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第二次 腹外疝
腹外疝的名词解释
![腹外疝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b6cd18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b.png)
腹外疝的名词解释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通过腹壁缺损或腹股沟区域的缺陷向体外突出的一种疾病。
腹外疝可发生在腹壁的任何部位,包括肚脐周围、腹股沟区域、腹肌缝合线等。
常见的腹外疝包括腹股沟疝、肚脐疝、切口疝等。
腹外疝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腹壁肌肉或筋膜的缺陷,使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向外突出。
这些缺陷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的,如手术后的切口愈合不良、腹壁肌肉松弛等。
腹外疝的发生还与腹压增高有关,如长期咳嗽、严重便秘、举重等。
腹外疝的症状包括突出物、疼痛、不适感、压迫感等。
腹外疝突出物一般为软性或弹性,可随体位变化而增大或减小。
疼痛多为间歇性,可加重于活动或咳嗽时。
严重的腹外疝可出现并发症,如肠套叠、肠梗阻、腹膜炎等。
腹外疝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现代的腹腔镜手术。
保守治疗包括穿戴腹带、避免重体力劳动、控制咳嗽等。
腹外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有腹外疝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的治疗。
疝气复发怎么办?教你两招轻松治疗
![疝气复发怎么办?教你两招轻松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9bd6f04650e52ea5418981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疝气复发怎么办?教你两招轻松治疗
导语:疝气是一种可反复发作的病症,一般来讲,人们在平时发现疝气复发后,也应及时的采取欧措施进行治疗。
那么,疝气复发怎么办好呢?中药治疗
疝气是一种可反复发作的病症,一般来讲,人们在平时发现疝气复发后,也应及时的采取欧措施进行治疗。
那么,疝气复发怎么办好呢?
中药治疗:
1、母丁香适量。
用法:研为极细末,装瓶密封。
取适量药末填满脐窝,固定,2天换药一次。
一般4~6次见效。
敷药同时,要积消除容易引起腹压增高的致病因素。
2、黄芪,升麻,桂圆肉,人参(党参),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
3、伴小茴。
活鲫鱼2尾,用法:或蒸或煎汤均可,不放盐,每日1次,连服5~6次。
4、荔枝核,桔核,大小茴香。
用法:上述药材一起研成粉末,每用红糖开水调服6克,每日2次。
非手术治疗:
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科普知识PPT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科普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6b1a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6.png)
结语
结语
复发性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问 题
注意预防和治疗,减少复发风 险
结语
重要的是及时就医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预防复发性腹 股沟疝的方法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方 法
保持合理体重:减轻腹股沟区 域压力 避免过度用力活动:注意腹股 沟区域保护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方 法
注意手术后的护理和修复:避免手术失 败导致复发
复发性腹股沟 疝的治疗方法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方 法
外科手术修复:修补腹股沟区 域薄弱处
其他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理 疗等辅助治疗
复发性腹股沟 疝的风险和并
发症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风险和 并发症
手术风险:感染、出血、麻醉问题等 术后并发症:伤口裂开、疝囊坏死等
复发性腹股沟 疝的注意事项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注意事 项
避免过度用力活动:避免再次 受伤 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复发并进 行治疗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注意事 项
监控自身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复发性腹股沟 疝的科普知识
PPT
目录 引言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原因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症状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方法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风险和并发 症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注意事项 结语
引言
引言
什么是腹股沟疝?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定义和特点
引言
为什么需要科普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知识 ?
复发性腹股沟 疝的原因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原因
解剖结构问题:腹股沟区域薄 弱 腹股沟肌群问题:肌肉功能减 弱
复发沟 疝的症状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症状
腹股沟区域突出物 咳嗽、打喷嚏、用力活动时疼 痛加重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症状
不适感和局部压痛感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健康宣教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c8b307e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2.png)
01
复发性腹股沟疝概述
02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预防
03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
04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心理调适
复发性腹股沟疝概述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定义
复发性腹股沟疝是指在首次手术治疗后,腹股沟疝再次出现的情况。
01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发生率约为1%-3%,与首次手术的方式、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
02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症状与首次疝气相似,包括腹股沟区疼痛、肿块、活动受限等。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了解心理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
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学习心理调适技巧,提高心理素质
参加心理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分享心理调适经验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放松,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01
02
03
04
疝气嵌顿:疝气内容物不能回纳,导致疝气嵌顿,可引起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避免腹内压增高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活动
保持良好的体重,避免肥胖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紧张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定期进行体检
复发性腹股沟疝是怎么引起的?
