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朵杏花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特别是人物对话),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魏玉敏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7个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上下文体会用词的准确和传神。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5.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杏树呀杏树,你为什么要“捧”出自己的第一朵杏花呀?
预设:
生:我好容易才有这么一朵杏花,她非常珍贵,所以要“捧”着,把她好好保护着。
师(为难地):我就是这株阳光下的杏树,我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捧”出了自己的第一朵杏花。我要把自己珍贵的花朵献给谁呢?谁来帮助我?
生:花儿应该献给竺可桢爷爷,他是科学家,为了得到准确时间,他天天等、月月等、年年等,终于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多么了不起啊!
(抓住关键词句,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什么是“精确”?课文中“精确的时间”指的是什么?(“精确”就是非常得准确,没有失误。本文指的就是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
当竺可桢知道了这一精确时间后,他认真地、严肃地、一丝不苟地记了下来。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的态度?(“郑重”。)
学生想象,指名说,师生共同勾画着一幅绚丽多姿的春景欢乐图。
教师范读第6段,请学生自由读、表演读、齐读。
五、学习第二次对话,体会人物情感
美丽的春天就要来到人间,杏花马上就要开放了,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去年杏花开放时,竺爷爷遗憾地说了什么吗?(可惜你错过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今年还会错过第一朵杏花的开放吗?自由读7—15自然段。
板书:2第一朵杏花
善于观察
竺可桢
严谨认真
(小组合作完成并分角色展示对话。)
窗外一个小孩儿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于( )地说:“竺爷爷,各花开啦!”
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于( )地说:“刚才。”
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于( )地说:“是。”
同学们对人物情感的体会不同,填写的词语也会有所不同。不过却都说的有各自的道理。刚才在同学们填词的时候,老师注意到填竺爷爷的问话时,同学们大多填了“关切”、“惊喜”等词语,这是为什么?在填孩子说的话时,大多填了“激动”、“兴奋”,这又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挖掘人物内心。)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3、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新词,认读:
明媚程度郑重掌握泛出仰起兴冲冲
绽开吹皱曾经估计大概精确顷刻间
理解:泛,字典解释:1.漂浮。2.透出。3.浮浅,不切实,“泛出”中的“泛”取哪种解释?
2.指导书写重点生字:仰皱
3.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花儿也应献给孩子,做为一个小孩子,他等了360多个白天和黑夜,也是很不容易,很值得我们小学生学习的。
哪位有心人在课下查找了有关竺可桢的人物资料?讲给大家听一听。
六、学习竺可桢语录,悟理
竺可桢是为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很有建树的教育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观测物候,在气象、地理、物候等方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遗产。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了不起的成绩呢?自由读第16自然段。
故事已经学完了,但竺爷爷的话仍萦绕在我们的耳边。让我们精确地记录下竺可桢爷爷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吧!(书写竺可桢语录)
(小结):当我们精确地记录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当我门精确地观察生活中每一处细小的变化时,我们会发现,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神奇的,生活是有规律可寻的。让我们在欣赏美妙的春光时,学会享受科学的春天带给我们的无限快乐吧。
生自由读。
孩子今年错过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同桌互读对话部分。)
一年前,孩子还不能确定第一朵杏花盛开的时间;一年后,带着竺可桢爷爷的叮嘱,孩子终于等到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他多想快一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竺爷爷呀!。(出示对话)这是他们俩的一段对话,书上没有他们说话的表情、语气,小组为单位想一想、填一填,填好的小组再分角色读读这段对话。
(评价:你眼里的春天真美!老师仿佛看到了在春风的召唤下,河水泛起了一层又一层、一波又一波的涟漪。小草也不禁伸了个懒腰,准备向人们展示它优美的身姿。充满活力的春天悄悄地来到了人间,来到了我们身边,多么令人高兴啊!你们快看,柳树戴上了绿发卡,杏树慢慢绽放了灿烂的笑容。)
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谁来说说春风轻拂,大地还会有什么变化?
出示:
窗外一个小孩儿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奇怪)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于(高兴)地说:“竺爷爷,各花开啦厂
竺爷爷(激动)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于(自豪)地说:“刚才。”
竺爷爷(半信半疑)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于(肯定)地说:“是。”
孩子为看见第一朵杏花的开放而欣喜,竺爷爷为孩子的执着而欣慰,看,连杏花也为他们高兴:“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啊!”杏花美吗?谁来读?(指导朗读、动作表演,体会第一朵杏花的珍贵。)
“大概”、“也许”精确吗?“估计”、“推断”精确吗?(相机板书)
(引读第16段):因此,“竺可桢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不能……,也不能……。”这就是竺爷爷从事科学研究时一贯保持的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品质。故事学完了,你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给予自己的启示。再读文。)
七、深化情感,拓展延伸
6.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四、学习第六段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大地都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6自然段:“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些变化都仿佛告诉人们什么?
阳光明媚的春天,百花争奇斗艳,多么令人神往啊!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进这美妙的春天?
