2 +)变大
D
14.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不同
15.将过量C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不会出现浑浊的是
A.NaAlO2溶液B.CaCl2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D.水玻璃
二、填空题
16.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车等领域。
(1)铅蓄电池中,覆盖有PbO2的电极为_______极,另一极覆盖有Pb,电解质为_______。
(2)铅蓄电池完全放电后,正极表面主要覆盖物是_______,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表面发生_______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可制得PbO2。
电解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__________
溶液
3.0 1.0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溶液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18.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主反应在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1)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能说明此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
①
②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③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④容器中气体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2)下列有关该反应速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 升高温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b. 使用催化剂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c. 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升高,加快反应速率
d. 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3)下图表示将和置于2L密闭容器中,当其他条件一定时,的平衡转化率a随X的
变化关系,代表压强或温度。
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
A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的体积分数仍为a%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5)与反应生成,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向溶液中加入固体,则电离平衡往___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
19.二氧化硫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I.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就形成了酸雨,某兴趣小组同学汲取热电厂附近的雨水进行实验。
①测得该雨水样品的pH为4.73;
②每隔1h,通过pH计测定雨水样品的pH,测得的结果如表:
(1)正常雨水的pH为5.6,偏酸性,这是因为。
(2)分析上述数据变化,你认为形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II.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做了如下实验:取标准状况下的空气1.000L(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慢慢通过足量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2HCl+H2SO4),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0.233g。
(1)过滤后,洗涤沉淀中附着的过量氯化钡的方法是。
(2)计算该空气样品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
20.
Ⅰ、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
(12ClO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一段时间,当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12 mL(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 +8H2O 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1 mol·L-1,溶液的体积均为200 mL,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3)此原电池的正极是石墨________(填“a”或“b”)。
(4)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2-4移向________(填“甲”或“乙”)烧杯。
(5)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6)若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MnSO4浓度变为1.5 mol·L-1,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mol。
友好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1). 正(2). 硫酸溶液(3). PbSO4(4). 还原(5). Pb2++2H2O-2e-=PbO2↓+4H+(6). 石墨上包上铜镀层(7). Pb2++2e-=Pb↓
17.(1). (2). 其他条件相
同时,增大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3). (4). 生成
物中的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5). (6). 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
18.(1). .②④(2). ad (3). 压强(4). 160 (5). cd (6). H 2SO3H++HSO3-,HSO3-H++SO32-(7). 正
19.I.(1)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2分);(2)2H2SO3+O2=2H2SO4(2分)。
II.(1)在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物,待水自然流下,重复两到三次(2分);
(2)2.24%(2分).
20.
Ⅰ、(1)Cl--5e-+2H2O===ClO2↑+4H+
(2)0.01
Ⅱ、(3)a(4)乙(5)MnO-4+5e-+8H+===Mn2++4H2O (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