![复发性腹股沟疝是怎么引起的?](https://img.taocdn.com/s3/m/ef0edee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b.png)
复发性腹股沟疝是怎么引起的?(一)发病原因1.病因分类根据复发疝的发生过程,临床可将其分为2类:(1)真性复发疝:系指在初次疝手术的部位再次发生疝。
复发疝在解剖部位及疝类型上,与初次手术的疝相同。
(2)假性复发疝:含有2种情况:①遗留疝:初次疝修补手术时,其他部位尚存在临床未能发现的疝,即伴发疝,手术时又未进行彻底的探查,成为遗留的疝。
②新发疝:初次疝修补手术中经彻底探查并排除了伴发疝,并获得手术成功,但因病人自身因素,手术若干时间后再发生新疝。
从解剖学、病因及发病时间等方面来看,上述三种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分析处理也应有所区别。
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再次手术前很难确定复发疝的类型;且手术中,由于前次手术的分离、瘢痕形成,局部解剖层次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要区分复发疝的类型也是困难的。
2.真性复发疝的原因一般与如下列因素有关:(1)患者年龄:复发性疝的发生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这种情况可能与中老年人腹壁肌组织日趋退化以及易患可使腹内压增加的慢性疾病等有关。
(2)劳动强度:过去认为,重体力劳动者,手术后疝复发的可能性大。
但近年的资料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相反,脑力劳动者疝复发率最高,这可能与腹部肌肉强度有关。
(3)原发疝类型、大小:原发性腹股沟直疝手术后复发率比斜疝高,而原发疝为联合疝者,术后复发率更高。
联合疝的腹壁组织常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呈明显的弥漫性薄弱,因此手术后疝复发率较高,可达20%。
另一方面,原发疝越大,疝发生部位的腹壁缺损就越大,因此术后复发率将相应地增高。
(4)伴发疾病: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前列腺肥大、习惯性便秘等伴发疾病时,手术后疝复发率增高。
(5)手术方法:疝的复发与其手术方法、入路及手术技术的失误有关。
术式的缺陷如Bassini、Halsted、Ferguson以及McVay为代表的传统疝修补术,只注意加强腹股沟管的前壁或后壁,而不修补腹横层,特别是增大的内环。
从近代的观点看,传统修补手术是以一种新的解剖异常代替原有的解剖异常。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科普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c5ad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2.png)
PPT课件
目录 介绍腹股沟疝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原因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处理方法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措施
介绍腹股沟疝
介绍腹股沟疝
什么是腹股沟疝:腹股沟是人 体腹部和大腿相交的部位,而 腹股沟疝是指腹部器官通过腹 股沟区域的弱点或裂口,进入 腹股沟区域的一种疾病。
介绍腹股沟疝
预防复发性腹 股沟疝的措施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措 施
避免提重物:减少腹股沟区域 的压力,防止器官脱出。
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对腹股沟 区域的负担,降低复发风险。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措 施
合理饮食:多摄入高纤维食物,促进肠 道蠕动,避免便秘增加腹股沟压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术后腹股沟疝:手术治疗腹股 沟疝后,可能会发生疝囊再次 脱出的股沟疝的处理方 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的复发性腹 股沟疝,包括穿戴腹股沟疝带或使用专 业护具,以提供支持和固定疝囊。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 无效的复发性腹股沟疝。手术可以通过 修补腹股沟区域的缺陷,防止器官再次 脱出。
腹股沟疝的症状:腹股沟部位出现突出 物,有时伴有疼痛和不适感。活动时可 能会增大,静止时可能会减小或消失。 如果腹股沟疝不能复位,即重新放回腹 腔,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
复发性腹股沟 疝的原因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原因
原发性腹股沟疝:由于腹股沟 区域的先天性薄弱,腹腔内的 器官容易通过该区域的缺陷进 入腹股沟。
腹外疝病因和基础知识
![腹外疝病因和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e43c93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b.png)
腹外疝病因和基础知识
腹外疝病因及基础知识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须了解的内容, 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 希望给予大家帮助!疝: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原来的位置, 通过人体内的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点、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的两大基本病因:
1 腹壁的强度减低:常见与老年人。
2 腹内压升高:常见于年轻人。
腹外疝的基本病理解剖:好象一双手抱一个气球
1 吹气孔(疝环)
2 球内气体(疝内容物)
3 气球(疝囊)
4 手(疝外被盖)
临床类型:
两对易复性、难复性;嵌顿性、绞窄性都是一种疾病的不同的病理过程病人出现腹外疝后, 大多数情况下首先出现了在腹内压
力增高时腹内脏器突出, 休息的时候能够恢复, 即易复性。
如果这时没有引起了病人的注意没有手术, 那可能就会因为:
1 腹外疝内容物体反复突出, 囊颈受到了摩擦而损伤产生粘连, 内容物不能回纳。
2 腹壁损伤越来越大, 腹内容物越来越多, 再也不能抵抗内容
物。
3 内容不断进入疝囊时产生的下坠力量将囊颈上方的腹膜逐渐推向疝囊尤其是髂窝区后腹膜, 以至盲肠(包括阑尾)乙壮结肠或膀胱随之下移, 形成滑脱腹外疝。
这些即难复性。
同样是内容物突出, 但是由于疝环较小, 囊颈的弹性收缩使的静脉回流受阻, 肠壁淤血水肿, 又加强收缩, 恶性循环。
治疗复发性疝的首选—腹腔镜疝修补术
![治疗复发性疝的首选—腹腔镜疝修补术](https://img.taocdn.com/s3/m/5006a32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6e.png)
治疗复发性疝的首选—腹腔镜疝修补术复发性疝就是临床上常说的复发性腹股沟疝,要说复发性腹股沟疝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腹股沟疝是什么?1.腹股沟疝的含义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而这个包块我们又可以称为“疝气”,常在人体站立时自行突出,是外科常见的疾病。