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特别是人物对话),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魏玉敏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7个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上下文体会用词的准确和传神。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5.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杏树呀杏树,你为什么要“捧”出自己的第一朵杏花呀?
预设:
生:我好容易才有这么一朵杏花,她非常珍贵,所以要“捧”着,把她好好保护着。
师(为难地):我就是这株阳光下的杏树,我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捧”出了自己的第一朵杏花。我要把自己珍贵的花朵献给谁呢?谁来帮助我?
生:花儿应该献给竺可桢爷爷,他是科学家,为了得到准确时间,他天天等、月月等、年年等,终于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多么了不起啊!
(抓住关键词句,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什么是“精确”?课文中“精确的时间”指的是什么?(“精确”就是非常得准确,没有失误。本文指的就是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
当竺可桢知道了这一精确时间后,他认真地、严肃地、一丝不苟地记了下来。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的态度?(“郑重”。)
学生想象,指名说,师生共同勾画着一幅绚丽多姿的春景欢乐图。
教师范读第6段,请学生自由读、表演读、齐读。
五、学习第二次对话,体会人物情感
美丽的春天就要来到人间,杏花马上就要开放了,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去年杏花开放时,竺爷爷遗憾地说了什么吗?(可惜你错过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今年还会错过第一朵杏花的开放吗?自由读7—15自然段。
板书:2第一朵杏花
善于观察
竺可桢
严谨认真
(小组合作完成并分角色展示对话。)
窗外一个小孩儿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于( )地说:“竺爷爷,各花开啦!”
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于( )地说:“刚才。”
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于( )地说:“是。”
同学们对人物情感的体会不同,填写的词语也会有所不同。不过却都说的有各自的道理。刚才在同学们填词的时候,老师注意到填竺爷爷的问话时,同学们大多填了“关切”、“惊喜”等词语,这是为什么?在填孩子说的话时,大多填了“激动”、“兴奋”,这又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挖掘人物内心。)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3、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新词,认读:
明媚程度郑重掌握泛出仰起兴冲冲
绽开吹皱曾经估计大概精确顷刻间
理解:泛,字典解释:1.漂浮。2.透出。3.浮浅,不切实,“泛出”中的“泛”取哪种解释?
2.指导书写重点生字:仰皱
3.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花儿也应献给孩子,做为一个小孩子,他等了360多个白天和黑夜,也是很不容易,很值得我们小学生学习的。
哪位有心人在课下查找了有关竺可桢的人物资料?讲给大家听一听。
六、学习竺可桢语录,悟理
竺可桢是为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很有建树的教育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观测物候,在气象、地理、物候等方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遗产。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了不起的成绩呢?自由读第16自然段。
故事已经学完了,但竺爷爷的话仍萦绕在我们的耳边。让我们精确地记录下竺可桢爷爷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吧!(书写竺可桢语录)
(小结):当我们精确地记录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当我门精确地观察生活中每一处细小的变化时,我们会发现,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神奇的,生活是有规律可寻的。让我们在欣赏美妙的春光时,学会享受科学的春天带给我们的无限快乐吧。
生自由读。
孩子今年错过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同桌互读对话部分。)
一年前,孩子还不能确定第一朵杏花盛开的时间;一年后,带着竺可桢爷爷的叮嘱,孩子终于等到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他多想快一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竺爷爷呀!。(出示对话)这是他们俩的一段对话,书上没有他们说话的表情、语气,小组为单位想一想、填一填,填好的小组再分角色读读这段对话。
(评价:你眼里的春天真美!老师仿佛看到了在春风的召唤下,河水泛起了一层又一层、一波又一波的涟漪。小草也不禁伸了个懒腰,准备向人们展示它优美的身姿。充满活力的春天悄悄地来到了人间,来到了我们身边,多么令人高兴啊!你们快看,柳树戴上了绿发卡,杏树慢慢绽放了灿烂的笑容。)
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谁来说说春风轻拂,大地还会有什么变化?
出示:
窗外一个小孩儿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奇怪)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于(高兴)地说:“竺爷爷,各花开啦厂
竺爷爷(激动)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于(自豪)地说:“刚才。”
竺爷爷(半信半疑)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于(肯定)地说:“是。”
孩子为看见第一朵杏花的开放而欣喜,竺爷爷为孩子的执着而欣慰,看,连杏花也为他们高兴:“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啊!”杏花美吗?谁来读?(指导朗读、动作表演,体会第一朵杏花的珍贵。)
“大概”、“也许”精确吗?“估计”、“推断”精确吗?(相机板书)
(引读第16段):因此,“竺可桢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不能……,也不能……。”这就是竺爷爷从事科学研究时一贯保持的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品质。故事学完了,你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给予自己的启示。再读文。)
七、深化情感,拓展延伸
6.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四、学习第六段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大地都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6自然段:“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些变化都仿佛告诉人们什么?
阳光明媚的春天,百花争奇斗艳,多么令人神往啊!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进这美妙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