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试题命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知道的整体越多,了解的局部也越多。 因此,语文测试也应加强整体性,尤其要 加强对学生整体把握阅读材料能力的测试。
3.单项性测试与综合性测试相结合, 加强综合性测试。
单项性测试大多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测 试,一般不需要具体语境,它的优点是 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广,命题比较简单, 调节比较容易,答案比较客观,评分误 差小。
难度控制: 一二年级:0.9—0.95 三四年级:0.85—0.9 五六年级:0.8—0.85
七年级:0.8—0.85 八年级:0.75—0.8 九年级:0.7—0.75Leabharlann 2.注重素养能力,体现综合性
如:写出下列词语中读音是“shì”的同音字(8 分)
爱不( )手 举( )闻名 无( )生非 ( )不可挡 跃跃欲( ) 一( )同仁
选择题(客观题)编制的基本要求
题干指向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一致。 干扰项有效,各选项的长度大体一致。 一般不在题干指向中使用否定词。 错误选项应有似真性和典型性。 避免任何内容和形式上的暗示。 不能用“以上都对”或“以上都错”做选项。 应是选择式而非填空式(除特殊需要)
非选择题编制的基本要求
(七)经历“三个过程”
1.制定命题大纲,设计细目表 确定测验内容要目 确定应考查的目标层次和意图 合理确定各项权重(分数)
2.编拟相关试题及答案
注意题型的选择和安排:一般有填空题、选择 题、是非题、连线题、论述题。
不同题型应体现测试的不同要求,编写时有不 同的要求。
选择题、非选择题的编制要点
表述要准确
试题表述要科学、规范、准 确、简洁,图形清楚,专业术语 准确,无歧义。
方式要经济
试题要符合学科本质,简洁实用。
评分要客观
除开放性试题外,答案要避 免出现歧义,评分要合理。
如,设计激励性语言:“又快又对我能行” 设计开卷寄语:“冷静思考,沉着答 卷,祝你成功!”等等
如,卷面设计充满童趣
——《数学课程标准》
1.评价目的 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改进师生的教与学 改善课程设计
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过去的试题
请你计算长5厘米,宽3厘 米的长方形面积?
15个2/3是多少? “2×6=12口诀:( )
3×5=15口诀: ( ) 18÷3=6,表示把( ) 平均分成( )份,每份 是( )
由于缺少上下文等语境,掌握不好容易 产生难题、偏题、怪题等现象。加上它 缺乏应有的综合程度,也不利于学生思 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而综合性
就阅读测试而言,所谓综合性, 一般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语言材料应该具有综合性,即通常意义上 的语段和篇章,选文要体现“文化选择”,类 型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内容涉及地 理、历史、经济、科学、教育、心理、生物等 综合知识。
客观题:如选择填空、课文内容填空、看 拼音填写、成语填写等
(五)运用“一个技术”---细目表
分配试题项目
小学毕业班语文试题考查项目分布图
真情习作 30%
卷面书写 4%
基础积累 30%
卷面书写 基础积累 阅读理解 真情习作
阅读理解 36%
明确考点意图
项目 题号
题目要点
命题意图
卷面 1 卷面要求用蓝黑钢笔或圆 学生在使用硬笔时能否做到
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
3.评价的手段 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如:“成长记录的方式”
“学习档案资料”
此外,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有关“应以鼓励、 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 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等原则、方法,不仅符 合心理学原理,适合学生,也与重视定性评价, 加强形成性评价的改革趋势相适应。
主题鲜明、选材精当、设问明确,且三者之 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考查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 答题量与赋分值合理。 参考答案具有可操作性(开放适度;避免答
(三)把握“三项指标”
1.效度
效度高。试题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层次性。 关键在于试题的取样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课程 标准,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考试要求与考试目 标相对应。试题总体构成考试标准的代表性样 本。
A.内容效度。考试内容有较广的覆盖面。分布的权重应 与教学时间的分配比例基本一致。
一般可分为册(章)、块(节)、点(知识点)三个 层次。
(四)突出“四个结合”
1.知识的考查要和语境情境相结合。
例:选择题
我们的小草,在那纤细弱小的身驱里,竟然蕴藏着
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难怪古代诗人写下的咏草诗
句:“
”,千载之后,读来仍然
使人激动不已。
A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难度
•合理设置难度:0.80-0.95。通过降低难度,使高强度
的过度学习效应降下来,减轻学生的负担。
•科学规划试卷的难度结构
难度
0.9-1.0
0.7-0.89
0.5-0.69
试题水平 比例
容易题 70%
稍难题 20%
较难题 10%
•恰当地控制试题条件,使用思维路径通畅的试题。 •降低难度并非考简单的记忆,要反映学生的智慧水平。
书写
珠笔书写规范、整洁、美 行款整齐,并有一定速度。
观,有一定速度。
基础 2 写出下列词语中读音是
积累
“shì”的同音字。
学生是否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词,同音字在具体语境中的 灵活运用。
3 运用学习积累填空。 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
和语言的积累运用。
(六)注意 “九项要求”
内容要科学 目的要清晰 试题要典型 项目要独立 题型要有效 难度要恰当 表述要准确 方式要经济 评分要客观
最繁忙的机场——日理万机; 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最高深的手艺——点石成金; 最彻底的美容——面目全非。
试题要典型
试题要具有普遍性、典型性, 针对性,不出繁难偏旧怪的试题。
【例题】
古诗文名句填空
(1)天街小雨润如酥,(

