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南方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电量大,故非制约条件,D错误。
【14题详解】
四个选项中由于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受盆地地形影响,多阴雨天气,不适合布局屋顶式光伏发电,故选项B对.
15。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虚线表示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某地(86°S,80°W)的区时是( )
【8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处为高压中心,其中心气流是下沉的,故A错误;读图可知乙处为低压中心,其气流是辐合上升的,故B正确;由于乙的气压较低,甲的气压较高,且甲位于大陆之上,此时气流是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大陆的气流是比较干燥的,可知丙处的气流是干燥的,故C错误;由于甲为高压中心,可知此时丁地是盛行偏北风的,故D错误。
【6题详解】
对流层大气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因此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A符合题意。对流层大气对波长较短的太阳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B不符合题意。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往往是大气损失能量的方式,因此不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C、D不符合题意。
12题详解】
若此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侧视图,甲、乙为近地面,丙、丁为高空,甲处为下沉气流,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处为上升气流,应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则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西风带,A错误、C错误。a地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南风,B正确、D错误。故选B。
屋顶光伏发电是指在屋顶装设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用户发电以自用为主,多余电量入网。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屋顶光伏发电迎来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惠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5题详解】
由于重力的影响,地球大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大气中,而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物质条件,且对流层大气中空气多对流运动,因此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气温变化和风霜雨雪天气都发生在对流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Ⅰ层为对流层,Ⅱ层为平流层,Ⅲ层为高层大气,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
A。 a减弱B. b减弱C. c减弱D。 d减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晴天晚上多霜,主要是由于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气温骤降,易形成霜冻.从图中前头方向和大小可以判断,a为太阳辐射,b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故选C。
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答案】13。 C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A、气温日较差非光伏发电制约条件,故A错误.
B、可以通过调节光伏板的角度改变太阳高度角大小的影响,所以其非光伏发电制约条件,故B错误。
C、我国西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惠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阴雨,故与西北内陆地区相比,惠州的气候对光伏发电的制约作用明显,C正确。
19. 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 )
A.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B。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 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D。 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
20. 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集热墙可能为黑色B。 乙气流为上升气流
C. 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入空气隔层D. 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A. Ⅰ层B. Ⅱ层C。 Ⅲ层D。 Ⅲ层以上
6。 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
A. 地面辐射B。 太阳辐射C。 大气辐射D. 大气逆辐射
【答案】2. B 3。 D 4。 A 5。 A 6. A
【解析】
【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Ⅰ层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Ⅱ层为平流层,气温大致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Ⅲ层为高层大气,气流随高度增加先降后升。图中①曲线在平流层上部有向上气温递减的现象,不符合规律,A错误.②曲线符合各层次的气温变化规律,B正确。③曲线在平流层、高层大气的变化明显不符合其变化规律,C错误。④曲线在对流层和高层大气的变化特征明显不符合变化规律,D错误。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单选题,35*2=70分)
1。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具有选择性
B. 太阳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无选择性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散射作用有选择性
故选B.
下图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
A. 5千米处B. 17千米处C。 33千米处D. 2 900千米处
17. 该地最可能位于 ( )
A. 非洲东非大裂谷B。 青藏高原C。 吐鲁番盆地D. 太平洋
【答案】16。 A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D.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大气臭氧吸收紫外线,微小分子散射蓝紫色光段,水汽、二氧化碳等更易吸收红外线部分,都具有选择性,云层反射所有波段,无选择性,D正确。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7日21时40分B。 7日22时
C. 8日3时20分D. 8日8时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图中一格经度间隔为90°;根据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则甲右侧经线的地方时为0:00,晨昏线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18:00,甲地地方时为21:00,其左侧日期分界线为180°经线,则甲地经度为90°W;即可计算某地(86°S,80°W)的区时为22时;根据非阴影部分为7日,则所在经度80°W日期为7日;故B正确,ACD错误。
图中显示,该地地震波在地下5千米处波速明显开始增大,该不连续面应为莫霍界面,因此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5千米处,选项A符合题意。17千米为全球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33千米为陆地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都不是图示地区的深度,排除B、C。地下2 900千米处为古登堡面,不是莫霍界面,排除D.故选A。
【17题详解】
【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的气压是相反的。
下图中甲、乙、丙、丁示意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副极地低气压带B. 乙—盛行西风带
C. 丙-东北信风带D。 丁—副热带高气压带
10. 丁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该地莫霍界面的深度为5千米,即该地地壳厚度约为5千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6千米,因此该地最可能位于海洋,选项D符合题意。非洲东非大裂谷、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位于陆地,地壳厚度不可能只有5千米,排除A、B、C。故选D.