当人体患有腹股沟疝疾病时,常会影响自身的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系统,此外,如果不经过及时的治疗,还会引发肠梗阻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患者自身生命有着较大的威胁。
2.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含义而复发性腹股沟疝就是指腹股沟疝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后又复发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局部胀痛、牵涉痛以及可复发性的包块等。
在临床上,直疝相比斜疝更易在术后复发。
随着腹股沟疝的不断复发,使得患者自身的健康水平严重降低,功能不断的下降,对于自身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
而针对于复发性腹股沟疝这个疾病来说,一直是外科治疗当中的难题。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手术方式的不断完善和演练,使得该疾病的的复发几率得到了改善,但是遗憾的是,复发几率维持在了10%左右,虽然相比曾经的临床治疗效果来讲,已经是大大的提升了,但是就目前医疗界对治疗效果的严格要求来讲,还远远不够。
所以近30多年来,医疗界上不断的以降低腹股沟疝的复发几率为研究目的,进行不断的研究,最终发现了人工材料的无张力修补术,并将该方式与腹腔镜相结合,以临床实践的方式证明了该手术方式可以将该疾病的复发几率降到1%以下,成为了医疗界上一项重大的发明,并在临床上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3.那么腹腔镜疝修补和传统的无张力的疝修补术有何区别呢?打个比方,人的腹腔就如同一个木桶,而腹股沟就相当于桶底,那么作为一个木桶来讲,桶底受力较大,是整个桶最为脆弱的地方,所以腹股沟就是整个腹腔最为脆弱的地方,当该地方处于薄弱、损伤、营养不良的状态时,就会增加裂缝,如果人体自身再存在便秘、长期咳嗽、肥胖、练气功等情况,就会增加腹压,导致裂缝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一个洞,而这个洞就是疝气了。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科普知识PPT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科普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6a2a1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0.png)
7. 复发性腹 股沟疝的并发
症
7.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并发 症
肠梗阻:腹股沟疝可能导致肠 梗阻,严重情况下需要及时治 疗。 疝囊嵌顿:疝囊被卡住并在腹 股沟袋内无法取出。
8. 复发性腹 股沟疝的建议
8.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建议
5. 复发性腹 股沟疝的治疗
方法
5.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 方法
手术修复:如果出现复发性腹 股沟疝,手术修复是最常用的 治疗方法。
使用支持器:医生可能会建议 使用腹股沟疝带或手术支架来 提供额外的支持。
6. 判断复发 性腹股沟疝的
方法
6. 判断复发性腹股沟疝的 方法
体检:医生通过体检来判断是否存在复 发性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指腹部器官(如肠 道或脂肪组织)通过腹股沟区 域的腹壁缺陷进入腹股沟袋的 情况。
腹股沟袋是位于腹股沟区域的 一个解剖结构,腹股沟区域指 的是腹壁和大腿之间的区域。
1. 什么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可以造成疼痛、肿块和不适感 。
2. 复发性腹 股沟疝的原因
2.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原因
肌肉和组织的薄弱:腹股沟区 域的肌肉和组织可能薄弱或受 损,无法有效支撑器官,导致 疝囊再次突出。
手术失败:腹股沟疝手术可能 没有完全修复腹壁缺陷,造成 疝囊再次突出。
2.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原因
再次增加腹压:剧烈咳嗽、重物搬运等 活动可能增加腹部压力,导致再次发生 腹股沟疝。
3. 复发性腹 股沟疝的症状
3.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症状
腹股沟区域的疼痛和不适感 腹股沟区域的肿块
3.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症状
如出现腹股沟区域疼痛、肿块或不适感 ,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曾经患有 腹股沟疝。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再次发 生复发性腹股沟疝。
谈谈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原因和处理
![谈谈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原因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d35d5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6.png)
谈谈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原因和处理人体一旦出现了疝,就会对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所以要进行手术治疗。
但是如果手术后又出现了复发性的腹股沟疝,又要怎么办呢?在疝气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复发性的腹股沟疝,有些患者需要经过多次手术,而且每次手术后都会复发,多次的手术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腹股沟疝术后的复发比例在百分之五左右,这主要是和患者疝的类型有密切关系,其次和医生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技术等原因都有一定的关系。
今天就跟着文章来了解了解复发性腹股沟疝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措施吧,也了解一下如何预防复发性的腹股沟疝。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当疝发生在腹股沟处,也就是人体下腹部和大腿根部的交界地域就被称为是腹股沟疝,这个部位主要是腹腔内的小肠,大网膜,膀胱,卵巢和阑尾等组织透过腹股沟的薄弱位置跑出来,在腹股沟形成一个大鼓包,这种大鼓包又有斜疝和直疝两种类型。
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一种,腹外疝的发病率占全部腹外疝的80%以上,占腹股沟疝的95%以上,这种情况大部分发生在儿童和成年人身上。
由于腹股沟疝会引起嵌顿的情况很少,所以大多数人遇到了这种情况,认为不去治疗自己就能逐渐恢复,实际上这样会对身体造成很大影响的,如果腹股沟疝没有做好及时处理,随着疝快的逐渐增大,会加重腹壁损伤,影响患者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斜疝又有可能会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所以除了少数特殊的情况外,腹股沟疝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复发性的腹股沟疝是如何引起的?根据复发疝的发生过程,临床可将其分为假性复发疝和真性复发疝。