(2)但愿人长久,(

(3)(
),柳暗花明又一村。
(4)请写出古代诗歌中抒发思念家乡或亲人之
例:解释“笑是一生,哭也是一生”的意思、含 义
5.评价 例:本文主要写司马光的事迹,但也写其他小朋 友的表现,有什么好处吗?
6.创意:找新方法 例:如果你写这篇文章,你还想写什么内容?
“试题在课外,答法在课内”“似曾相识”
4.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更应
重视主观题。
主观题:概括文章大意,分析人物言行, 给文章续写、补写,解释标题合适与否, 写出自己的感受,等等
试题要灵活,开放性的题型和命 题设计要有所创新,有助于学生拓宽 思维空间,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
3.有效性
评价试卷是否有效的四项指标: 信度 效度 难度 区分度
4.科学性
内容正确,设问明确,表达规范; 图文匹配,结构简约,编排合理; 题量恰当,题型合适,梯度明显。
5.针对性
及时了解学生目标达成情况,以改进教学。
二、命题的基本方向
1.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基础性。 2.注重素养能力,体现综合性。 3.重视人文关怀,突出价值性。 4.立足社会生活,具有生活性。 5.题型新颖活泼,富有趣味性。
1.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基础性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试题关注《课 标》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突 出对学生基本素养的考查,降低起 点,减缓坡度,控制难度,做好中 小衔接。
稍纵即( ) ( )可而止
3.重视人文关怀,突出价值性
4.立足社会生活,具有生活性
5.题型活泼多样,富有趣味性
探索新的题型,漫画题、图表题、情景题、 开放题等题型丰富多彩。 卷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三、命题中的常见问题
1.难度把握不准。 2.各部分的比重把握不准。 3.与课本的内容不吻合。 4.命题有错。 5.单调繁琐,重复的题目多。 6.开放性的题目难命定。
(二)采取“六条途径”
1.注重考查理解能力
2.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学业考试命题的转变
命题时不必过分强调 枝节内容 零散的知识 单纯的事实 偏重记忆的内容
应强调 核心知识 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 应用性较强的知识和原理 理解力和推理能力
3.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 4.设情境联系实际 5.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6.控制试题难度
册(章)必须100%;块(节)覆盖度应在80%以上, 保证能力考核的覆盖面和重点。
B.目标效度:考查内容要全面,同时又要体现重点。
“重点知识重点考”。试卷的考试要求分布与考试目 标相应。分布权重与教学分配比例基本一致,分布权 重应根据知识单元在学科领域的重要性、教学时数和 考查的重点来确定。
2.信度
现在的试题
虽然结果一共有25个方 木块。但是学生思考问 题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如:3×3×3-2=25 3×3×2+7=25 3×3+3×3+7=25 9×2+7=25 9×3-2=25 8×2+9=25 7×3+4=25。 解题过程多样性。
2.评价的取向 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 全面反映课程的全貌
结合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
例:下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2.整体测试与局部测试相结合, 加强整体测试。
对篇章的阅读来说,局部测试指的是立足 于组成篇章的字、词、句、段的测试。
整体测试,指的是立足篇章整体,测试考 生对阅读材料整体把握的能力。
整体性是汉语学习的重要特点。而汉语是 整体定位,从词到句子,意义都要在一定 的语言环境中确定。
信度高。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与学生的水平相一致。 A.考试内容与学生学习内容一致。 B.保持试卷一定的容量。 C.评分客观、准确。除开放性试题外,答案要避免出现
歧义,主观性试题应规定评分要点和评分标准,提高 主观题评分客观性。 D.试题要避免成题、陈题。 E.采取主客观有机搭配的组卷方法,使两类试题互补不 足,发挥各自优势。
内容要科学
题意明确文字通顺,概念表述准确 严密,避免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避免 出现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目的要清晰
试题有清晰、明确的考查意图,有 不同的层次,避免重复考查。
《中国妇女报》报道:西安市一所小学老 师布置给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家庭作业是: “最繁忙的机场、最小的邮筒、最高深的手 艺、最彻底的美容——各打一个成语。”
二是测试的内容应该具有综合性,即测试的知 识和能力不应是单一的,也不能仅仅停留于理 解问答这一层面,它应该包括多种知识点,认 读、理解、应用、评价等多种层次的能力, (听、说)读、写等多个侧面。
关注六个层次的阅读能力
1.复述:客观性事实 2.解释:用自己的话理解意思 3.重整:概括篇章内容,整合了复述与解释 4.伸展:引申义
情的句子(

项目要独立
试题内部和试题间无交叉、暗示。
难度要恰当
试题难度要符合考试的性质、学 生实际和考查目标。
题型要有效
选择适合考查目标的题型
选答型试题
供答型试题
是非题、选择题、匹配题 简答题、作图题、问答题、论 述题、探究题、操作题、作文 题等
编制难度大,可靠性强, 适合考查高层次能力,考查思 评分客观,较难测量表达、维过程,评分误差较大 写作、创作能力和思维过 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试题命制 与分析
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 张浇娇
基本要素
命制试题-抽取样本-实施测试数据录入-质量分析-指导教学
基本联系
教法 学法 考法
第一部分 试题命制
一、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 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 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 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四、命题的基本策略
(一)体现“五个原则”
1.方向性 2.创新性 3.有效性 4.科学性 5.针对性
1.方向性
试题要反映课程标准对学生的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既 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又要强调学生的能力立意和价值取 向。杜绝繁偏怪题。
2.创新性
如:命题“难度过高”
默写拼音 让学生给汉字的音序加以排队,如:把“廊、蕴、繁、
陶”四字按字母表的顺序重新排列。 缩句:“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
了的血块。”。
命题“单调繁琐”
读拼音,写词语 组词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照样子写词语 按要求写句子 读一读,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我会按要求填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