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考政治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教案【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
★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重点难点(加★)
三、自主学习
四、知识体系建构
探究质疑
练习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09江苏27)“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B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9安徽9)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D )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3、(09福建35)“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 B )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高于特殊中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4、(09天津4)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
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
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 B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5、(08江苏)右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C )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
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6.(2010年高考·江苏卷31)针对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偏离国家课程计划、片面追求升学指标、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深入人心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
这表明 ( D )
A.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7.(2010年高考·上海卷20)到“十二五”末,本市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为此,有关部门提出,应加快研究和推行多种养老模式,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进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D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矛盾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8.(2010年高考)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
作为非缺碘地区,上海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
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A)
①事情要把握度②看问题要力求全面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④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9.(2009·天津,4)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
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
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B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10.(2009·江苏,27)“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B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
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
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
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
今天,麻醉剂已经广泛运用于外科临床手术,但据医学统计,仍有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的病人麻醉失败。
这表明( B )
A.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无条件的
B.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D.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12.(2009·全国Ⅰ,29)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B )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2009·福建,35)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
“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B )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14.社会学家费孝通对处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设想与心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D ) A.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B.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15.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 D )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二、简析题 16.(2008·天津文综,39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2004~2007年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
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过快增长和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1)指出图1和图2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联系。
(2)从供求与价格关系的角度,分析在材料一背景下我国粮食连续增产的经济影响。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答案(1
)国际食品价格出现了上涨加快趋势;发展中国家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高于发 (2)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
②我国粮食连续增产促进国内粮食供求平衡。
③国内粮食供求平衡有利于稳定国内粮食价格,从而有利于维护人民切身利益;
国内粮食供求平衡有利于提高我国应对 (3)①要全面分析矛盾。
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保持长期基本平衡不容乐观;既要看到粮食需求扩大的一面,又要看到制约粮食供给的一面。
②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为重点,要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等);同时抑制不合理需求,禁止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控制人口增长、倡导合理饮食等)。
17.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我国外交工作贯穿一条主线 即全力为确保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
去年下半年以来,外交部门协同国内有关方面大力加强经济金融外交工作,积极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同时,我国积极开展高层外交,推动国际对话与合作。
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和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会等国际会议.全面介绍中国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表达了中国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诚意与决心,也表达了中国为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作出新贡献的诚意与决心。
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答案重点论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指同时要注意和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在错综复杂的外交工作中强调“贯穿一条主线”是抓住了重点和主流,同时强调“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是对外交工作统筹兼顾,这既分清了主次,更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8.(2009.江苏调研)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展开,本次活动主要围绕党的基层组织进行。
只有切实抓好乡镇、村和街道、社区这个活动重点,才能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第三批乃至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切实抓好本次学习实践活动,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基层党员干部头脑,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并和本乡镇、村、街道、社区的实践相结合;必须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要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一起来解决问题,做到“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必须努力办好实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把握本地区工作特点,创造性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办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抓住了工作的重点,就能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请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评
析这一说法。
(6分) (2)上述材料中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6分) (1)①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所以,我们要抓住工作重点,着力解决主要矛盾。
②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事物的发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我们也要注意解决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
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以上每点2分,共6分) (2)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基层党员干部头脑,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并和本乡镇、村、街道、社区的实践相结合,体现了这一道理。
(也可以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回答。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要组织和动员广大群
众一起来解决问题,做到“大家的事情大家办”,体现了这一道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
观规律结合起来。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握本地区工作特点和创造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了这一道理。
【收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