假性复发疝是由于在手术中出现了遗留疝,在手术治疗疝气的过程中,其他部位存在临床中没有发现的疝及伴发疝,手术时有没有进行彻底探查,就成为了遗留的疝。
新发疝是在初次疝修补手术中已经彻底清除了伴发的疝,并且手术也很成功。
但是由于患者个人因素,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又重新发生了疝,真性复发疝是在患者在初次手术后的位置又出现了疝。
1.患者身体综合因素对于真性复发疝它的发病原因和下列因素有密切关系,患者年龄,真性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发生和年龄有密切关系,它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科普知识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281f68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0.png)
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具体选择 应根据患者情况。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 术后康复
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恢复。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恢复效果 。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 随访观察
手术后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复 发。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随访计划。
谢谢观看
谁会受到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影响? 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锻炼 等,可能增加复发的风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术后恢复。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出现
当腹股沟部位出现肿块、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 就医。
尤其是在运动或用力时加重,需引起注意。
何时就医?
术后复查
术后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复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疝气的恢复进程。
何时就医?
并发症表现
如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 医。
这些症状可能表明疝气被嵌顿或其他并发症。
如何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
如何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
术后护理
严格遵循医生的术后护理指导,避免剧烈运 动和重物提举。
术后恢复期内,控制体重、保持适度活动有 助于愈合。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复发性腹股沟疝? 2. 谁会受到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 5.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复发性腹股沟疝?
什么是复发性腹股沟疝?
定义
复发性腹股沟疝是指在经过手术修补后,腹股沟 部位再次出现的疝气。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组织通过腹壁的薄弱点突 出,常见于男性。
复发性腹股沟疝护理
![复发性腹股沟疝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8fa9b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8.png)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护理措施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护理措施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 染。
如有红肿、流脓等异常情况,需立即联系医 生。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护理措施 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合理饮食以控 制体重。
高纤维饮食可预防便秘,减少腹压。
在出现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 就医。
这些可能是疝气嵌顿或绞窄的征兆,需紧急处理 。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症状识别 如何记录症状变化
建议患者建立症状记录表,记录每日症状及变化 情况。
便于医生了解病情进展,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术后康复与心理支持
术后康复与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术后应根据医生指导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逐步增加活动量。
避免剧烈活动,建议进行轻度走路等低强度 运动。
术后康复与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患者可能因复发性腹股疝而感到焦虑和沮 丧,需给予心理支持。
可与家人沟通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术后康复与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沟通
鼓励患者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积极反馈自 身情况。
及时了解治疗方案及进展,有助于增强信心 。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 避免危险因素
识别并避免可能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如肥胖、 重体力劳动。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复发风险。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有腹股沟疝历史的人 群。
及早发现可能的复发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 教育与宣传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腹股沟疝及其护理的 认识。
复发性腹股沟疝护理
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护理课件
![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ec197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8.png)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术后护理
手术后的第一周是关键护理期,需密切观察患者 的恢复情况。
包括伤口的愈合情况、疼痛控制和活动能力等。
何时进行护理?
