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夜莺的歌声》教案2019010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这样的写法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同时告诉我们这次战斗并不是一次巧遇,是他特殊战斗方式。
3.推荐阅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这对姐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份最动人的生命答卷。
齐读课题。
引诱敌人、传送情报、协助歼敌、再诱敌人。
自由读第一部分,思考看到了怎样的小夜莺。
假装天真,麻痹敌人➡
天真装傻,麻痹敌人➡
3.歌声再起,再诱敌人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概括文意。
自主质疑。
导入课题。
通过质疑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词正音。
检查朗读情况。
整体感知。
板书设计
13 夜莺的歌声
歌声悠扬,巧传情报
歌声停止,协助歼敌
歌声再起,再诱敌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2.深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小夜莺语言、动作、外貌的语句,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回归整体,提出疑问
1.再读全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文中几次提到夜莺的歌声?画出描写歌声的句子。
3.对于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懂的?
听介绍,了解“夜莺”。
齐读课题。
小男孩。
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送情报。
自由读课文。
齐读词语。
自由提问,互相解答。
指名读课文。
1.歌声悠扬,巧传情报
2.歌声停止,协助歼敌
3.那谁能说一说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主探究,感受人物
1.出示阅读要求,指导学生自学。
2.全班交流“机智勇敢”。
3.文中像这样体现夜莺机智的语言还有好几处,你能找到吗?
4.全班交流“沉着冷静”。
5.分角色朗读夜莺与德国兵的对话。
6.这部分中还有哪些描写让你对小夜莺的形象有深刻的感受呢?
7.联系下文我们知道小夜莺学鸟叫来传递情报,你们知道这样有什么好处吗?
8.同学们,动作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透过它,我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到小夜莺是一个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孩子。
9.默读第二部分,你又能看出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10.全班交流“尽职尽责”。
11.正是由于小夜莺给游击队员准确传递情报,才使得战斗取得了胜利。
三、升华情感,首尾呼应
1.第二天,小夜莺又坐在了河岸边,从孩子嘴里飞出了夜莺的歌声。你知道结尾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是什么联系吗?
3.了解文章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深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小夜莺语言、动作、外貌的语句,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文章通过自然空行分成了四部分,我们把四部分内容提炼成了小标题,谁还记得?
答非所问,放松警惕。
重点交流第15自然段。
结合德国兵的描写深入分析。
联系上下文加以体会。
巧妙。
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重点交流第34自然段。
首尾呼应。
回顾课文内容,导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
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
引导学生关注重点段落。
引导学生结合描写深入分析。
通过朗读表达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写法。
引导学生关注重点段落。
引导学生关注写法。
总结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
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机智勇敢引诱敌人
沉着冷静传递情报
尽职尽责协助歼敌
热爱祖国再诱敌人
课后小结
13 夜莺的歌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沉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3.了解文中的“小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的,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沉寂”等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的“小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的,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介绍,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它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婉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
2.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质疑课题: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
(1)“夜莺”指的是谁?
(2)“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习字词。
(1)字音。
(2)字形。
(3)你对文中那些词还不理解?
4.指名读课文。
5.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被空行分成了几段,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