18。古书云: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分析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下图中( )
C. 乙为赤道低气压带D。 a地风向为西北风
【答案】11。 B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若此图为对流层热力环流示意图,甲地为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很难成云致雨,因此甲处以晴天为主,A不符合题意。若此图为对流层热力环流示意图,甲地位于近地面,而丁地位于高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甲处气温可能比丁地气温高,B符合题意.若此图为对流层热力环流示意图,丙地位于甲地上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甲处气温比丙地高,C不符合题意.若此图为对流层热力环流示意图,甲地为下沉气流,按照热力环流原理,甲地应气温较低,空气冷却下沉,乙处气温较高,空气受热上升,因此甲处的气温较乙地低,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若此图为对流层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一般情况下表述错误的是( )
A. 甲处以晴天为主B。 甲处气温比丁地低
C. 甲处气温比丙地高D。 甲处的气温较乙地低
12。 若此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侧视图,甲、乙为近地面,丙、丁为高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 a地风向为西南风
【3题详解】
电离层从离地面约60千米开始一直伸展到约1000千米高度,平流层顶的高度约55千米,因此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Ⅰ层为对流层,Ⅱ层为平流层,Ⅲ层为高层大气,因此选项D正确,排除A、B、C.
【4题详解】
对流层高度一般随纬度增加而降低。选项中四个地点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顺序为新加坡(①)、北京(②)、漠河(③)、摩尔曼斯克(④),因此同一季节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高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①②③④,A正确,B、C、D错误。
下图示意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 与西北内陆地区的城市相比,惠州发展“屋顶光伏发电”的制约条件是( )
A。 气温日较差小B。 太阳高度角大C。 阴雨天气较多D。 市场需求量少
14. பைடு நூலகம்列地区,最不适宜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是( )
A. 华北平原B。 四川盆地C。 长江三角洲D. 青藏高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的气压和高空的气压是相反的。读图可知甲地的近地面为高压中心,乙地的近地面为低压中心,又因为甲位于陆地,乙位于海洋,读图可知在近地面从乙到甲其气压是逐渐增高的,此时可知在近地面甲处的等压面是向上翘的,而乙处的等压面是向下垂的,而在甲乙对应的高空,等压面是相反的,可知D图的等压面是符合甲、乙两地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剖面的,可知ABC错误,故D正确。
A. ①B. ②
C. ③D。 ④
3. 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 Ⅰ层顶部B. Ⅱ层底部
C. Ⅱ层中部D。 Ⅲ层
4. 同一季节,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高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是( )
①新加坡 ②北京 ③漠河 ④摩尔曼斯克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D. ②④①③
5.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气温变化和风霜雨雪天气,发生在( )
A. 暖湿的中纬西风B。 干冷的中纬西风
C。 暖湿的极地东风D. 干冷的极地东风
【答案】9。 B 10。 A
【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
【9题详解】
根据近地面风形成原理分析,图中气压带附近大气向两侧流动,说明该气压带是高气压带,两侧风带内的风向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都向左偏,可推断该气压带和风带同位于南半球;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只有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分布有两个风带,结合上述,该气压带甲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丙是东南信风带,风带乙是西风带,B正确.故本题选择B.
【点睛】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电离层受太阳高能辐射以及宇宙线的激励而电离的大气高层.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除地球外,金星、火星和木星都有电离层.电离层从离地面约60千米开始一直伸展到约1000千米高度的地球高层大气空域,其中存在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使无线电波改变传播速度,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产生极化面的旋转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
读某区域近地面与3000米高空气压差示意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7. 甲、乙两地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气流辐散上升
B. 乙地气流辐合上升
C. 丙地气流温暖湿润
D。 丁地正盛行西南风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图为中纬和低纬环流圈,而60°附近为极锋。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压流出的气流,除以部分向南流回赤道外,另一部分向北流向极地低压.这支气流在北流的过程中,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又叫盛行西风;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右偏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只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暖而轻的西风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东风气流之上,可知丁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暖湿的中纬西风带。故本题选择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