定期复查
术后应定期进行复查,评估疝的复发情况。
一般建议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检查 。
何时进行护理?
长期随访
患者在术后生活中应保持与护理团队的沟通,发 现问题及时反馈。
患者应积极配合护理团队的建议。
护理的目标是什么?
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能 够无忧地生活。
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 成部分。
谢谢观看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疼痛管理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疼痛管理方案,确保其舒 适度。
疼痛控制良好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活动能 力。
护理的目标是什么?
护理的目标是什么?
促进恢复
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帮助患者顺利恢复术后生 活。
目标是让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
护理的目标是什么? 降低复发率
通过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降低复发的风险。
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复发性腹股沟疝?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5. 护理的目标是什么?
什么是复发性腹股沟疝?
什么是复发性腹股沟疝?
定义
复发性腹股沟疝指的是在治疗后再次出现的腹股 沟部位疝气。
这种情况可能由于手术技术、个体差异或生活习 惯等多种因素导致。
术后恢复
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良好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生 活。
复发性腹股沟疝讲课教案
![复发性腹股沟疝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0e7b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2.png)
复发性腹股沟疝讲课教案
一、简介
复发性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掌握其处理方法至
关重要。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二、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定义
复发性腹股沟疝是指在原先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后,再次发生腹股沟疝的情况。
其特点是疝囊再次穿越腹股沟环进入腹腔,形成复发性疝。
三、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病因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病因主要包括手术技术不当、疝囊残端处理不彻底、术后恢复
不当等。
另外,患者自身因素如肥胖、重体力劳动等也可能导致复发性疝的发生。
四、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症状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常见症状包括腹股沟区域肿块突起、疼痛不适感以及咳嗽时加
剧等。
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症状,以便及时诊断复发性腹股沟疝。
五、复发性腹股沟疝的诊断方法
诊断复发性腹股沟疝主要依靠体格检查、B超、CT等影像学检查。
通过观察疝囊的位置、大小以及手术史等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复发性腹股沟疝。
六、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
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修补和保守治疗。
手术修补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七、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希望能使医务人员对复发性腹股沟疝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
以上为复发性腹股沟疝讲课教案的内容,希最对读者有所帮助。
腹外疝的分类
![腹外疝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645483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0.png)
腹外疝的分类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部分通过腹壁缺陷突出到腹外
的情况,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
根据腹壁缺陷的位置和疝囊的部位,腹外疝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指肠道或腹膜通过腹股沟管的缺陷向下突出。
男性中更为常见,女性也有发生,但相对较少。
2. 肚脐疝:肚脐疝是指肠道或腹膜通过脐部的缺陷向外突出。
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儿,成人也可能发生。
3. 疝气管疝:疝气管疝是指食管或胃部向上穿过膈肌缺陷进入胸腔。
这种类型的腹外疝比较罕见。
4. 腹壁疝:腹壁疝是指腹膜或腹腔内其他脏器通过腹壁肌肉或腹壁疝孔突出。
这种类型的腹外疝通常是先天性的。
腹外疝根据疝囊的大小、范围和内容物,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单纯性疝、复发性疝、嵌顿性疝等。
不同类型的疝需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因此分类对于治疗选择和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1 -。
复发疝的名词解释
![复发疝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5e71c9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9.png)
复发疝的名词解释引言疝是指脏器通过异常疝囊或疝腔脱垂到体腔壁的疾病,而复发疝则是指在手术治疗后短时间内再次发生疝的情况。
复发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问题,临床上常见于腹股沟疝和疝修补术,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本文将对复发疝进行深入解释和探讨。
什么是复发疝?复发疝是指在手术治疗后,原本已修补的疝囊或疝腔再次发生脏器脱垂的情况。
疝修补手术旨在修复腹壁或腹股沟区的缺陷,以防止脏器进一步脱垂。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如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感染、术后腹腔压力过高等,术后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复发疝的情况。
复发疝的病因复发疝的病因复杂多样。
首先,手术技术不良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术后疝口的未被充分修补,或者术后疝口的张力不足。
这些因素会增加术后疝囊再次脱垂的风险。
其次,术后感染也是复发疝的常见原因之一。
术后感染可以导致疝口修补位置的炎症反应和瘢痕组织增生,进而影响固定和稳定术后修补位置的效果。
另外,术后腹腔压力过高也可能引起复发疝。
长期咳嗽、久坐、提重物等因素,都会增加腹腔内压力,使术后疝口再次受到压力,从而导致脏器再次脱垂。
复发疝的症状和诊断复发疝的症状和诊断方式与原发疝类似。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股沟或腹部一侧肿块,可能伴随着腹痛、不适感和腹腔内压感增加等症状。
体检时,医生通常可以通过触摸和观察疝囊或疝腔的突出部位来确定是否存在复发疝。
此外,医生还可以借助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来进一步确诊。
复发疝的治疗复发疝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和患者需求而定。
