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拔尖测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由v-t图象可知,小芳的运动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
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小明的运动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说明小明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根据v= 可知,0~10s小芳通过的路程
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C、D正确;由v-t图象可知,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
C.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解析]冰是固态的,冰变成水后成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故A正确;
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B错
误;冬天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外面的冷空气后会液化成小
B.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0min
C.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0℃不变
D. 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以后,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会减少的原因是沸腾
( D )
[解析]该实验中将试管放在装水的烧杯中的好处是可以使试管内的冰受热均匀,故A
正确;由图乙可知,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完全熔化完,熔化过程经历了
选D。
7.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50°,在水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现象,那么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大小的范围是
A. 80°~130°
B. 50°~60°
C. 40°~90°
D. 小于50°
( A )
[解析]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50°,由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知,
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与垂柳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所以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
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正确。故选A。
6. (2022·武汉黄陂校级期末)小红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她
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装冰的试管放在装水的烧杯中加热,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
[解析](1) 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甲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1处,
则反射光线偏离法线,反射角增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入射角也需增大,故使
入射光线绕着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会相应增大,因此,
8. 如图所示,在不透明的水缸里装满水,有一条鱼正处于图中O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
① 它看到的P点位置比P点实际位置高。
② 它看到的P点位置比P点实际位置低。
③ 它能看到水面外景色的宽度大于BD的宽度。
④ 它能看到水面外景色的宽度小于BD的宽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水珠,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白气”,液化是放热的,故C错误;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
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故D错误。故选A。
3. (2022·杭州模拟)小明在上晚自习的时候,可以通过教室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
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
A. 成的人像是倒立的
B.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折射
C. 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D. 所成的像是虚像
[解析]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该像是由光
的反射形成的,是正立的;室内灯光越亮,反射的光线越强,且室外越暗时,像也就越
清晰;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人靠近窗玻璃时,像与人的大小始终相等,则像的
大小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色”)。在现场观看表演的人听到的乐音是由 空气 传入耳朵的。
(2) 仪式开始后,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蔚蓝的天空。国旗上的五角星呈现黄色是
因为
反射 (填“吸收”或“反射”)黄色的光。
(3) 徒步方队正步走过天安门前96m的距离用时1min6s,则该方队的平均速度为
1.45
m/s(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徒步方队通过天安门的过程中,相对于最
.+.+.
L=
≈14.51dm。
10. (2022·西安碑林校级段考)小明从费县坐高铁到临沂,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
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500m,故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
是20s,已知动车长为150m,动车的速度为
驶的路程是 1650
离为5m+5m=10m,像与物大小相同,人的身高为1.70m,像的身高也为1.70m;平面镜
成的是虚像,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照到像点,
所以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他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4.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水槽壁上出现两个亮点A和B。
(1) 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 1 ,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顺时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观察到另一亮点B点会移动
到点
B1
(填“B1”或“B2”)。
(2) 保持入射光线不变,若水面上升,则B点会移至
在水面变化的过程中,折射角
B2
(填“B1”或“B2”)。
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升华 时从
凝华 成小冰粒或水蒸气遇冷变为小
水滴,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
熔化 成水滴,水滴降落就
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析]人工降雨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在常温下就可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
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粒,
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而形成雨。
面1m处,他
仍能 (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华站在镜前2m处,像离镜也是2m;
现在他在地面上以0.5m/s的速度垂直于镜面方向远离平面镜,行走6s后他到平面
镜的距离为2m+0.5m/s×6s=5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5m,则行走6s后他到像的距
5. (2022·常德)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
所示为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 )
A. 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 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 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 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5题)
=22s。
/
11. (2022·杭州模拟)光辉灿烂的十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色的诞辰,是中国人民的盛
大庆典,爸爸带楠楠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
(1) 升旗仪式正式开始前,军乐团就开始演奏欢乐喜庆的曲子。大提琴手在演奏时
不断变换手按琴弦的位置,这是改变了声音的 音调 (填“响度”“音调”或“音
13. (2022·南通如东期末)小华的身高为1.70m,他站在平面镜前2m处看到了自己完整
的像,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2
m。现在他在地面上以0.5m/s的速度垂直于
镜面方向远离平面镜,行走6s后他到像的距离为
10
m,他的像高
等于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1.70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
m,所需要的时间是
75
22
m/s,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
s。
[解析]小明通过大桥的路程s1=L桥=1500m,动车速度v= =
=75m/s。动车全部
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s2=L车+L桥=150m+1500m=1650m。由v= 可知,动车全部通过
大桥所需要的时间t2= =
期中拔尖测评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可以相同
B. 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D. 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
停表的读数为
104
1.20
cm;如图乙所示,
s。
(2) 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为14.51dm、
14.50dm、14.53dm,物体长度的测量值应记为
14.51 dm。
[解析](1) 由图甲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 即 此 刻 度 尺 的 分 度 值 为 1mm; 圆 柱 形 物 体 左 侧 与 2.00cm 对 齐 , 右 侧 与
≈1.45m/s;徒
五角星呈现黄色。(3) t=1min6s=66s,徒步方队正步走的速度v= =
步方队通过天安门的过程中,相对于最前端的领队,后面的每一名队员没有发生位置
的改变,都是静止的。
12. (2022·天津模拟)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
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3.20cm对齐,则圆柱形物体的直径d=3.20cm-2.00cm=1.20cm;由图乙可知,小盘的分
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偏向2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
在 44s 处 , 因 此 停 表 的 读 数 为 1min44s=104s 。 (2) 物 体 长 度 的 真 实 值 最 接 近
4. (2022·大庆)小明不慎将一瓶矿泉水从二楼阳台滑落,忽略空气阻力,则这瓶矿泉水
在下落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C )
[解析]A选项图象表示的是静止,故A错误;B选项图象表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
误;C选项图象表示的是加速运动,故C正确;D选项图象表示的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
静止,故D错误。故选C。
( D )
[解析]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000Hz之间,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
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所以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不相同,故A错误;
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故这几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
音色不同,故B错误;用力大小只会影响振幅,振幅与声音响度的大小有关,敲击力度
会观察到另一亮点B点会移动到B1,如图甲所示。(2) 在水面变化过程中,由于入射光
线不变,即入射角不变,则折射角也不发生改变,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如果水面上升,
如图乙所示,那么B点下移至B2。在水面变化过程中,入射角大小不变,折射角不变。
三、 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5. (4分)如图所示,湖边路灯L(图中未标出)发出的一束光反射后照射到点A,折射后照
10min,故B正确;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0℃不变,故C正确;当冰全部熔
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是
因为试管内外都为水,当外面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温虽能达到沸点,
但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水减少的原因是蒸发,故D错误。故
[解析]P点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P点的像在折射光
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位置在P点实际位置的上方;鱼能看到水面外景色的宽度大于BD
的宽度。故选A。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9. (2022·青岛莱西期末)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
实验:
(1) 如图甲所示,圆柱形物体的直径为
前端的领队,后面的每一名队员都是
静止 (填“静止”或“运动”)的。
[解析](1) 大提琴手在演奏时不断变换手按琴弦的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
样,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这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在现场观看表演的人听到的乐
音是由空气传入耳朵的。(2) 黄色只反射黄光,其他色光被吸收掉了,所以国旗上的
反射角为50°,折射角小于50°,则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90°-50°=40°,折射
光线与水面的夹角大于40°,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大于
80°;因这种情况下折射光线不可能与法线重合,所以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小
于130°(即40°+90°),故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在80°~130°之间。故选A。
的大小不会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在传播
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故D正确。故选D。
2. (2022·泰安一模)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 放入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 冰箱冷冻室内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