对于轻度复发疝,保守治疗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保守治疗主要通过控制并减轻腹腔内压和避免过度用力来减少脏器再次脱垂的风险。
此外,定期体检和观察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疝囊或疝腔再次扩大的情况。
对于严重复发疝或患者需求手术治疗的情况,再次手术修复是常见的方法。
术前评估和手术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医生需要评估病人的手术史、手术修复的情况以及可能的诱发因素,以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
复发性腹股沟疝
![复发性腹股沟疝](https://img.taocdn.com/s3/m/6ae52a0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c.png)
病因Leabharlann 真性复发疝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患者年龄(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劳动强度(与腹部肌肉强度有关)、 原发疝类型及大小、伴发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前列腺肥大、习惯性便秘等)、手术方法及渗血感染及 神经损伤等。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是腹股沟区出现一个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患者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时出现, 平卧或用手压时肿块可自行回纳,消失。一般无特殊不适,仅偶尔伴局部胀痛和牵涉痛。
感谢观看
复发性腹股沟疝
介绍
01 病因
03 治疗
目录
02 临床表现 04 预后
临床根据复发疝的发生过程将其分为二类:真性复发疝和假性复发疝。前者系指在初次疝手术的部位再次发 生疝,复发疝在解剖部位及疝类型上与初次手术的疝相同。后者又分二种情况:①遗留疝初次疝修补手术时,其 他部位尚存在临床未能发现的疝即伴发疝,手术时又未进行彻底的探查成为遗留的疝。②新发疝初次疝修补手术 中,经彻底探查并排除了伴发疝,因病人自身因素,手术若干时间后再发生的新疝。
2.组织缺损较大的疝环直径大于2cm的真性复发疝,以应用人工片置入修补组织缺损疗效最佳,而应用其他 方法,包括Shouldice手术均有较高的再发率(>7%),正确应用人工片置入,可将复发性腹股沟疝术后再发率降 至最低。
预后
复发疝修补术后再次复发率更高。术后常见睾丸萎缩、射精障碍、缺血性睾丸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伤口 感染等并发症。
根据腹腔脏器疝出的部位,临床有腹股沟斜疝或直疝的症状和体征。腹股沟斜疝的疝内容物从位于腹壁下动 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前内下斜通过腹股沟管,可经外环进入阴囊。腹股沟直疝的疝内容物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 腹股沟三角直接向前突起,不穿过腹股沟内环,不进入阴囊。较前者少见。
什么是腹外疝,如何治疗
![什么是腹外疝,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e3b41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5.png)
什么是腹外疝,如何治疗发布时间:2023-03-09T11:09:24.66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月22期作者:谢强[导读]什么是腹外疝,如何治疗 谢强(乐山市井研县周坡镇中心卫生院;四川乐山613105)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腹外疝,形成腹外疝的原因,腹外疝的临床类型及表现以及如何治疗腹外疝。
让大众对腹外疝有正确的认识。
一、什么是腹外疝腹外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腹壁缺损突出体外,从而形成的包块的统称。
该疾病属于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该疾病按照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其中,腹股沟疝最容易导致嵌顿,这往往发生在女性身上,它可能突然引起患者局部剧烈疼痛和不适,并可能伴有肠梗阻、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等症状。
二、形成腹外疝的原因形成腹外疝的主要原因是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
1、腹壁强度降低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先天性的腹壁强度降低,常见于胚胎期,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某些部位,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脐动脉穿过脐环;后天腹壁强度降低因素包括患者腹壁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出现创伤、感染,或者由于患者衰老、虚弱、肥胖、患有慢性病等导致的肌肉萎缩,从而造成腹壁强度下降。
除此之外,腹壁强度降低还与自我阻断机制的障碍和组织胶原结构的变化有关。
2、如果患者有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多次妊娠等症状,就会引起腹内压力增高,这些症状会导致原有腹壁薄弱或缺损逐渐加重,导致腹外疝。
三、腹外疝临床类型及表现腹外疝按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分为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疝和绞窄性疝四种类型。
1、易复性疝:当患者站立、行走、咳嗽或腹内压力增加时,疝内容物从疝囊中突出,当平躺或用手推疝气内容物时,它们可以返回腹腔,局部疝气块消失。
一般来说,没有特别的不适,只有当疝气块被退回时,才能经常听到咕噜声,可以触摸到疝气块突出的疝气门外的腹壁缺损和咳嗽冲击。
患有巨大疝气的人可能会感到行走和跌倒不方便,或者腹痛。
复发性腹股沟疝科普宣传
![复发性腹股沟疝科普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5c240af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0.png)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 的主要方法,并且有多种不同的手术方 法可选择。 术后护理:术后的恢复期非常重要,患 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休息和保 护手术部位。
预防复发性腹 股沟疝的方法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方法
合理运动:避免过度使用腹股沟区 域的肌肉,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重 体力劳动。 保持健康体重:过重会增加腹压, 增加复发性腹股沟疝的风险。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方法
适当的护理:注意用力时的姿势,避免 过度用力。
复发性腹股沟 疝的并发症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并发症
堵塞:疝囊内的肠管可能被堵 塞,导致肠绞痛等症状。 监测:复发性腹股沟疝需要定 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任何潜在的并发症。
复发性腹股沟 疝的风险因素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风险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股沟区 域的肌肉逐渐变弱,增加了发生复发性 腹股沟疝的风险。 性别因素:复发性腹股沟疝在男性中较 为常见,女性也有发生的可能。
结论
结论
复发性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疾病, 需要及时治疗和合理预防。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术后护理指南对 于预防复发非常重要。
结论
定期监测并及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可以 减少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什么是复发性腹股沟疝?
复发性:复发性腹股沟疝指的是疝囊在 手术后再次突出。
复发性腹股沟 疝的原因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原因
手术失败:术后疤痕组织稀薄 、手术技术不当等因素可能导 致手术失败和复发。
物理因素:持续的腹压增加、 长时间站立或重体力劳动等活 动可能导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 发生。
复发性腹股沟 疝的治疗方法
复发性腹股沟疝科普宣传
目录 什么是复发性腹股沟疝?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原因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 预防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方法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并发症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风险因素 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小讲课记录
小讲课名称: 腹外疝
小讲课日期:2014.1.27小讲课地点:外科办公室
主持人(职称):
参加人员签到:
小讲课主要内容:
熟悉腹外疝的概念;
1.掌握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及腹股沟管解剖;
2.了解腹外疝特别是腹股沟疝的特点;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了解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方法和手术要点
记录人:记录时间: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教学实习小讲课质量评价表教研室(科室)教师姓名职称讲课内容讲课学时
序号评价内容标
准
分
评级
A B C D
得
分
1 备课认真,有教案10
2 选题符合临床实际,不与理论授课简单重复20
3 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加深
理解专业理论
20
4 结合本人临床经验,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
和学科发展的介绍
20
5 按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不任意调课,保证教学
时间不得小于1学时
15
6 运用提问、讨论等教学方式10
7 运用双语教学 5
总评
备注评
议
人
自评:
同行评:
学生评:
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注:1:请评议人根据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在A、B、C、D四个等级中打“√”。
2:得分=本项指标标准分X本项评级的系数(A=1.0 、B=0.8、C=0.6、D=0.4),请将得分填在的得分内。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带教医师教案
科室: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腹外疝
授课内容腹外疝的诊断与治疗授课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1.掌握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要点。
2.熟悉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管)。
3.熟悉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
4.了解腹外疝的概念、病因、病理和类型。
5.了解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手术处理原则。
6.了解股疝的概念、鉴别诊断及手术修补原则。
教学重点1.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要点。
2.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管)。
3.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1.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要点。
2.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管)。
3.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
4.腹外疝的概念、病因、病理和类型。
5.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手术处理原则。
教具和媒
体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腹外疝
(abdominal hernia)
第一节概论
一、基本概念
疝(hernia):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abdominal hernia):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
腹内疝:腹腔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的间隙而形成,如小网膜孔疝。
hernia来源hernios(分支或发芽)
二、病因
1)腹壁强度降低:(腹壁薄弱和缺损)主要因素
1.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精索、股A V、脐)
2.腹白线发育不全、腹肌发育不良。
(先天性)
3.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腹壁N. 损口口伤、老年、肥胖、营养不良等所致肌萎缩口(后天性)
2)腹内压力增高:如慢支炎、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举重抬高、婴儿啼哭。
三、疝的组成:
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及疝外被盖
疝内容物:小肠>大网膜>盲肠>阑尾>结肠>膀胱。
四、临床类型
易复性疝(reducible hernia)
难复性疝(irreducible hernia)
嵌顿性疝(incarerated hernia)
绞窄性疝(strangulated hernia)
注;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实际上是一个病理过程的两个阶段,临床上很难截然分开。
其它类型:
Richter疝(肠管壁疝):嵌顿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系膜侧肠壁及
血管并未进入疝囊,肠腔未完全梗阻。
Littre疝(Meckel憩室):嵌顿的小肠是小肠憩室。
W型疝(逆行性嵌顿疝):嵌顿肠袢可隐藏在腹腔内,临床上需高度重视。
滑动疝(sliding hernia):内脏器官构成疝囊壁一部分,(右-盲肠,左—乙状结肠,膀胱)。
第二节、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
腹股沟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
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85~95%,男:女= 15:1,右> 左一、解剖要点:
(一)腹股沟区:上界:髂前上棘两侧连线
下界:腹股沟韧带
内侧:腹直肌外缘
(二)腹股沟区层次:(浅→深)( 9 层)
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层腹膜。
(三)解剖标志:
1、直疝三角(Hesselbach’s triangle)
外侧边:腹壁下动脉
内侧边:腹直肌外侧缘
底边:腹股沟韧带
2、腹股沟管:弓状下缘(腹内斜肌,腹横肌)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成年人为 4 ~ 5 cm。
内口(深环,腹环):腹横筋膜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 2 cm 处卵圆形裂口隙。
外口(浅环,皮下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的外上方有一三角形裂隙
前壁: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外侧1/3)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肌腱(内侧1/3)
上壁:弓状下缘(腹内斜肌+腹横肌)
下壁:腹股沟韧带, 腔隙韧带
男性:精索通过
女性:子宫圆韧
二、发病机制
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右侧>左侧;原因:右侧睾丸下降晚。
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
三、临床表现
腹股沟疝占腹外疝80%.
(1)症状:大多数病人主诉为:体力劳动、运动时、咳嗽、用力或举重时在腹股沟区发现肿物或包块。
(2)体征:患处见肿物,无明显压痛。
透光试验阴性。
肿物回纳,压住突出部位,肿物不再突出。
四、鉴别诊断
(一) 直疝与斜疝鉴别:
斜疝直疝
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状年多见于老年
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疝块外形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半球形,基底较宽
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疝块仍可突出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精索在疝囊后方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疝囊颈在腹壁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下动脉的关系下动脉外侧
嵌顿机会较多极少
(二)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鉴别:
(1)嵌顿时间长,超过24~48h.,但少数病人不到24h.也可发生绞窄。
(2)有毒血症表现,如发热、脉搏快,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
(3)有严重的水盐平衡紊乱。
(4)疝块局部皮肤有红肿等炎性表现。
(三)斜疝与其它鉴别:
1、丸鞘膜积液;
2、交通性鞘膜积液;
3、精索鞘膜积液;
4、隐睾(睾丸下降不全)。
五、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症:
①年龄< 1 year ;
②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
2、措施:手法复位;疝带治疗。
(二)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
1、疝囊高位结扎术:基本术式,任何疝均需进行高位结扎,儿童(< 12 year)只需行高位结扎,即可达到治愈效果。
有经腹外及腹内两种方法。
高位结扎的标志:①腹膜外脂肪②疝环(颈)水平③腹壁下动脉搏动
2、修补术:高位结扎+腹股沟管重建+内环口修补
(1)腹股沟管前壁修补—Ferguson 法
方法:在精索前方将弓状缘及联合肌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
(2)腹股沟管后壁修补—Bassini法、Halsted法、Mcvay 法、shouldice 法等。
①Bassini 法
方法:在精索后方将弓状缘及联合肌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精索置于内,外斜肌之间。
②Halsted法—精索皮下法
方法:将弓状缘及联合腱在精索后方缝至腹股沟韧带上,并将腹外斜肌也在精索后方缝合。
③McVay法:
方法:在精索后方把弓状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
④Shouldice法:优点:同层次、无张力。
方法:精索后进行腹横筋膜修补,符合现代腹外疝发病机理之腹横筋膜薄弱或缺损所至思想.
3、人工材料修补—无张力疝修补术:
现代疝修补强调——无张力情况下进行缝合修补.
(四)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处理原则:
股疝(femoral hornia)占腹外疝3-5%,但是最容易发生嵌顿疝。
易嵌顿、易绞窄、易坏死。
嵌顿性疝如嵌顿时间< 4hr.,估计肠袢尚未发生绞窄者可试行手法复位,如已发生绞窄则行肠切除,肠吻合。
判断疝内容物生机指征:
①肠管呈紫黑色,失去光泽和弹性;
②刺激后无蠕动;
③肠系膜内无动脉搏动。
讲授新
进展内容
腹外疝修补材料及腔镜下疝修补
课后总结1.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要点。
2.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管)。
3.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
注:本表作为科室组织带教医师小讲课备案教案,一式两份填写,一份交教学办,一份留科室存档。
科室主任审核签名:年月日。